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隶书作品欣赏【有关永恒的散文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隶书作品点评范文

隶书作品点评范文

隶书作品点评范文今天来点评一幅隶书作品,那叫一个有趣儿。

先看整体布局,就像看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是否得体。

这幅作品的布局挺不错的,字与字之间疏密有致,就像一群小伙伴在排队,既不会挤得难受,也不会离得太远显得孤单。

每行字呢,都像是一列整齐的小士兵,横平竖直地站着,给人一种规规矩矩的感觉,这一点值得点赞。

再瞧瞧单个字的结构。

隶书嘛,讲究的是那种扁扁的、宽宽的形态,这就像把一个瘦子给喂胖了一点,变得圆润可爱。

大部分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比如说“之”字,那一笔捺画就像一个小尾巴,舒展得恰到好处,就像孔雀开屏一样,把整个字的姿态都给撑起来了。

不过呢,有几个字稍微有点小问题,像“为”字,感觉中间部分有点松散,就像一个口袋没扎紧,里面的东西有点要掉出来的感觉。

说到笔画,这可是隶书的灵魂所在。

好的笔画就像舞者优美的身姿。

这幅作品中的横画,起笔和收笔都有那种蚕头燕尾的感觉,就像小虫子探出头又摆了摆尾巴,很是俏皮。

竖画呢,笔直笔直的,像根小柱子一样稳稳当当。

但是啊,有些笔画的粗细变化不够明显,就像一个人唱歌总是一个调调,少了点起伏感。

比如说一些撇画,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粗细,要是能在中间或者末尾稍微细一点,就会更有韵味啦。

墨色方面呢,整体比较均匀,就像给字都穿上了同样颜色的衣服。

如果能有一些墨色的变化就更好了,就像在一群穿素色衣服的人中,偶尔有几个穿着彩色衣服的,会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可以在一些笔画的起笔或者收笔处,让墨色稍微重一点,表现出那种笔墨的浓淡变化,这样整个作品就会更加生动活泼。

总的来说,这幅隶书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就像一个初出茅庐但很有潜力的小选手。

有很多优点值得肯定,当然也有一些小瑕疵可以改进。

只要继续努力练习,肯定能写出更棒的作品,就像一个小树苗,只要精心浇灌,迟早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历代隶书碑帖大全

历代隶书碑帖大全

历代隶书碑帖大全
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历程悠久,历代隶书碑帖众多。

以下是部分著名的隶书碑帖:
1. 《乙瑛碑》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是东汉时期重要的隶书碑刻之一,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为“孔庙三碑”。

其书风沉着厚重,笔力雄健,是学习隶书的重要范本之一。

2. 《礼器碑》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书法风格工整精细,是学习隶书时必不可少的范本。

3. 《史晨碑》
《史晨碑》是东汉时期刻在石上的文字,其书法风格端庄秀丽,笔划严谨,结构匀称,也是学习隶书的经典之作。

4. 《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书法风格秀丽典雅,笔划流畅,是学习隶书时的重要范本。

5. 《华山碑》
《华山碑》全称《西岳华山庙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书法风格宽绰庄重,气势恢宏,是学习隶书时的重要范本。

6. 《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刻在石上的文字,其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

其书法风格严谨工整,是学习隶书时的重要范本。

除了以上列举的历代隶书碑帖外,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隶书碑帖,如《熹平石经残石》、《张迁碑》、《鲜于璜碑》等。

这些碑帖都是学习隶书的重要范本,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隶书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古代隶书书法作品

古代隶书书法作品

古代隶书书法作品隶书,又名史书、佐书、八分书。

隶书者,篆之捷也。

相传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简变化而成,化圆转为方折,改象形为笔画化,称秦隶(古隶)。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古代隶书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古代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唐代的隶书:隶书发展到东汉末年,由于过分讲求点画的规矩严谨和八分舒展的整饰特点,结字亦板滞森严,缺少变化,这表明隶书发展已走到了末路。

这种现象在《熹平石经》、《白石神君碑》等碑刻中己非常明显。

到此为止,隶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新兴书体——楷书的冲击,并逐渐被楷书所替代,隶书的衰落也就势在必行了。

楷书取代隶书,就像当初隶书取代篆书一样,是书体演变规律,书法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魏晋时期,以新兴的楷、行、草书为主要代表,而隶书只不过是汉末的流风余绪而已。

这一时期主要的隶书作品有:传为魏钟繇的隶书《上尊号奏》、魏黄初元年所刻的《受禅表碑》,传为梁鹄所书的《孔羡碑》,三国青龙三年刻的《范式碑》、《曹真残碑》等。

这些隶书碑刻方棱扁平的笔道,矫揉造作的波磔,下篇一律的结体,已无法再现汉隶淳古厚重的风韵。

但它们的意义却在于,为隶书向楷书过渡作了铺垫,开了唐人隶书楷书化的先河。

从南北朝至隋,已是楷、行、草书发展的鼎盛时期,隶书有时作为统治阶级的庙堂文学,或是复古、尊古者的祟尚,虽然还不时出现在碑石上,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在隶书发展史上,从东汉末年到清代初年,真正把隶书发扬光大,既继承汉隶古风,又具有时代风貌的还是唐代。

唐代的隶书虽然不能与汉隶同日而语,虽然没有像楷书、行书、草书那样成为唐代书法的最强音,但却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唐代的隶书家有李隆基、韩择木、梁升卿、史维则、蔡有邻、殷仲容、李潮、白义眰、归登等。

隶书四大家为: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维则。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人物,他的隶书作品有竖立于西安碑林入口处碑亭之中,作为西安胖林象征的向大雄伟、气势磅礴的《石台孝经》和刻于东岳泰山之上的《纪泰山铭》。

书法史上八大隶书风格、特点鉴赏

书法史上八大隶书风格、特点鉴赏

书法史上⼋⼤⾪书风格、特点鉴赏汉字分为篆、⾪、⾏、草、楷五种书体。

但就今天看来,楷、⾪、⾏书很实⽤,在现实⽣活中⼀直被⼴泛地运⽤。

其中,始于秦代,成熟于汉代的⾪书,作为书法艺术的⼀种书体,⼀直被书家所推崇,并成为⼀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书起源于秦朝,由篆书发展⽽来。

⾪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化弧为直,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波三折”。

今天,史上最美8⼤⾪书碑帖,终于聚到⼀起了!01/张迁碑《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

古朴淳厚,雄强⼤⽓,堪称汉碑中此类风格的代表作。

通篇运笔多采“⽅笔”,⽤笔棱⾓分明,具有齐、直、⽅、平的特点。

笔道粗细介于⼆分笔与三分笔之间。

字内布⽩较少,厚重感、体积感较之其他汉碑尤为明显,每个字所占⽤的空间也较为匀称,复杂的变化都表现在笔画内部。

该碑在结体上以扁⽅为主,构字形态独特,⽅整劲挺,结构谨严,笔法凝练。

书风端正朴茂,⽅劲雄浑。

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也见灵动之⽓,沉着有⼒,古妙异常。

02/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国宝级⽂物),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刻于东汉中平⼆年(公元185)⼗⽉⼆⼗⼀⽇。

曹全碑是汉代⾪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

从此碑的书艺上看,其⽤笔特征是很明显的。

逆⼊平出,以圆笔为主,运笔如顺势推⾈,很少有⼤蹲⼤跳之笔,不激不励,笔势稳健,婉丽绰约,明媚多⽅。

此碑的阴柔之美为其特⾊。

婀娜多姿,体态窕窈,艳⽽不俗,秀⽽尤清,中宫紧收,精⽓内藏,舒展如群鹤翔翅,雅静端庄,得华贵于古厚之中,寓清秀于风⽉之间,笔精墨妙,丰腴蕴藉,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意⽓灵和,开明丽清雅⼀路。

03/礼器碑此碑是汉代⾪书的重要代表作之⼀。

《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飘逸⽽不失沉着,规整⽽不失畅快。

笔画以瘦硬为主,粗细变化明显,尤其是部分捺画,劲健有⼒,⼲脆利落,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平正于外,奇崛于内,体势变化看似平淡,⽽结体细细推敲却并不简单,布局疏朗,⽽字字重⼼稳固,通篇⾻⼒通达,神完⽓⾜。

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

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

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曹全碑是东汉时候的一块碑,碑中记载了光和七年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希望对你有用!东汉隶书章法汉代宫殿皆有题榜,官府有告示、禁令,也往往用大扁书写了立于通衡要津,然而这些大幅书迹,今已不能得见,大篇幅的作品只有见之于碑刻。

简犊由于狭小,尤其是竹木简,一般只写一行或两行。

编次成篇,故无章法可言,而碑刻篇幅大,行字多,故排列方式有所讲究,大致有三种形式:行列整齐:汉碑中一些庙堂名刻如《乙瑛》、《史晨》、《礼器》诸碑,以及墓碑如《武荣》、《曹全》、《张迁》诸碑,还有《熹平石经》,摩崖《西狭颂》等,皆行列整齐,《鲜于磺》、《肥致》、《张景》诸碑及《朝侯小子残石》等还用刀画了正方形的棋抨格。

由于八分书大多结体为扁方形,所以就自然形成字距大于行距的特有章法。

明清人隶书作品大多采用这种章法,有时还增大字距,缩小行距。

用这种章法者,字皆大小相仿而较工整。

有行无列:汉代碑刻中,如《三老讳字忌日记》、《祀三公山碑》、《王孝渊碑》等,皆有行无列。

《莱子侯刻石》、《石墙村刻石》、《太室石胭铭》、《苍山城前村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萝他君石祠堂画像石柱题记》、《许安国祠堂题记》等,都画有竖行线,这类形式多见于墓记、画像石题记,所书刻的字长扁不一,随形而异,显得生动而活泼。

字距靠得较近,行距稍宽,贯气而紧凑。

画有行线的,行距即使较紧,也不显得纷乱。

行线起到了间隔和增加行气的作用。

无行无列:汉代刻石中《部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刘平国碑》、《杨淮表记》和四川有些崖墓题记,都是无行无列,或虽有行而不ft。

这种形式多半见于摩崖,因刻字于天然岩壁,或虽加整治,而石面不平,时有石筋、裂纹,字须让开,故不成行列。

这种章法看似散乱,实不易经营,字形有时大小悬殊,彼此错落,互相让就。

望天门山隶书书法作品

望天门山隶书书法作品

望天门山隶书书法作品
望天门山隶书书法作品是中国书法的代表作之一,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

此作品以隶书为基础,运用了典雅俊逸的笔法,充满了雄浑大气和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

其内容则描绘了望天门山的景色,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在望天门山隶书书法作品中,颜真卿提笔挥毫,线条饱满厚重,富含力度和节奏感。

每个字母的形状设计独特,结构严谨,笔画精细。

作品一共三十八个字,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形象,所体现的气势和美感让人无法忽略。

整个作品展现的是一种坚强、刚毅的精神气质,既有表现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又充满人生的哲理和思考。

望天门山本身是中国著名的景点之一,而颜真卿的这幅书法作品不仅传达了作者个人感悟,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

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珍贵财富。

兰亭集序书法隶书

兰亭集序书法隶书

兰亭集序书法隶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

兰亭集序 / 兰亭序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情感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

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隶书作品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隶书作品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隶书作品
隶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也是较为古老的一种书法,其源起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隶书要求每个字的笔画、形体、布局等都必须非常规整、规范,因此有着极高的技巧和审美要求。

在书法界,隶书被誉为“书之大雅”。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正是体现了隶书的境界。

在这样的境界中,书法家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技艺,更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例如,清代书法家赵之谦的隶书作品,以刚健有力、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著称;而宋代书法家米芾的隶书则以开阔豁达、变化多端而闻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隶书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隶书是官方文书和碑刻的主要书体。

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电子通讯的普及和快捷性,书法作品的需求量大大减少,隶书也逐渐变成了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形式。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隶书作品都在书法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着每一位书法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创作技巧。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好看的隶书作品欣赏【有关永恒的散文作品欣赏】人生没有永恒,只有闪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永恒的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这世界有太多坚持下去的理由,任何一个,都可以抵御你一个人时的孤独。

时间会证明一切,你也一定会对着回忆微笑,相信自己,也相信命运。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依。

夜空沉寂,路上人单影只,一阵寒风吹来,紧了紧外套,除夕夜的最后几天总是与这冷天气不舍离别。

大概是凌晨四点,没去看表,手一直插在裤兜里不愿拿出。

第一次,为了成全一门亲事,作为婚车司机的我不是媒婆也算是月老了吧。

据说是习俗,所以委以重任的我起了一个大早。

君子以成人之美,功德无量也。

虽说自己离谈婚论嫁还太早,但当局者也是会不自然的把自己设想其中。

但也只是瞬间,便对自己一笑,我们无法预测未来,过去也无法寻回,只能永恒活在当下里。

时常,一人于午后,插着耳机,看一看往日写下的日记,只为能更好的反思自己。

越来越喜欢清晨雾散云开,第一缕日光温暖心头的感觉,告别昨日照亮今朝。

一路跌跌撞撞,沿途时光,怎能没有伤感,怀念也总在那些停电又失眠的夜晚最是痛彻心扉。

度过了多少个睁眼到天明的夜晚,与食不知味的白天,我们渐渐成长,最后独自坚强。

没有什么会永恒,但一定有些什么是永恒。

人生的黑夜也没什么不好,愈是黑暗的晚上,月亮与星星就愈是美丽。

我们都能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命运的黑暗,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里看到的一切。

一个人趟过浑水,越过四季,找寻更好的自己。

愿世间温柔的灵魂,都能相遇。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不被上帝祝福的孩子,一个人幸福那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整个银河系,我也一度怀疑我曾经上个辈子是不是毁了整个银河系。

因为我毁了银河系所以就有人去拯救银河系。

我是这么认为的至少我曾经是这么认为而且深信不疑。

我是有多么不幸呢,真要提起来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而真要说起来要从我的家乡说起,如果你了解我的家乡就一定能理解我的出生是多么悲哀。

我出生与一个名叫海伦的小镇,那里并不富裕, __众人祝福出生的,医院的门口排着长龙等待迎接我的人。

你不必急着替我高兴,我的生命从我真正出生的那刻起就被诅咒了。

没错我是个女孩,你可以想象当我出生的一刹那原本熙熙攘攘的产房瞬间萧索的场景。

那是多么讽刺的一幕呐。

这些都是听我母亲同我说的我也并未觉的讶异,中国古代遗传下来的重男轻女我只是将他发扬光大而已。

幸运女神并未因为我的境遇而同情我,她竟然同我开起了玩笑,许是她瞧着我童年过得太美好所以夺走了我童年的记忆,10岁之前的我记忆是空白的,我不知道发生什么重大的事,唯一记得的事父亲苍白的脸和殷红的眼眸,以及母亲颓废的身影,可能我的意识也是逃避着那段记忆不愿去想起。

时间过去了6年,当我对生活充满希望迎接我的初恋连我自己都相信我的生活变得色彩斑斓。

大我4岁的哥哥在他最美好的20岁将要迎接21岁生日的时候出车祸去世,听父亲说,他去世的时候异常凄惨,我想平时爱美的哥哥此刻怕是懊悔不及怎么不漂亮一点的死去呢?最起码漂亮一点。

这一点显然我爷爷做到了,他去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孤零零一个人倒在家门口甚至来不及见一面,见一面任何人,就那么唐突的离开了,唐突到我以为那是个玩笑。

后来我如愿上了大学,幸好老天赐给我一个不完美的脸蛋让 __时间去搞些男欢女爱专心致力于学习。

因为之前长得丑的关系没有人愿意当我的朋友,所以当我遇到唯一一个不嫌弃我的朋友的时候我是多么珍惜。

我们在一起度过两个年头,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在 __人总会多多少少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幸?在我们第二个年头的时候她被色狼侵犯,那个时候她哭着对我说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有人说,她自杀了,也有人说她去了某个大城市重新开始生活。

这两种说法我宁愿相信后者。

毕业后我来到所有人都梦想的城市X市,第一份工作我的到不菲的收入,也结识了我第一位男朋友,因为我性格开朗人也不错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不再是孤单一个人。

我和男友生活很甜蜜,和朋友也没有大的矛盾,一切都渐渐步入正轨。

直到有一天男友的一通电话又将我推入地狱,我现在依然清楚的记得他说的一切,他说,我没想到你是这么恶毒的女人。

他说,他一定要和我的好朋友在一起。

当然是女性好朋友。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莫名其妙说这些话,也许我做了我自己也察觉不到的坏事,也许曾经在我们冷战的期间我让我的好朋友去帮我和解而没有自己亲自去找他坐下来好好聊聊。

就这样我送走了我第一任男朋友,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我多久,很快我有了第二任男朋友,他对我很好,很体贴我也没有女性的好朋友当然也不担心他会被我的好朋友抢走。

我们交往了两年,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连我自己都以为我们会一起迈入婚姻的殿堂。

那天,天气很冷我加班到很晚,下了班我便给他打了电话(我们并没有住在一起),电话通了,一个女人明媚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

我很快的挂了电话,我不知道 __那么冷静,后来我打车回了家辞了工作回到老家休养了两个月。

很多人对我说:亲爱的我真替你感到惋惜,你不是个被上帝眷顾的孩子。

我笑笑没有答话,尽管再多不幸,现在我还活着还可以选择以后的生活这就是赐给我最大的幸运。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沉默着,双手就会莫明地隐隐发热,掌心的粉色在空气中蠢蠢欲动。

时光一点点地从我被风吹散的发间飘逝,无能为力地接受生命一点点衰老只能让我感到恐慌不安。

我渴望思绪清晰,平心静气地写字,只有思想与时光共同行走的时候,生命的草原才会少些荒芜,多些希望。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有近二十三个小时是在沉默着。

沉默的质量日益厚重,恐慌的广度也疯了似地扩张着。

我呆呆抓着键盘,翘起来的腿时常压麻了下面的另一只腿。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个多月时间,我的头发变得比以前稀少许多,眼睛也有了黑眼圈。

有一天,我在种满槐树的街上拖着臃懒的身体步行。

已近傍晚的林荫道很凉快,赤裸在裙下的双腿有些冰冷。

地上飘满黄色的小槐花。

一瓣一瓣,散落得到处都是,直直地沿着街角铺到我看不见的路的尽头。

执着而凄凉,萧瑟而华美。

宛如一场隆重的盛宴。

风来,花叶互拥,亲吻。

风静,花叶两分离。

我踩着黄色的小花瓣,想起那首博客里看到的诗句:所有的都在瞬间开放,我们的心每时都在变化它总在寻找新事物恰好在那一刻打开了看见了那恐怕就叫永远这嫩黄色铺就的回忆之路。

已步入其中,想抽身离去已是不能。

那生命中曾有过的一个个片段,破碎着,残留在心底做了深深的埋藏。

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坦然地说,我拥有很多永恒的瞬间。

是的,永恒的瞬间。

很久以前就开始想,那么多人渴望着永恒。

可永恒到底是什么。

是否拥有了永恒,爱得以升华,生命就可以超脱宇宙的深度,成为永久的完美。

我曾见过,有人搓揉着洁白的手指,仰望天空,在安静的时光里,期盼着永恒的到来。

还有一对恋人,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某个角落里相拥,男孩对女孩说,总有一天我会给你永恒的幸福。

__忘记,他说的是总有一天。

可渐渐的,我发现或许,永恒并不代表时光的延续。

__我们所不能抵达的时光那头藏着我们渴望着的永恒,因为无法抵达,那里一无所有。

我宁愿相信,永恒,只存在于过去的某一瞬间。

那只是一刹那,只是生命中因感动而短暂停顿的一瞬间,然而它悄悄离去,一切恢复往常,或许被你忽视,或许被你发现并珍视。

然而我想,永恒其实也许 __简单,它之所以成为永恒,只因为那些瞬间,在记忆中闪烁着永久的光芒。

漫无目的的行程,这一生要走许多次。

每一次,刺骨的孤独难免让人落魄,甚至对生命感到绝望。

没有那么多的美丽可以在需要时到来,邂逅的心动总是姗姗来迟。

于是,我在拥挤的公交车厢,在水洼遍步的巷子里,在23层高楼的窗口,在静夜的硬板床上,用这些短暂闪耀着的光芒温暖自己。

那一年,我很小。

家里要来很多客人,小姨把我带出家在附近溜达。

那是一个落雪的日子,记忆很稀薄,我只记得,我们在路上看到一株梅花,满枝肥嫩的梅花开在雪白的世界里。

小姨给我摘下一枝,我爱不释手。

大西北的小孩,童年里印象最深的色彩,是土地的苍黄。

一朵梅花,让我的童年略显生动。

我拿着美丽的花,看着小姨微笑的眼睛笑得好开心。

就这样,记忆突然定格在这一瞬间。

没有了之前,也没有了之后。

只是那样一幅画。

多少年的反复回想,都没有使它退却昔日色彩。

后来,长大了一些,又去找那棵梅花树,却再没有找到。

和小姨的关系也因为我年龄的增长和性格的日益沉闷内向,逐年疏远了。

一直想去看海。

或许那份奔腾不息的执着能给我至深的感动和激励,而月下沧海的那种肃穆与沉静,又或许能抚平内心久久不肯妥协的孤独的伤。

那是一个夜晚,我们在一座护城河的桥上散步。

走累了就停下来,扶住冰凉的石栏杆俯身看桥下的水。

不过十米的宽度,比直地横向远处被夜色消融了的黑暗中。

这静止的,不做流动的水,安静地汇聚在一起,因暮色深沉而显出几分肃穆与广阔来。

凉风习习,裙子拍打着双腿的感觉很微妙。

他看着水面笑着说:“怎么样,大海够美丽的吧?”我会意地点头说很美。

水面上,有很多蜻蜓,有些在暮色中飞过我们的头顶,往我们不曾有力气去关心的远处去,有些在水面上旋转着飞翔,不知疲倦。

这是很平常的夜晚,只因这一潭在夜色中格外沉默和幽深的水,让记忆有了份量。

这样沉重的份量里,我突然找到一些永恒的东西。

我看见自己少年时呆傻的背影,在幽幽的水面踽踽行走着,朝向消融了黑暗的入口……一个人的时候,面对着白色的冰冷的墙,记忆如狂潮涌来。

中学时的实验室里,无意碰到的化学老师干净的手指;公交车上看到过的窗外另人莫名心动的陌生的脸在视线里一闪而过;一根在公园里班驳的绛色石柱上绘着的陈旧了的历史;曾在最寂寞的夜晚抚摸过最孤独的手指……有些过往重新想起,已无半点感触,有如隔岸观火的冷漠。

曾遇到过的人,曾做过的事和看过的风景,似乎都与自己无关了。

唯一能够证明时光没有白白流逝,生命没有虚无存在的,只是这些闪光的瞬间。

就像一位疲惫的母亲,时常要在孩子甜美的呼唤声中,才能证明自己的真实存在。

我想,这些光芒,只个人内心的渴望。

遇到过的某一瞬间,合乎了自己毕生都在追求的一种完美,记忆便短暂停顿,把这段时光写进生命里。

我以为这就是永恒了。

一个人的永恒。

与真理无关,与世界无关。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我变的很冷静。

因为突然懂得了,有一些完美,这一生都难以成全。

有一些关于生命的华丽解说,只是空谈。

曾活过的十九个年头,有十八年属于低调和痴傻。

很多梦无法停止,却注定越做越伤神,越做越无法接受现实。

不知是什么时候,是天空的某一片云,或是地上的某一片石板,某一片落叶,更或者是某一阵凉爽的大风,让我醒过来,清楚地看到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已不再奢望什么。

只是每天抱着回忆,坐在往事的江边,把脸埋进垂柳叶片里,寻找一些完美,让自己安慰。

不要永远,不想久远的故事,只要一个瞬间,闪耀光芒。

我守着一个人的永恒生活,在的瞬间里突然呆滞。

因为知道什么都会没有,什么都会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