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的梦想》刘红梅

合集下载

史铁生《我的梦想》刘红梅讲解

史铁生《我的梦想》刘红梅讲解
故弄玄虚: 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来欺骗别人;故意 用难以捉摸的言辞,使人莫测高深。
茫然若失:
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增长得很快
找出文章线索,梳理结构脉络
我的梦想
追梦——梦碎——新梦 喜欢——心痛——豁达
明线 暗线
最初梦想
1-3
1、是什么事件导致作者的梦想发生了变化?
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 2、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件事有何感受?作者 找到自己如此痛苦的原因了吗 ? “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 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继而粉碎了 3、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如何理解这句话。 .” 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三个字,他在 所有人的欲望面前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 人以局限。 完美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勇 敢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之后,才能达到人生目标, 获得“最幸福”的感觉。每个人都是如此。
深化、拓展主题
⑴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
学了本文以后,对体育运动的内 涵有了哪些更深刻的理解?对人 生又有哪些深刻感悟?
⑵ 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文章以“我的梦想”为线索,从“追梦”写到“梦 碎”,继而写重新设计“新梦”,在这一心路历 程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体育内涵的深刻认识: “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 展示“不可须臾或缺”的“不屈的挑战”,写体 育又在写人生,表达了人应该不屈地向命运挑战, 不断地超越“局限”的人生感悟。
作 业
1、学完本文后,你对体育、对心中 的体育明星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或 感受? 2、课后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和《我与地坛》
刘易斯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史铁生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史铁生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史铁生史铁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他独特的方式挑战传统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那么,如果我有机会设计一堂关于史铁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课程,我的梦想教学设计会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我会准备一份详细的课程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将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教学内容方面,我会选取史铁生的经典著作和教育讲演作为主要教材,结合他的理念和方法深入探讨。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将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例如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共同合作完成一些史铁生式的问题解决任务。

此外,我还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享他们的想法,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平等对话。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不仅要鼓励正确答案,也要鼓励不同的观点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我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才能。

通过个案分析和问题解决,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经验来理解和应用史铁生的教育理念,并相信他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课程的评估方面,我会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课堂作业、小组讨论、个人表现和项目报告等。

评估不仅仅是为了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案。

我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及时解答疑问和给予指导。

最后,我的梦想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史铁生的理念和方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认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鲁教初中语文七上《15我的梦想》word教案 (2)

鲁教初中语文七上《15我的梦想》word教案 (2)

15《我的梦想》教学目标1、了解史铁生,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梦想的内容及变化原因。

2、理解作者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和梦想的内涵。

3、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和梦想的内涵。

2.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讨论赏析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是否能谈一下,你有怎样的梦想?为什么?学生自由交谈。

我们常人都忌讳提起自己的缺陷,而作家史铁生却与众不同,不仅毫不避短,而且还热情的表白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作品《我的梦想》。

二、整体感知:(一)了解作者和卡尔•刘易斯(二)字词积累譬如(pì)祈祷(qí)沮丧(jǔ)嫉妒(jí)炫耀(xuàn)须臾(yú)矫揉造作(jiǎo)给予(jǐ)(三)梳理文章思路朗读课文,思考:本文题目是“我的梦想”,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这个梦想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3段)点明自己是一个全能体育迷,最喜爱田径运动,崇拜刘易斯,梦想是拥有刘易斯那样健美的躯体。

第二部分(4—6段)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自己改变了对“最幸福”的理解,梦想有了新的内涵: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

第三部分(7段)梦想得到了升华,希望给与灵魂残疾的人更多的同情与爱心。

三、重点研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坚强乐观的精神。

(一)思考:史铁生为什么梦想有刘易斯那样的一副身体?明确:双腿残疾;喜欢体育;喜欢田径;刘易斯跑得很快、很美、很有力量;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给自己宽慰与向往①(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喜欢田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的特殊语序。

)②.因为刘易斯跑得很快。

因为刘易斯跑得很美。

史铁生《我的梦想》刘红梅20页PPT

史铁生《我的梦想》刘红梅20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5.《我的梦想》

15.《我的梦想》

研讨第三部分
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 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 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 吗?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作者没有在约翰逊服用禁药、刘易斯的冠军 失而复得的戏剧性结果上做文章,而是引用 约翰逊故乡的人民欢迎有过失的儿子回家的 话,将胜负、得失、荣辱放在一个更高的境 界上思考,引领读者“更上一层楼”。他不 仅发现人自身的“局限”是不能轻易克服的, 健美的灵魂“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 取”,还认识到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 “局限”更可怕,更可悲,心灵的残缺比身 体的残疾更需要人们关注。意蕴丰厚,发人 深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 幸福”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 望面前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 给每一个人以局限。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完美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总是在不断地、勇敢地挑战 自我、超越自我之后,才能达 到人生目标,获得“最幸福” 的感觉。每个人都是如此。
作者是否认定刘易斯是最不幸的人呢? 没有。 因为作者认为刘易斯懂得每一个人都 有局限,但“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 不屈地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刘易 斯不认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
后来的梦想 4-6
升华主题 7
多关注心灵残缺的人
文章的线索
追梦——梦碎——新梦 喜欢——心痛——豁达 明线
暗线
研读第一部分
概括文章第1、2段的内容,作用是什么?
写自己是个全能体育迷
正是作者这种对体育的深厚的情愫, 才引出了“我”的梦想,这两段为 下文做了铺垫。
质疑问难
⑴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他的梦想不是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而是希望拥有刘易斯那样的一副好 身体,他第一喜欢的不是文学,而是田径,这 是为什么?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①双腿残疾; ②喜欢体育,喜欢田径;③刘易 斯跑得很快、很美、很有力量;④相信他是世 界上最幸福的人;⑤给自己宽慰与向往

史铁生《我的梦想》刘红梅20页PPT

史铁生《我的梦想》刘红梅20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史பைடு நூலகம்生《我的梦想》刘红梅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谢谢!

我的梦想

我的梦想

刘易斯超越自我了吗?作者对他 的喜爱崇拜态度有没有改变?为 什么?
在第二天跳远比赛中,他获得了世界冠军, 因为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是为了 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 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敢于挑战,永不服输,是幸福的人
“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 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 多的同情和关爱吗?”
• 精神的残疾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悲,更可怕 ,更需要人们的关注。深化主旨。
讨论
结合自己的经历,面对 困境和失败,你是怎么做 的?
展开想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翅膀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88年 汉城奥运会后撰写的,在 2001年3月21日,刘易斯与 史铁生在北京见面了,他们 之间一定谈了很多话。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 写一个史铁生与刘易斯的 对话片断。
我的梦想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 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1969年 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 1971至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 厂做工,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 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3年和1984 年分别以《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 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老屋小记》和《务虚笔 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 佳小说奖。
史铁生在延安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年轻 的他就坐上了轮椅,永远的离开了正常人的 生活,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 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到自己想 去的地方,他曾在《秋天的怀念》中这样写 自己当时的心情: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 歌声,我会突然把手头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 壁……后来作者的两个肾也坏了。这是一份 多么深重的苦难啊。
1、是什么事件导致作者的梦想发生 了变化?

史铁生《我的梦想》

史铁生《我的梦想》

找出文章线索,梳理结构脉络
我的梦想
追梦——梦碎——新梦
明线
喜欢——心痛——豁达 暗线
最初梦想
1-3
后来的梦想 4-6
升华主题 7
健美的躯体 躯体和灵魂 多关注心灵残缺的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读第一部分
1、概括文章第1、2段的内容,作用是什么?
写自己是个全能体育迷
正是作者这种对体育的深厚的情愫,才引出了“我” 的梦想,这两段为下文做了铺垫。
深化、拓展主题
⑴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 学了本文以后,对体育运动的内 涵有了哪些更深刻的理解?对人 生又有哪些深刻感悟?
⑵ 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文章以“我的梦想”为线索,从“追梦”写到“梦 碎”,继而写重新设计“新梦”,在这一心路历 程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体育内涵的深刻认识: “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 展示“不可须臾或缺”的“不屈的挑战”,写体 育又在写人生,表达了人应该不屈地向命运挑战, 不断地超越“局限”的人生感悟。
2、从史铁生对田径运动的喜欢和熟悉,你看到了什么?
他对体育项目的熟悉,他的设身处地,都隐含着 一个残疾人的苦痛和尊严。 3、找出点明作者梦想的句子
“我常常暗自祈祷……” “如果我来世能有……”
作者认为田径运动的魅力是什么?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含义?
•。
1、是什么事件导致作者的梦想发生了变化?
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 2、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件事有何感受?作者 找到自己如此痛苦的原因了吗 ?
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 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 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 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弄玄虚: 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来欺骗别人;故意 用难以捉摸的言辞,使人莫测高深。
茫然若失:
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增长得很快
找出文章线索,梳理结构脉络
我的梦想
追梦——梦碎——新梦 喜欢——心痛——豁达
明线 暗线
最初梦想
1-3
刘易斯
美国著名短跑名将,从1980 年到1996年,刘易斯连续参加 了五届奥运会,获得了9枚奥 运金牌,使美国短跑运动在80 年代,进入了“刘易斯时代”.
注音 填字划线词解释
qí 祈 祷 沮丧 jǔ
簇拥 cù 譬如 pì 给予 jí 嫉( jí )妒
jiǎo 矫( )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史铁生心路历程
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 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年轻的他坐上 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一个本 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 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从 此,望着北归的大雁,他会突然把眼前的玻 璃砸碎;听着甜美的歌声,他会把手头的东 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痛苦和疾病似乎对他特 别青睐,在死亡的边缘与病魔数十年如一日 的周旋,除了两条腿,两个肾也坏得差不多 了,用史铁生自己的比喻就是:一架飞机, 两个起落架和两个发动机全坏了。这是一份 多么沉重的苦难!有谁能轻松的经受这种苦 难呢?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这个“全能 体育迷”对体育异乎寻常的着迷,对体育项 目如数家珍般的热爱,对刘易斯一往情深的 喜欢和羡慕。
“我常常暗自祈祷……” “如果我来世能有……”
作者认为田径运动的魅力是什么?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含义?
田径运动的魅力不在于记录,人反正是干不过上帝的, 但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却能从那奔跑于跳跃中得以充 分展现,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其他像球类、拳击、摔跤,是人战胜人的一 种方式和象征,唯独田径,是人向上帝规定的困 境或极限挑战,让人能体会到人自己的处境、人 的意志、人对美的欣赏,虽然输给对手,但却输 的很美很漂亮。
名家评史铁生
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对宗教精神的阐释, 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 构成了真正的哲学。 ――贾平凹 看史铁生的作品, 常常陷入一种思索, 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字的内涵来说, 也往往显得浅薄。 ――舒晋瑜
刘易斯
在奥运赛史上四名赢得9枚奥运会金牌的运 动员中,卡尔· 刘易斯是其中的一个。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刘易斯第一次参 加奥运比赛,一举获得100米跑、200米跑、跳 远和4×100米接力共四枚金牌,被誉为“田坛 飞人” 。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在本· 约翰逊被剥 夺了金牌资格后,刘易斯得到了自己的第二块 100米跑金牌。他还在跳远项目中卫冕,并在 200米跑中获得第二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刘易斯在跳远 项目中获得自己的第三块跳远金牌。并且还率 领美国接力队打破了世界纪录。1996年他在亚 特兰大奥运会上,再次蝉联跳远冠军,第四次 获得跳远金牌。 在洛杉矶奥运会卡尔· 刘易斯获得胜利后 的12年间,他始终是跳远这个项目的奥运会冠 军。成为奥运史上三名在同一赛事上获四枚金 牌的运动员之一。
史铁生
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 星》分别获得了1983和1984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1996年短篇小说《 老屋小记》获得文学月刊“三十万东 海文学巨奖”金奖,首届鲁迅文学奖。 同年,《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 获得《作家报》十佳小说奖。2002 年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 出成就奖,同年,人生笔记《病隙碎 笔》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其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在 海外出版。代表作《我与地坛》最经 典作品《秋天的怀念》。2010年12 月31日凌晨,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去 世。他的肝脏捐献给了一位需要的病 人,移植手术成功。
深化、拓展主题
⑴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
学了本文以后,对体育运动的内 涵有了哪些更深刻的理解?对人 生又有哪些深刻感悟?
⑵ 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文章以“我的梦想”为线索,从“追梦”写到“梦 碎”,继而写重新设计“新梦”,在这一心路历 程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体育内涵的深刻认识: “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 展示“不可须臾或缺”的“不屈的挑战”,写体 育又在写人生,表达了人应该不屈地向命运挑战, 不断地超越“局限”的人生感悟。
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 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 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 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6、作者的新梦是什么?怎么样理解这句话?
“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 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 • 作者在刘易斯的身上领悟到,仅有健美的躯体仍意味 着局限,仍有可能成为最不幸的人;还必须在不断超 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在千难万苦中 靠自己去获取。二者兼得,才会有一个最幸福的人生。
4、作者是否认定刘易斯是最不幸的人呢?
没有。因为作者认为刘易斯懂得每一个人都有 局限,但“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地挑战却不 可须臾或缺,”刘易斯不认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 5、我不敢说刘易斯是这样,但我希望刘易斯是这样, 我一往情深的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文中的 “这样”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作 业
1、学完本文后,你对体育、对心中 的体育明星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或 感受? 2、课后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和《我与地坛》
健美的躯体 躯体和灵魂
后来的梦想 4-6
升华主题 7
多关注心灵残缺的人
研读第一部分
1、概括文章第1、2段的内容,作用是什么?
写自己是个全能体育迷 正是作者这种对体育的深厚的情愫,才引出了“我” 的梦想,这两段为下文做了铺垫。 2、从史铁生对田径运动的喜欢和熟悉,你看到了什么? 他对体育项目的熟悉,他的设身处地,都隐含着 一个残疾人的苦痛和尊严。 3、找出点明作者梦想的句子
1、是什么事件导致作者的梦想发生了变化?
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 2、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件事有何感受?作者 找到自己如此痛苦的原因了吗 ? “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 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继而粉碎了 3、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如何理解这句话。 .” 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三个字,他在 所有人的欲望面前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 人以局限。 完美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勇 敢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之后,才能达到人生目标, 获得“最幸福”的感觉。每个人都是如此。
7、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 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没有在约翰逊服用禁药、刘易斯的冠军失而复 得的戏剧性结果上做文章,而是引用约翰逊故乡的人民 欢迎有过失的儿子回家的话,将胜负、得失、荣辱放在 一个更高的境界上思考,引领读者“更上一层楼”。他 不仅发现人自身的“局限”是不能轻易克服的,健美的 灵魂“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还认识到精 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更可悲,心灵 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疾更需要人们关注。意蕴丰厚,发人 深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