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西双版纳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认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

2.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

3.分析西双版纳的案例,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西双版纳为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

教学重点
1.旅游业作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投影片,热带动物的影像。

2.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成果的投影资料。

学生
收集西双版纳民族风土人情的资料或实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

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认识西双版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探究旅游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支柱产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领会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云南西双版纳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云南西双版纳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云南西双版纳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人类最终证实地球的真实形状是()A. 不规则的球体B.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C. 规则的球体D.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我国正值()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云南省最高峰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河口瑶族自治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汇合处的海拔是76.4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 6740米B. 6816.4米C. 6663.6米D. ﹣6663.6米4.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能有小河发育的是()A. B.C. D.5.李丽想了解上海世博园的展馆分布,她应该选择查看()A. 上海行政区图B. 上海旅游交通图C. 上海地形图D. 上海世博园导游图6.下列说法指气候的是()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昆明四季如春D. 风和日丽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不包括()A. 就业困难B. 交通拥挤C. 环境污染D. 劳动力短缺8.如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依次是()A. 太平洋、大两洋、印度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9.当今世界代表性最广、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B. 世界贸易组织C. 国际红十字会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0.亚洲惟一的发达国家是()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马来西亚11.如图中S是()A. 直布罗陀海峡B. 土耳其海峡C. 霍尔木兹海峡D. 马六甲海峡12.按地理方位划分,中国应属于()A. 东亚B. 西亚C. 中亚D. 北亚13.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A. 长城站B. 东方站C. 中山站D. 黄河站1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A. 里海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苏必利尔湖15.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A. 澳大利亚B. 巴西C. 美国D. 俄罗斯1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 满族B. 壮族C. 回族D. 傣族17.“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描述的是()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云贵高原18.我国惟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 塔里木河B. 雅鲁藏布江C. 怒江D. 额尔齐斯河19.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A. 兴修水库B. 节约用水C. 跨流域调水D. 开发地下水20.下列四幅省区轮廓图中表示黑龙江省的是()A. B.C. D.2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A. 工业B. 农业C. 高技术产业D. 交通运输业22.下列省区中,主要以填海造地扩展城市用地的是()A. 天津B. 上海C. 广东D. 香港23.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A. 品种优良B. 灌溉水源充足C. 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D. 土壤肥沃24.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是()A. 上海市B. 天津市C. 重庆市D. 北京市25.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B. 乱砍滥伐,水土流失C. 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D. 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增加二、综合题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课件

板状根 热带
植物的一种特 殊的根,由离 地面或恰在地 面之上的粗大 的旁侧根发育 而来,有时高 达3—4米,状 如扁平的三角 板。
独木成林 粗壮的高山榕,会从树干上生出很多
根。这些根扎入土壤,逐步长成树干状,远看似 乎是一片树林,故称“独木成林”
绞杀植物 绞杀
植物依附在被绞杀 的植物上生长,并 生出很多网状根将 其紧紧包围。网状 根不断向下扩展, 伸入土壤吸收水分 和养分迅速变粗, 将依附的植物“绞 杀”而死
地处横断山 脉最南端,南 部和老挝、缅 甸接壤。还以 澜沧江—湄公 河与泰国、越 南水路相连, 旅游资源十分 丰富。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夏季
望天树
一般高70米,最 高达93米,直径 2米多是云南最 高的树种,由于 它高于众树之顶, 故名望天树。是 国家一级保护植 物,并被列为全 国八大珍稀植物 之一
十三怪:三个蚊子一盘菜
十五怪:树上松毛扭着卖 十七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十四怪:四个竹鼠一麻袋
十六怪:姑娘叫老太 十八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旅游业是否兴 旺发达,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 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 源的 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 合理性。在旅游事业的发展上,必 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 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 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 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第 二 节 西 南 边 陲 的 特 色 旅 游 区 西 双 版 纳 一 丰富的旅游资源
热带植物宝库 热带动物王国 特色民族文化
热带植物园(勐仑植物园) 二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西双版纳傣族园 版纳野象谷
——
课后小测
1
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1.西双版纳的重要支柱产业是A.商业B.农业C.旅游业D.轻工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双版纳知识的准确识记。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差了西双版纳的主要经济类型。

2.西双版纳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西南地区D.南方地区【答案】C【解析】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地处横断山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

从我国四大区域来看,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3.西双版纳地区迅速崛起的支柱产业是()A.博彩业B.机械加工业C.农业D.旅游业【答案】D【解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其优越的位置和资源,发展了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考点】该题考查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4.下列关于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双版纳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南部B.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中部C.西双版纳南部和越南接壤D.西双版纳地区属亚热带气候【答案】A【解析】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端,故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南部,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西双版纳毗邻缅甸和老挝,C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北回归线不穿过西双版纳地区,故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5.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穿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A.炎热气候B.干旱气候C.地表崎岖D.多雨气候【答案】A【解析】傣族人就地取材,建筑竹楼来居住,这种房屋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人们也着短衣长裙,都是为适应西双版纳炎热气候的特点,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西双版纳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答案】B【解析】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是回归沙漠上的一片“绿洲”。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听说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它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自治州,被誉为“热带雨林王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奇特的傣族文化。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个奇奥而美丽的地方。

二、目标1. 了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气候和自然资源。

2. 了解傣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习俗。

3. 探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三、进修过程1. 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毗邻缅甸和老挝,是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珍爱区。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奇特,拥有丰富的热带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

2. 气候和自然资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和矿产资源等。

3. 傣族文化傣族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主要民族,他们有着奇特的语言、服饰和建筑风格。

傣族人民崇尚自然,尊重传统,喜欢歌舞和美食,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4. 发展现状和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和文化传承等问题。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珍爱,是这个地区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总结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地方,它的自然风光和丰富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我们应该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珍爱好它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让后代也能享受到这份宝贵的遗产。

五、课后作业1. 请写一篇关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读后感。

2. 用图片或手工制作一份关于傣族文化的展示海报。

3. 尝试制作一道傣族传统美食,并分享给同砚们品尝。

六、拓展延伸1. 请自行查找资料,了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历史和名胜事迹。

2.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深入了解傣族文化的奇特魅力。

3. 参与相关活动或展览,亲身体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风土人情。

西双版纳介绍PPT

西双版纳介绍PPT

四 民俗文化
西双版纳斗鸡
斗鸡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娱乐活动深受国人喜 爱,在河南、山东、云南等省较为流行。漳州 斗鸡、吐鲁番斗鸡、中原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 被称为“中国四大斗鸡”。西双版纳斗鸡比赛 的历史悠久,是傣族群众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西双版纳斗鸡体型健壮、骨骼结实、胸肌发达, 尽管个头比中原斗鸡小,但是打斗起来却非常 凶猛。
基诺大鼓舞
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 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基诺族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 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腰白。跳大鼓舞以过“特懋克节”时最为隆重,时间是在 立春后三天。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一头乳猪、一只鸡,供于鼓 前,由七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 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 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 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 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 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 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 过泼水节。
四 民俗文化
一 历史故事
帕雅真统一勐泐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 一勐泐,在景洪建立“景龙金殿国”,隶属南宋 藩属国政权“大理”。帕雅真奉天朝为“共主”, 其四子桑凯冷受天朝封赐为“九龙江王”。
一 历史故事
勐海古代历史
西双版纳勐海县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历 史悠久。在古代,勐海地区是茶马古道的重要 节点,茶叶贸易繁荣。据传,唐宋时期已有茶 马古道从勐海经过,茶叶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 勐海地区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世代传 承着茶文化的传统,普洱茶的制作技艺也在这 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在勐海地区,有许 多古老的茶园和茶庄,其中有些已有数百年的 历史。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1.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西双版纳除发展旅游业外,还适合发展()A.边境贸易B.绿洲农业C.高科技产业D.钢铁工业【答案】A【解析】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其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等,除了发展旅游业外,西双版纳还可以发展同缅甸等国的边境贸易。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双版纳的经济。

2.读“云南景洪地区各月气温分布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景洪地区,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月,约℃,由此判断这里是属于(温度带)。

(2)景洪的气候类型属于,这种气候的降水分为季,时间约为5月—10月;季,时间约为11月至次年4月,这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是受()A.来自太平洋气流的影响B.来自印度洋气流的影响C.来自亚洲大陆气流的影响(3)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半岛和半岛上。

在我国除了西双版纳以外,还分布在、和。

【答案】(1)1月 15 热带(2)热带季风气候雨旱 B(3)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省南部【解析】(1),从气候类型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最冷月出现在1月,气温在15℃左右,根据最冷月气温高于15℃属于热带,0℃到15℃属于温带,0℃以下属于温带,来说这里属于热带,故景洪地区,一年中最冷月出现在1月,约是15℃,属于热带。

(2),从气温上看,景洪地区属于热带,从降水量上看,景洪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夏季多雨型,综合气温和降水量,景洪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降水由于受到来自印度洋的气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月到10月,故景洪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降水主要受来自印度洋气流的影响。

(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主要是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海南省,广东省南部和台湾省的南部,故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省南部。

《西双版纳教案》

《西双版纳教案》

《西双版纳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概况1. 地理位置:介绍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毗邻缅甸和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2. 自然资源:介绍西双版纳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热带雨林、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等。

3. 人口与文化:介绍西双版纳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以及各自的民族文化。

第二章:热带雨林生态1. 热带雨林的特点:介绍热带雨林的气候、植被、动物等特点。

2. 热带雨林的保护:介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和重要性。

3. 热带雨林的利用:介绍如何在保护热带雨林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其资源。

第三章:野生动植物多样性1. 野生动植物种类:介绍西双版纳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2. 珍稀物种:介绍西双版纳特有的珍稀物种,如亚洲象、绿孔雀等。

3. 野生动植物保护:介绍西双版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措施和意义。

第四章:民族文化与旅游1. 傣族文化:介绍傣族的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统节日等。

2. 其他民族文化:介绍西双版纳其他民族,如布朗族、佤族等的文化特点。

3. 旅游业发展:介绍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影响。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与西双版纳的未来1. 可持续发展理念: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实践:介绍西双版纳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

3. 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分析西双版纳面临的发展挑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西双版纳的自然资源保护1. 保护政策与法规:介绍西双版纳实施的自然保护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合作情况。

2. 保护项目与成效:介绍西双版纳开展的具体保护项目,如热带雨林恢复、野生动物救助等,以及这些项目的实施效果。

3. 社区参与与教育:探讨当地社区在自然资源保护中的参与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

第七章:西双版纳的农业与传统手工艺1. 农业生产方式:介绍西双版纳的农业生产,包括橡胶、茶叶、水稻等作物的种植技术与方式。

2. 传统手工艺:介绍傣族等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如傣锦、竹编、银饰等,以及这些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2:
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 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 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
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 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
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 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
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 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 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 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 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 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 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 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 靓丽的风景线。
亚 洲 象
巨 嘴 犀 鸟
长 尾 猿
绿 孔 雀
天 堂 鸟
红 掌
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 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 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 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 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 了无穷魅力。
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请阅读P60的材料:欢乐的泼水节
图7.16 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员的角度,来 谈谈西双版纳 是如何以旅游 业为龙头,来
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
省境内,南部和
.
接壤。
• 2.西双版纳的南部还以
河与 .
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 3.西双版纳是除
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
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有高大挺拔的

巨大的
,残忍的
,气势磅礴
的“
”。
• 4.西双版纳还有上千种动物,

.
.
.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
佛塔
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 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 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 源优势,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 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 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 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西双版纳
`
教学目标 :
•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特性; • 2.知道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 3.了解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开发的 成功经验,
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双版纳地处
南北走向的横断山 脉最南端,南部与 老挝、缅甸接壤, 还以澜沧江——湄 公河与泰国、越南 等水路相连,有着 十分丰富的旅游资 源,尤其是风景旅 游资源美丽诱人 。

”。
望 天 树
望 天 树
板 状 根
板 状 根
绞 杀 植 物
绞 杀 植 物
独 木 成 林
独 木 成 林
热带动物王国
动物的种类居全国的首位。鸟类有400多 种,鱼类有100多种,两栖类动物32种,兽类 62种,昆虫1437种,其中,亚洲象、兀鹰、 白腹黑啄木鸟、金钱豹、印支虎等为世界性 保护动物。懒猴、白颊长颈猿、金钱豹、虎、 象、野牛、羚羊、赤角犀鸟等20种为国家一 类保护动物。熊猴、金猫、原鸡、孔雀、孔 雀雉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境内还有我国 珍贵、稀有的两栖动物巨蜥、蟒蛇、虎纹蛙、 大壁虎等,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动物园。
活动1:
读图7.13 分析西双版 纳的气温和 降水分布特 点,并确定 其气候类型。
图7.13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 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 影响很大,全年分为两大季节:雨 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 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 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 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 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 气候。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 南省最南端,面积19184平方公 里,人口约80万。 傣语“西双 版纳”直译为“十二千块田”, 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傣 家人说西双版纳古时称为“勐 (meng)巴纳西”,意思是“一块 神奇、美好的理想国土”。
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 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 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 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 存得最完整的地方。
热带植物园
热带植物园
傣族园
傣族园
野象谷
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路线的分布
观察一 下西双版纳 与邻国的通 达状况,思 考并回答这 种规划对西 双版纳的旅 游业发展有 什么好处?
图7.15 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发展, 改善了人民生活:
请分别从西 双版纳政府官 员、商人、学 生、宾馆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