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4则
六个技巧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分数应用题

六个技巧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分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重点难点,由于抽象程度比较高,很多孩子都难以把握,致使失分率也比较高。
其实,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就要教孩子抓住规律,得出解题方法。
总的来说,帮助孩子攻克分数应用题,家长从以下六个解题技巧入手。
一、字斟句酌分数应用题很多时候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家长要特别提醒孩子在审题时抓住关键句,找准比较的对象。
分数应用题中都有说明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应用题的题眼、解题的突破点。
比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先把速度提高20%,再把速度降低20%,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分析:设定原来的速度为100%,提高20%后为120%,当再次降低时,是在120%的基础上降低,此时的20%是120%×0.2=24%。
所以降低后是120%-24%=96%。
二、抓不变量有些分数应用题数量变化多,分析难度大,不易列式计算。
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变来变去,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变量。
对于这类分数应用题,家长辅导孩子解答时,要专注“不变量”,以静制动,使问题迎刃而解。
比如:有两桶水,第一桶水的重量是第二桶水的6倍,从第一桶取出12千克水加入第二桶,这时第一桶水的重量是第二桶的4倍,问第一桶原来有水多少千克?分析:两桶水的总重量总是不变的,但又未知,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的量。
则“取前”第一桶占两桶水总重量的1/(1+6)=1/7,“取后”第一桶占两桶水总重量的1/(1+4)=1/5。
第一桶取前取后差12千克占两桶总重量的1/5-1/7=2/35,故两桶水总重量为12÷2/35=210(千克),由此可求出原来第一桶水的重量为:210÷1/7=30(千克)三、找准单位“1”的量不管是简单分数应用题还是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中都有关键句,关键句中都有单位“1”的量,准确找出单位“1”的量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条件。
六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数技巧与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数技巧与方法一、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 找单位“1”的量。
在审题时,首先要把问题中涉及的量与分率对应起来,看题目中有几个量,每个量所占的分率是多少,并确定出单位“1”的量。
2. 确定解题方法。
如果题目中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采用除法,进而转化为乘法运算;如果题目中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采用乘法运算。
3. 对应解题。
根据数量关系,把具体数量与分率对应起来,列出算式并计算。
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1. 读懂题意,确定解题方法。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中涉及的量和分率,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计算。
2. 找准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在分数应用题中,量与分率对应是解题的关键。
要分清每个量所占的分率,进而确定出单位“1”的量。
3. 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式。
在分数应用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有:单位“1”的量×分率=部分量等。
4. 逐步解答。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按照题目所给的条件,逐步解答。
一般可采用综合算式或分步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5. 检验答案。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或代入法进行检验。
三、分数应用题的练习方法1. 专项训练。
可以针对某一类型的分数应用题进行专项训练,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
通过专项训练,可以加深对某一类型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2. 多做练习。
熟能生巧,多做练习是提高分数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练习册、习题集等途径进行练习。
3. 归纳总结。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4. 注重思路。
在练习过程中,不要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更要注重解题思路是否清晰、合理。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才能真正提高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分数的应用题解析知识点

分数的应用题解析知识点一、引言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涉及分数的应用题。
本文将围绕分数的应用题,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
二、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的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表示。
其中,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分。
例如,1/2表示一份中的一半。
三、分数的四则运算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只需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并保持分母不变。
例如,1/3 + 2/3 = 3/3 = 1。
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可以通过求最小公倍数,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然后再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2.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法运算可以直接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如,1/2 × 3/4= 3/8。
而分数的除法运算,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将被除数乘以倒数作为除数。
例如,1/2 ÷ 3/4 可转化为 1/2 × 4/3 = 4/6 = 2/3。
四、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分数在长度和距离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分数来表示长度和距离。
例如,一辆车以每小时3/4的速度行驶100千米,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车行驶的时间为 100 ÷ (3/4) = 100 × (4/3) = 400/3 = 133.33小时。
2. 分数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分数在求解面积和体积问题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3/5米,宽度是2/3米,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它的面积为 (3/5) × (2/3) = 6/15 = 2/5 平方米。
3. 分数在比例和百分比的应用分数在比例和百分比的计算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例如,一加工厂中的男女比例为3:7,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男性人数为3/10 ×总人数,女性人数为 7/10 ×总人数。
而百分比可以看作是分数的一种表示方式,例如,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比可以通过乘以100并加上百分号表示。
(完整版)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完整版)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问题分析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问题是要求什么,例如计算、比较大小、化简等,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二、解题步骤1. 分析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所给信息和要求。
2. 提取关键信息: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将其列出。
3. 列式计算:根据题目要求列出对应的算式。
4. 计算结果:根据列出的算式进行计算,得到结果。
5. 检查答案:将结果带入原题中,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三、解题技巧1. 找出最小公倍数:如果题目中需要对两个或多个分数进行计算,要先找出最小公倍数,然后统一分母进行计算。
2. 化简分数:当出现大分子大分母的分数时,可以通过约分化简来简化计算。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将两个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4. 分数的加减运算:将两个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分子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5. 分数的乘除运算: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然后进行相应的乘除运算。
四、注意事项1. 仔细读题:对于应用题,要仔细读题并理解题意,避免因为理解错误而导致计算错误。
2. 注意算式的正确性:在列出算式和进行计算时,要注意符号和数字的位置,确保算式的正确性。
3. 及时检查答案:解答完题目后,要及时检查答案,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五、例题分析例题1:某班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5,女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解题步骤:1. 分析题意:计算女生占总人数的分数。
2. 提取关键信息:男生占总人数的3/5。
3. 列式计算:女生占总人数的分数为:1 - 3/5。
4. 计算结果:女生占总人数的分数为:2/5。
5. 检查答案:男生占总人数的3/5 + 女生占总人数的2/5等于总人数的1。
例题2:甲乙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同一速率下走,甲比乙走得快12分之8,问甲、乙每走8米,甲要比乙多走几分之几?解题步骤:1. 分析题意:计算甲比乙多走的分数。
2. 提取关键信息:甲比乙走得快12分之8。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应用题归纳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应用题归纳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分数除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一种归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应用题。
一、初步理解分数除法在学习分数除法之前,学生首先要理解分数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分数是一个整体被等分为若干份的表示方法,分子代表等分中的份数,分母代表总份数。
分数的除法可以理解为“一部分被分成几份”的运算,就像我们将一个整数分成若干份一样。
二、常见的分数除法应用题1. 分数除以整数求分数5/6 ÷ 2的结果。
这道题目可以通过将分数5/6看作一个整体,分成6份,然后再将这6份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的为5/6 ÷ 2 = 5/12。
3. 分数除法与整数乘法的关系有时候,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整数的乘法来解决。
求分数4/5 ÷ 3的结果,可以转化为4/5 × 1/3,最终得到4/15。
三、归纳方法1. 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2. 将分数的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的乘法问题,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3. 多做练习,尝试不同类型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将解题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形成思维导图或表格,帮助记忆和复习。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应用题,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方法,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0字以上】第二篇示例: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中,分数除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步骤来掌握。
在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同学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我将在下面归纳出一些常见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对于分数除法应用题,同学们需要先将题目中的分数转化为最简形式。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1. 嘿呀,大家注意啦!找单位“1”可是关键哦!比如这道题:小明吃了一堆苹果的四分之一,这“一堆苹果”不就是单位“1”嘛!你可别找错了呀!
2. 哇塞,看到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想想等量关系式呀!就像“速度×时间=路程”这样的,一旦找到等量关系,解题就容易多啦!比如:小红每分钟走50 米,10 分钟走了多远?不就是有了等量关系嘛!
3. 哎呀呀,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有时候超好用的呀!例如:五分之一除以三分之二,不就可以变成五分之一乘二分之三嘛,这样是不是简单多了?
4. 嘿,要学会画图呀!把题目中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那可就清晰明了。
比如:有 10 个苹果,分了一半给别人,画个图立马就清楚啦!
5. 哈哈,有些题目里隐藏的条件可要找出来哦!就像那道题,说小明比小红高 10 厘米,这里面不就藏着信息嘛,能帮助你解题呀!
6. 哇哦,一定要看清题目中的陷阱呀!有时候一个小细节就能决定对错呢。
比如题目说“提高了”和“提高到”那可完全不一样呀!
7. 哟呵,做完题检查一下很有必要呀!万一粗心算错了呢。
你想想,要是因为粗心丢分,那多可惜呀!
8. 嘿,有时候可以从问题入手倒着推呀!比如问你一共多少个,那你就想想根据哪些信息可以求出总数呀!
9. 哈哈,分数除法应用题其实并不难呀,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还怕解不出来题吗?大家加油哦!
我的观点:掌握好这些解题技巧,分数除法应用题就能轻松拿下!。
分数除法的应用题解题技巧

分数除法的应用题解题技巧
1. 嘿,遇到分数除法的应用题不要慌!先找到关键信息呀!比如说,小明有 2/3 个苹果,要分给 4 个人,那每个人分到多少呀?这不就是求平均
数嘛,先搞清楚总数和份数,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2. 哇塞,要注意单位“1”哦!就像小红有一堆糖果,这堆糖果就是单位“1”。
如果告诉你她分出去了 1/4,那剩下多少不就好算了嘛!比如她有12 颗糖果,分出去多少颗是不是一下就知道啦?
3. 哎呀呀,分数除法里画图很重要呀!像小李要把一块蛋糕的 3/5 平均分
给 3 个朋友,你画个图,一目了然,是不是瞬间清楚怎么算了!
4. 嘿,别忘了等量关系式哦!就好像说小王跑了一段路的 2/3 是 10 千米,那这段路全长多少?找到那个等量关系呀,这种题就难不倒你啦!
5. 哇哦,约分和约分后的处理也很关键呀!比如计算 4/8 除以 2,约分后就简单很多啦,最后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是不是很神奇?
6. 哈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呀!像小张有一堆书,其中 3/8 是故事书,
故事书有15 本,那这堆书一共有多少本?别想得太复杂,一步一步来就行!
7. 哎哟喂,有时候要转换一下思路哦!就好比小赵要把一块地的 4/5 种上
蔬菜,那没种蔬菜的占多少?换个角度想,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啦?
8. 呀,仔细审题很重要的呀!如果题目说小芳把1/2 个蛋糕平均分成4 份,你可别看成整个蛋糕啦,那可就闹笑话啦!
9. 嘿嘿,掌握了这些技巧,分数除法应用题就不难啦!遇到问题多想想这些方法呀,肯定没问题的!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要你用心去掌握这些解题技巧,分数除法应用题绝对不再是难题!。
五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五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及例题解析。
1. 确定单位“1”- 技巧:一般来说,“是”“比”“占”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
- 例1:五年级一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全班有50人,男生有多少人?- 解析:这里全班人数是单位“1”,已知全班人数为50人,求男生人数,就是求50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0×(3)/(5)=30(人)。
2. 已知单位“1”,求部分量。
- 技巧:用单位“1”的量乘以部分量对应的分率。
- 例2:果园里有苹果树20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4),梨树有多少棵?- 解析:苹果树的棵数是单位“1”,已知为200棵,梨树棵数是苹果树的(3)/(4),那么梨树的棵数为200×(3)/(4)=150棵。
3. 求单位“1”- 技巧:已知部分量和它对应的分率,用部分量除以分率得到单位“1”的量。
- 例3:五年级二班女生人数是18人,占全班人数的(3)/(7),全班有多少人?- 解析:这里全班人数是单位“1”,女生人数18人对应的分率是(3)/(7),所以全班人数为18÷(3)/(7)=18×(7)/(3)=42人。
4. 分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 技巧:先确定各个量对应的分率,再根据题意进行加、减运算。
- 例4: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3),两次一共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解析: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的分率是(1)/(4),第二次用去的分率是(1)/(3),两次一共用去的分率为(1)/(4)+(1)/(3)=(3 + 4)/(12)=(7)/(12)。
5. 比较两个量的分率关系。
- 技巧:先求出两个量分别对应的分率,然后进行比较。
- 例5:甲仓库有货物120吨,乙仓库有货物150吨,甲仓库货物是乙仓库货物的几分之几?乙仓库货物比甲仓库货物多几分之几?- 解析:- 甲仓库货物是乙仓库货物的:120÷150=(120)/(150)=(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4则
分数应用题是数学中的一大类题目,涉及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较为抽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便会迎刃而解。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种实用的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技巧一:明确题目中的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很多学生在解分数应用题时,首先就被分数给弄糊涂了。
实际上,我们需要明白,分数只是一个表示比例或者部分的形式。
因此,首要任务就是明确题目中的分数到底表示的是什么。
例如,它可能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也可能是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只有明确了分数的具体意义,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技巧二:合理转化分数形式
在明确了分数的具体意义后,下一步就是进行合理的分数形式转化。
有些分数应用题中,给出的分数形式可能并不适合直接计算,这时就需要我们将其转化为更容易计算的形式。
例如,可以将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或者将复杂的分数化简为更简单的形式。
这样,计算过程就会变得更加简便。
技巧三:利用线段图进行分析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线段图进行分析。
线段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容易理解题目的意思。
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技巧四:注意检验答案的合理性
在解完分数应用题后,很多学生都忽视了检验答案这一重要步骤。
实际上,检验答案的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或者代入原题等方法,检验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如果答案不合理,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解题过程,找出错误所在。
以上就是四种实用的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当然,要想真正掌握这些技巧,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思考。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才能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解决各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