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省
塘
对边疆的管辖
中书省
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行中书省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采取因 地制宜的方式,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对台湾的管辖
台湾地图
台湾 阿里山
1.对台湾的管辖
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 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 政机构。
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和西藏的统治的, 请说一下具体措施和影响(或意义)?
1.对台湾: 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 湖和琉球。
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 行政机构。 2.对西藏: 措施: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 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 区域。
机构: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 什么重要意义?
地区:西藏。 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70.人生是厚重的,生活是褶皱的。人生不能一帆风顺,生活不是事事如意;人生不是完美无瑕,生活不是完美顺心;人生不能随意涂画,生活不是想怎么就怎么;人生有路途漫漫,生活是苦乐 参半;人生不都是风轻云淡,生活有悲欢离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是丰富的世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元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 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范围:“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 历史上最大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元朝是如何管理国家的!
二、行省制度
3-11元朝的统治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材料一: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 汉族等杂居相处。 材料二: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 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在元朝时期被称为“汉人”。 材料三: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 杂居通婚,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目前,全国共划分23个省,(包 括台湾省)、5个自治区、4个直 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 隋朝时期,台湾称作流求,
率船队到达夷洲。
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西部地区
(1)措施: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宣政院直接统辖
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 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2)影响: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 行政区域。
元朝的统 治
元朝疆域 和民族交
融
元朝疆域:
元朝地位: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 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元世祖巩固统治 的主要措施等基本史实。 2.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 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 外交往频繁。
元朝疆域
元朝疆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 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 国性的统一王朝。
民族交融的典型
以上材料,反映了元朝当时怎样的民社族会现交象融?
这种社会现象对促各进各民族族经有济何、影文响化的?交流与发展。
年年此地成边土,竟与胡人相间处。胡人有妇能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节选自戴良(元)《凉州行》
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促进了民族交融 影响:形①成促新进的了民各族族—经济—、回文族化。的发展与交融;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课件

二、行省制度
1.概况: _忽__必__烈___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
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 逐步确立_君__主__专__制__的__中__央__集__权___制度
二、行省制度
2.在中央,由_中__书__省__掌管全国的行政 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_枢__密__院__负责 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设_御__史__台__负责监察事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宣政院印
6.下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
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
A.台湾 B.海南
D 宣政院印
C.新疆 D.西藏
课堂小结
1、统一全国,结束了分裂局面,符合人 民的愿望。
2、元朝的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 规模。
3、设立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进行 有效管辖,对后世影响深远,促进了民 族融合。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 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
元 朝
中央: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的 行省制度
统
地方:行省制
治
元朝对边 在澎湖列岛设置澎湖巡检司
疆地区的 管辖
在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
在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板书设计
元 朝 的 统 治
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回族
元代中书省和印章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对台湾的管辖
1.在澎湖岛设置了__澎__湖__巡__检__司_____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 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 ___台__湾__地__区___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 (2)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3.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②北庭都元帅府管
理西域
西域
③通过宣政院管辖 西藏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 行使行政管辖。
①设置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
(3)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 度,设置路、府、州、县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 称,行政区域划分与管理制度 ,被称为“行省地制方度”。
中书省直辖地(腹里) 行中书省
山东、山西、河北
在全国各地设置了 10个行省。 行省之下,设置路 、府、州、县。
行省的历史影响
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 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 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阳
行
省
甘肃行省
陕 西 行 省
四川行省
湖广
云南行省
行省
腹里
江
浙
江行
西省
琉
行 省
球
岭北行省
在腹里地区除外 的广大地区设 置——行中书省。
(1)中央直辖:元朝把山东、山西 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
(2)行省管理:除了吐蕃、畏兀儿 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
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 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元朝疆域辽阔,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知道元朝在继承中创新地实施行 省制,又因地制宜地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央王朝对西 藏、台湾等地的正式行政管辖,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影响深远。
1.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3.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②北庭都元帅府管
理西域
西域
③通过宣政院管辖 西藏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 行使行政管辖。
①设置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
(3)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 度,设置路、府、州、县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 称,行政区域划分与管理制度 ,被称为“行省地制方度”。
中书省直辖地(腹里) 行中书省
山东、山西、河北
在全国各地设置了 10个行省。 行省之下,设置路 、府、州、县。
行省的历史影响
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 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 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阳
行
省
甘肃行省
陕 西 行 省
四川行省
湖广
云南行省
行省
腹里
江
浙
江行
西省
琉
行 省
球
岭北行省
在腹里地区除外 的广大地区设 置——行中书省。
(1)中央直辖:元朝把山东、山西 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
(2)行省管理:除了吐蕃、畏兀儿 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
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 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元朝疆域辽阔,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知道元朝在继承中创新地实施行 省制,又因地制宜地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央王朝对西 藏、台湾等地的正式行政管辖,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影响深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

元 朝 的 边三 疆 管 理
对边疆的管理
思考:元朝之前,大陆与台湾有过哪些交往? 唐朝与吐蕃(西藏)交往的史实有哪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些到?夷洲。 隋朝,派人去联系流求。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会盟,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 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 11
疆域与民族交融
促 进 了
课
中书省
统
元
行省制度
一
行中书省 多
民
朝 的 统 治
边疆管辖
宣政院
族 国
澎湖巡检司
家 的
发
展
皇帝
秦朝:三公九卿制
中央机构:中书省
枢密院 中书省
(军事) (行政)
御史台
(监察)
吏 户 礼兵 刑 工
熟记中央部门的职权
唐朝:三省六部制
考考你:中央部门的职权,你能区分吗?
( A)2.据《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 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 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动之。为此, 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上述材料反映出 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事务 B.征收赋税 C.管理军队 D.笔录政事
材料: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 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 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 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 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 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 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 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3.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___直__接__管__辖___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知识点1 元朝疆域及行省制度 【例1】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 书省,地方设行省。再结合都城“大都”,可以判断这是元朝疆域图。 答案:__C__
【问题2】简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探究:(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 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2)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元朝时在西藏委派官吏,设置地方机构,驻扎军队,西藏正式成 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4)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地区,这是历 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原则: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 ___因__地__制__宜___的方式。 2.措施: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 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在东南地区,设置__澎__湖__巡__检__司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___台__湾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对西藏的管辖:①蒙古统治者用兵和招降吐蕃,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__驿__站____。②元朝建立后,对西 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_宣__政__院___直接统辖,掌 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③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 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对台湾的管辖 2、对西域的管辖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北庭都元帅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西藏的管辖 (1)蒙古时期
① 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 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 兵和招降。
② 凉州会晤:1247年,蒙古与 吐蕃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 蒙古。
③ 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① 公元前60年,西汉 政府在西域设置西 域都护府,标志着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政权。
② 唐朝先后设置安西 都护府和北庭都护 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 帅府等机构管理西 域的军政事务,加 强对西域的控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回顾元朝及以前西域交往的史实?
-
亚
共1300多万平方千米
南海诸岛
元朝疆域图
图说历史: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 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
元朝的版图是我 国历史上最大的
609万平方 公里
1251万平方 公里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2、民族交融
说一说元朝的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朝中央机构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元朝的统治精品课课件

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地方:行省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军民事务
知识巩固
A 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
步性的表现( D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 元朝的封建统治。
军事
丞相 太尉
行政
郡守 县令
监察
御史 大夫
中央
郡县制 地方
问题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元朝 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 皇帝
材料一:“世祖即位……遂命
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 军事
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 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 陟者曰御史台。” 材料二:“(世祖)二十七 年...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 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 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 甘肃、曰云南、曰浙江、曰江 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 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 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 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回顾元朝及以前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
想一想: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的国家 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促进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文 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汉藏两族 关系友好密切。
(2)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政 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归属中央 政府的管辖。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
知识巩固
A 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
步性的表现( D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 元朝的封建统治。
军事
丞相 太尉
行政
郡守 县令
监察
御史 大夫
中央
郡县制 地方
问题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元朝 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 皇帝
材料一:“世祖即位……遂命
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 军事
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 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 陟者曰御史台。” 材料二:“(世祖)二十七 年...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 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 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 甘肃、曰云南、曰浙江、曰江 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 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 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 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回顾元朝及以前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
想一想: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的国家 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促进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文 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汉藏两族 关系友好密切。
(2)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政 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归属中央 政府的管辖。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几次大统一局面?
春秋战国 三国
南北朝 辽宋西夏金
秦 西晋
隋 元
一、元朝的疆域
元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 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形势图(1330年)
阅读元朝疆域图,想一想与汉唐时期 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朝的疆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
状元成才路
辽阳、河南、陕西状元成才、路 四川、甘肃、云南、状元成才江路 浙、
江西、湖广10个行省。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意义: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 立的行政机构。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状元成才路 疆、西藏、云 状元成才路
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的统治范围之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发展:
“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除吐蕃状元成、才路 畏兀儿外设10个行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治
澎湖巡检司:管理状元成才澎路 湖和琉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管辖边疆
状元成才路
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
课堂练习
1. (2017山东青岛)《元史》记载:“掌国庶务,
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
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
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B )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2. (2017湖北随州)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 区开始于( C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4.作用:
(1)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巩固了元朝的 统治;
(2)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的 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3)行省从此成为我国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 用至今。
中书省辖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
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行中书省:
地方—行中书省(行状元成才路 省或省)—中 状元成才路
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0个行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宣政院辖地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澎湖和琉球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课堂小结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疆域
我国历史上最大
元 朝 的 统
行省制度
1.边疆各族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2.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 族没有什么区别; 3.回族形成。
二、行省制度
1.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
2.主要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 省,简称“行省”。
3.目的:为了对疆域空前辽阔的国家实行有效 的统治和管理。
资料包
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 大都及其周围地区;行中书省由中央直接委派 官吏治理。
2.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意义: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3.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 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意义: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域。
中书省
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行中书省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几次大统一局面?
春秋战国 三国
南北朝 辽宋西夏金
秦 西晋
隋 元
一、元朝的疆域
元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 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形势图(1330年)
阅读元朝疆域图,想一想与汉唐时期 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朝的疆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
状元成才路
辽阳、河南、陕西状元成才、路 四川、甘肃、云南、状元成才江路 浙、
江西、湖广10个行省。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意义: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 立的行政机构。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状元成才路 疆、西藏、云 状元成才路
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的统治范围之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发展:
“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除吐蕃状元成、才路 畏兀儿外设10个行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治
澎湖巡检司:管理状元成才澎路 湖和琉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管辖边疆
状元成才路
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
课堂练习
1. (2017山东青岛)《元史》记载:“掌国庶务,
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
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
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B )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2. (2017湖北随州)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 区开始于( C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4.作用:
(1)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巩固了元朝的 统治;
(2)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的 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3)行省从此成为我国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 用至今。
中书省辖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
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行中书省:
地方—行中书省(行状元成才路 省或省)—中 状元成才路
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0个行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宣政院辖地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澎湖和琉球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课堂小结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疆域
我国历史上最大
元 朝 的 统
行省制度
1.边疆各族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2.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 族没有什么区别; 3.回族形成。
二、行省制度
1.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
2.主要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 省,简称“行省”。
3.目的:为了对疆域空前辽阔的国家实行有效 的统治和管理。
资料包
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 大都及其周围地区;行中书省由中央直接委派 官吏治理。
2.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意义: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3.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 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意义: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域。
中书省
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行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