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合集下载

第一章建筑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第一章建筑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3.3.1 真实性
➢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 当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形。
A
C
D B
E
a
c
b
d
P
e
3.3.2 积聚性
➢当直线垂直于投影方向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点。 当平面垂直于投影方向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A
C
D
B
E
c
a(b)
e
d P
3.3.3 类似性
➢点的投影仍然是点。 ➢直线的投影一般还是直线。 ➢平面图形的投影一般是原图形的类似形。
1.0
0.7
0.5
0.35
0.5b
0.7
0.5
0.35
0.25
0.25b
0.35
0.25
0.18
0.13
2.1.2 图线
常用图线
2.1.2 图线
图线画法
2.1.2 图线
折断线 细实线
中粗实线 中实线
图线综合举例
中粗虚线
粗实线
细点画线
2.1.3 文字
字高
字体的总要求
字体端正 笔画清楚 间隔均匀 排列整齐
V X
Z
a
aZ
A
a
aX
W O
a
aY
H Y
空间点——A
H面投影——a
V面投影——a W面投影——a
4.1.1 点的三面投影及其特性
V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X
ax
Z
az
A
a
W
O
V a
X
a H
移去空间点
ay Y
a H H
V面不动

建筑识图与构造(全面)

建筑识图与构造(全面)
1、剖面图的种类
(1)全剖面图 (2)阶梯剖面图 (4)局部剖面图 (5)分层剖面图
(3)展开剖面图
(1)全剖面图: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
正立面图
侧立面图
1
1 正立面图
1—1剖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2)阶梯剖面图: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
(a)
1
1
1 1
1
(b)
此线错误
(d)
1
(c)

农业建筑:温室、粮仓、畜禽饲养场…. 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钢筋砼结构 钢、钢筋砼结构 钢结构
其它结构
按层数分
住宅建筑: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的总高度>24m者为高层。 建筑物高度>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工业建筑(厂房):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第二部分 房屋构造Fra bibliotek建筑建筑物: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电塔、 烟囱、桥梁、堤坝、囤仓等等
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可以按其功能性质、某些特征和规律分类,如按使用功能,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按建筑层数等划分。
建筑的分级: 1、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
条形基础
砖墙
室外地面
室内地面
平面
独立基础
碎砖三合土
轴侧
剖面
基础底面
墙体 基础梁
独立基础 垫层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独立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柱
平面
钢筋混凝土基础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第一章 识图基础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第一章  识图基础

线型
线宽 b
用 途 见各专业制图标准
0.5b 见各专业制图标准 0.25b 中心线、对称线等 b 0.25b 见各专业制图标准 假想轮廓线、成型前原 始轮廓线
0.25b 断开界线
波浪线
0.25b 断开界线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3.图线画法规定 画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同一张图纸中,相同比例的图样,应选择 相同的线宽组。 ②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 线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 ③虚线、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 和间隔宜各自相等,虚线的线段长度为3~6mm, 单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为10~20mm。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平面定位轴线应设横向定位轴线和纵向定 位轴线。横向定位轴线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 左至右顺序编写;纵向定位轴线的编号用大写 的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如图1-14所示。
图1-14 定位轴线的编号顺序
1.1.9 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表1-8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表1-1 幅面及图框尺寸(mm)
幅面 尺寸
A0
A1
A2
A3
A4
b×l c a
841×1189
594×841 10
420×594
297×420 5
210×297
25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表1-2 图纸长边加长尺寸表(mm)
幅面代号 长边尺寸 A0 A1 A2 A3 1189 841 594 420 1338 2230 1051 743 1635 631 1892 1487 2387 1261 892 1784 841 长边加长后尺寸 1635 1472 1041 1932 1051 1784 1682 1189 2081 1261 1932 1892 1338 1472 2081 2102 1487 1682

浅谈《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的教学体会

浅谈《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的教学体会

浅谈《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的教学体会通过这学期的《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的学习,我有很多收获。

下面是我在本学期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一、课程目标的确定在以前的教学中,重点强调识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识图的方法是以“读图”为基础,“读图”就是用眼睛看图纸、结构图、大样图等建筑工程施工图,对各部分的尺寸、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理解;同时运用“视图—剖视图—平立剖面图”的三个步骤来完成“识图”的全过程。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不但要使学生懂得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基本知识和制图标准,还应该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设计。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完成《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的教学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的基本知识,并且达到建筑工程专业二年级的识图和构造的要求,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工程人才。

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是:以施工现场为基地,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将学习课程和现场施工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观察、调研、分析、绘制草图、写说明书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了解和掌握设计概念及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要求,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作为专业技术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应与土木工程专业其他课程相衔接,具有宽口径专业特征。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

结构施工图主要讲述基础、梁板、柱、楼梯、楼板、屋面以及构造节点等结构构件,着重介绍结构构件的表示方法和构造规定。

建筑施工图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以及采暖施工图等。

本课程重点突出,难度适宜,不仅可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也可供成人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使用。

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学习计划

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学习计划

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是建筑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们打好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的必修课程之一。

学习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建筑结构的认知和理解,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建筑工程相关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内容1.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图纸种类及内容:(1)建筑图纸的种类和内容;(2)建筑图例(建筑、构造、设备);(3)建筑图纸标准(GB/T 50358-2006);(4)建筑图例的成图方法。

2.建筑构造(1)建筑物构造的分类;(2)建筑结构构件的种类和作用;(3)建筑结构体系;(4)建筑构造技术。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实践操作,通过阅读图纸、分析构造、实际操作等方式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课下自主学习学生们要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期刊、网站等多渠道获取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对于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的理解和掌握。

3.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学生们要通过实地调查、参观、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的实际应用,不仅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学习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安排,合理分配每个章节及课时,保证学习内容的深入和扎实。

五、学习评估1.定期考试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知识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作业和实验布置不同类型、难易程度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课程中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相关课程项目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习计划结束后,学生会对建筑工程识图和构造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仅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建筑构造与识图第一章

建筑构造与识图第一章
9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三、三角板
• 一般多为有机玻璃材质。 • 三角板可配合丁字尺画垂线,以及与水平线成30°,45°,60°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组合还能画与水平线成15°,75°的倾斜线。
10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四、曲线板
• 曲线板是绘制非圆曲线的工具
找点1-4 连接1-3
找点2-6连接3-5
1.图线的种类和用途 详P12页表1-3
29
1.2 建筑制图标准
30
31
1.2 建筑制图标准
2.图线的画法要求 ① 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 ② 相互平行的图例线,其净间隙或线中间隙不小于0.2 mm。 ③ 虚线、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相等。 ④ 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当在较小图形中绘制有困难时,可用实线代替。
1.2 建筑制图标准
三、字体
绘制图样时,需要用各种文字(如汉字、数字和字母等)表明图形各部分的尺寸、所用材料、施 工要点等。
总体要求:笔画清晰、字体端正、排列整齐、粗细一致、标点符号清楚正确。 1、汉字 汉字要求:手绘长仿宋体。 电脑制图中同一图纸,字体不超过2种。 汉字的字高用字号来表示,如7号字就是字高7 mm。 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 mm,其高度应按 的比例递增( 2)。 宽高比宜为0.7.
17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八、绘图笔
• 分类:绘图笔可分为绘图铅笔和绘图墨水笔。
(1)绘图铅笔
绘图铅笔的铅芯有软硬之分。根据铅芯的软硬程 度不同,铅笔可分为H,B和HB三个等级。
为保证同一图样上同类线型粗细一致,画粗实线 用的铅笔铅芯应磨削成截面为d×d(d为要画线 条的宽度)的四棱柱形;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图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图
①坐标
•测量坐标 与地形图同比例的50m×50m或100m×100m的方格网。
X为南北方向轴线, X的增量在X轴线上; Y为东西方向轴线, Y的增量在Y轴线上。测量坐标网交叉处画成十字线。
•建筑坐标 建筑物、构筑物平面两方向与测量坐标网不平行时
常用。A轴相当于测量坐标中的X轴, B轴相当于测量坐标中的 Y轴,选适当位置作坐标原点。画垂直的细实线。若同一总平面
勒脚、踢脚板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横墙
开间
进深
山墙 纵墙
精选课件
4
女儿墙
精选课件
5
1. 房屋的组成及其作用(续1)
2)作用
基础起着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屋 顶、外墙、雨篷等起着隔热、保温、避风 遮雨的作用;屋面、天沟、雨水管、散水 等起着排水的作用;台阶、门、走廊、楼 梯起着沟通房屋内外、上下交通的作用; 窗则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墙群、勒脚、 踢脚板等起着保护墙身的作用。
分整幢房屋的标准设计(定型设计)和建筑构配 件标准设计。
标准图集代号 常用的:建筑—J、结构—G、给
水排水—S、通风—T、采暖—N、电气—D、(热)动
力—R
精选课件
14
2.2 总平面图
1. 形成与用途
(1)形成 将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建、拟建、原有
和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围的地形、地物,用直接正 投影法和相应的图例画出的图样,即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简称 总平面图。 (2)用途 表达建筑的总体布局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新 建筑定位、放线及布置施工现场的依据。
精选课件
散水
35
底层平面 图的形成
卧室
客厅
客厅
卧室
饭厅
饭厅
卧室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建筑图纸的识读方法
总结词
学会识读方法
详细描述
识读建筑图纸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了解图纸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其次,要熟悉 常用的图示符号和图例;最后,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识读速度和准确性。只有掌握了正确 的识读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图纸,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01
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是指地下室部分 地面高于室外地面,其构 造与全地下室相似,但顶 板通常不封闭。
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是指为停车而设 置的地下室,其构造包括 车道、停车位和辅助设施 。
基础与地下室施工方法
土壤加固
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加固 以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 方法有土壤夯实、压实和注浆等

基础施工
楼地面与楼板层的施工方法
水泥砂浆抹平法
将水泥砂浆抹平地面,施工简便,适用于多种地面材料。
铺贴法
将地面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贴,如瓷砖、木板等。
浇筑法
将混凝土浇筑在楼板层上,形成整体性强的楼板层。
01
屋பைடு நூலகம்与屋面
屋顶的类型与构造
屋顶的类型:平屋顶、 坡屋顶、曲面屋顶等
01
03 屋顶的防水、排水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 垫层铺设、钢筋安装、模板支设
和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步骤。
地下室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室开挖 、垫层铺设、钢筋安装、模板支 设和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步骤,同 时需要考虑防水、排水和通风等
问题。
01
墙体
墙体的类型与作用
承重墙
支撑楼板和屋顶的重量, 维持建筑的稳定性。
非承重墙
安装要点
强调门窗与幕墙安装过程中的要点,如确保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密封良 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早期时代的建筑——真正的房屋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1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近代的建筑 ——大悬挑
流水别墅, F.L.赖特 的代表作, 建于
1936~1 939年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2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近代建筑——大跨度建筑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Dr.Feng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的和教学要求: 1、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2、通过了解建筑发展的简要历程,建立学习兴趣; 3、掌握建筑的分类原则以及分类的意义。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投影的基本原理 ➢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和基本方法 ➢建筑识图的有关原则 ➢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常见构造方法
➢远古时代的建筑——巢居(南方)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7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初期时代的建筑——茅舍(西安半坡村遗址)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8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初期时代的建筑——土、石建筑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9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早期的建筑 ——真正的房屋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水塔、烟囱、堤坝、桥梁等。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7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建筑技术 ➢建筑形象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8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指物质、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即实用。 ➢物质技术条件 指房屋用什么建造和怎么建造的问题,包括材料、结构、
13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国家大剧院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4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国家大剧院 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总
占地面积近12公顷,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总 投资26.88亿元,目前已进行过网壳部分设计与施工 验收审查会议。 该工程外部围护结构为钢结构网壳,是半椭圆球形, 东西长轴212.2m,南北短轴143.64m,总高度46.285。 内设歌剧院(2416席)、音乐厅(2017席)及戏剧 院(1040席)及公共大厅等。屋面采用钛金属板, 整个网壳外环绕人工湖(35500m2),各种通道及入 口均设在水下 。设计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安德鲁建 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主体设计 ,整体 结构用钢量达6750t,195kg/m。
施工和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等。 ➢建筑形象 指建筑的美观问题。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9
第三节 建筑的分类
1、按功能、性质分:
非生产性建筑:
民用建筑——居住建筑(住宅、公寓)
-----公共建筑(学校、医院)
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生产车间、动力用房
农业建筑——粮库、畜禽饲养厂
2、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木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砖混);
要求
设计者 居者
工匠
艺 术 家 、 工 工程师、设计师 设计师、工程
匠、工程师、 艺术家
师、艺术家
设计师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6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建筑的基本概念 ➢我们经常所说的“建筑”往往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物: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及场所。如:住宅、
办公楼、教室、公园等。 ➢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20
第三节 建筑的分类
3、按建筑结构形式分: 墙承重体系 骨架承重体系 内骨架承重体系 空间结构承重体系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21
第三节 建筑的分类
4、按层数分: 住宅建筑: 低层:1-3层 多层:4-6层 中高层:7-9层 高层:10层以上 公共建筑: 24m-100m 为高层(非单层) 100m以上为超高层 工业建筑:单层、多层、混合层数
➢注意事项:工作边不能用于裁纸边,不用时挂起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26
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
3、三角板 ➢组成:由45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30º、60º直角三角形组
成。 ➢使用方法: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可画垂线(由下至上)
及15º、30º、45º、60º、75º斜线及其平行线。
24
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
1、图板 ➢规格:木质、规格多种、常用A1、A2。 ➢使用方法:使用前先确定导边、工作表面,常与丁
字尺配合使用,制图时图板通常倾斜15°。 2、丁字尺 组成:由尺头、尺身组成 。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25
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
➢使用方法:丁字尺沿图板左侧(称导边)上下移动,可以沿工作 边(有刻度)画水平线(由左到右)。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4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1、课程的特点: 重要的专业课,涉及很多相关知识。 2、学习方法: 看想 画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5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一、建筑发展的简要历程
➢远古时代的建筑——穴居(北方)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6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3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2、学习任务: ➢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 ➢学习、贯彻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 ➢培养制图、读图、图解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对大量性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一般知识,并了解建筑
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构造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15
第二节 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构成要素
➢建筑发展历程简表
阶段特征 穴居巢处 简单房屋 真正房屋 大跨度建筑 现代建筑
典型材料 天然材料 经加工的 砖、瓦、 钢材、混凝 各种新型
天然材料 灰砂石 土
材料
使用要求 遮 风 、 避 遮风、避 大量建造 适应结构 满足各种

雨、抵御 精神要求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22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P7) 第3题、第5题、第6题、第7题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23
第二章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 1、熟悉制图工具,了解制图标准; 2、掌握几何作图和徒手作图的基本技能; 3、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训练提高学生的手工绘图的水平。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