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茶艺表演过程介绍

合集下载

茶艺表演解说词(15篇)

茶艺表演解说词(15篇)

茶艺表演解说词(15篇)茶艺表演解说词1开场白:各位茶友晚上好!我是茶艺师某某某,今日由我为大家带来茉莉花茶艺(可替换)表演,请各位多多指教!结束语:茉莉花茶艺表演到此结束,多谢大家!一、茉莉花茶艺步骤第一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烫杯)第二道: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第三道:落英缤纷玉杯里(投茶)第四道:春潮带雨晚来急(冲水)第五道:三才化育甘露美(闷茶)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

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着茶的精华。

第六道:盏香茗奉知已(敬茶)二、绿茶的茶艺解说词第一道:焚香除妄念(点香)第二道:冰心去凡尘(洗杯)第三道:玉壶养太和(凉汤)第四道:清宫迎佳人(投茶)第五道:甘露润莲心(润茶)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水)第七道:碧玉沉清江(泡茶)第八道:观音捧玉瓶(奉茶)三、红茶茶艺演示解说词第一道:初展仙姿(赏茶)第二道:冰清玉洁(洁具)第三道:佳人入宫(投茶)第四道:润泽香茗(洗茶)第五道:再注清泉(泡茶)第六道:点水留香(分茶)第七道:香茗酬宾(奉茶)四、台式乌龙茶艺演示解说词第一道:恭请上座时(请客人坐)第二道:活火煮泉(100度热水)第三道:佳叶鉴赏(给客人展示)这是产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呈青带绿腹,蜻蜓头状,色泽砂绿。

第四道:孟净臣心(温壶)第五道:高山流水(壶水倒掉)第六道:乌龙入宫(投茶)第七道:芳草回春(泡第一遍茶)第八道:荷塘飘香(茶汤倒掉)第九道:高冲低斟(注水)第十道:春风拂面(去沫)第十一道:涤净凡尘(冲洗壶外)第十二道:内外养生(茶巾包壶)第十三道:玉杯展翅(由外向内翻杯)第十四道:分承香露(倒入香茗杯七分)第十五道:游山玩水(香茗杯水倒入品茗杯中,悬空洗)第十六道:狮子滚绣球(左拿1右拿1,分别在2和3向外转洗)第十七道:关公巡城(香茗杯紧靠)第十八道:韩信点兵(茶汤匀均匀分好)第十九道:喜庆加冕(品名杯反扣香茗杯)第二十道:扭转乾坤(由外向内倒转)第二十一道:敬奉香茗(敬茶汤)第二十二道:斗转星移(转动闻香杯)第二十三道:喜闻高香(放鼻前闻)第二十四道:三龙护鼎(拿纸砂壶,手势)第二十五道:鉴赏茶汤(鉴赏)第二十六道:一品鲜爽(分三口来品)第二十七道:再现芳华(再注入热水)第二十八道:自有公道(慢饮)茶艺表演解说词2各位嘉宾你们好!(行礼)欢迎来到沁和会馆品茗赏艺,我是沁和会馆的茶艺员__x,今日由我和我的助泡为大家演艺绿茶茶艺,。

茶艺表演花茶流程解说词

茶艺表演花茶流程解说词

茶艺表演花茶流程解说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茶艺表演花茶流程解说词。

一、赏花。

茶艺师端出花茶,请嘉宾先赏花,观赏花朵的形状、颜色和香气。

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一、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二、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三、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四、冲茶---春茶带雨晚来急五、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六、敬茶---一盏香茗敬知己七、闻香---杯里清香浮情趣八、品茶---吾端甘茗入心底九、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十、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融茶之韵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

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通过花茶我们可以领略春天的气息。

下面就有我们茶艺表演队为大家表演具有浓郁花香的盖碗茶茶艺。

净手:净手表示对茶艺表演的重视和对各位嘉宾的尊重。

精选香茗:今天为您选用的是女儿环它的外形成环状,并用茉莉花茶熏制而成,所以命名为女儿环。

花茶分熏花茶和拌花茶,条形茶和作形茶,女儿环为作形茶。

介绍茶具:这是茶盘又称茶船茶海,用来程放茶具和不喝的余水。

这是盖碗由天、地、人的完美融合,这是茶六用,分别为您介绍一下,这是茶漏防止茶叶外撒、茶针疏通堵塞的虎口、茶则、拨取颗粒状茶叶、茶夹夹取茶杯,茶拨,拨取茶叶。

这是茶叶罐,存放茶叶。

摆展备器:将所用的茶具备齐。

一、温杯烫展:茶艺讲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珠联璧合,充分体现出茶艺的东方神韵。

选择茶具饮茶而异,泡花茶要用盖碗,有利于保持香气。

二、流云拂月:潺潺流水,观花赏月。

将原本就干净的茶具再一次当客人面前清洁一下。

三、锦上添花:将准备好的茶叶拨入盖碗中一般投茶量为三克左右。

四、温润茶芽:注入少许水温润茶芽。

将温润的水倒掉。

(在注入三分之一的水)五、摇花散香:闻香六、云龙谢瀑:流水如泻瀑,云龙入杯中,花香似起浮,香气溢满屋。

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注水。

(95度左右)选水为矿泉水为佳。

七、敬奉香茗:将泡好的茶放入茶盘中奉茶时端茶盘一定要平行。

八、陶然沁芳:轻轻慢饮,细细品尝。

在饮用盖碗茶时,请您用左手托住碗托,右手拿期碗盖轻轻拂动茶汤表面,温其茶香,观其茶色,悠然品饮。

九、重酌酽香:茶要趁热连饮,当杯中尚于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汤时,应及时添水。

花茶茶艺操作流程

花茶茶艺操作流程

花茶茶艺操作流程
一. 备具:
准备好演示花茶茶艺的器具.(以青花瓷盖碗为最佳)
二.行礼:
在演绎茶艺前需向客人敬礼.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三.赏茶:
用茶匙从储茶罐中取适量茶样置于茶荷中.
将茶荷中的茶样双手托起,示意客人鉴赏干茶的外形.
四.涤器:
1左手掀盖,右手采用高冲法冲水入碗.
2左手揭盖,右手持碗,旋转手腕洗涤.
五.投茶:
用茶拨将茶荷中的茶叶拨入盖碗中,约至2.5--3克左右的干茶.
六.冲泡:
1. 浸润泡,有利于芽叶充分舒展.
右手提壶,左手持盖,冲入刚好浸没茶叶的水量(先两边后中间)即加上
盖.
2. 采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泡,水壶倾提反复三次,连绵的水流
芽叶在水中翻腾,使茶汤均匀,有恰似向来宾三鞠躬,表示对
来宾的尊敬和友好.(七分水为宜)
七. 敬茶:
将泡好的花茶用双手奉出.并伸右手示意请用茶.
八.闻香.观色.品饮:
揭开盖碗,凑至鼻前,轻轻扫过,以嗅其香,观赏茶汤色泽.兰花手持盖,轻轻
刮沫,小口啜饮.
九.收具:
将所用来泡茶的用具一一收至托盘中.
十.行礼:
向客人敬礼,以示茶艺已演绎完毕.。

茶艺表演解说词

茶艺表演解说词

茶艺表演讲解词各位贵宾,大伙儿好!下边您将赏析到的是来自中国茉莉花之乡广西茉莉花茶茶道表演:茉莉花茶是再加工茶类,以绿茶茶作茶坯,用奇特茉莉花窨制而成,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香与花香相辅相成,因茉莉花香气为广阔饮者倾慕,被列为窨制花茶的四大名花之首,宋朝诗人江奎在《茉莉》诗中赞日: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广西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茉莉花之都”,此次为你表演的是以大佛龙井为原料,经过传统的窨花工艺窨制而成的茉莉龙井,请赏析。

1、洁具净心清泉可清心,用开水把所有的茶具冲洗一次,既有干净茶具的作用,也利于茶具的升温,对于沏茶器来说,更有激发茶香,醒茶的作用。

并且经过仔细的洁净茶具,也利于我们把在那个尘俗世界漂泊的心回收来。

2、玉洁冰清素手仙颜重出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经过精心的洁净,所有的茶具都干净非常,仿若刚才出山的仙子相同,一尘别染。

3、佳期有约与每一具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与每一杯茶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茉莉龙井作为花茶中的极品,拥有龙井茶的王者之气,经过窨制以后,更添一种平和之香,既保持了浓烈可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芳香的花香,冲泡品啜,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神清气爽。

今日,让我们与茉莉龙井睁开美丽的约会吧。

4、飞天风采飞天是佛教中的天乐神,是主管奏乐歌舞的神。

她给人老是带来欢乐和欢喜。

现在,美丽和欢喜的飞天马上开始给我们一段美丽的视觉和精神之旅。

茉莉龙井说究香醇,我们投茶3 克。

该茶香气浓烈,外形秀美,滋味醇和,可口宜人,一面世,就深受爱茶人的热爱。

(多了一点)5、春光乍现仙子落临人间,带来了人间最美丽的季节——春季。

以展转手法将少许的水注入杯中,使茶叶充足浸润,柔和暖和的水象春风使茶芽伸展,如同人间绿色渐染,给我们无穷的遐思。

春季已来,期望我们与满目春光与绚烂春光的亲热接触吧。

(多了一点)6、碧波生风用摇香手法律茶叶充足被水浸润,此时杯中的花茶发散出阵阵香味。

而杯中晃动的茶汤就像春风吹动一池碧水,荡起阵阵涟漪。

茉莉花茶茶艺解说词

茉莉花茶茶艺解说词

茉莉花茶茶艺解说词篇一:茉莉花茶茶艺解说词茉莉花茶茶艺解说词花茶,是诗一般的茶。

她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

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第一道: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

借助这道名词我们来描述烫杯的过程“香花绿叶相扶持”。

在花茶中混合有少量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白净明亮,这称之为;锦上添花落英缤纷玉杯里”。

“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春潮带雨晚来急”。

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第五道: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问的茶杯代表“人”。

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

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

第六道:敬茶“一盏香茗奉知己”。

第七道:闻香第八道:品茶舌端甘苦入心底。

三品花茶的最后,是一口一口地品。

在品茶时,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离,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将杯盖的前沿下压,后沿翘起,然后从开缝中品茶。

品茶时应小口喝入茶汤,使茶汤在口腔中稍事停留,这时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茶汤充分与味蕾接触,更精细地品悟出茶韵。

然后闭紧嘴巴,用鼻腔呼气,使茶香直贯脑门。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花茶所独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花香与第九道:回味我们称之为“茶味人生细品悟”。

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励志”,有的人“咽甘思报国”。

无论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人们都会有良多的感悟和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谢茶我们称之为“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在他传诵千古的《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一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茉莉花茶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茉莉花茶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茉莉花茶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第一篇:茉莉花茶茶茶艺表演解说词茉莉花茶茶茶艺表演忘情山与水,不争车马喧,民生自有乐,花香自陶然。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是用绿茶做茶坯,用鲜花窨制而成,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香与花香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下面请大家欣赏茉莉花茶茶艺表演。

(一)置器迎嘉宾茶壶:古称“孟罐杯”,用来冲泡佳茗。

茶盂:盛放废弃液体的器皿。

茶道组:又称为“茶道六君子”,是进行茶道的的一组器具。

茶荷:用来鉴赏佳茗。

茶巾:用来吸取外溅的茶汁和保持茶船的清洁。

(二)嘉叶共赏“香花绿叶相扶持”,上等的茉莉花茶,条索细紧匀整,略见少许花干,我们称之为“锦上添花”。

(三)烫具净心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用开水再烫洗一遍原本就干净的三才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纤尘不染。

在提高器具温度,利于茶味迅速浸出的同时,以表达茶艺师对客人的尊敬之意。

(四)群芳入瓯“落英缤纷玉杯里”,用茶匙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里,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五)甘露润莲心茶叶在开泡之前,需先向茶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作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轻轻摇动杯身,使花香,茶香,得到更好的融合。

(六)凤凰点头冲泡花茶时也讲究高冲水,热水从壶中直泻而下,水壶有节奏地上起下落,杯中茶叶和花干随水浪上下翻滚,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七)敬献佳茗“三才化育甘露美,一盏香茗逢知己”敬茶时应双手捧杯,举杯齐眉,注目嘉宾并行点头礼。

(从右到左)(八)天穹凝露闻香时转动盖碗,冲泡后的茉莉花茶香气芬芳鲜灵,舌端甘苦入心底,沁人心脾。

(九)收具谢客茉莉花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赏!第二篇:茶艺表演解说词各位领导,晚上好,今天我们为您献上乌龙茶艺表演。

首先,介绍茶具茶泽,用来成茶叶茶匙,协助茶泽将茶叶拨志壶中茶夹,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茶漏,放臵壶口,防止茶叶外溢茶针,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通茶船、茶巾、茶海又名(公道杯)、盖臵、紫砂壶、滤网、随手泡闻香杯:因其杯深,颈口小,香气不易散发,用来闻香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味道孟臣温暖,温壶,先温壶是因为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不至冷热悬殊,要水温和气温双高,才能让茶叶的色、香、味完全发挥,所以在泡茶之前,要先将茶具泡及一变。

茉莉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茉莉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茉莉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她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求有诗一样美的程序。

今天为大家表演的花茶茶艺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程序“烫杯”我们称之为“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文豪,而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茶人。

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描述烫杯,请各位嘉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一看在茶盘中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的、洁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只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鸭子?第二道程序“赏茶”我们称之为“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

“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头一品,目的即观察鉴赏花茶茶坯的质量,主要是观察茶坯的品种、工艺、细嫩程度及保管质量。

今天请大家品的是特级茉莉花茶,这种花茶的茶坯多为优质绿茶,茶坯色绿质嫩,在茶中还混合有少量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这称之为“锦上添花”。

在用肉眼观察了茶坯之后,还要干闻花茶的香气。

通过上述鉴赏,我们一定会感到好的花茶确实是“香花绿叶相扶持”,极富诗意,令人心醉。

第三道程序“投茶”我们称之为“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描述的美景。

当我们用茶匙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程序“冲水”我们称之为“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

冲泡特级茉莉花茶时,要用90℃左右的开水。

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程序“闷茶”我们称之为“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

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

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茶茶艺表演过程介绍
花茶茶艺表演过程介绍
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由精制茶坯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促使茶叶吸附鲜花的芬芳香气而成。

同时花茶的冲泡过程也是很有艺术的,下面就花茶茶艺表演过程做一介绍。

1:恭请上座主泡以伸掌礼请客人入座,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2:焚香静气燃香,营造良好的品茗氛围。

3:活火煮泉 "活水还需活火煎",这里是指用活火煎煮泡茶所选的山泉。

4:雅乐怡情播放或演奏优雅的乐曲,从而来愉悦宾主的身心。

5:佳叶共赏赏茶的过程。

在这里介绍茉莉花茶的特点。

6:烫具净心泡茶前给茶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

水要柔和的倒入杯中,水量为盖碗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7:飞瀑叠荡将杯中的水倒出,象瀑布叠荡而下。

8:群芳入宫投茶的过程。

将花茶誉为群芳,步入她们的宫殿。

9:温润心扉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水与茶的融合将使茶香更高、滋味更醇。

用细细的水流浸润茶叶,似轻轻扣开少女的心扉。

此时的水量应为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10:旋香沁碧合上杯盖,轻轻旋转杯身,茶叶渐渐舒展,香气渐渐溢出。

11,飞泉溅珠悬壶冲水,似飞泉落入杯中,即使溅起的水珠都象珍珠般晶莹。

此时的水量应为七分满。

12:天人合一冲泡花茶选用瓷制盖碗,盖为天、托为地、杯身为人。

天人合一就是通过将杯盖盖好的动作表明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13:敬奉香茶奉茶的过程。

花茶馨香味美,不仅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的健康。

在此也带去茶人的美好祝福。

14:星空推移右手持杯盖,轻轻拨动茶汤,促进茶汤均匀。

因盖为天,此举似星空推移,日月穿梭,给人以遐想
15:天穹凝露借用杯盖闻香,似天穹将茶香凝结,带给人一种飘渺幽香的感觉。

16:一啜鲜爽品茶的过程。

小口品啜,鲜爽怡人。

17:再冲芳华当茶汤还剩三分之一时,进行第二次冲泡。

18:敬献茶点在此时敬献茶点。

19:再品甘醇继续品饮花茶,体味甘鲜醇雅的感觉。

20:论茶颂德在此浅释中国茶德精神的内涵,共求茶人思想的共鸣与升华。

21:反盏归元将茶具收回如初,意在周而复始,期待下次相聚。

以上就是对花茶茶艺表演过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吷嗯吺茶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