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小数的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知识点

4、思发现规律。
1、会有序地观察,发现规律。
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动数变小。
表达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 ;……
1、说: 结合实例比较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知识点
教学点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认知
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小数点向右移动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动数变小。
3、举例说明发现的规律。
1、看:4.00,0.40,0.04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2、比:这三个数表示的实际价格的大小。
4、算: 根据规律计算。
5、查: 检查有无错漏。
1、抓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
2、能正确处理添“0”占位的情况。
创新
1、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计算相关乘除法和单位换算。
1、判断小数点向左还是向右移动。
2、思考是否添“0”去“0”。
能够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1、把发现的规律用语言表达出来。
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小数点向右移动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动数变小。
运用
1、会描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相关的简单计算。
1、看: 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2、数: 小数点移动的位数。
3、想: 是扩大还是缩小。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

?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第二节?小数点搬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1、能根据要求准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在寻找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开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概括出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卡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2、采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理解;3、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稳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程序: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一〕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那么你们知道小数中一个重要的符号是什么?生:小数点。
师:今天,小数点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请看屏幕。
〔出示课件〕师:小数点说什么?〔嗨,大家好!我是小数点〕小数点又说什么?〔山羊老板打叫我了,同学们,跟我一起去山羊快餐店吧!〕分别让学生读这两句话,理解情境的意思。
师:你们想去吗?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跟着小数点去山羊快餐店看看。
〔二〕〔出示山羊快餐第一幅情境图〕师:山羊快餐店到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生分别答复:没有客人来吃饭;山羊心里很难过;牌子上标的价格是4.00元。
师:4.00元就是平时说的多少钱?〔4元〕你们猜猜为什么没有客人来吃饭呢?生:价格太贵了。
师:对,那么小数点说什么?齐读小数点的话:没有客人来吃饭,我得搬搬家了。
〔三〕〔出示快餐店第二幅图〕师: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有一些客人来吃饭了;山羊变的快乐了;牌子上的价格变成了0.40元;师:0.40元是多少钱?〔4角〕价格变贵还是变廉价了?生:变得廉价了。
小数点位置移动(二)

0.032
1、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课本第44页做一做)
4.8
0.735
4.8×10= 48 4.8×100= 480 4.8×1000= 4800
0.735×10=7.35 0.735×100=73.5 0.735×1000=735
12.6
12.6×10=126 12.6×100=1260 12.6×1000=12600
(课本第47页第9题)
4、
根据抽查,这批产品每 100件中达到一等品标 准的有82件。
这批产品一共有1万件,达到 一等品标准的大约有多少件?
10000÷100=100 82×100=8200(件)
答:达到一等品标准的大约有8200件。
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
。
你还有什么疑问?
用小数点移动规律解决问题
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1 10
、1 100
、10100。(课本第44页做一做)
93.5
500
9999
93.5÷10=9.35 93.5÷100=0.935 93.5÷1000=0.0935
500÷10=50 500÷100=5 500÷1000=0.5
9999÷10=999.9 9999÷100=99.99 9 可以换多少美元?
1元人民币可以换 0.1418美元。
阅读与理解
1元人民币可以换0.1418美元。 1万元人民币
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分析与解答
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人民币
美元
1元
0.1418美元
1万=10000
10000个0.1418
回顾与反思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23.6缩小到它的
是( 0.0236)
小数点向左移一位、
两位、三位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相当于原数乘1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相当于原数乘10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相当于原数乘100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相当于原数除以10,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4
0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①先弄清题意
小数点移动引
解决实际问题
起小数大小变
化的规律
②列出正确的算式
③进行计算
④最后要写上答
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可用倒推法进行验证。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 下 数 学
第2课时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目
录
1
温 故 知 新
2
新 知 探 究
数是( 38.6)
3.86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是(0.386)。
二、探究新知
课本第44页 例2
(1) 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把0.07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就是乘10……
整数部分是“0”,
小数点右移时,整
数部分前面的“0”
必须去掉。
0.07×10=0.7
我厂今年换装了1000只
节能灯,每天可少用电
320千瓦时。
1只节能灯,一天可少用电多少千瓦时?
320÷1000=0.32千瓦时
答:1只节能灯,一天可少用电0.32千瓦时。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六讲 小数的意义及性质(二)精讲精练 基础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6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二)基础篇知识点一: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知识点二:小数与单位换算1.生活中常用的单位:质量: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重量单位:吨千克克2.单位换算: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如:7450米=( 7.45 )千米,因为1千米=1000米,7450÷1000=7.45(千米),所以7450米=(7.45)千米。
小单位转化成大单位==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如:3.07吨=(307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3.07×1000=3070(千克),所以3.07吨=(3070)千克知识点三:小数的近似数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一个两位小数,近似数是5.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最大:即在后面添4,所以是5.6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得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直接写出得数8.27×10= 5÷10= 7.6×10=8.27×100= 5÷100= 7.6×100=8.27×1000= 5÷100= 7.6×1000=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练习题2得分: 学号: 姓名: 班级:5.27÷10= 100.3÷10= 0.06×10= 5.27÷100= 100.3÷100= 0.06×100= 5.27÷1000= 100.3÷1000= 0.06×1000=0.46÷10= 0.3×10= 2.9÷10= 0.46÷100= 0.3×100= 2.9÷100= 0.46÷1000= 0.3×1000= 2.9÷1000=10×0.15= 3.6÷10= 0.9×1000= 100×0.15= 3.6÷100= 0.9×100= 1000×0.15= 3.6÷1000= 0.9×10=3.2×10= 2.34×0.1= 3÷100= 7.2÷100= 0.4×100= 0.1×0.01= 0.5÷1000= 20÷1000= 35.9×1000=37×0.001= 1.39÷100= 326÷100=(1)把6.2扩大( )倍是62。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4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1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材第43、第44页的内容及第46页练习十一的第1~5题。
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归纳“规律”的过程,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3.通过交流总结,获得成功体验,渗透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重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多媒体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师:讲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父!”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
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
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内容,从中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生:金箍棒的长度越变越长,由0.009米变到9米……师:同学们,由0.009米变到9米,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今天就以“小数点”为主角来跟大家一起学习,看看它为何如此重要。
(板书课题: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1.探究规律。
师:0.009米变了几次才变到9米的?我们能不能把它的长度改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板书)0.009m=9mm0.09m=90mm0.9m=900mm9m=9000mm师:请同学们分别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观察上面4个等式,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变化规律是什么?生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点移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点移位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点移位的概念。
2.能够简便快速地进行小数点移位运算。
3.灵活运用小数点移位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点移位的概念。
2.能够简便快速地进行小数点移位运算。
三、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点移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小数点移位的概念和方法。
2.小数点移位的解题方法。
五、教学方法1.导入法。
2.讲授法。
3.示范法。
4.讨论法。
六、教学步骤一、导入教师示范用尺子量一下黑板上的长度,发现尺子的最小刻度为毫米,最小单位为1毫米,学生能否想象比毫米还小的单位用来表示长度,如果想表示比毫米还小的长度时怎么办?进一步引出小数点移位。
二、讲授(1)小数点的概念小数点是用来分离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符号,左边为整数部分,右边为小数部分。
(2)小数点移位的定义小数点移位是将小数点沿着数轴向左或向右移动若干个单位位置的运算。
(3)小数点移位的方法1. 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则数值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例如,0.23向右移动一位变为2.3,0.0512向右移动一位变为0.512。
2. 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数值变为原来的十倍。
例如,0.15向左移动一位变为1.5,3.84向左移动一位变为0.384。
3. 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则数值为原来的十的n次方分之一。
例如,0.25向右移动3位变为250, 0.0375向右移动2位变为3.75。
4. 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则数值为原来的十的n次方倍。
例如,0.025向左移动3位变为0.000025,95.68向左移动2位变为9568。
三、示范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先列出题目,根据小数点移位的规律,将小数点移位,化为整数进行运算。
再将结果还原,换算为小数。
示例一:0.3×25.8解:0.3×25.8=3×2.58=(3×258)÷1000=774÷1000=0.774示例二:0.15÷3.75解:0.15÷3.75=1.5÷37.5=(1.5×10)÷375=15÷375=0.04四、讨论讨论如何灵活运用小数点移位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61-66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等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小数点移动规律,并加以运用。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经验:整数的有关知识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原型:⑴主题图⑵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
3、探究的问题:⑴小数点位置移动使得小数大小发生怎样变化?
⑵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六、教学环节
(一)唤起与生成
1、回顾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⑴对于小数,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
⑵出示几组数据,让学生判断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0.540和0.54 2.8和2.800 3.26和32.6 6.19和61.9
让学生说明:前两组小数都是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改变。
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是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原来小数中的每个数位没有发生变化;而后两组小数,因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2、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来重点研究这个小数点,看看它随便一动能带来什么变化?
(二)探究与解决
1、谈论主题图,有条件的班级可以使用动画更直观。
问:在刚才的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金箍棒越变越长,数越变越大)
问:你发现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
问: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那么扩大有什么规律吗?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说。
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能想到通过改变单位把小数化成整数来发现规律。
学生展示自己思考过程,相互补充,完善小组意见,整理结论。
教师巡视,掌握小组讨论情况,发现问题,点播学生思维。
小组内共同完成表格:0.009米=( )毫米
0.09米=( )毫米
0.9米=( )毫
9米=( )毫米
3、全班交流,组间质疑补充完善
观察这几组数据,探究有什么规律
组1:四组数从上到下是十倍十倍的扩大
组2:从0.009米到0.09 米,扩大了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
组3:从0.009米到0.9米,扩大了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
组4:从0.009米到9米,扩大了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三位。
如果学生只是从上往下观察说规律,老师可以提示如果从下往上观察四组数据,又有什么发现?(也不排除有学生不用提示就能发现。
)鼓励学生继续发现规律,但老师需要提醒学生怎样叙述:“缩小到他原来的多少分之一”
(老师提前做好纸板,随着学生叙述,老师贴纸板,这既节省时间,又为下一步做准备)
老师让学生换种说法,先说小数点如何移动,再说数值怎样变化。
随着学生说,老师交换纸板位置,最后形成如下结论:
(1)小数点向右移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1)把6.2扩大到()倍是62。
(2)把59缩小为()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就扩大到()倍。
(4)73.21变为0.07321,是原数缩小到了原数的()。
(5)把0.78先缩小到10倍,再扩大到1000倍是()。
(四)小结与提高
1、小数点移动规律是什么?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得到这个结论的?
2、你这节课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