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概况

合集下载

西安商圈分析报告

西安商圈分析报告

西安商圈分析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西安市的商圈进行分析,通过对商圈的地理位置、商业环境、消费人群和竞争对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西安市概况2.商圈地理位置3.商圈规模及商业环境4.消费人群特征5.竞争对手分析二、西安市概况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西安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商业环境。

三、商圈地理位置西安市的商圈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周边。

其中,钟楼、大雁塔、曲江和西安北站等地区的商圈最为繁华,这些地方不仅交通便利,还有着丰富的商业资源和高消费人群。

四、商圈规模及商业环境西安市的商圈规模较大,拥有众多的商业建筑和购物中心。

其中,曲江新区的大型购物中心较多,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钟楼周边的商业区则以小型商铺和特色小吃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在商业环境方面,西安市的商圈经营环境较为良好。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各类企业进驻商圈。

同时,商圈内的交通、停车等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五、消费人群特征西安市的消费人群以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主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安的消费观念也逐渐改变。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他们愿意花钱去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而中产阶级则更注重品牌和服务,他们对于购物体验和售后服务要求较高。

六、竞争对手分析西安市的商圈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和企业都争相进驻商圈。

目前,商圈内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和特色商业街。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和服务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需要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七、总结综上所述,西安市的商圈在地理位置、商业环境、消费人群和竞争对手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西安概述

西安概述

西安概况西安市,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1]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2011年,西安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西安地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之一,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之一。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

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

“秦州自古帝王都”,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这里建立丰京、镐京两京,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

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古代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度、包容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西安作为东方世界历史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先后有200多个国家元首以及领导人访问古都西安,包括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日本天皇、德国总理、法国总统、英国首相等等。

西安地理概况

西安地理概况

西安Edited by CHENG.DA.XIA ※初识西安别名:长安、镐京、大京、西京等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下辖地区:11个市辖区、2个县政府驻地: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电话区号:029邮政编码:710000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面积:10752平方公里人口:1000.37万人(2018年)方言:关中语言-西安话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岭、大明宫、未央宫等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等车牌代码:陕A、陕U高等学府: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等市花:石榴花市树:国槐地区生产总值:8346.86亿元(2018)比较:佛山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2017)人均生产总值:85114元(2018)比较:佛山人均生产总值:124722元(2017)建成区面积:700.27平方公里(2018)国际友好城市:33个※自然地理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1)地形地貌: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

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介绍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介绍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碑林区,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二十‎二平方公里,八个街道办事‎处,一百多个社区‎,常住人口八十‎三万。

因区内驰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

碑林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有被称为“金石宝库”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挺拔秀丽的‎唐小雁塔和西‎安最大的道观‎八仙庵,有雄伟壮观的‎明城墙和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的关中书‎院,有独具风格的‎书院门文化散‎步道、德福巷、宝庆寺塔、卧龙寺等旅游‎景点。

在这里,书院、寺院、城墙、街坊、牌楼以及仿古‎建筑各具风格‎;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金石文化相互‎辉映,为西北地区最‎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城区。

碑林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成为西安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区域内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七所大专‎院校,中科院光机研‎究所、西安热工研究‎院等一百一十‎多家科研单位‎,拥有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区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八万五千余人‎,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大‎区。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一碑林科技‎工业园区,更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高效的管理服‎务、优惠的投资政‎策、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生活设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在这里生产‎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悠久的历史,中心的地理位‎置,使碑林区不但‎成为西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西安‎商业最繁华的‎地方。

区域内有金融‎机构一百一十‎多家;有大、中型购物中心‎、连锁服务机构‎五十多家;有专业、批发市场五十‎多个,形成了以纺织‎品、副食品、工艺品、服装、IT产业等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群,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有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大街、南大街,云集着开元、唐城、百盛和长发祥‎等一大批豪华‎气派的商业大‎厦和名店、老店,给大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人留连忘返‎、乐此不疲;各具特色的步‎行街、商业街,人们在欣赏琳‎琅满目商品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现‎代都市的魅力‎。

西安市社会经济概况

西安市社会经济概况

1、市域现状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

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建成区已经扩大到了369平方公里。

近几年来,西安市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四区一基地”的开发新区格局,成为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城市规划范围包括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阉良、临潼区等八个区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长安、高陵两个县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

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为西安市行政区域9983平方公里。

到2010年,规划中心市区面积60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524平方公里。

在中心市区以外,逐步形成高陵、周至、户县、蓝田县城四大中心城镇,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独立、设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城。

规划建设50个以建制镇和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小城镇。

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加快户县、高陵撤县设区步伐。

通过减村并乡扩镇,促进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

2、城市性质及城市职能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安的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

陕西西安简介

陕西西安简介

陕西西安简介西安[xīān]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

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今天的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市行政区划:辖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辖县:▪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简介:西安,古称“长安”或“常安”,是陕西省省会。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建都最早、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1],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曾于2011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2]。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之一。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

西 安 概 况

西 安 概 况

西安概况◆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文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周幽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等近百个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鼎盛的汉唐时代,长安是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荟萃,交通发达,在中国古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

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这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她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有人曾这样比喻:中国是一个参天大树,到了北京看到了大树的树冠,到了西安看到了深埋在大树下的树根。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珍贵驰誉中外。

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

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概况◆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

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

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

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气候概况◆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市区年平均温度13.3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C,全年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降水量589.4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

西安简介

西安简介

历史积淀
特色街区
高家大院
【莲湖区】
座落在西安繁华市中心—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的高家大 院,是西安古民居的佼佼者,具有标本意义。高家大院 的主人高岳崧,明崇祯年间曾中榜眼,后官至太司,从 崇祯皇帝手中受赐此宅。
•经 济 发 展
•规 划 商 圈 •古 城 新 颜 •特 色 街 区
经济发展
规划商圈
钟楼商圈——高端
历史遗址
钟楼
【碑林区】
西安钟楼建成于公元1384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它位 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的交汇处。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历史积淀
历史遗址
鼓楼
【莲湖区】
西安鼓楼,楼体周围放置大小28面鼓;其中24小鼓鼓面 以小篆书写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分立与楼南北两侧; 另外4面大鼓分立与楼东西两侧。而鼓楼北侧则为西安 著名的回民坊美食一条街。
融汇交通
宗教建筑
西安清真大寺
【莲湖区】
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为化觉巷清真大寺 占地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全寺 院沿东西走向呈长方形,共分四进院落。西安清真大寺 是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是西安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始 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经历代修护保存至今。
回族是西安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总人口在5万人左右,其 清真的习俗对西安的建筑饮食有一定的影响。
位于西安市中心,在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的交 界处。为西安传统商圈,定位在大型高端时尚商圈。 【碑林区】
小寨商圈——年轻
商圈内有众多的高等院校,是西安的繁华地段 之一,离大雁塔很近。定位为年轻时尚汇。
【雁塔区】
曲江商圈——文化
依大雁塔为中心,大雁塔北广场和雁塔南路为主轴, 即使观景大都,又是文化历史示范街区,随着大唐 不夜城的盛大开城,曲江商圈逐渐展示。商圈定位 在文化商圈。 【雁塔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概况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

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

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

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

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

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西安是水资源缺乏的西部城市。

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
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

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

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公里,年径流量为25亿立方米。

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

还另辟有较理想的水源基地。

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

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南部秦岭山区。

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储存地热水的地质条件,仅城区可以开发的地热面积约780平方公里,地下热水可采储量约为5.39亿立方米。

西安是陕西省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西部城市。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八大通讯枢纽之一。

航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航空港,目前共有2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经营150余条航线,每天有400余架次的航班在机场起降。

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529万,为全国十大机场增速最快的机场。

从2009年3月开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开工,项目总投资103.91亿元,将在现有跑道南侧建设长3800米,宽60米的第二条跑道和平行滑行道,使飞行区达到4F标准,能够起降A380等超大型洲际飞机。

新建25.3万平方米的3号航站楼,规模为现有航站楼的4倍,建成后,新建的3号航站楼将和现有的1号、2号候机楼连为一个整体,并有摆渡车往返其间,方便中转旅客转机,各航站楼之间实现一体化交通。

铁路
西安铁路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联结陇海、西康、宁西、包西、侯西、咸铜和西户等铁路线。

西安火车站不仅是中国特等客运站之一,而且是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重要站点,我国从北京、上海、郑州、广州、重庆等方向开往拉萨的列车经由西安站。

西安北客站已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运营。

西安北客站是目前我国西部规模较大的火车客运站。

郑西高铁2009年已通车,西安和中原古都洛阳、郑州、开封进入2小时经济圈,西宝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正加紧建设中,预计2013年通车。

公路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2800多公里,有6条国道干线通过。

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三环路全面贯通。

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

地铁
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06年9月29日正式动工。

已于2011年9月16日下午14时正式通车运行。

1号线于2008年10月29日动工,预计2013年正式完工。

西安已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拥有地铁轨道交通运输的城市。

经济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36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9亿元,增长 6.0%;第二产业增加值1893.79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79.99亿元,增长12.2%。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245.7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1.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总收入75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6.96亿元,增长24.6%。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34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4.29亿元,增长13.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全年进出口总
额130.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