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社区康复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了解脑卒中患者经过社区康复的治疗究竟有什么效果。
方法:在我院的住院病历中抽取98例曾经住院治疗并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患者,坚持3个月或者半年的时间后检查患者的康复能力以及患者家属对社区康复治疗的满意程度。
结果:脑卒中患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社区康复治疗之后,行为能力和活动能力显著增强,病情逐渐好转,患者家属对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十分满意。
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是十分有效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还能使其家属满意,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社区服务【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42-0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人群也在不断增加。
许多脑卒中患者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长期住院治疗,影响了治疗和恢复的效果。
这时就需要发挥社区服务在便民方面的作用,让脑卒中患者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
这一次,我们抽取了98例接受过社区康复治疗的患者,他们和其家属对社区康复治疗是非常满意的。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这次抽取的98例脑卒中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4例,其中,年龄介于3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岁。
根据住院时的诊断证明我们可以知道,在这98例脑卒中患者中有14例患者患有脑出血,其余84例患者患有脑梗死。
他们的住院时间普遍不长,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左右。
出院后不久又都参加了各自所在社区的社区康复治疗。
1.2 方法。
1.2.1 建立了社区康复治疗的团队。
由于社区康复治疗的需要,社区建立了一支带有义工性质的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并富有爱心的人士组成的康复团队,通常被称之为“社区医生”,他们主要是负责收集整理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负责帮助、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日常看护和康复治疗。
1.2.2 心理上的帮助。
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干预

第31卷第2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1N o.2—98—2010年04月Jour nal of J il in M edi c al C o H e g e A pr.2010文章编号:1673-2995(2010)02-0098-02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干预刘秀娟(吉林市医院保健科,吉林吉林132001)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康复;社区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1康复计划的制定评估:除一般资料、疾病及诊疗情况、既往疾病史、家庭康复情况外,包括:①生理状况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定向力、语言表达、视野、吞咽、排泄、运动、感觉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③心理社会状况评估;④13常生活方式评估;⑤患者的知识、决策及行为性照顾能力评估;⑥主要照顾者的知识决策及行为性照顾能力评估;⑦家庭情况,家庭一般情况、主要照顾者情况、家庭康复环境评估。
初次评估后,确立主要的康复计划,分析评估资料,在康复不同阶段每次评估后再确立康复计划。
2脑卒中家庭康复干预措施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组成家庭护理组(每组2人),不定期到患者家里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疗程为1年。
2.1康复计划的实施心理康复指导和疾病康复知识的认知教育。
脑卒中后康复过程长,大部分患者不了解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对不能及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忧心忡忡,加之康复训练的单调、重复及害怕跌倒,日常活动能力和水平的下降,导致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减退和与社会接触减少,都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负性心理反应。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这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及预后。
心理康复指导是利用首因效应、疏导和支持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的状态。
同时向患者耐心讲解康复训练对恢复作者简介:刘秀娟(1965一),女(汉族),主管护师。
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与护理

握训 练 , 屈膝屈踝训练等 。( ) 2 翻身训 练 : 尽早 使患者学 会翻 身, 具体为患者双 手手 指交 叉 , 上肢 伸展 , 练 习前方 上举 , 先
然 后左 右 摆 动 , 身 时 交 叉 的 双 手 向 翻 身 侧 , 和 躯 干 翻 转 翻 头 到 侧 卧 位 , 后 翻 回仰 卧位 , 法 翻 向另 侧 J 3 桥 式 运 动 然 同 。( ) 训 练 : 了训 练 患 者 腰 背 肌 群 和 臀 大 肌 , 站 立 做 准 备 。 方 为 为 法 : 仰 卧位 , 腿 屈 曲 , 取 双 足踏 床 , 慢 将 臀 部 抬 起 , 制 一 段 缓 控 时 间 后 慢 慢 放 下 。( 从 坐 到 站 寺 及 步 行 训 练 : 早使 患 者 4) 尽 坐 起 , 防 止体 位性 低 l 、 部 感 染 、 静 脉 血 栓 等 有 积 极 对 n压 肺 深 的 意 义 。 ( ) 下 楼 梯 训 练 : 进 行 上 下 楼 梯 训 练 前 , 给 予 5上 存 应 充 分 的 说 明 和 示 范 , 消 除患 者 的 恐 惧 心 理 , 加 强 保 护 , 以 行 以
【 3 J曾串莲. 市中瘫 痪者 的康复护删 及心理 护 , 腑 中国 医学 创新
2 0 , ( 5) 8 . 0 8 5 3 :6
2 健 康 教 育 2 1 心理教育 . 患 者 从 一 个 健 康 者 变 成 一 个 残 障 甚 至 生 活 不 能 自理 者 , 出现 悲 观 、 望 、 虑 、 易 失 焦 自卑 等 情 绪 , 时 就 要 这
1 康 复 与 护 理
的护理干预 , 是预 防脑 卒 中的重 要一 环。危 险因 素包括 : 高
血压 患 者 必须 进 行 规 范 化 的 抗 高 血 治 疗 , 期 复 查 , 固 定 巩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的研 究 已经 开 始深 入进 行 , 初 步证 明社 区康 复 能够 改善 患者 生 活 质 量 和 认 知 功 能 。 本 研 究 采 用 前 瞻 性 随 机 对 照 试 验 研 究 的 方 法 对 此 方 案 进行 并
评价。
关 键 词 : 区康 复 治疗 脑卒 中患 者 社
神 经功 能 恢复
p ei n r r o o rl mi a y p o fc mmu iy r c v r o l mp o e t e p te tq a iy o f n h o n to u t n. i r s a c S Sf r sg t d e ss o h s n t e o e y c u d i r v h a in u l f iea d t e c g ii n f nc i Th s e e r h U e o e i h e n s t c a — t l o t h c x e i n e e r h t em e h d p a o c r y o h p r ia e a d n hi. i cekep r c me tr s a c h t o ln t a r n t e a p a s l g r i g t s r Ke wo d : e c mmu iy r c v r r a me t Ap p e y p te t Ne v un t n r s o e y r s Th o nt e o eyte t n o lx ain r ef ci et rs o Th n l e c e i fu n e
h me Ca n to t i hef r h rr c v r o i s r c n o te t c n i u st h p p e y p te tf n t n b r irt mp o e t e q aiy o f v n o . n o b an t u t e e o e y t n t u ta d t r a , o tn e o t e a o l x a i n u c i a re o i r v , h u l f iee e o t l
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术效果 , 当麻醉作用消退后 , 产妇会感觉到切 E疼痛 , l 多有子宫
收缩引起的下腹痛 , 应耐心 向其 解释引起不适 的原 因 , 协助其 取舒适 卧位 , 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 、 阴道 出血及不适缓解情况 。 鼓
【 何玉敏. l 】 剖宫产产妇 实施 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 的影响与分析 [河 J ]
一 囵屈目汐国
通畅 ; 新生儿娩 出后立 即吸除鼻 、 口腔及 咽部分泌物 ; 产妇送 回 病室前 , 检查输液管及尿管是 否通 畅; 注意保暖 与安全。 一切操 好的条件【 】 ] 。本文结果显示 : 观察组患者拔 管 、 排气 、 进食 、 泌乳 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 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 提示 : 整体
登记。
以产妇疾 病为中心 , 对产妇精神心 理上的负担极 少涉及 , 从而 影响到身心的康复。 而整体护理是 以孕产妇为中心的系统化护
理模式 , 在治疗 护理过程 中从身 心两方面 出发 , 面掌握产妇 全 情况 , 有严格 的操作规程 , 注重心理护理 , 为产妇 的康复创造更
表1 2 组患者拔管 排气 进食 泌乳及住院时间比较( ± ) ; s
随着 我国人 口的老龄 化 , 卒 中的发病率 日趋上升 , 脑 医疗 技 术水平的提高 , 使得脑卒 中病死 率明显下 降 , 存活 的机会大
大增加 。 脑卒中存活的患者 中,o 8%存在残疾 , 7 % 0 给患者带来 痛苦的同时 , 也给社 会和家庭 带来沉重 的负担。对脑卒 中患者 进行社 区康 复护理 , 以促 进遗 留残疾肢 体的功能恢 复 , 可 提高 日常生活能力 ,预 防和减少并发症 ,最大 限度地使其身体 、 感
住院时间 ; ⑧护理满意度。
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初探

中 国康 复 理 论 与 实践 2 0 0 8年 1 2月第 1 4卷 第 1 2期 C i h bl e r rc ,D e 0 8 Vo.1 , .1 h nJRe a i Th o y P at c .2 0 , 1 4 No 2
49例脑卒中患者在社区康复治疗前后对比

・
8・
哈尔滨 医药 2 1 00年第 3 0卷第 3期
4 9例脑 卒 中患者 在社 区康 复治 疗 前后对 比
李 惠芝 ( 津市塘 沽 区大沽 街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津 305 ) 天 天 042
摘 要 目的 观察脑卒 中患者在社 区进行系统指导和康复治疗后 的效果 , 与未进行康复治疗之前进 行 比较 。方 法 并
A s at O jc v oo srea dcmpr ee et ftess ma cg iac n ea itt nt a- b t c bet eT bev n o a t f c o yt t udn ead r blai et r i eh f h e i h i o r
U iz i Hu —h
( aguD sitTaj , a uSre C m nt H a hC ne ,i j 0 4 2 C i ) T n g ir , i i D G t t o mu i el e trTa i 3 0 5 , hn tc nn e y t nn a
s nf a t poe .T erhbla o ate’ dxbf et a e t4 . ± 1 . 1 a u ot e a i icnl i rvd h a it inB r lSi e e r et n( 5 2 gi ym e it h n o r m 0 4 s pt p s—rh — w o
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区康复疗效分析

E e t o o mu i b s d e a i t to o sr k p te t i s q ea t g / f cs f c m nt y- a e r h b l a i n n t o e a i n i s n e u l s e CHEN Fe g u , CUI a nha M i g n,
iii l dic s h prpe c mm u iy e b l ai n nt y al s us t e o r o n t r ha ii to m o e i c r n st a in. M e ho t d l n ure t iu to t d: Two hu r d n eih y- nd e a d gt
T G i, taJC ieeJ un lo e a itt n M e in , 0 8 3 6 :2 -5 9 AN Q n e / hn s o ra fR h bl i de e 2 0 ,2 ( )5 7 2 l i o a i Abtat Obet e o aa z h f c f cm u i ea it i i sq ea s g fs oe pt ns a d s c r jci :T nl e te e et o o m n y rhbla o n e ul t e o t k ai t n v y s t itn a r e
随病 程 延 长 至 康 复 干预 3 6个 月 时 , 高 幅度 减 小 ; 照组 患 者生 活满 意 度 无 提 高 。结论 : 区 康 复 治疗 对 脑 卒 中后 、 提 对 社 遗 症 期 患 者 的 运 动功 能 恢 复 效 果 不 明 显 . 可 以提 高 其 日常 生 活 自理 能 力 . 高 生 活 满 意 度 。 但 提 关键词 社 区 康 复 ;脑 卒 中后 遗 症 ;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力 :运 动 功 能 :生 存 质 量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0 1 1 4 (0 8一 6 0 2 — 3 A 10 — 2 22 0 )0 — 5 7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阶段患侧出现肢体随意运动, 但由于肌张力分布异常,姿势与运 动出现异常模式。
185
痉挛是影响患者随意运动的主 要因素,在康复治疗中,预防和 减轻痉挛是选择与设计治疗方案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186
第三阶段
联带运动阶段特点 联带运动是病理性的异常运动模式, 是由于脑组织损伤而出现的一种 错误的运动方式。
34
很多 “上肢挎篮、下肢画圈”的 人只要经过充足、科学的康复训练, 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充分使用 好他们残存的能力,回归到正常人中 间。
35
36
37
38
。
39
40
41
42
43
44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对脑损伤后 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进行研究,初步 结果表明,大脑的同侧支配理论、大 脑两半球之间既存关系的理论、以及 神经再生和大脑可塑性理论为康复医 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53
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能做什么? 消除对残疾人的消极态度,促进残疾人充 分融入社区活动,利用当地现有资源, 提供适当服务。
154
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具有“就近就地、经济适用、简便易行、 以人为本”的服务优势,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 大多数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是残疾人康复 的主要途径。
残疾人能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建设特殊 环境和提供专门的服务更加重要。
138
训练台
训练台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供患者坐、卧其上,进行多种康复训练。
139
砂磨台
砂磨台的桌面可调整成不同角度的斜面,与配套的磨具联合使用,可 供使用者模仿木工磨砂作业活动,在斜面台上推动与其配套的木板, 使其产生磨擦阻力,以达到训练上肢功能的目的。 1.适用对象 偏瘫、截瘫等肢体功能障碍者。 2.主要用途 增强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 范围、提高运动的协调能力。
阶梯设有扶手,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高度。阶梯分为垂直式和转 回旋式,所占用的训练场地相对较大。 1.适用对象 偏瘫、脑瘫等步行功能有 一定程度障碍,需练习上 下台阶者。 2.主要用途 增强躯干、下肢肌力及关 节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步 行上下台阶的能力。 3 .使用方法 可抓住阶梯扶手或用拐杖 辅助训练上下阶梯。
费用
较少,只 相当于医院康复1/50,甚 较昂贵 至1/100
由于机构少且集中在城市;远地 伤残人士就诊很不 方便 只有少数人能有机会得到服务
方便程度和可 十分方便、可就地 就近取得康复 及性 服务 服务覆盖面 适应对象 覆盖面广,受益面大
适宜于社区广大残疾人和伤病人士 适用于康复早期及复杂疑难病例 在康复中期和后采用 156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88
189
第四阶段、部分分离运动阶段特点
(分离运动是脱离错误运动模式的影响,向
正常过度的运动方式。) 上、下肢逐渐摆脱联带运动固定模式的控制, 出现新的运动组合,这是运动功能改善的标志。
190
第五阶段 分离运动阶段 在第四阶段的基础上,出现难 度更大的分离运动,表明肢体功 能正向正常水平发展。
158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的不同之处
机构康复主要关注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社区康复是以综合的训练方法,以患者各方面的功能 全面提高为目的。
159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的不同之处
机构康复的工作环境是医院正规的康复训练室;
社区康复的工作环境是患者实际居住生活的场所。
160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的不同之处
病死亡居第2位,仅次与恶性肿瘤。
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死亡近
100万
3
概
病 因
述
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 糖尿病伴发的动脉病变。还有脑动脉 瘤、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心脏病、动静
脉畸形、肿瘤、动脉炎、不良生活习惯、 年龄、性别、地理分布
4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 加快,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187
此阶段是患者出现随意运动的初期阶 段,因其动作是由患者意志所引起的, 所以称之为随意性动作。而另一方面这 种动作是按照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进行 的,也称之为半随意性动作。这种动作 模式限制着上、下肢动作的多种组合, 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训练中应防止强化 这种病理性的异常模式,诱导病人向分 离运动方向发展。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更让人担忧的是,随着高血压发 病率的逐年增高,不知会有多少人 将在今后的几年里加入偏瘫病人的 行列。
29
30
多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都把中 风后的偏瘫、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 照顾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正常现象。往往 会觉得患上这样的大病,九死一生,能 保住命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什么生活 质量。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129130源自 131132133
134
135
136
137
阶梯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的不同之处
机构康复以治疗师一对一的手法治疗为主;
社区康复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指导患者主动的康复训 练为主,让患者学会自己进行康复训练为主。 助人自助
157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的不同之处
机构康复治疗师的服务对象为患者本人;
社区康复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患者本人,还有相当多的 工作是针对患者家属和身边的人做的.
其他障碍
感觉障碍
言语障碍
176
运动障碍
以偏瘫为多见。系中枢性瘫痪,表现 为瘫痪肢体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 数日后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表现 为痉孪性瘫痪。运动功能的恢复一般经 过3个时期:弛缓期、痉挛期、恢复期 中枢性瘫痪的实质,非一块肌肉麻痹, 而是一组肌群麻痹所致整个肢体的瘫痪 或偏瘫。恢复时首先出现联合反应,由 随意运动诱发的共同运动,继之出现分 离运动以及协调运动。
140
体操棒
本操棒多为木制,取材容易、使用方便,重量也较轻。 1.适用对象 适用于偏瘫、脑瘫等运动失调 和上肢神经损伤者。 2 .主要用途 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平衡 能力。也可握持体操棒进行简单 的体操训练。 3.使用方法 患者可双手或单手握住体操棒, 进行双上肢上举和单手外展训练。 握棒困难者应当用带子帮助固定。
45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 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 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神经末端突触再生。
46
47
48
49
50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现在 的国情还不能使所有偏瘫病人都能每 天到康复机构去进行康复训练。
51
52
53
因此,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运用现 代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 动功能及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训练,使患 者能够持续的进行康复训练,最大限度的挖掘 潜力,提高能力,最终摆脱病残的折磨,是解 决我国康复机构少,偏瘫患者多这一矛盾的关 键所在。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的不同之处
社区康复不是按照机构康复的模板在社区 的环境中复制一个小一号的机构康复。
在不同的社区开展社区康复的形式是不 同的。
173
174
175
主要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
认知障碍
共济障碍
情感、心理和行为障碍
ADL障碍
155
社区康复和医院康复的比较
项目 康复场所/基 地 康复模式 社区康复 在社区/家庭 医院康复 在康复机构(中心、医院、康复科) 专业性、专科性服务 主要是医院康复
技术服务性质 普及性、初级卫生保健康复服务 全面康复
主要依靠力量 社区、残疾人及其家庭、政府有关 康复医务人员 部门 社区参与程度 社区组织、社区领导 使用技术 医院组织、医院领导 适用技术,民间方法,因地制宜, 专门技术(包括使用多种康复器械 简便廉效 及临床康复手段)
180
第一阶段、弛缓期特点
1.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 动消失; 2.肌张力低下 3.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81
因不能维持抗重力体位,导致部分 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卧位时骨 盆后倾,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 旋位,膝关节过伸展。以上体位如 不采取康复措施,就会严重影响将 来步行能力的改善。因此康复医学 提出早期康复的理论。
31
我们这些身体正常的人也许很难体会 到,看不到恢复希望的终身残疾,永无止 境的生活不能自理,近在咫尺又无法融入 的正常人的社会,这些在残疾人的心里是 什么样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