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20
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
(1)集水池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
夏季天气闷热,气压低,集水池井下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等有毒有害气
体挥发性高,易造成下井作业人员出现中毒或窒息现象。
(2)现场作业人员未按下井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作业
一是于某某等现场作业人员未配备专业防护设备和用品,包括气体检测仪、
主讲人: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第 1 篇 化学中毒案例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CONTENTS
目 录
一
化学中毒案例
二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三
涉苯作业安全
四
采样安全图解
五
员工巡检注意事项
六
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急救要点
七
石化企业检修时的职业卫生防护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某石油化工总厂硫化氢中毒事故
2004年11月28日23时50分,某石油化工总厂设备安装维修公司 仪表工王××、魏××接到某石化分公司三联合车间直柴加氢装置脱硫汽 提塔回流罐液位指示失灵的通知后,在三联合车间当班班长翟××的陪同 下一起到现场进行处理。29日零时10分左右,王××在处理回流罐液位 浮筒底部排凝阀时,含有硫化氢的烟雾突然从排凝阀排出,没有任何防 范的王××当即中毒晕倒。闻讯赶来的人员将王××转移到通风处,进行 人工呼吸抢救。零时15分,医护人员赶到并送往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 效死亡。
每天超越自我
时刻追求卓越
14
某石化分公司在建原油储罐特 大爆炸事故 13人死亡
(3)施工单位要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 监管,大力开展反“三违”活动。针对施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人员流 动性大等情况,要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要加强施工现场 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及时纠正“三违”现象。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粉尘:新华网郑州2009年9月16日电 (记者单纯刚) 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张海超16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其已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
张海超说:“我的工伤赔偿问题在新密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调解下得到解决,目前已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赔偿协议,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津贴及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共计615000元,我自己也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终止了劳动关系。
”张海超告诉记者:“虽然经历了种种曲折,事情最终有了结果,我的几个工友也在调解之下得到了相应赔偿,各个程序都特事特办地解决了,我很幸运被关注,但也更希望有关部门更多地关注和重视生活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农民工群体。
”今年28岁的张海超,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3年多后,因怀疑在工厂得了“尘肺病”,长年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
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患上了“尘肺病”。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
河南省卫生厅和郑州市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调查处置领导小组,在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及善后工作的同时,依法追究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
毒物:东莞塘厦镇一家手机屏幕厂生产部的员工陆续出现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至2014年4月11日已有10名员工疑似正己烷中毒住进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治疗。
昨日上午,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医院住院部还有8名长安镇一家手机屏幕厂员工住院,院方证实也为疑似正己烷中毒,“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据东莞市旭顶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塘厦镇)多名出现病征的女工介绍,工厂大约有200名员工,出现病征的员工均在生产部工作。
粉尘引起的职业病案例

粉尘引起的职业病案例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其直径一般小于10微米。
在许多行业和工作场所中,粉尘都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病。
下面列举了10个以粉尘引起的职业病案例。
1. 矿工职业病:矿工长期暴露于煤尘、石尘等粉尘环境中,易患有煤工尘肺、石尘肺等职业病。
2. 木工职业病:木工在操作木材时产生的粉尘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导致木尘肺和鼻腔过敏等职业病。
3. 面粉工职业病:面粉工长期暴露于面粉粉尘中,易患有面粉性哮喘和鼻腔过敏性疾病。
4. 铸造工职业病:铸造工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含有高浓度的金属颗粒,易患有金属尘肺和职业性过敏性鼻炎等职业病。
5. 纺织工职业病:纺织工长期暴露于纺织品纤维粉尘中,易患有棉尘肺、麻尘肺等职业病。
6. 建筑工职业病:建筑工在施工现场产生的石尘、水泥尘等粉尘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导致职业性呼吸道疾病。
7. 农民职业病:农民在耕作和收割过程中暴露于农药和农作物粉尘中,易患有农药中毒和农作物尘肺等职业病。
8. 印刷工职业病:印刷工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油墨粉尘和溶剂挥发物容易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损害,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
9. 石棉工职业病:石棉工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易患有石棉肺和石棉病等职业病。
10. 焊工职业病:焊工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和焊接烟雾容易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损害,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
这些职业病案例都是由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所引起,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引起的职业病,相关行业和企业应加强防护设施的建设,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病例。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工人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只有通过综合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四起职业安全案例

四起职业安全案例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职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职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以下是四起典型的职业安全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职业安全的重视。
案例一:建筑工人高空坠落在一个繁忙的建筑工地,一位名叫_____的建筑工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
当时,他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带,而且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也存在漏洞。
当他在移动位置时,不慎踩空,从十几米的高处坠落。
这起事故导致他身体多处骨折,头部受到重创,经过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
这不仅给他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让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忽视了安全管理。
没有对工人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也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安全设施。
同时,工人自身的安全意识也非常淡薄,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这起案例警示我们,在建筑行业中,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施工单位要加强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对工人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
工人自身也要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能心存侥幸。
案例二:化工厂爆炸事故在一家化工厂,由于操作不当,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爆炸事故。
当时,_____正在车间里进行化工原料的混合操作。
他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导致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剧烈反应,瞬间引发了爆炸。
爆炸的威力巨大,整个车间被炸毁,_____当场身亡。
同时,爆炸还波及了周边的区域,造成了多人受伤和财产损失。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化工厂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安全制度不完善,对员工的培训流于形式,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标准。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每一个操作环节都符合安全规范。
案例三:煤矿坍塌事故在一个煤矿,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导致矿洞出现了严重的地质隐患。
然而,煤矿负责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个体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 套、口罩、耳塞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 发现职业病隐患
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 病危害程度
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护制 度,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管理措施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 建立职业病危害档案,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 制定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害事故等
监督方式:现 场检查、资料
审查等
法律责任:对 未履行监督职 责的部门和人 员追究法律责
任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
05
与控制
工程技术措施
改进工艺:采用低毒或无毒的 工艺流程
密闭和通风:对产生有害物质 的设备进行密闭,并设置通风 设施
隔离: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 分开,减少接触
自动化和遥控:尽可能采用自 动化技术,减少人工操作
职业性噪声聋案例
案例概述:某工 厂工人长期接触 噪声,导致听力 下降,最终确诊 为职业性噪声聋。
症状表现:耳鸣、 听力下降、头痛 等。
处理措施:采取 隔音、消音等措 施降低噪声强度, 佩戴耳塞等个人 防护用品,定期 进行听力检查。
预防措施:加强 职业卫生管理, 定期进行职业健 康检查,合理安 排工作时间和休 息制度。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 为进行处罚
法律责任
职业病危害的法律 定义和范围
雇主的责任:提供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 境
劳动者权益保护: 享有健康保障和工 伤保险
监管部门的职责: 对职业病危害进行 监督和检查
处罚规定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罚款、停产整顿等行政处罚
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处罚: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职业病危害不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伤害,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欢迎大家前来观看!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篇12003年起,云南省水富县先后有多名农民工到外地某石英干粉厂务工,返乡后陆续有12人死亡。
今年有关专家对63名村民进行职业病诊断,被诊断为尘肺的达30例。
今年初,国家安监总局对广西马山县进行调查,1985年至1991年共有1001名农民工赴外地金矿打工,在已进行尘肺病体检的600人中,确诊尘肺病患者225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近年已死亡14人。
北京木城涧煤矿的农民工邓麒祥说,“矿上曾有人得了二期尘肺病死了,医生把他的肺掏出来,用大锤都砸不烂,比石头还结实。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篇2苏有海是陕西人,今年44岁。
2008年,经同乡介绍,他到山西省柳林宏盛大东庄煤业有限公司所属煤矿当掘进工。
2011年,该公司被山西柳林宏盛聚德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德煤业”)兼并。
2011年12月,他在工地上发生了一次事故,却意外得知自己患上了矽肺病。
2011年12月2日19时许,苏有海在矿井下工作面打锚杆时,衣服不慎绞在钻杆上,锚头打了他的胸口。
苏有海说:“开始我只觉得很痛,以为没什么事,吃点药就好了。
”但过了一两天,他发现胸口越来越疼,于是就到山西大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确定他右侧第八肋软骨折。
其后,聚德煤业为他支付了医药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苏有海觉得胸部的疼痛感不减反增,甚至呼吸也出现不畅。
山西大医院的医生对其做了进一步检查,确诊其患上了矽肺病。
医生说这种病是由于苏有海长期在矿井下吸入有害气体所致,属于职业病。
带着这份诊断书,他向聚德煤业提出索赔,要求进一步治疗,聚德煤业以苏有海在公司所属矿井中工龄只有18个月,不可能患职业病为由拒绝。
一筹莫展的苏有海找到山西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闫艳军等两位律师为其提供了法律援助。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化工行业职业病危害概述 案例二:某化工厂苯泄漏事故 事故原因、危害程度及影响 预防措施与建议
危害原因分析
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有毒有害 化学物质,如苯、甲苯等
物理因素:高温、噪声、振动 等
职业卫生管理:不良的职业卫 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个人防护:缺乏有效的个人防 护措施
预防措施和建议
加强职业病危害的宣传教育,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 病危害的暴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
加强监管,确保企业遵守职业病 防治法规和标准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类型
尘肺病:长期吸入建筑粉尘,如水泥、石灰等, 可能导致尘肺病
医疗行业职业病危害案例背景
医疗行业职业病危害原因分析
医疗行业职业病危害对员工的 影响
医疗行业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 施
预防措施和建议
加强职业病防护意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完善医疗设备,减少医务人员接触有害因素的机会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和监管,防止二次污染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总结
行业分布:主要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和公共卫生领域 危害类型:主要包括粉尘、噪声、化学物质等 危害程度:部分行业职业病危害程度较高,需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措施: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建议
加强职业病防治 的建议
完善职业病防治 法律法规
强化企业职业病 防治责任
机械性危害:电子行业中的一些机械操作,如焊接、装配等,可能对手部、眼睛 等造成伤害。 以上是电子行业职业病危害类型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卫生安全案例

劳动卫生安全案例劳动卫生安全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企业和组织必须重视的法定要求。
以下是10个劳动卫生安全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相关问题。
1. 工业事故导致劳动者伤亡案例: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导致某一工序中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重伤甚至死亡。
这个案例突出了个人防护意识和措施的重要性。
2. 高温环境下劳动者中暑案例:在某建筑工地,由于没有有效的高温防护措施,多名工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暑,其中一名工人因中暑晕倒而死亡。
这个案例突出了在高温环境下有效管理和保护劳动者的重要性。
3. 劳动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导致职业病案例: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呼吸防护设备,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中,导致多名工人患上职业病。
这个案例突出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和有害物质管理的重要性。
4. 高空作业不安全导致坠落事故案例:在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带,导致不慎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这个案例突出了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和个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5. 劳动者长期处于噪音环境导致听力损伤案例:在某工厂,由于工作环境噪音过大,工人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导致多名工人出现听力损伤。
这个案例突出了噪音控制和个人防护在劳动卫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6. 劳动者长时间工作导致疲劳驾驶案例:在某物流公司,由于工作强度过大,司机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一名司机疲劳驾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这个案例突出了疲劳驾驶管理和劳动时间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7. 劳动者操作不当导致机械伤害案例:在某制造厂,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一名工人手指被机械夹伤。
这个案例突出了正确操作和培训的重要性。
8. 食品加工行业劳动者受污染食品影响导致食物中毒案例:在某食品加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按照食品安全规范操作,导致生产出的食品受到污染,多名消费者因食用该食品而中毒。
这个案例突出了食品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粉尘:
新华网2009年9月16日电 (记者单纯刚) 省新密市寨镇农民工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海超16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其已获得振东耐磨材料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
海超说:“我的工伤赔偿问题在新密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调解下得到解决,目前已与振东耐磨材料签订了赔偿协议,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津贴及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共计615000元,我自己也与振东耐磨材料终止了劳动关系。
”
海超告诉记者:“虽然经历了种种曲折,事情最终有了结果,我的几个工友也在调解之下得到了相应赔偿,各个程序都特事特办地解决了,我很幸运被关注,但也更希望有关部门更多地关注和重视生活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农民工群体。
”
今年28岁的海超,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3年多后,因怀疑在工厂得了“尘肺病”,长年奔波于、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
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患上了“尘肺病”。
.
.
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
省卫生厅和市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调查处置领导小组,在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及善后工作的同时,依法追究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
毒物:
塘厦镇一家手机屏幕厂生产部的员工陆续出现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至2014年4月11日已有10名员工疑似正己烷中毒住进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治疗。
昨日上午,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医院住院部还有8名长安镇一家手机屏幕厂员工住院,院方证实也为疑似正己烷中毒,“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据市旭顶光电(位于塘厦镇)多名出现病征的女工介绍,工厂大约有200名员工,出现病征的员工均在生产部工作。
主要的生产环节为:用抹布蘸上俗名为“抹机水”的液体,擦拭手机屏幕表面,一方面可清洁,另一方面这种液体很快干燥,方便贴膜等下一步生产工序。
据住院女工介绍,今年春节后,有辞职的女工因为四处求医,做过“肌电图”检查后,检查的医生说怀疑是职业病,要求到职业病医院检查治疗。
随后,多名女工到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检查,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陆续有8女1男9名员工住院。
至昨日,又有1名女工入院治疗。
.
.
2014年4月10日上午,记者在市职业病防治中心采访10名住院女工时,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的女工说,还有8名跟她们情况类似的病患,也是在手机屏幕厂打工,也要用到“抹机水”这种液体。
市职业病防治中心相关主治医师和副院长介绍,除了市旭顶光电的10名女工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外,还有长安一家工厂的8名员工也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
“据我们了解,工人使用的抹机水为正己烷,”院方介绍,正己烷进入人体后,主要侵害神经系统,造成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病人出现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
院方介绍,正己烷中毒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只能对症治疗,目前院方主要通过针灸理疗、营养神经药物和功能锻炼来对症治疗,相关治疗费用,均由工厂承担。
主治医生介绍,从医学上来讲,正己烷中毒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这些员工多为轻度中毒,少数为中度中毒,对症治疗后基本能够恢复,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市职业病防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职业病的诊断有十分严肃的调查和集体诊断过程,要求确定员工病症和职业环境有直接因果关系。
目前陆续入院的员工均已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院方按照规定,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市安监、卫生等相关部门。
.
.
正己烷,是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
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
.
.
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
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
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物理因素(放射源丢失):
法制晚报讯 2014年5月7日,天津市宏迪工程检测发展在市中石化第设院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
据央视报道,截至昨天(5月10日)下午6:05,放射源被找回并安全放入铅罐。
环保部将此事定性为重大事故。
省卫生厅确定市第一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
市环保局核与辐射平安监督经管处处长世达称,目前放射源已经回收,不会再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
“它不带有传染性,也不带有遗留性,移走之后不会留下放射源,放射性全部解除了。
”
目前,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将放射源按核素种类、能量大小以及放射性活度等分为极高危险源、高危险源、中危险源、低危险源、极低危险源五类。
据央视报道,专家解释,这个放射源被放置在密闭的环境里面的,它的外面有一个像手链一样的密闭容器,所以它放到土壤里后会持续放射出放射线,但装到安全箱里后放射线被阻隔,理论上讲这个地方
应该是安全的,不会对土壤、水源有任何的污染。
但是安全起见,已
.
.
经对现场土壤和水进行取样检测。
周启甫说,方面丢失的铱-192用于工业探伤,是5个月前新买的,其目前的活度风险比较高。
专家表示,如果放射源被人捡到,或者近距离接触,可能会导致人体受到辐射剂量较大。
此前曾经发生过有人员皮肤烧伤,或者因将放射源放在裤兜中,最终导致截肢的情况。
如果接触时间更长,也有致命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