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

合集下载

英语语言学论文六篇

英语语言学论文六篇

英语语言学论文六篇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2[关键词]英美文学语言教学高校英语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进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的高校英语教育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众多高校英语老师都在不断地摸索,总结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目前,许多老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用丰富的视听材料给同学创设富有意义的课堂教学环境。

作为一种补充,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同学爱好,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英美文学教育,作为高校英语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想象力以及制造力。

其功能和应用价值的体现不仅仅适用于英语专业高班级的同学,同时也适用于高校外语教学,而文学语言也可以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范本,在提高高校生人文素养情操及文学鉴赏力量的同时,提高同学的文学语言感悟力。

一、文学语言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进展众所周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人靠语言来表达思想。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语言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容量。

作家可以直接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及心情、情感渗透在作品中,从而以情达理,以理融情,情、理相生。

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当细心去体会,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性。

因此语言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

对文学语言美的敏感与驾驭力量,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加美妙的不行或缺的方面。

文学阅读的魅力与意义也就在于此。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仍旧停留在传统的单纯课文教学,语言点讲解等层面上,课本内容相对陈旧,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并无创新之处。

其弊端是忽视英语的基本功能即表达功能,也忽视了同学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另外还忽视了对同学英语学习爱好的培育,将生硬的课本内容强行“灌输”;至同学脑海中,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缺乏生气,长此以往,高校英语教学将陷入僵局。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中,认知语篇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认知语篇分析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引言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而文化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人类学交叉的研究领域,为我们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认知语篇分析作为文化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认知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认知语篇分析是以认知学为基础,探讨语篇结构、语义和认知过程之间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旨在揭示人们在语篇中如何通过认知过程来理解和解释语义信息。

在文化语言学的视角下,认知语篇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篇结构和意义的差异。

三、认知语篇分析的应用领域1. 广告语言分析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语言使用和信息传递方式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运用认知语篇分析的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挖掘广告语言中的文化符号和隐喻,揭示广告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和观念。

2. 新闻报道分析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日常的信息传递方式,其语言使用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通过认知语篇分析,可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报道的语义信息,揭示其中的文化隐喻和价值观。

3. 语言教学与学习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篇结构和理解方式的差异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认知语篇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结构和意义,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四、认知语篇分析的研究案例1. 高、低语境文化下的广告隐喻分析通过对高、低语境文化下广告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广告隐喻使用差异,进一步理解不同文化中的观念和价值观。

2. 新闻报道中的社会角色刻画研究新闻报道中的社会角色刻画可以揭示不同文化中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差异,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报道。

《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

《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

《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语言学概论》是中央电大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讲授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要学好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给大家谈谈如何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程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学习《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的意义第一,语言学的重要性主要是由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语言,说它平常它是真平常,说它不平常它是真不平常。

说它平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语言,使用语言,语言之于我们,就像水和空气,平常而又平常。

说它不平常,是因为关于语言,我们还有许多弄不明白的地方,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发生,语言的习得,语言的运用,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还有许多许多亟待我们探索回答的问题。

其实,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生活不仅仅是日常生活,还包括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等。

比如汉语方言分歧,大的方言都有七种,各方言差别很大,因此我国一直在推广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而普通话的规范如何制定,如何推广,如何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等等,这些都需要对语言进行充分的研究,需要语言学的知识。

第二,学习语言学概论也同我们所选择的专业的特点有关。

我们虽然在专科阶段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那只是围绕某一种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理论上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就像我们学习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如果我们不学习系统的文艺理论,我们就感觉这些课程犹如散沙似的,分析作品、任务很难深入,而文艺理论则为我们学习具体的文学提供了较高、较系统的理论支持。

语言学概论也是如此,它将使我们的语言理论知识系统化,使我们的语言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引言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系统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了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旨在探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1.1 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指对语言进行研究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对语言的结构、语音和语法等方面的研究,还涉及了语言发展、语言变异以及语言间的关系等问题。

1.2 语言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语言学可以分为多个子学科。

其中,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语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词义和句子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规律;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社交交际中的使用。

2.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

20世纪以来,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多个流派和学派。

2.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主导流派。

它通过分析语言的内部结构和音素、词汇、句法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来揭示语言的规律。

2.2 生成语法学生成语法学强调语言的生成过程,认为句子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从基本句法元素生成的。

这种方法启发了计算机科学家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

2.3 语用学的兴起语用学的兴起使得语言研究不再局限于语言的结构,而是将语言与社会交际和语境结合起来考虑。

语用学的成果为实际语言应用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3. 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语言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语言学为教师提供了有关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1 语音教学语言学对语音的研究使得语音教学更加科学和系统化。

教师可以根据语音学的知识教导学生正确的语音发音和口腔运动。

3.2 语法教学语法是语言的骨架,语言学的研究为语法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师可以借助语法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词类、句法结构、句子联接等语法知识。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引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领域,探讨语言的结构、历史、发展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学涵盖了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多个子学科,通过研究语言现象和规律,揭示人类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本质。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一些与语言学相关的热门话题。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用于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和传递文化。

语言可以通过声音、文字、手势等形式进行表达,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则。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特点,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

语音学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语音学家通过分析语音的声音特征和发音方式,揭示语音的音位系统和音韵规律。

语音学对于理解语言的音素、音韵和音系等基本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包括词汇的形态、词义、构词法和词汇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词汇的组合和变化,人们可以构建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词汇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的语义结构和表达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句法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科,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和句法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句法学家通过分析句子的组织和成分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句法规则。

句法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和人类思维的学科,涉及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语义学家通过分析词汇和句子的意义,探讨语言表达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联。

语义学对于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篇逻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统计分析和实验研究等。

以下将简要介绍这些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自然环境和语言使用情况的观察和记录,获取真实的语言数据。

研究人员可能会采访当地的居民,记录他们的口头语言和方言等。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语言学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语言及其使用中的批评性元素。

本文旨在探讨批评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

一、批评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批评语言学是一门学问,它关注的是语言中的批评性元素。

批评性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讽刺、讥讽、批评、挖苦等,它们常常用于表达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不满、不认同或是对其进行评价。

批评语言学的目的在于深入研究这些批评性元素在语言中的运用,并理解其对社会、文化和个人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批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批评语言学依托于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的理论基础,采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

其中,语料库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通过搜集大量真实语料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从而揭示出批评性元素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规律。

此外,也有学者运用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人们对批评性语言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三、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批评话语分析是批评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注的是批评性话语在社会交际中的运用和影响。

批评话语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媒体评论等传统批评领域,更广泛地体现在日常交往、网络社交等许多领域中。

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批评性话语对社会关系、权力结构以及个体认同的塑造作用。

四、批评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批评语言学作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深入研究批评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和变异规律,以及其与社会、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关系。

其次,应关注批评性话语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批评性话语的反馈机制,进一步理解批评话语在社会变革和舆论导向中的作用。

此外,批评语言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发掘更多可能的应用领域。

总结起来,批评语言学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学分支,它聚焦于语言中的批评性元素,并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来探究这些元素在社会交际中的运用和影响力。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

语言学论文篇一:语言学论文浅析会话含义理论的实际运用及不足姜丽(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本科(1)班33号)摘要:无论是社会生活中学习中,谈话都不是毫无章法无逻辑可循的简单交谈模式。

谈话总有一个目的,一个能传达信息得到对方反应的方式,受一定的条件制约的。

在谈话的各个阶段,也可以有各个阶段的谈话目的而人们的交谈之所以不至于成为一连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从而使交际活动能顺利进行,也就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

事实上这个原则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一、引言:语言的意义寓于社会互动交际中,其表达及使用遵循一定原则及规则。

会话研究主要从剖析话语结构和解释话语连贾I生两个方面进行H J。

多数会话在形式上都有一定结构特征(如问候、致谢、课堂提问一回答等),并在语义上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

但是,人们在日常会话中为了礼貌或修辞等需要并不总是使用直接言语而是使用间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使话语呈现字面意义不连贯、但言外之意连贯的特点。

二、会话含义理论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G f ice )于1 9 6 7年,在哈佛大学的William James讲座上提出了语用学面的一种新理论,即会话含义理论。

这一理论指出,谈话是受一定的条件制约的。

人们的交谈之所以不至于成为一连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而使交际活动能顺利进行。

他把这种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

如果在交际中,说话人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这时听话人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即了解他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

格赖斯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三、合作原则格莱斯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 (1975)一文中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含四大准则( maxims ) 即:(一)量的准则( quantity maxim ):1、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推荐文章关于美国文学的论文热度:关于美国文学的论文题目热度: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热度:关于日本文学的论文热度: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优秀例文热度: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言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语言学的论文篇1浅析语言学的发展与趋势论文摘要: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决定了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研究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特别是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教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立足于语言学的基础发展,着眼探讨其发展趋势,试图从其中把握其研究热点。

1 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的前身应该可以被既定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追溯更早则称之古代语文学阶段。

现代语言学是从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新时期,这一时期索绪尔(F.De.Saussure)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Th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

结构主义中以美国结构主义影响最大,F.Boas, E.Sapir, L.Bloomfield 三者较为出名,他们创立了新结构主义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三者中以后者较为出名,所以美国语言学也叫“布龙非尔德主义”。

1.1 美国的结构主义美国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四种: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如下:(1)替换分析法(Substitutional Analysis),即用一个语言单位代换另一个语言单位是否得到新的事实。

(2)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找出他们相同或不同部分从而确定单位性质。

(3)分布分析法(Distribution Analysis)为研究词位出现的位置,词类(实、虚)分布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语言学实践作业日语的外来语
院系:外国语学院班级:日语二班
姓名:向博宇
学号:110402060 指导老师: 滕淼
完成时间: 2014.06.04
摘要: 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 大量的外来语进入日本社会, 并渐渐发展成为日本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明治维新与二战后日本出现了两次外来语高潮。

外来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日本与国际交流的结果。

过多的使用外来语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 但另一方面, 外来语的吸收和普及也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日本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 外来语将会继续增加。

本文对从日语外来语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日语外来语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最后,还对特殊的日语外来语—和制外来语进行了简单说明。

关键词: 外来语; 日本社会; 影响; 发展
一、外来语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现状
日本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 随着与中国的交流,公元五世纪左右, 汉字传入日本, 并发展成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平假名与片假名。

到了公元十六世纪,日本开始与欧美各国交往。

随着交流的不断加深外来语不断被吸收到日本社会。

关于外来语,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国语大辞典》中为外来语作如下定义: 外国的语言传入本国, 经同化, 被社会普遍接收, 作为本国日常使用的语言叫外来语。

1据此定义, 日语中的汉字与汉语也应属于外来语, 但是由于汉字和汉语传入日本历史悠久, 是日本文字的来源, 在古代就已与日语融为一体, 成为日本固有的语言文字, 因此一般人们都不把汉语词汇看成外来语。

所以, 日语中平时所说的外来语是指除了汉语与汉字以外从欧美各国传入日本社会的语言。

日本吸收外来语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百年前。

从16 世纪起,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先后派船来日
本进行贸易, 带来了大量的外来语。

然而直到明治时期, 外来语基本上还只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流行, 并未普及到民众中, 而且数量远远不能和今天相比。

外来语真正形成气候是在二战后, 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外来语深入到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它在日语中所占的份量, 不是过去任何时期所能比拟的。

尤其是90 年代以来, 日本人对外来语更是趋之若鹜了。

如今的日本社会语言,充斥着大量的外来词汇。

日本在国际化的大潮中, 外来语增加的势头愈来愈猛。

战败后的日本除了发展和振兴经济外别无出路, 骨子里不服输的日本变成一头赤裸裸的经济动物,欧美国家在文化、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 迫使他追赶西方, 向西方看齐, 同西方竞争。

为此, 它必须及时吸收西方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新成果, 而外来语的引进就成为其基础和前提之一。

这是日语外来语增加的最大原因。

二战结束以后, 美国文化在东瀛列岛迅速扩张, 日本从政治体制、教育制度一直到生活方式, 一切均向美国看齐, 美国成了日本的崇拜偶像, 日语中来自英语的外来语激剧上升, 据统计已占全部外来语的90% 左右。

甚至有人说只要懂得英语就能懂日语中的外来语。

实践也证明, 当一民族接触另一民族的语言时, 在本民族的语言中, 若找不到与其相应的词语进行翻译, 或即使译过来也不很适宜, 便常常直接借用外来语。

这一规律也适用于日语。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从西方国家吸收了大量的词汇, 几乎都出自这种客观需要, 只是在不同时期所采用标记外来语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明治维新时期, 吸收外来语是靠汉字翻译的意译词。

而大正以后, 尤其是战后, 外来语
已基本上是采用片假名标记的音译词。

日本被称之为世界报纸王国, 都市与地方共有166种不同的报社, 每天出版7000万份不同的报纸。

发行量最大的每天有1458万份,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并且日本的电视机、收音机的普及率非常高, 超过99% 。

因此, 每当外来语被使用, 就会迅速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宣传开来。

特别是近几年因特网在日本的普及更加速了外来文化的交流。

可以说日本发达的传播媒介在客观上促进了外来语的传播。

二、外来语影响
战后外来语大量涌入到日本社会中, 已经成为日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来语在人们的交流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其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 用外来语可以表示、区别事物的概念、定义。

2. 外来语新颖、高雅。

3. 使用外来语能够婉转的表达事物。

4. 外来语使日本的国际交流更加便利。

外来语为日本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 已经成为日本语言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 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

外来语也是如此,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中, 有人指责外来语已经达到了泛滥的程度。

这些主要来源于欧美词汇的外来语的大量使用,对于多年来一直以日语汉字和平假名为中心进行日语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

,外来语的理解度根据年龄有很大差异。

特别是60 岁以上的老人,理解度更是远远低于国民一般水平。

处于高龄社会的日本,语言的使用,更要多为这些老人着想。

如今, 外来语被误用的现象确实很多, 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破坏了日语中的语法体系。

2. 外来语的误用。

日本人在
引进外来语只是考虑到其发音, 在日语口语中由于部分单词的发音相近, 外来语很容易被误用。

特别是一部分年轻人, 外来语掌握的不太牢固, 口语中误用的现象经常出现。

三、外来语分类
从外国语言到日语外来语的变迁过程中,与日语的构造,发音,语形等结合的紧密程度,将日语外来语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很久之前就传入日本,早已融入日语当中,已经不再给人外国语的感觉了的外来语。

例如,「たばこ、煙草」、「天ぷら、天麩羅」、「じゅばん、襦袢」、「きせる、煙管」等。

这一类外来语多数不再使用片假名,而使用平假名和汉字书写,在形式上,已经和日语没有什么区别,几乎成为日语的固有语了。

第二类是这样的一类外来语。

这类外来语虽然早已被日本人熟知,但是还是给人一种外来语的感觉。

例如,「ラジオ」、「ナイフ」、「スタート」等。

这一类外来语还是使用片假名表示。

而且由于这类片假名引入日语已经成熟,所以不会给人们的交流造成困扰。

第三类是给人外国语感觉比较强烈的外来语。

例如,「ジレンマ」、「フィクション」、「エトランゼ」等。

这些外来语,有的时候词形还会发生一些变化,是比较不稳定的。

也就是说,为了与该词的外国语发音更相符合,此行会产生一些变化,例如,「ジレンマ」会发成「ディレンマ」,「エトランゼ」会发成「エトランジェ」的音。

第三类外来语,也是在日常交流过程中,给人们沟通造成最大困难的。

另外,日语外来语当中,经常成为问题焦点的就是和制外来语。

所谓的和制外来语,就是看起来像是有欧美语言引进的外来语,但这个日语外来语
对应的英语单词,是不存在的。

此外,还有一些欧美语言引进的外来语,在日语中的使用,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含义。

例如,リデュース(reduce),在英语原语中是“减少”的含义,但在日语中,只限定指“减少垃圾”这个含义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日本与国际交流的加深, 今后外来语将会持续增加。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些外来语可能会消逝, 但从总体趋势来看外来语只会增加。

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 外来语已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语言文化风景。

当日本的固有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往的时候, 日语外来语的增加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了。

注释:
1引自金田一春彦.《学研国語大辞典 P297 . 原文为日语, 引文为笔者自译。

参考文献:
黄学杰: 日语外来语的增加及原因探析。

金田一春彦. 学研国語大辞典,( 日本)学習研究社, 昭和6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