治疗药物评价
用药评估记录

用药评估记录一、背景介绍用药评估记录是指医疗机构或者医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和合理性进行评估的一种记录形式。
通过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匡助他们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用药评估记录的目的1.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以便医生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监测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3. 评估用药合理性: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评估,确保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用药频率符合临床指南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药物滥用或者不当使用。
三、用药评估记录的内容1. 患者信息: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 用药信息: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药途径、用药频率、用药时间等。
3. 治疗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症状的改善程度、体征的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4. 不良反应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包括不良反应的类型、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
5. 用药合理性评估: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评估,包括药物的选择是否合理、剂量是否适当、用药频率是否符合临床指南等。
6. 医生建议:根据用药评估结果,医生可以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增加辅助治疗等。
四、用药评估记录的编写要求1. 准确性:记录应准确反映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评估结果,避免浮现错误和遗漏。
2. 完整性: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信息、治疗效果评估、不良反应记录、用药合理性评估和医生建议等内容,确保信息完整。
3. 规范性: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和标准进行,方便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阅读和理解。
4. 及时性:记录应及时完成,确保医生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评估结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医院药物疗效评价方法

医院药物疗效评价方法
概述
医院药物疗效评价是指对于不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进行
科学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评价药物的疗效,医院可以为患者提
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评价方法
以下是医院药物疗效评价常用的方法:
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疗效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
过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可以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两种类型。
2. 统计分析:在评价药物疗效时,统计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临床试验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3. 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系统综述是对多个临床试验的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而Meta分析是对已经进行过系统综述的多
个试验结果进行再次汇总和分析。
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药物的疗效。
4. 临床指南:临床指南是基于大量科学研究和专家共识,制定出的用于指导医生临床实践的指南。
在评价药物疗效时,临床指南可以提供权威的建议和参考。
5. 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评价药物疗效的方法。
通过向患者收集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和体验的反馈,可以综合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
医院药物疗效评价方法包括临床试验、统计分析、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临床指南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
通过科学评价药物的疗效,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在评价药物疗效时,需要依靠科学方法和权威指南,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反馈和满意度。
药物治疗合理性评价与改善策略

药物治疗合理性评价与改善策略药物治疗在现代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药物治疗合理性不足的情况。
因此,评价药物治疗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改善策略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药物治疗合理性评价的方法以及可供选择的改善策略。
一、药物治疗合理性评价方法药物治疗合理性评价旨在评估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合理性,包括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用药时机等方面。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治疗合理性评价方法。
1. 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临床实践指南是专业组织或学术机构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和临床经验制定的指导医生临床决策的文件。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情况与实践指南的建议进行比对,可以评价药物治疗的合理性。
2. 循证医学评价循证医学是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进行医学决策的方法。
通过对药物治疗相关研究论文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药物治疗合理性进行评价。
3. 安全性评价药物治疗合理性评价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检查患者的用药记录、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副作用报告,评估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不会遇到不必要的风险。
二、药物治疗合理性改善策略在评价了药物治疗合理性之后,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改善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几种可供选择的改善策略。
1. 宣教与培训针对医生、药剂师和患者,开展相关的药物治疗宣教和培训活动,提高相关人员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医生和药剂师的药物治疗水平,提供患者合理用药的建议。
2. 信息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病历系统、处方审核系统等,对药物治疗进行辅助管理和审核。
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提供实时的用药指导和警示,减少用药错误和不当用药的发生。
3. 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多学科的临床团队,包括医生、药师、护士等,共同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
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特点和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医院药品评价制度

医院药品评价制度
1.为保证患者使用药物安全、有效、经济,建立药物评价制度。
2.药物评价主要针对近 3 年内医院购进的新药。
3.原则上每季度对需要评价的药物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
评价内容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包括一般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等);药物有效性评价(包括药品的治疗作用、治疗范围、治疗效果等);药物经济性评价(包括药品使用费用和相对治疗费用的评价等)。
4.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疗效高、毒副反应低的药物,淘汰疗效差、毒性大的药品,为医院药品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决策购进新药提供可靠信息。
5.搜集、评价、分析和解释药物评价数据,达到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目的,保证药学服务质量。
治疗药物评价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治疗药物评价

药物经济学应用最早的评价方法之一,技术也比较成熟。 用于对有治疗意义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或干预措施的成本 和效果进行鉴别、衡量与比较的方法,是分析和评价所有备选 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工具,其目的在于 通过分析以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三、药物经济学评价基本方法
(一)最小成本分析方法(CMA) 最小成本分析最为简单易行,是在结果完全相同的 情况下比较两个或多个治疗方案间的成本差异,在证实 临床结果相同的情况下,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就是最理 想的方案。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三、药物经济学评价基本方法
了解 药物利用研究、循证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 经济学相关研究基本步骤。
第三章 治疗药物评价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一、药物经济学定义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
定义: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 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医疗与社会服务项目等的成本、 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差别的学科。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三、药物经济学评价基本方法
(四)成本-效用分析方法(CUA) 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发展,与成本-效 果分析不同的是,其结果是以社会效益来衡量的,是综合考虑 治疗效果与病人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各方面而进 行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与治疗药物评价
二、基本概念
(2)产出 产出即所提供卫生服务(治疗方案)产生的结果。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有三种衡量结果的指标。包括: ➢ 效果 指所关注的特定卫生服务(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 果,即一项干预措施在一定人群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 效益 指一项干预措施、卫生服务(药物治疗方案)实施后, 在理想情况下产生有用结果的货币表现。 ➢ 效用 指一个人在占有、使用或消费某种产品和服务(接受 药物治疗方案)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或满足。
药物治疗的药物评价方法如何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药物治疗的药物评价方法如何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药物治疗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或缓解症状。
然而,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我们必须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福祉。
本文将探讨药物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估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的标准。
一、药物评价的方法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方法之一。
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Ⅰ期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第Ⅱ期试验评估药物的疗效,第Ⅲ期试验则在更大的患者群体中验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得较为客观的药物评价数据。
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毒性和相互作用。
在动物模型中,研究者可以观察和测量药物对动物体内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的影响,从而推断出药物在人体中的可能效应。
动物实验对于初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3. 体外实验体外实验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药物进行评价。
例如,可以通过药物对细胞的影响来评估药物的毒性或药物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
虽然体外实验无法完全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效应,但它可以为药物评价提供一些建议。
二、评估药物安全性的标准1. 毒性评估药物的毒性评估是评估药物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毒性测试可以提供对药物剂量-反应关系的初步认识,帮助确定药物的剂量上限。
毒性评估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对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影响,并测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2. 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是保证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关注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汇报。
三、评估药物疗效的指标1. 主要终点指标主要终点指标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通常是与治疗目标密切相关的临床表现。
例如,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评价中,主要终点指标可以是降压效果的改善,如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
2. 次要终点指标次要终点指标对于评估药物疗效提供了辅助信息。
药物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评价与优化

药物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评价与优化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与药物研发的加速,药物治疗在疾病防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药物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评价与优化则是保证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方法和优化策略,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药物治疗效果评价方法1.临床观察法: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通过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与记录,以及药物治疗前后的对比,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副作用情况。
这种方法侧重于主观评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个体差异。
2.客观指标法:通过测定特定生物体的相关指标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如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这种方法相对客观,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然而某些指标可能不够敏感或不够具体。
3.问卷调查法:通过患者填写相关问卷,了解患者症状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问卷调查法可以获得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策略1.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药物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适合患者的药物类型、剂量和疗程,并不断根据疗效和副作用的反馈进行调整。
2.联合用药:对于某些疾病来说,单一药物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联合用药,即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药物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需要充分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的可能增加。
3.剂量调整:药物剂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有时候,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剂量的调整。
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过度治疗,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发生;而过低的剂量则可能降低治疗效果。
4.监测与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需要在持续监测的基础上进行。
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的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方案的调整。
药品好评语30字通用

药品好评语30字通用1. 这款药品非常有效,服用后症状明显改善,真是太神奇了!2. 感谢这个药品帮助我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健康问题,我感觉焕然一新!3.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这款药品,效果真是出乎意料的好,我会一直持续使用下去!4. 这个药品真是救命的好东西,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价格实惠,非常值得推荐!5. 我之前尝试了很多药品都没有效果,但这个药品却治愈了我的疾病,我真是感激不尽!6.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治疗后,我终于找到了这个药品,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我感到非常幸运!7. 听朋友介绍购买了这个药品,它不仅效果出色,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真是太适合我了!8. 这款药品非常方便使用,我可以随时随地服用,效果非常好,真是太方便了!9. 我的家人也开始使用这个药品,他们都感觉到了明显的改善,我为他们的健康感到高兴!10. 我之前一直忍受着疼痛,但是使用了这个药品后,疼痛完全消失了,我感到无比的轻松!11. 这款药品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我之前尝试了很多种类的药品都没见效果,它真是我的救命草!12. 年纪大了,身体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个药品就是我的健康守护神,让我一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13. 这个药品不仅治疗功效好,而且成分安全可靠,完全符合药品的标准,我对它的品质非常满意!14. 我连续服用了几天这个药品,不仅恢复了健康,而且精神状态也变得非常好,感觉焕然一新!15. 这个药品超乎我所想象的好,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能见到效果,真是对它的疗效非常惊喜!16. 我从不相信药品可以起到奇迹般的效果,但是这个药品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是真正的神奇药物!17. 这个药品不仅治疗了我的疾病,还改善了我的生活品质,我再也不用忍受痛苦了,感觉非常幸福!18. 我购买了这个药品是基于朋友的推荐,现在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因为它真的太好用了!19. 这款药品不仅解决了我的症状,还改善了我的免疫系统,我现在比以前更加抵抗疾病,非常满意!20. 能够找到这款药品真是太幸运了,它不仅治愈了我长期的疾病,而且让我重新获得了健康与自信!21. 这个药品以其快速的效果,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非常喜欢它,以后会一直使用下去!22. 这款药品无论在治疗效果上还是在药物安全性上都表现出色,是一款真正值得信赖的药品!23. 这个药品不仅对我有效,而且对很多人都有帮助,我已经向周围的朋友推荐了它,大家都很满意!24. 这个药品虽然价格稍贵,但是它的疗效绝对物超所值,我愿意为了健康多花费一些钱,非常值得!25. 使用这个药品后,我发现我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改善,每天都充满了活力,真是太棒了!26. 这款药品不仅治疗了我的病症,而且让我摆脱了长期使用药物的困扰,给我带来了真正的健康!27. 我之前尝试过很多种类的药品,但这个药品是迄今为止效果最好的,我真的很庆幸能够找到它!28. 这个药品的包装设计非常精美,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真的很有品质,非常满意!29. 长时间使用这个药品后,我发现我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明显增强了,很少生病了,很开心!30. 这个药品不仅有效,而且使用方法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操作,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药物经济学 : 指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物治疗 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目的是寻找最经济的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 理用药。
10
作用:
优化治疗方案,为医师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制定药品报销目录,利于卫生资源合理分配; 控制药品费用。
11
基本概念
成本:社会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 其它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财 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包括:
22
优点:结果采用客观的指标表示,指标
容易获得,具有直观性,且容易定性和 定量。 缺点: 未考虑病人的生命质量,对那些 既影响生存又影响生命质量的药物时有 局限性。
23
研究方法
成本-效用分析法(cost- utility analysis CUA) 将预防、诊治或干预项目的成本以货币形 态计量,收益则以效用指标来描述,并对成本 和收益进行比较,进而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 行比选的方法。
14
隐性成本: 疾病引起的生活质量的降低(疾病给病 人或家属带来的精神和身体的痛苦等);
15
基本概念
用药结果:指某一特定方案或药物治疗的效果、 产出或结果。 效果( effectiveness):用客观指标表示,如 治愈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效用(utility):主观指标表示用药结果,满 意程度、舒适程度、依从性、生活质量提高程 度。 效益(benefit):货币形式表示用药结果。
治疗药物评价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王锐利
1
评价目的: 合理使用药物 淘汰药物
评价内容: 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方便性
2
一、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
药效学评价: 研究药物发挥作用的机理 用量效关系曲线描述药物作用强度 药动学评价: 用 药 动 学 参 数 ( t1/2,k,ka,AUC,F, Cmax,tmax)描述体内过程及影响血药浓度高 低的因素。
24
效用指标:质量校正生命年(QALY) QALY=延长生命年数×健康效用值 健康效用值:指某个健康状态相对于完 全健康的生命质量,表明评价者对某种健 康状况满意程度的多维主观判断,通常以 0~1表明死亡状态到完全健康状态。
25
特点: 1、可用于不用疾病间的比较; 2、同时考虑了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的 优点。特别对于疾病明显影响病人的生命质 量的慢性疾病的药物的评价(类风湿性关节 炎的药物治疗) 缺点:健康效用值得测定缺乏统一的标准。
安全性评价 经济性评价:药物经济学原理和方法;
方便性评价
35
26
研究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cost- benefit analysis CBA) 特点: 成本和效果均用货币来表示。 可用于不同疾病间,疾病治疗与其它的卫 生投资间等; 不足: 健康效果转化为货币价值有难度; 医务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来衡量生命 和健康的价值。
27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比较
3
药剂学评价: 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试验II、III、IV期。
4
二、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1、必要性:世界上重大的不良反应事件; 2、定义:
指为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实验 系统进行的各种毒性试验。
3、评价内容: 实验室评价 临床评价
5
实验室评价
8
三、治疗药物的经济性评价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提出药物经济学 90年代初《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和 《药物经济学》杂志的出版,标志着药物经济学正 式成为一门学科。 1993年,我国开始介绍药物经济学概念、原理和 方法。 2005年底,已有935篇有关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论文 发表。 2006年6月,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创刊,进一 步推动了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展开和应用。
16
研究方法
最小成本法(CMA) 成本-效果法(CEA)
成本-效用法(CUA)
成本-效益法(CBA)
17
研究方法
最小成本法( 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CMA ) 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临床效果基本相同的药 物治疗方案中哪一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最低,哪 一种药物疗法就比较经济。 特点:临床效果基本相同(疗效、不良反应、 持续时间相同)
18
研究方法
成本-效果分析法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
适用于相同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案 特点:
成本用货币单位,而效果用生物学指标 (存活时间、治愈病例数、生命年等)。
19
成本—效果分析评价指标
用效果—成本比指标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两两方案 评价比较时,可能面临的比较结果如下: 1.成本相同,效果不同; 2.成本不同,效果相同; 3.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4.成本较低,效果较差; 5.成本较高,效果较好; 6.成本较高,效果较差。 如果出现第1、2、3、6种情况,则无须做进一 步的评价、比较即可判断方案的经济性;如果出现 第4、5种情况,则需要进一步比较。
31
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目的 确定评价方法 成本的计算 效果的计算 经济性评价
推广及应用价值
32
实际应用
药物经济学在新药开发的应用 研究更多“治愈”药物 研究更多方便的剂型
33
四、治疗药物的方便性评价
使用的方便性
贮存、运输、携带的方便性
获得的方便性
药品包装的方便性
34
小结
有效性评价:药剂学、药动学、 药效学、临床评价;
举例说明
A、B两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A药的治愈率时 75%,B药的治愈率为70%,试采用适宜的方法作药 物经济学分析。
29
实验设计
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以某个时间点为起点向前进行研究,将所 有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优点:1、同时获得经济学资料、临床资料
方面 最小成本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益分 析 研究要求 结果单位 结果表示 药物效果相同 成本、效果 货币单位 成本差别 临床效果指标 成本效果比值 成本、效用 生活质量调整年 成本效用比值 成本、效益 货币单位 净效益
疾病间比较
与非医疗开 支比较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能够
不能
能够
能够
28
2、随机设计没有选择性偏倚,可靠性强
缺点:费用昂贵
30
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
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是一种省时省 钱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优点:1、有关数据可以直接获得,成本较低,研 究 时限比较短。 2、在病例数较多、资料相对较全的情况 下,仍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研究设计方法 缺点: 药物经济学评价与临床治疗没有结合在一起, 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的选择中容易产生偏倚, 生命质量(健康状况)、效用指标、成本(费用) 等资料可能记录不全、标准不一或不易获得。
20
评价方法: 成本效果比:每产生一个效果所消耗的成 本 ,C/E 增量成本效果比: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效果所 增加的成本, △ C/ △ E
21
成本A
新药A
比较
结果A
决策点
D成本 = 成本A - 成本B
D结果 = 结果A -B
ICER = CA-CB/EA-EB = ΔC /ΔE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隐性成本
12
直接成本: 用于药物治疗所花费的代价 包括直接医疗成本(住院费、药费、手 术费、诊疗费等)和直接非医疗成本(病人 的交通费、伙食费、家属的探视路费等其他 开支)。
13
间接成本: 由于伤病而丧失的资源 目前尚未标准化 它是指因病缺勤误工、失去劳动能力等所 损失的工资或由于病死所造成的损失等
内容:急毒,慢毒,特殊毒性; 结果: ①明确药物毒性的强弱,找出毒性反应的 剂量 ②确定药物安全剂量范围。 ③寻找毒性作用的靶器官,损伤的性质、 程度和可逆性。
6
临床评价
必要性: 动物和人的种属差异 研究阶段与上市后的病例数差异
内容: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察
7
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安全性指让病人承受最小治疗风险来 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