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血清总25oh总维生素d检测的重要性及临床应用汇编
25羟基维生素临床意义

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1、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生成及代谢维生素D既是一种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VD2(麦角钙化醇)及VD3(胆钙化醇)体内可由胆固醇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经阳光及紫外线作用下再转化为VD3,因而称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
在酵母和植物油中有不能被人吸收的麦角固醇,在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VD2,所以称麦角固醇为D2原。
食物中维生素D在小肠中以乳糜微粒形式吸收,胆盐促进其吸收。
在血液与一种特异载脂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后转运,先在肝脏线粒体经25-羟化酶系统作用转变为25-(OH)2 VD3,随后转运至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线粒体内经1α-羟化酶作用生成1,25(OH)2VD3,它是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衍生物。
25-(OH)2 VD3是肝内的储存及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在肝内可与葡萄醛酸或硫酸结合,随胆汁排出体外[1]。
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1, 25 (OH)2VD3,通过其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才能发挥作用。
VDR分布在全身多种组织细胞中,与1, 25 (OH)2VD3激素信号分子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与靶基因特定DNA序列上的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对结构基因的表达产生调节, 从而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等功能。
2、血清25羟维生素D在骨骼系统的临床意义存在于骨骼、肠道和肾脏的VDR发挥其经典的骨骼生物效应,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1, 25 (OH)2VD3调节甲状旁腺素(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分泌,对维持体内正常骨矿平衡和骨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典型的钙的吸收利用降低如: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等。
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新的骨骼效应为:增强肌力、减少跌倒,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5]。
人体肌肉组织有特定的维生素D受体,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跌倒发生。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精品】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SDD 张文娟一、什么是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维生素D(vitamin 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属固醇类衍生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生命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D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参与个体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D主要包括五种化合物,分别为维生素D1、D2、D3、D4和D5,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是D2和D3,通常所说的维生素D即指这两种形式。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主要来源于蘑菇, 牛油果等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3 (胆钙化醇) 一方面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裂解转化而来,一方面来源于人摄取的动物性食物,如海鱼, 蛋黄和黄油等[1, 2, 3, 4, 5]。
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并没有生物活性,须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后,在肝脏中分别代谢成没有活性的体内储备形式的25-羟基维生素D2(骨化二醇)和25-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1, 4]。
非活性的维生素D在肾脏转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1,25-双羟基维生素D,行使激素功能(D-荷尔蒙)[1, 4]。
D-荷尔蒙调节肠道的钙吸收, 骨骼的矿物质化,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质合成,此外该激素还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
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D 含量的最佳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美国医学科学院推荐25-OHD的血浓度大于20ng/mL有利于骨骼健康,而许多文献将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ng/mL,不足为21-29ng/mL,充足为30ng/mL以上,而大于150ng/mL可能会导致中毒。
但是维生素D中毒极为罕见,而维生素D缺乏却十分常见,这与年龄、人种、肤色、生活习惯等等有关。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缺乏维生素D[1, 6, 7]。
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n e w b o nw r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t o d i f e r e n t g r o u p s b y g e n d e r ,a g e ,s e a s o n ,a nd d i s e a s e t h e y s u f e r i n g . t h e s e r u r n l e v e l o f 2 5 一 h y d r o x y v i t a mi n D 3[ 2 5
乏2 5 例 ,其构成 比分别 为2 3 . 5 9 %、1 9 . 8 2 %、5 3 . 4 5 %;和3 . 1 4 %。不 同疾病组间新 生儿维生素D 营养状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X = 2 5 . 4 0 8 , P = 0 . 0 0 1 ) 。结论 不 同性别 、不同年龄的新 生儿血清 [ 2 5( O H) D]水平不 同,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不同季节、不 同疾病新 生儿血清 [ 2 5 ( O H) D] 水平及 营养状况不 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羟基维生素临床意义

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1、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生成及代谢维生素D既是一种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VD2(麦角钙化醇)及VD3(胆钙化醇)体内可由胆固醇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经阳光及紫外线作用下再转化为VD3,因而称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
在酵母和植物油中有不能被人吸收的麦角固醇,在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VD2,所以称麦角固醇为D2原。
食物中维生素D在小肠中以乳糜微粒形式吸收,胆盐促进其吸收。
在血液与一种特异载脂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后转运,先在肝脏线粒体经25-羟化酶系统作用转变为25-(OH)2 VD3,随后转运至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线粒体内经1α-羟化酶作用生成1,25(OH)2VD3,它是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衍生物。
25-(OH)2 VD3是肝内的储存及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在肝内可与葡萄醛酸或硫酸结合,随胆汁排出体外[1]。
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1, 25 (OH)2VD3,通过其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才能发挥作用。
VDR分布在全身多种组织细胞中,与1, 25 (OH)2VD3激素信号分子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与靶基因特定DNA序列上的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对结构基因的表达产生调节, 从而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等功能。
2、血清25羟维生素D在骨骼系统的临床意义存在于骨骼、肠道和肾脏的VDR发挥其经典的骨骼生物效应,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1, 25 (OH)2VD3调节甲状旁腺素(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分泌,对维持体内正常骨矿平衡和骨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典型的钙的吸收利用降低如: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等。
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新的骨骼效应为:增强肌力、减少跌倒,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5]。
人体肌肉组织有特定的维生素D受体,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跌倒发生。
医学血清总二五OH总维生素D检测的重要性及临床应用PPT培训课件

( 血清25OHD 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
• 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2010 14
D. Vit D 缺乏与子代的健康
• 过敏性疾病风险增加 • 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哮喘程度加重
—— 25OHD 水平与IgE 和 嗜酸细胞呈负相关。 ——25OHD<15ng/ml(40nmol/L), URI 时间 3-7天, 相反,则为1-4天。 —— URI发病率与随 vit D水平的降低而增加
• Immunosystem: —— I型糖尿病 DM ——多发性硬化症 MS ——风湿性关节炎 RH ——可降低结核、流感活其他感染 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TB etc. infection disease
• 肿瘤Tumor: ——乳腺癌 (breast) ——前列腺癌(prostate) ——结肠癌(colon) ——卵巢癌(ovary)
•骨骼与肌肉Musculoskeletone: ——骨软化(osteomalacia) ——代谢性骨病
(Metabolic Bone Disease) ——肌无力(myasthenia)
2010 11
A. Fetus and Vit D with Calcium
• 25OHD可以通过胎盘, 因此新生儿的 25OHD 水平与母亲的水平 相关,
• 胎儿期储备30g钙 胎盘主动转运钙; 28-40周骨钙增加4倍
2010 12
B. Vit D 与骨健康
• 早孕期血清25OHD: - 与骨转换标志物相关 - 与新生儿的胫骨横截面积和骨矿含量有关
• 孕晚期血清25OHD水平: - 与9岁时儿童的全身骨量(不含头部)和脊椎骨密度相关
总维生素D检测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

• •
•
• 肿瘤Tumor: ——乳腺癌 (breast) ——前列腺癌(prostate) ——结肠癌(colon) ——卵巢癌(ovary) •骨骼与肌肉Musculoskeletone: ——骨软化(osteomalacia) ——代谢性骨病 (Metabolic Bone Disease) ——肌无力(myasthenia) •孕妇及胎儿、新生儿
15
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评判标准
维生素D达到什么水平才能受益
总结
• 维生素D缺乏是很普遍的 • 补充维生素D,不仅促进骨健康,且有益全身健康
• 维生素D理想水平是30-100ng/ml
• 补充维生素D应在检测指导下补充
• 检测的指标是总25-OH-D
• 实验室应选用合适的检测平台
18
• VD≥30
23
3.62%
•
聊城地区儿童VD状况
儿童统计364人
• VD<10 • 10≤VD<20 11 65 3.02% 17.86%
• 20≤VD<30
• VD≥30
130
158
35.71%
43.41%
维生素D的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功能
5
维生素D在钙平衡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可减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
促进细胞分化、抑制增殖 ---维生素D降低肿瘤发生率
Vit D and Disease
• Brain: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抑郁症 depression Lung: ——哮喘 Asthma Circulation: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冠心病 CHD ——中风 Stroke Immunosystem: —— I型糖尿病 DM ——多发性硬化症 MS ——风湿性关节炎 RH ——可降低结核、流感活其他感染 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TB etc. infection disease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精品】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SDD 张文娟一、什么是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维生素D(vitamin 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属固醇类衍生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生命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D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参与个体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D主要包括五种化合物,分别为维生素D1、D2、D3、D4和D5,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是D2和D3,通常所说的维生素D即指这两种形式。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主要来源于蘑菇, 牛油果等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3 (胆钙化醇) 一方面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裂解转化而来,一方面来源于人摄取的动物性食物,如海鱼, 蛋黄和黄油等[1, 2, 3, 4, 5]。
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并没有生物活性,须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后,在肝脏中分别代谢成没有活性的体内储备形式的25-羟基维生素D2(骨化二醇)和25-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1, 4]。
非活性的维生素D在肾脏转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1,25-双羟基维生素D,行使激素功能(D-荷尔蒙)[1, 4]。
D-荷尔蒙调节肠道的钙吸收, 骨骼的矿物质化,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质合成,此外该激素还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
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D 含量的最佳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美国医学科学院推荐25-OHD的血浓度大于20ng/mL有利于骨骼健康,而许多文献将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ng/mL,不足为21-29ng/mL,充足为30ng/mL以上,而大于150ng/mL可能会导致中毒。
但是维生素D中毒极为罕见,而维生素D缺乏却十分常见,这与年龄、人种、肤色、生活习惯等等有关。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缺乏维生素D[1, 6, 7]。
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取我院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1日直至2016年3月10日,分析两组儿童实施测定后的各项水平。
结果: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 (42.01±19.31)nmol/L低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83.92±20.65)nmol/L(P<0.05)。
结论: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同时对儿童进行维生素D补充,能有效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25-羟维生素D测;临床意义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在12个月内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较为频繁,超出了正常范围。
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而在临床中主要认为机体免疫低下为该疾病的致病因素。
研究显示,微生物D是维持人体健康和代谢的营养素,活性代谢产物除了对人体钙代谢易骨骼有作用外,其还与儿童疾病和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25-羟维生素D为人体维生素缺乏的检测指标[1]。
因此,我院将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探讨其效果,见本次研究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取我院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1日直至2016年3月10日。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儿童均符合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②观察组、对照组儿童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心脏、肺、支气管、气管等先天性疾病患儿,②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重度营养不良、哮喘、胃食管返流症患儿。
观察组;患儿年龄均在1~10岁之间,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12±1.01)岁,男性患儿有25例、女性患儿有25例,对照组;患儿年龄均在1~11岁之间,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45±1.18)岁,男性患儿有26例、女性患儿有24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B. Vit D 与骨健康
• 早孕期血清25OHD: - 与骨转换标志物相关 - 与新生儿的胫骨横截面积和骨矿含量有关
• 孕晚期血清25OHD水平: - 与9岁时儿童的全身骨量(不含头部)和脊椎骨密度相关
• 孕期紫外线B曝光时间: - 与9.9岁时儿童的骨大小相关
• 食物: 10% ——天然食品: 野生三文鱼 500-1000IU/100g ——强化食品: 婴儿配方奶粉: 400IU/100g 奶米粉: 400IU/100g
3
female
male
25(OH)D水平随季节的变化(New Zealand)
OSTEOPOROS INT 2008
4
Study in England Population
• 甲状旁腺: 富含维生素D受体, 抑制PTH分泌; • 骨骼与肌肉:
* 成骨细胞: 1,25(OH)2D促进BGP(骨钙素)生成; 刺激骨桥蛋白和 碱性磷酸酶的合成,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 破骨细胞: 仅前破骨细胞由维生素D受体,促进其向成熟破骨细胞 分化
* 增强肌力作用 • 肾脏:
* 促进钙磷重吸收 * 对1a 羟化酶和24-羟化酶的调节,对机体保护性灭活维生素D
• 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血清 25OHD 每降低 5ng/ml, GDM 风险增加 1.29
( 血清25OHD 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
• 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13
D. Vit D 缺乏与子代的健康
• 过敏性疾病风险增加 • 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哮喘程度加重
—— 25OHD 水平与IgE 和 嗜酸细胞呈负相关。 ——25OHD<15ng/ml(40nmol/L), URI 时间 3-7天, 相反,则为1-4天。 —— URI发病率与随 vit D水平的降低而增加
12
C. Vit D 缺乏和围产儿健康
• 增加子痫的风险 - 早孕期,低 25OHD 孕妇的子痫发生率增加
• 剖腹产风险增加 - 临产时的 25OHD 水平与剖腹产可能性相关 25OHD<15ng/ml, 剖腹产率增加4倍
Bodnar LM.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7;92:3517, Meewood 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94:940
血清总25OH总维生素D检测的 重要性及临床应用
维生素D的代谢
一、维生素D3 (胆骨化醇,cholecalciferol) • 在皮肤内的生成: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B部分:290-315nm)和体温
能量作用下生成 • 在肝、肾的转变:与DBP结合——肝脏25羟化酶—DBP——肾脏1a羟
化酶, 24羟化酶 • 维生素D代谢物的清除:不清楚,经胆汁排出为主要途径,少量成为水
S 25OHD: 30-60ng/ml(75-150nmol/L) S25OHD : 20~30ng/ml(50nmol/L) S25OHD<20ng/ml(50nmol/L) S25OHD<10ng/ml(25nmol/L)
• Immunosystem: —— I型糖尿病 DM ——多发性硬化症 MS ——风湿性关节炎 RH ——可降低结核、流感活其他感染 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TB etc. infection disease
• 肿瘤Tumor: ——乳腺癌 (breast) ——前列腺癌(prostate) ——结肠癌(colon) ——卵巢癌(ovary)
•骨骼与肌肉Musculoskeletone: ——骨软化(osteomalacia) ——代谢性骨病
(Metabolic Bone Disease) ——肌无力(myasthenia)
10
A. Fetus and Vit D with Calcium
• 25OHD可以通过胎盘, 因此新生儿的 25OHD 水平与母亲的水平 相关,
Summer
Autumn Spring
Winter
5
英国维生素D水平状况(50°N-58°N)
(<10ng/mL)
(<20ng/mL)
Nutrition Rev 2008 6
经典生理作用
• 小肠: 空肠与回肠 促进肠钙吸收; 空肠是回肠的3倍, 给予1,25(OH)2D,均促进小肠的钙吸收,回肠可以达到空肠水平; 而且结肠的钙吸收率也明显升高
溶性而降解,由尿液排出。
二、维生素D2 (麦角骨化醇, Ergocalciferol) • 植物体内的麦角甾醇经紫外线照射产生 • 在肝、肾的转变:同维生素D3,但25OHD的转换率比D3快2-5倍 • 代谢物的清除:同维生素D3,但清除率均快于D3
1
store at fat
2
维生素D的来源
• 阳光照射: 90% - 成年白人全身暴露,阳光照射10-12分钟,产生10000IU维生素D3 - 健康的户外工作者,如:农民或救生员,血清25(OH)D可以 达到 54-65.2ng/ml
7
其他生理作用
• 前列腺、大肠、乳腺细胞的分化与增殖 • 活化的巨噬细胞可产生1,25(OH)2D • 免疫系统:激活T和B淋巴细胞
* 70%的多发性硬化症病人25OHD水平明显减低 * 与感染性疾病负相关 * 可延长移植器官的功能 • 器官: * 胰腺: 作用于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 * 皮肤:头发毛囊含大量VDR,缺乏时,头发受损 * 雄性大鼠睾丸曲精管富含VDR: 意义不详 * 作用于CYP19基因,影响雌激素的合成
30ng/ml<10-30ng/ml< 10ng/ml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 I型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症(MS) • 肥胖儿童 —— 低 25OHD ——<15ng/ml, 胰岛素抵抗显著增加
14
Vit D 缺乏的流行病学研究
维生素D缺乏的定义 – 仍有争议
• 最佳状态: • Vit D不足: • Vit D 缺乏: • Vit D 严重缺乏 :
人体内有30余种维生素D代谢物,生理作用不详,在研究中。
8d Disease
• Brain: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抑郁症 depression
• Lung: ——哮喘 Asthma
• Circulation: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冠心病 CHD ——中风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