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2
化学组教研组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活动参与人员:化学组全体教师五、活动记录:1. 活动准备活动前,化学组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
包括确定活动主题、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等。
同时,对本次教研活动所需的资料、设备进行了提前准备。
2. 活动开始(1)主持人介绍活动流程主持人首先对本次活动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明确了活动目标和要求。
(2)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接下来,由各年级化学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
如:- 高一年级教师:针对新课程改革,分享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高二年级教师:针对实验操作,分享了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的经验。
- 高三年级教师:分享了如何针对高考题型,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的经验。
(3)教学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分析,教师们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教学反思教师们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如:-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5)专家讲座邀请了一位资深化学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主题为“化学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讲座内容丰富,为教师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活动总结(1)主持人总结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2)教师交流教师们就本次活动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彼此的教学心得,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六、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化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
2. 教师们分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彼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三(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三化学教学研讨四、参与人员: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初三化学教学研讨活动。
2. 活动过程(1)活动主持人:张老师(2)活动环节:环节一:总结上学期教学成果与不足由化学教研组长李老师对本学期初三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总结,肯定了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环节二:交流教学经验全体化学教师就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享,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
环节三:研讨教学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实验操作能力不足等,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环节四:制定教学计划结合本次研讨活动,全体化学教师共同制定了下学期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
环节五:实验技能培训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化学教研组邀请了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全体化学教师参加了培训。
环节六:教学资源分享教师们分享了各自收集到的优质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实验视频等,以便于相互借鉴和交流。
3. 活动成果(1)提高了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明确了下学期教学目标,为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六、活动总结本次初三化学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化学教研组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三化学教学研讨与备考策略四、活动参与人员: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初三化学教师五、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初三化学教学工作也进入了紧张的阶段。
中学化学教研活动记录本(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四、参与人员: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强调了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希望全体教师能够认真参与,共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2. 实验操作规范培训(1)实验操作流程: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束(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废弃物处理(3)实验操作规范实例分析:以具体实验为例,讲解实验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 安全注意事项培训(1)化学实验安全知识:了解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危险品、有毒有害物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2)化学实验安全操作:穿戴防护用品、操作规范、紧急处理措施(3)化学实验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实验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4. 分组讨论将全体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实验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各小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六、活动成果:1. 提高了化学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2. 增强了化学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3. 为学校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七、活动反思:1. 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2. 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教学,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3. 活动时间安排合理,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4.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希望学校能够多举办此类活动八、改进措施:1. 定期举办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 加强化学实验安全管理,确保实验环境安全3.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研活动,共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4. 加强化学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5. 加强化学实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对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学校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学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研讨四、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李老师首先对各位教研组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李老师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本次研讨,大家能够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 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专题讲座,由我校化学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
张老师以“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目标张老师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③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交流研讨在专题讲座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大家针对张老师提出的化学教学策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以下观点:(1)王老师认为,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方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刘老师提出,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校化学组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了系列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分组讨论:各备课组针对所教学科内容,结合教材和学情,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资源共享:各备课组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形成教学设计,并在组内进行分享,以便共同提高。
2. 教学观摩(1)观摩教师:由各备课组推荐一位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观摩内容:观摩教师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展示一节具有代表性的化学课堂。
(3)观摩评价: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经验交流(1)优秀教师经验分享:观摩课教师分享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
(2)分组讨论:各备课组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讨论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化学课堂。
(3)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六、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阶段各备课组按照既定安排,分组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
2. 教学观摩阶段观摩教师精心准备,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化学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经验交流阶段观摩课后,全体教师对观摩课进行了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
七、活动成果1.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高中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四、活动参与人员:高中化学教研组成员、部分化学教师五、活动记录:一、活动开始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强调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 全体成员对活动主题进行简要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二、活动主体1. 邀请经验丰富的化学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教师A: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教学理念。
(2)教师B: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教师C: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 分组讨论,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1)分组一:针对实验教学,探讨如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分组二:针对分层教学,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3)分组三:针对化学素养培养,探讨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分组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1)分组一:提出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过程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实验效果。
(2)分组二:提出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3)分组三:提出化学素养培养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总结1.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研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成果。
2. 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化学素养培养,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后续1. 教研组成员根据本次活动讨论成果,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
教研活动记录本高中化学(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0日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参与人员: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活动主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活动记录人:张晓丽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化学教研组于2023年4月10日开展了主题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活动伊始,由教研组长李老师进行了主题讲座。
李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
他指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础。
2. 教学案例分享随后,教研组成员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成功案例。
张老师以“原子结构”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的知识;王老师则分享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刘老师则介绍了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环节,教研组成员围绕以下议题展开深入探讨:(1)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2)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3)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4)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4.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李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李老师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1)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三、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体成员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理念的认识。
高三化学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高三化学教学策略探讨及备考策略分享四、活动参与人员: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记录:一、活动开场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化学教研组的高三化学教研活动正式开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高三化学教学策略探讨及备考策略分享。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为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教学策略探讨1. 教学方法(1)张老师:我认为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李老师:我赞同张老师的观点。
同时,我认为教师还需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王老师:我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2. 教学内容(1)刘老师: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打牢基础。
(2)陈老师:我同意刘老师的观点。
同时,我认为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3)赵老师: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备考策略分享1. 复习计划(1)孙老师:我认为在备考阶段,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复习效果。
(2)周老师:我建议在复习计划中,要注重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3)吴老师:我认为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帮助学生缓解备考压力。
2. 模拟考试(1)郑老师:在备考阶段,我们要组织模拟考试,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力。
(2)胡老师:我同意郑老师的观点。
同时,我认为教师要对模拟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杨老师:在模拟考试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四、活动总结主持人: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明确了高三化学教学策略和备考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
②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
③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
④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⑤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6.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
效果
活动效果良好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第十二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5.《标准》中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这些素材旨在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目标。
活动
效果
活动效果良好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第八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的实验活动
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第六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2. 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并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3.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内容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同化学将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第十一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记Leabharlann 录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3、氮气的用途
4、灯管中的稀有气体
5、温室效应
活动
效果
活动效果良好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第九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天然(自来水)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⑥观察生产、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⑦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
活动
效果
活动效果良好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第十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①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②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③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
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1、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
2、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
活动
效果
活动效果良好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第七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1.粗盐的提纯实验。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5.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
6.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实验。
7.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
8.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验。
9.常见氮肥的检验实验。
活动
效果
活动效果良好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活动
效果
活动效果良好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标准学习
负责人
刘老师
时间
第十三周
参与者
李老师、刘老师、张老师
地点
九年级办公室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科学探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