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和参考答案解析[考研过来人整理]
![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和参考答案解析[考研过来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0b949376eeaeaad0f33033.png)
华南师范大学333 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2011 年一、名词解析1. 广义教育2. 教学3. 经典条件反射4. 多元智力理论5. 教育制度6.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二、简答题1.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3.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4.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1.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2. 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3.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4.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一、名词解析7. 学校管理8. 学校教育9. 心理发展10. 人的发展11. 课程12. 学习动机二、简答题5. 教师劳动的特点6. 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7.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8. 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三、论述题5. 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6.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7. 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8. 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一、名词解析13. 受教育者14. 道德教育15. 学习策略16. 心理健康17. 教学方法18. 教育目的二、简答题9. 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10.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11. 现代教育的特点12. 基督教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10.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11. 《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12. 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一、名词解析19. 设计教学法20. 人的全面发展21. 贝尔·兰喀斯特制22. 心理健康23. 社会规范学习24. 教育制度二、简答题13. 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14. 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15. 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
16. 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三、论述题13. 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
14. 试述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5. 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XXX333教育综合真题整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014、2012、2010) p29答:a.狭义的教育中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研究,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知识点)b.狭义的教育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试题)2.教育制度(2014) p47答:教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种教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诲制度。
3.体育(2013)p46答:体育是指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膂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诲。
膂力和体质的发展非常紧张,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
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诲的紧张组成部分。
4.形成性评价(2013) p69答: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5.教育目的(2012、2010)p42 答: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
2012年-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汇总

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2012年-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汇总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教育者2、科教兴国3、活动课程4、班级授课制5、有意义学习6、记忆二、简答题1、简述“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2、简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关系3、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4、简述《国防教育法》三、论述题1、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2、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和意义3、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和意义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2、课程3、教学评价4、校长负责制5、创造性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教育目的的精神。
2、简述教师的素养。
3、简述法家的数育思想4、简述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重要意义。
2、论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理论3、论述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4、论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2、教学3、德育4、学校管理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2、简述教师的义务3、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4、简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三、论述题1、论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2、论述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其局限性3、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4、论述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狭义教育2、知识3、教科书4、学习动机5、教育目的6、德育二、简答题1、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2、孔子的教学方法3、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4、教师劳动的特点三、论述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2、品德不良的成因和纠正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学习动机3、德育4、教学5、教育目的6、知识二、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特点2、科举制的影响3、班主任的素质要求4、洛克白板说三、论述题1、教学过程要处理的几种关系2、杜威思想的影响3、陶行知生活教育体系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德育3、学校管理4、教育目的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4、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三、论述题1、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2、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3、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4、简述基督教教育的特点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2、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制度4、贝尔兰卡斯特制5、心理健康6、社会规范学习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历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

历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一、考试解读: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试情况;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华南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333教育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根据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最新真题是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华师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华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①考研前期的准备;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罗列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华师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华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汇编华师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2011-2018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备2011-2018年真题答案解析。
(完整版)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1-2019

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华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教学3、经典条件反射4、多元智力理论5、教育制度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二、简答题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一、名词解释1、学校管理2、学校教育3、心理发展4、人的发展5、课程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三、论述题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3、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4、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一、名词解释1、受教育者2、教学方法3、道德教育4、学习策略5、心理健康6、教育目的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2、简述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4、简述基督教教育的特点三、论述: 1、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3、论述《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4、论述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一、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2、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制度4、贝尔・兰喀斯特制5、心理健康6、、社会规范学习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3、简述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
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三、论述题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
2、试述学校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4、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德育3、教育目的4、学校管理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33教育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再现

一、名词解释 1、三舍法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理想国》 4、终身教育 5、附属驱动力 6、顺向迁移 二、简答题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分为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试说明理论建设的任务?即原则和
要求。 三、论述题 1、职业教育“三要旨”及其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2、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3、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认识的基本阶段 四、案例分析题 1、案例大意:某男生模仿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桥段去烤同学。属于班杜拉的观察学 习理论,问:从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出发,怎样消除这种不利影响? 2、案例大意:某研究生为摆脱父母的监视,去抢劫商店并留下地址,在无人来找后自己主 动到警察局自首。用有关学生成长的理论来分析。
2014 苏州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颜氏家训 2.七艺 3.莫雷尔法案 4.教育目的 5. 6.校长负责制 二:简答题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2.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建构主义学习观 4.简述道德过程的性质 三:论述题 1.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 2.蔡元培关于北京大学的改革措施及影响 3.我国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变革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4、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80 分)
1、论述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2、论述移情的内涵及其作用
3、论述访谈法的适用情形
4、论述教师的职业形象及其实现
3、国家课程 6、常模参照测验
2014 华东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贝尔-兰开斯特制 2.城市学校 3.自我效能感 4.有意义学习 5.现代教育制度 6.德育过程 二、简答题 1.《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 2.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 3.评述《国防教育法》 4.班集体发展的阶段以及班集体培养方法 三、论述题 1.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3.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4.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长?
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克伯屈(进步教育著名的教育家,设计教学法之父),设计教学法(理论基础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1,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地有目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2,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把学校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3,四个步骤: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结果.2、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而发展。
其次,人的全而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中分析了工人在生产劳动中体力和智力两个方而的片而发展。
最后,人的全而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①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工厂手工业的分工加剧工人片面发展。
②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大工业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教育学上的重要意:①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②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
③为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3、贝尔·兰喀斯特制(11陕西 14华东 12北师)4、心理健康(14 华中 13北师 13华南)5、社会规范学习(12浙江)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内含及要求。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整合,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发挥作用,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是:(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的教育影响一致;(2)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而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2011-2020年华师333真题(整理打印版)

2011-2020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汇总2011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学3.教育制度4.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5.经典条件反射6.多元智力理论二、简答题(10×4)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3.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20×4)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2012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学校管理2.学校教育3.人的发展4.课程5.心理发展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0×4)1.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4.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三、论述题(20×4)1.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2.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3.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4.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2013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析(5×6)1.受教育者2.教育目的3.学习策略4.教学方法5.道德教育6.心理健康二、简答题(10×4)1.现代教育的特点2.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3.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4.基督教教育的特点三、论述题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3.《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4.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设计教学法2.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制度4.心理健康5.社会规范学习6.贝尔•兰喀斯特制二、简答题(10×4)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三、论述题(20×4)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2.试述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4.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2015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育目的3.德育4.学校管理5.心理发展6.品德不良二、简答题(10×4)1.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3.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4.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三、论述题(20×4)1.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2.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3.基督教教育的特点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016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育目的3.教学4.德育5.学习动机6.知识二、简答题的(10×4)1.现代教育的特点2.班主任素质的要求3.科举制的影响4.洛克白板说三、分析论述题(20×4)1.处理教学中的几种关系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3.杜威的教育影响4.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2017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狭义的教育2.德育3.教育目的4.教科书5.知识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0×4)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2.教师的劳动特点3.孔子的教学方法4.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三、分析论述题(20×4)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3.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教育思想4.品德不良的成因与纠正措施2018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广义教育2、教学3、德育4、学校管理5、品德不良6、心理发展二、简答题(10×4)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2、简述教师的义务3、简述科举制的影响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三、分析论述题(20×4)1、论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2、“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及意义(或历史作用和局限性)3、杜威的教育思想4、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2019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学校教育制度2、课程3、教学评价4、校长负责制5、自我效能感6、创造性(创造力)二、简答题(10×4)1、中国教育基本精神2、教师的基本素养3、法家的教育思想4、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三、分析论述题(20×4)1、教育的流动功能及其意义2、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理论3、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4、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2020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6)1、教育者2、活动课程3、班级授课制4、科教兴国5、有意义学习6、记忆二、简答题(10×4)1、简述“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2、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3、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4、简述《国防教育法》三、分析论述题(20×4)1、论述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2、论述“朱子读书法”内容及意义3、论述“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及意义4、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设计教学法
克伯屈(进步教育著名得教育家,设计教学法之父),设计教学法(理论基础就是桑代克得联结主义心理学):1,强调有目得得活动就是设计教学法得核心,儿童自动得、自发地有目得学习就是设计教学法得本质;2,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得教科书,把学校有目得得活动作为所设计得学习单元;3,四个步骤:确定目得—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结果、
2、人得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得全面发展学说:人得全面发展就是指人得劳动能力得全而发展。
其次,人得全而发展就是指人得体力与智力得全面发展。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得劳动分工中分析了工人在生产劳动中体力与智力两个方而得片而发展。
最后,人得全而发展就是指人得先天与后天得各种才能、志趣、道德与审美能力得充分发展,即人得个性得自由发展。
人得全面发展必须具备得社会条件:①人得发展就是与社会得发展相一致得,工厂手工业得分工加剧工人片
面发展。
②生产力高速发展得大工业社会为人得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实现全面发展得人得根本途径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教育学上得重要意:①确立了科学得人得发展观。
②指明了人得全面发展得历史必然。
③为我国教育目得得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3、贝尔·兰喀斯特制(11陕西 14华东 12北师)
4、心理健康(14 华中 13北师 13华南)
5、社会规范学习(12浙江)
社会学习理论就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它着眼于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在引发人得行为中得作用,重视人得行为与环境得相互作用,以往得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得制约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得内含及要求。
教育影响得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就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得、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得教育影响加以组织、整合,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发挥作用,以保障学生得品德能按德育目得得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就是:(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得教育影响一致;(2)正确认识与发挥学校教育得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与社会各方而对学生得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得教育前后连贯与一致。
2、简述“朱子读书法”得主要内容(10华中 13华中)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与居敬持志。
其中居敬持志就是读书法得中心,读书法既有读书得靓丽型原则,也有巩固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与结合实际以及积极性、目得性得原则。
朱子读书法奠定了古代读书法得基础,但也造成了人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书本当做僵死得教条得不良学风
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得学习得实质与条件得主要观点。
(11东北 13北师 12首都)
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得方式,把学生得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得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得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就就是符号所代表得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得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得与实质性得联系
(1)有意义学习过程得实质,就就是使符号所代表得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得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得与实质性得联系。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新知识得学习中,认知结构中得原有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这种原
有得适当观念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
有意义得学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学生要具有有意义学习得意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得适当观念关联起来得意向;学习材料对学习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并可以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得有关观念相联系。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会导致机械学习。
(2)有意义学习得条件就是:学习材料对学生而言有潜在意义;学生头脑中有同化新学习材料得知识;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得意向。
4、简述创造性得心理结构
(1)认知因素:知识、思维
(2)动机因素
(3)人格因素:智力、好奇、冒险、自信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得相对独立性原理得基本内容(10华中 11陕西),
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10曲阜)。
教育得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教育为适应社会得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发展得。
受社会发展得制约,具有对社会
得
存性;另一方而,教育又就是一种主体性得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得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得价值
向与行为选择,由此实现着教育得社会功能, 并表现出自身得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得相对独立性,就是指作为社
一个子系统得教育,它对社会得能动作用具有自身得特点与规律性,它得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
这主要表
在下述方面:
其一,教育就是培育人得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得人作用于社会。
教育尤其就是学校教育就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培育人,塑造人得社会活动,通过培养人,来适应并推进社会发展
教育特有得重要社会功能。
其二,教育具有自身得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人具有天赋得能动性,可塑性与创造潜能得特点,具有特殊得身心发展规律与成熟得规律。
教育教学活动,不仅
识,遵循与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特点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而且应当重视与遵循前人在这一方面总结宝贵经验,形成得科学原理,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
其三,教育具有自身发展得传统与连续性。
由于教育有自身得特点,规律与特有得社会功能,具有自身发展得连续性,继承性与惯性。
2、试述教育得特征及其在人得身心发展中得作用。
(10华中 11华中 12华中 )
3、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得教学过程理论。
杜威:反省思维与解决问题得五步教学方法(学生要有一个真实得经验得情境—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得问题作为思维得刺激物—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得观察对付这个问题—必须有条不紊地展开所相处得解决问题得方法—要有机会与需要通过应用检验她得观念,使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自己发现它们就是否有效)
赫尔巴特早在19 世纪便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得概念,以后一直成为教学应遵循得原则。
它要求②教学内容应
有丰富得价值内涵,教学过程应有激情得价值追寻,让学生得思想情感深受启示、熏陶与教益。
4、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得主要影响。
(10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