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

合集下载

三集合互斥标准公式

三集合互斥标准公式

三集合互斥标准公式
三集合容斥问题的核心公式如下:
标准型:|A∪B∪
C|=|A|+|B|+|C|-|A∩B|-|B∩C|-|C∩A|+|A∩B∩C|。

非标准型:|A∪B∪C|=|A|+|B|+|C|-只满足两个条件的-2×三个都满足的。

列方程组:|A∪B∪C|=只满足一个条件的+只满足两个条件的+三个都满足的。

|A|+|B|+|C|=只满足一个条件的+2×只满足两个条件的+3×三个都满足的,对于以上三组公式的理解,可以通过想象三个圆两两相交的重叠情况来加深。

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指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A∪B=A+B-A∩B)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类元素个数总和=A类元素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
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

(A∪B∪C=A+B+C-A∩B-B∩C-C∩A+A∩B∩C)。

公务员考试:容斥原理问题方法谈(二)

公务员考试:容斥原理问题方法谈(二)

2014年公务员容斥原理问题方法谈(二)华图教育-刘莱宝容斥原理是指在不考虑重叠的情况下,先将所有对象的数目相加,然后再减去重复的部分,从而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

行测考试中,容斥原理是根据集合的个数来进行区分,一般只有两集合容斥关系和三集合容斥关系两种类型。

如何运用公式法及文氏图法解决两集合容斥原理问题,在前面一章已经讲解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不同的题目为大家讲解,如何利用公式法、文氏图法解决,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

三集合容斥原理难易程度数中等偏难。

随着公职考试的不断进步和成熟,题目的难度逐渐加深,容斥原理问题中,两集合容斥原理问题已经不再是出题的热点;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因涉及到三个集合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变化,进而难度更大,更具有考查性,所以三集合容斥原理的出现比例逐年加大。

通过历年真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行测考试中,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分为:标准型和非标准型容斥原理问题。

一、三集合容斥原理标准型(一)、三集合容斥问题公式法:同样适用于题目条件与问题都可直接代入公式的题目。

核心公式如下:注:∪是为“并”,∩是为交,|W|是为全集。

指非 。

满足条件的个数=满足条件A+B+C-同时满足AC 的个数-BC-AC+三者都满足的个数=总数-三者都不满足 【例1】:某公司招聘员工, 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 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A. 7人B. 8人C. 5人D. 6人 【答案】A【解析】: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

甲、乙、丙三职位,分别为集合A 、B 、C ,分别是C B A CB A22、16、25。

总数是42,由于所有人都报名,所以C B A 为零。

同时满足AB 、AC 的个数,分别为8和6。

又因题目给出限制,每人只能报两个职位,意味着C B A =0。

三集合容斥非标准公式原理

三集合容斥非标准公式原理

三集合容斥非标准公式原理容斥原理一直都是各省行测考试的重点,尤其是三集合容斥原理,屡出不穷。

这次,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好好的看看目前的有关三集合容斥原理的题型概况和通用思路。

三集合容斥原理按题型可以分为两种题型,一种为标准型公式,另一种为变异型公式,接下来,我们就着重看看三集合容斥原理的解题方法1.解题步骤涉及三个事件的集合,解题步骤分三步:①画文氏图;②弄清图形中每一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填充各部分的数字;③代入公式(A∪B∪C=A+B+C-A∩B-A∩C-B∩C+A∩B∩C)进行求解。

2.解题技巧三集合类型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一个计算公式和文氏图。

公式:总数=各集合数之和-两集合数之和+三集合公共数+三集合之外数【例1】(陕西2015)针对100名旅游爱好者进行调查发现,28人喜欢泰山,30人喜欢华山,42人喜欢黄山,8人既喜欢黄山又喜欢华山,10人既喜欢泰山又喜欢黄山,5人既喜欢华山又喜欢黄山,3人喜欢这三个景点,则不喜欢这三个景点中任何一个的有()人。

A.20B.18C.17D.15【解析】可以用上述公式,我们将数据逐个代入可得:28+30+42-8-10-5+3=100-x,其中x为我们要求的量,求得x=20,答案选择A。

【例2】(国家2015)某企业调查用户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问卷回收率为90%。

调查对象中有179人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146人从官方网站获取信息,246人从社交网络获取信息,同时使用这三种方式的有115人,使用其中两种的有24人,另有52人这三种方式都不使用,问这次调查共发出了多少份问卷?()A.310B.360C.390D.410【解析】由于题目中出现了“使用其中两种的有24人”,故我们要使用的就是三集合的变异型公式,如下列式:179+146+246-1×24-2×115=x-52,此时,我们分析一下可以看出,我们所求的x为收回的问卷数量,而题目所求为发出的问卷,明显所求非所问,但是题目中有个条件为“问卷回收率为90%”,故我们将所求的x÷90%即所求的答案,通过列式可得x=369,故发出的问卷为369÷90%=410,故选D。

公考常见公式

公考常见公式

公考常见公式21组数量关系公式1.容斥原理1.二集合容斥原理总数-都不满足的情况数=满足条件ⅰ的情况数+满足条件ⅱ的情况数-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数2.三集合标准型公式总数-都不满足的=a+b+c-a∩b-b∩c-a∩c+a∩b∩c3.三集合非标准型公式总数-都不满足的=a+b+c-只满足两个集合的-2×满足三个集合的2.行程问题1.基础公式:路程=速度×时间2.比例法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3.火车过桥公式:总路程=桥(隧道) 长+车长4.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5.相遇问题公式:s和= (v1 +v2) ×t6.追及问题公式:s差= (v1 -v2) ×t7.流水行船公式顺流:s= (v船+v水) ×t顺流逆流:s= (v船-v水) ×t逆流3.工程问题基础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4.经济利润问题基础公式利润=售价-成本总利润=单利润×销量=总收入-总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资料分析中利润率=利润÷收入)售价=成本× (1+利润率)打折:售价×折扣(不是利润×折扣)5.几何问题1.三角形相关公式普通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面积s三角形= 1/2ah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常见勾股数3-4-5,5-12-13)30°,60°,90°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245°,45°,90°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1:2.三角形之间关系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同高则面积比为底边之比; 同底则面积比为高之比相似的两个三角形,边长比为相似比; 面积比为相似比的平方3.内角和外角n 边形内角和= (n-2)×180°,外角和恒为360°4.比例放缩公式若将一个图形尺度扩大为原来的n 倍,则:对应角度不变; 周长变为原来的n 倍; 面积变为原来的n2倍; 体积变为原来的n3倍。

2018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容斥原理

2018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容斥原理

2018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容斥原理容斥原理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一类常考题型,常见的容斥原理问题有三种:两集合容斥原理,三集合容斥原理标准型,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型。

在审题时大家要牢牢把握住题型的特征:当题目中出现“都满足”,“都不满足”时,就可以归为容斥问题。

河北省考中容斥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太难,基本上直接套用公式就能解决,属于易于拿分的题型。

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下容斥原理这三种题型的公式以及用法。

一、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A+B-AB=总个数- 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其中A、B分别代表满足不同条件的数量,AB代表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数量。

【例1】某班有60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30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2人,两者都没有参加的有20人。

同时参加物理、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A.28人B.26人C.24人D.22人D【解析】这是一道两集合的容斥问题。

根据公式:60-20=30+32-两者都参加的人,解得答案为D。

二、三集合容斥原理标准型公式:A+B+C-(AB+BC+AC)+ABC=总个数-都不满足的个数。

其中A、B、C代表满足不同条件的数量,AB、BC、AC代表分别满足其中两个条件的数量,ABC代表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数量。

【例2】100个学生只有2人没学过外语,学过英语的有40人,学过德语的有45人,学过法语的有43人,学过英语也学过德语的有15人,学过英语也学过法语的有12人,学过法语也学过德语的有10人。

问:三种语言都学过的有多少人?()A.4 B.6C.7 D.5C【解析】运用容斥原理可得:40+45+43-(15+12+10)+三种语言都学过的人数=100-2。

解得三种语言都学过的数量为7,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三、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公式:A+B+C-只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2×满足三个条件的数量=总个数-都不满足的个数。

【例3】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某单位组织了合唱、象棋、羽毛球三项活动。

三集合容斥原理

三集合容斥原理

三集合容斥原理
三集合容斥原理是一种常见的概率理论,它有助于解决一些复杂的概率问题。

它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现象,如天气预报中的概率降雨或概率暴风雨。

三集合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有三个互不相交的集合A,B 和C,则A,B和C的总体概率等于A的概率加上B的概率加上C 的概率减去A与B的共同概率减去A与C的共同概率减去B与C 的共同概率再加上A,B和C的共同概率。

用数学表示,三集合容斥原理可以表示为:P(A∪B∪C)=P(A)+P(B)+P(C)-P(A∩B)-P(A∩C)-P(B∩C)+P(A∩B∩C) 。

三集合容斥原理可以被用来研究一些概率问题。

例如,假设有三个不同的事件A,B和C,计算它们的概率的总和,可以使用三集合容斥原理:P(A∪B∪C)=P(A)+P(B)+P(C)-P(A∩B)-P(A∩C)-P(B∩C)+P(A∩B∩C) 。

另一个例子是,假设有三个不同的事件A,B和C,那么在这三个事件中,有多少种可能的组合,可以使用三集合容斥原理:P(A∪B∪C)=2^3-1=7 。

总之,三集合容斥原理是一种有用的概率理论,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概率问题。

它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有三个互不相交的
集合A,B和C,则A,B和C的总体概率等于A的概率加上B的概率加上C的概率减去A与B的共同概率减去A与C的共同概率减去B与C的共同概率再加上A,B和C的共同概率。

容斥原理公式 行测

容斥原理公式 行测

容斥原理公式行测容斥原理公式在行测中的应用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哟!咱先来说说啥是容斥原理。

简单来讲,就是在计算多个集合的总数或者某个集合元素的数量时,要把重复计算的部分去掉,把遗漏的部分补上。

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水果,苹果、香蕉、橙子都想买,但有的水果可能被你算了两次,这时候就得用容斥原理来算清楚到底买了多少种、多少个水果。

容斥原理公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两集合的容斥原理公式,另一个是三集合的容斥原理公式。

两集合的容斥原理公式是:A∪B = A + B - A∩B 。

比如说,一个班级里喜欢数学的有 30 人,喜欢语文的有 25 人,既喜欢数学又喜欢语文的有 10 人,那这个班级里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的同学总数就是 30 + 25 - 10 = 45 人。

三集合的容斥原理公式就稍微复杂点,有标准型和非标准型。

标准型是:A∪B∪C = A + B + C - A∩B - B∩C - C∩A + A∩B∩C 。

非标准型是:A∪B∪C = A + B + C - 只属于两个集合的元素 - 2×属于三个集合的元素。

给您举个例子吧,就说咱公司组织活动,有喜欢爬山的,有喜欢游泳的,还有喜欢骑自行车的。

喜欢爬山的有 50 人,喜欢游泳的有 40 人,喜欢骑自行车的有 30 人,既喜欢爬山又喜欢游泳的有 15 人,既喜欢游泳又喜欢骑自行车的有 10 人,既喜欢爬山又喜欢骑自行车的有8 人,三个都喜欢的有 3 人。

那用标准型公式来算,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就是 50 + 40 + 30 - 15 - 10 - 8 + 3 = 90 人。

在行测考试中,容斥原理的题目经常出现,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是让你直接用公式计算人数,有的是通过给出一些条件让你推导某个集合的元素数量,还有的会把容斥原理和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比如概率问题、最值问题等等。

我之前有个朋友考行测,就碰到了一道容斥原理的题目,他当时没搞清楚,结果在这道题上浪费了好多时间,最后也没做对。

湖北公务员考试:谈数量关系容斥原理

湖北公务员考试:谈数量关系容斥原理

湖北公务员考试:谈数量关系容斥原理湖北华图 黄芳芳每年行测的数量关系部分得分率都非常的低,大部分考生认为数量关系考试范围太广,难度大,不知道如何复习。

数量关系考点表面上看似很多很杂,做题花的时间很长,其实对于每个问题都有固定的解题方法,把简单的题型一定要拿到分,难得题型尽量拿到分。

在这里,湖北华图产品教研部向广大学员分享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的小模块数量关系中的容斥原理考点总结,供广大考生复习参考,希望广大学员在考场中能够熟练使用。

考点一: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两集合容斥原理核心公式”:A+B-AB=总数-都不满足的。

根据历年考的省考真题,分析得出两集合标准型题型不再是直接利用公式就能解决了,需要画图进行分析,并应用赋值法和方程法来解题。

【2014-国考】.工厂组织职工参加周末公益劳动,有80%的职工报名参加。

其中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与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比为2:1,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人数为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的50%。

问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的( )。

A.20%B.30%C.40%D.50%【解析】设总数为100人,则80人报名参加活动。

设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与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分别为6x 、3x ,则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人数为x ,可得6380x x x +-=,解得x =10。

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20人,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为650x x -=人,前者是后者的2040%50=。

因此,本题选择C 选项。

考点二:三集合容斥原理,三集合标准型公式:A+B+C-(AB+AC+BC)+ABC=总数-都不满足的对于三集合标准型,很简单直接代入公式,最后通过尾数法快速解题。

三集合非标准型公式:A+B+C-只满足两种情况的-2*ABC=总数-都不满足的,与三集合标准型区别在于满足两种情况的包不包含三种情况,包含则是三集合标准型,解题则代入三集合标准型公式,不包括则是三集合非标准型,则代入非标准型公式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招警| 军转干| 党政公选| 法检系统| 路转税| 社会工作师
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
———————————————海南华图数资老师,胡军亮近些年考试经常出现容斥原理的题型,容斥原理分为两集合型跟三集合型,三集合容斥原理又包括标准型和非标准型,三集合容斥原理与三集合标准型容斥原理都是相对好掌握的。

这里给大家讲解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题的解题方法。

首先看下面三个公式
(1)
都不满足
总数-
)
(=
+
+
+
-
+
+C
B
A
C
A
C
B
B
A
C
B
A
(2)三条件都不满足
总数
只满足两条件-
*
2
-=
-
+
+C
B
A
C
B
A
(3)满足三条件
只满足两条件
只满足一个条件*
3
*
2+
+
=
+
+C
B
A
公式(1)是标准型公式,公式(2)、(3)都是非标准型公式。

【例1】某乡镇对集贸市场36种食品进行检查,发现超过保质期的7种,防腐添加剂不合格的9种,产品外包装标识不规范的6种。

其中,两项同时不合格的5种,三项同时不合格的2种。

问三项全部合格的食品有多少种?()
A. 14
B. 21
C. 23
D. 32
解析:该题目为典型的容斥原理题,但是题目提到“两项同时不合格的有5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是5,该题属于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型题,带入公式(2)得到:
7+9+6-5-2*2=36-X,尾数法知道答案选C。

【例2】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

则只有一项不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A. 17
B. 12
C. 15
D. 20
解析:该题涉及到只满足一项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三项都不合格,属于三个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的题,带入公式(3)得到:
8+10+9=X+2*7+1,尾数法知道答案选B。

从上面的两道例题的讲解可以看到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虽然不是很好理解,但是记住题型的特征,用正确的公式直接套用来解题还是很容易掌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