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金属有机进展

合集下载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潘洁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摘要:稀土元素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元素、凭借其独特的光、电、磁等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

[1] 最近几年,新型稀土抗菌材料,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低毒、热性能好以及广谱抗菌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稀土含量丰富,约占世界稀土资源总量的80%。

[2] 近年来,因为稀土元素及其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同时还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抗肿瘤的功效,稀土配合物不断被合成并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

稀土的作用机理倍受关注。

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和证实稀土离子具有抑菌作用,但是,稀土离子的抑菌作用不强,较常用的抗生素、消毒剂、化学杀菌剂弱,而且低浓度的稀土对有些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人们从稀土元素和配合物对细胞壁、生物膜、蛋白质、遗传物质的影响等方面,对其抑菌机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对微生物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稀土元素,配合物,抑菌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稀土元素(Rare-Earth),其特征是内层的4f电子轨道里一个一个的往里填充电子,元素包含处于化学元素周期表里IIIB族的原子序数为57—71的15个稀土元素(La镧、Ce饰、Pr镨、Nd钱、Pm钷、Sm衫、Eu铕、Gd礼、Tb斌、Dy镝、Ho钬、Er辑、Tm链、Yb镱、Lu镥),用Ln代表;另外,III B族的钪(^'Sc)和紀(39Y),由于这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的化学性质类似,因此,人们常常将Y和Sc与镧系元素归于在一类,统一称之为稀土元素,一般公认稀土元素一共有17种。

.因其性质上的微小差异,又划分为轻稀土(铈组元素)和重稀土(钇组元素)两个部分。

[3] 20世纪以来,稀土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包括用于抗炎、抗菌和抗凝血等医药及植物抗病等领域。

[4] 概述有机稀土抑菌方面的研究现状。

茂型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研究进展

茂型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研究进展

近 年 来 ,钱 长涛 等 合成 了许 多茂 型稀 土金 属
[ 2(|(p LNT S2. (HC 296】 P CF ) ) u (M )3[ c 2HCH). h uC ] 【 o 1 2
21 CH2 C9 )】 n N- 有机配合物 , 并研究了其催化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 L N( i 3 【,[ CH2 H62 L CH2 n SMe) 4 O( 酯类的 聚合规律 及反应机理 ,典型 的配 合物是 (ie21结构式如下 : SM 3【 ), 4
(nN , L : d Dy, , b L ) Y Y , u
l 0 l C CH2 9 )I n H2 SMe) - O( H2 C H6 L C N(i 32 1 2
( n Nd D Y , b L ) L : , y, Y 。 u
近 几年 来 ,我们 也 合成 了 两 类新 型的稀 土金
极性 单体 聚 合 。 合 成 具 有 高 分 子 量 及 窄 分 子 量 分 布 的 聚 合
机 配 合 物 有 [mH C Me 2 S ( 5 5】 ) 2或 [mH p*; S C 22 】
C 2 mCH SMe); p 。n - ) Me L p。 S ( i 3 C 2 ( Me2 2 L AI 2( n= Yb、L u、Y) p n ( t L = Yb u; ;C 2L MeOE2 n )( ,L )
( 2i和 MeC ) MeS< 2< 与茂 型配 体( 少 1个环 戊 二 至
烯、 茚基 、 芴基或其衍生物) 形成的稀土金属有机 催化体系 , 和非桥联基团与茂型配体( 至少 1 个环 戊二烯 、 茚基 、 芴基或其衍生物) 形成的稀土金属 有 机催 化 体 系 ,它 们均 能 催 化 甲基 丙烯 酸酯 类等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

稀土元素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稀土元素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这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

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划分为三组:La-Nd为轻稀土,Sm-Ho为中稀土,Er-Lu加上Y为重稀土。

稀土离子发光具有线性、不重叠的和可辨认的发射谱带,更特殊的是它们比有机荧光团和半导体荧光纳米晶体(NCS)的谱带宽度更窄。

这是由于发射激发态和基态具有相同的fn电子结构,并且f轨道被外层的s和p层电子所屏蔽。

同样的原因,稀土离子的发射波长不受环境影响,不像有机荧光团,它们会随溶液性质[3]或pH值而改变发射波长。

镧系稀土离子在可见和紫外光谱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吸收系数,故无机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低。

有些有机配体吸光系数比较高,与稀土离子配位后,配体分子(天线)在靠近稀土离子的位置使其敏化,通过天线效应提高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这种有机稀土发光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羧酸是合成稀土配合物的一类常用配体。

羧基可以多种方式与稀土离子络合,同时具有芳香环的羧酸类配体,它们在结构上具有刚性和稳定性,已被广泛用于稀土离子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配体中含有负电荷的氧原子时,一般可以形成较稳定的稀土配合物。

N-酰化氨基酸一般以阴离子形式通过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而氨基中氮与酰基中氧都不参与配位[4]。

对于稀土离子来说,H2O也是一种很强的配体,与稀土离子的络合能力比较强。

在选择配体时,不能选择比水配位能力弱的配体,因为水会与配体竞争配位,因此要选择在极性比较弱的溶剂中反应。

而含有羧基的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后可以在水溶液中析出相应的稀土配合物,但是这种稀土配合物往往会含有配位水分子,而含配位水的稀土配合物的脱水是非常困难的[5]。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 简介-对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定义和作用进行简述-介绍稀土元素和有机配体的基本信息2.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稀土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稀土配合物的量子效率和发光性质研究3. 稀土有机配合物作为转光剂的应用研究- 稀土转光剂的应用范围- 稀土配合物在固体发光材料、生物成像、荧光传感等方面的应用4.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展方向- 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方法的发展-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机理和量子效率的提高-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领域的扩展5. 结论和展望-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及其在应用中的优势-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1. 简介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是一类具有重要光电功能的化学物质,具有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荧光标记、生物成像、LED等领域。

稀土有机配合物是由稀土元素和有机配体组成的配合物,在研究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篇论文将对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进行研究和应用的相关进展进行梳理和介绍。

稀土元素是化学周期表中的一类元素,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可以被激发产生荧光、磷光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和电子学领域。

然而,稀土元素普遍存在于矿物中,不容易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出来,并且其纯度和结晶度要求较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的发展。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有机配体是指一类具有机基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稀土有机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稀土元素离子配位形成稀土有机配合物。

有机配体具有广泛的化学结构和易于修饰的特性,可以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进行调节,对稀土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也有重要的影响。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由稀土元素和有机配体组成,具有可控的发光波长和发光强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备。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和荧光机理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17种稀土元素

17种稀土元素

17种稀土元素的应用领域稀土的分类1)轻稀土(又称铈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

2)重稀土(又称钇组):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镧(La)【lán】:镧的应用超级普遍,如应用于压电材料、电热材料、热电材料、磁阻材料、发光材料(兰粉)、贮氢材料、光学玻璃、激光材料、各类合金材料等。

她也应用到制备许多有机化工产品的催化剂中,光转换农用薄膜也用到镧,在国外,科学家把镧对作物的作用赋与"超级钙"的美称。

铈(Ce)【shì】:1,铈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现已被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

不仅能防紫外线,还可降低车内温度,从而节约空挪用电。

从1997年起,日本汽车玻璃全加入氧化铈,1996年用于汽车玻璃的氧化铈至少有2000吨,美国约1000多吨。

2,目前正将铈应用到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可有效避免大量汽车废气排到空气中美国在这方面的消费量占稀土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强。

3,硫化铈能够取代铅、镉等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金属应用到颜料中,可对塑料着色,也可用于涂料、油墨和纸张等行业。

目前领先的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

4,Ce:LiSAF激光系统是美国研制出来的固体激光器,通过监测色氨酸浓度可用于探查生物武器,还可用于医学。

铈应用领域超级普遍,几乎所有的稀土应用领域中都含有铈。

如抛光粉、储氢材料、热电材料、铈钨电极、陶瓷电容器、压电陶瓷、铈碳化硅磨料、燃料电池原料、汽油催化剂、某些永磁材料、各类合金钢及有色金属等。

镨(Pr)【pǔ】:1,镨被普遍应用于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中,其与陶瓷釉混合制成色釉,也可单独作釉下颜料,制成的颜料呈淡黄色,色调纯正、淡雅。

2,用于制造永磁体。

选用廉价的镨钕金属代替纯钕金属制造永磁材料,其抗氧性能和机械性能明显提高,可加工成各类形状的磁体。

普遍应用于各类电子器件和马达上。

3,用于石油催化裂化。

以镨钕富集物的形式加入Y型沸石分子筛中制备石油裂化催化剂,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固性。

有机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有机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 生理学、 环境科学、 信息科学方面都有
[%, A]
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导弹预警上, 采用有机荧
光材 料 涂 层 的 B2 C DDE( B2 C D:=6>1 C D/5041F 探测器不仅具有全方位、 全天候的预警作 E1G<817) 用, 并且具有易于制作大面积的图像传感器的特 点。同时具有材料改良容易, 制作工艺简单, 成本 低廉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目前有 机荧光材料的研究异常活跃, 集中表现在 “材料— 工艺—器件—集成” 的协同发展。
我们曾经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铕金属配合物电致红光材料研究了其结构与电致发光性能的关系48其中四元铕金属单核配合物31的电致发光亮度达16cd是相应三元铕金属配合物32电致发光器件亮度的22结束语随着人们对荧光化合物电子光谱及光物理行为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荧光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周围环境给化合物光谱行为和发光强度所带来的影响及对其规律的认识使人们在利用荧光化合物作为染料电致发光材料光电导材料能量转换材料及探针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进展但对于荧光化合物的荧光猝灭能量转换电子转移以及激发单体与激基缔合物间的发光平衡和聚集体系的发光等机理尚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尤其对于多元化的体系尚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问参考文献
[%+] 穴传输材料等领域 。1% 还可以作为一个信息 [%.] 传递的机制性部件 。它是一种强荧光物质, 其
中 1, 构成分子内 % 位苯基与中心吡唑啉基共轭, 共轭的电荷转移体系, 其中 1 位 F 为电子给体, 而 处于 . 位的苯甲酸盐与上 % 位 ; 则为电子受体, 述共轭体系相互隔离, 彼此间只能通过非共轭的 F— ; 单键而发生经过键的电子转移。当 1% 处于 酸性条件下, . 位的苯甲酸盐变为具有拉电子能 力的苯甲酸基, 此时经激发后的 1 位 F 处的电子 可经过 F— ; 单键与苯甲酸间发生电子转移而使 相反, 如处于碱性条件下, 则.位 1% 的荧光猝灭; 苯甲酸 盐 成 为 推 电 子 基 而 使 1% 的 荧 光 大 大 增 强。 吡唑啉衍生物还可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我们曾经设计合成了三种吡唑啉衍生物 ( 1+, 1., , 通过选择适当的取代基调整分子的共轭度及 1&) 吸、 供电性和空间结构, 使发光波长位于蓝光区

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综述

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综述

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
在稀土元素在自然界迁移转化的研究过程中,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的差 异导致了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迁移转化能力的变化(矿物晶格-土壤-植物 -动物)
稀土元素价态与内层电子的分布
不同价态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不尽相同(eg 砷As)
1、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况

(1)、稀土元素属重金属元素,稀土在地壳中虽分布很广, 但 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难以进入生物圈, 农业应用的稀土是由稀 土矿料经化学炼制成的可溶性盐类化合物, 为混合稀土。 (2)、目前开发利用的稀土矿物主要有五种:氟碳铈矿、离子 吸附型稀土矿、独居石矿、磷钇矿和磷灰石矿。 (3)、吸附和解吸平衡,在控制土壤溶液中营养元素、微量元 素的活度、迁移过程方面起重要作用。
器官 骨 脾脏 心脏 肾 肝 稀土富集浓度 500 μg/L 420~12 400μg/L 0~215μg/L 0.11μg/L 515μg/L

稀土化合物具有抗凝血、抗炎、杀菌、降血糖、抗癌与诊断、 防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参与免疫过程以及镇静止 痛等作用。例如,人们将稀土与高分子材料结合,制得具有 抗凝血作用的新型材料。但是稀土元素又具有毒性,对人体 健康产生影响。稀土的毒性已有较多的研究,但稀土进入人 体的途径不同,稀土化合物的种类不同,其毒性也不一样。 稀土若经呼吸道吸入肺内,其微粒部分由肺内上皮细胞的纤 毛运动排出, 部分经淋巴管运送到淋巴结,部分则沉积于肺 内。如果长期吸入稀土后易形成稀土尘肺。
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综述 RARE EARTH ELEMENTS
曾智浩 1120859002
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综述
1、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况 2、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3、稀土元素的研究方法
1、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况

稀土论文——化学专用

稀土论文——化学专用

稀土配位及稀土配合物在发光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赤峰学院化学系化学本科班王丽丹指导教师:桑雅丽前言:含有稀土元素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既具有稀土离子独特的光、电、磁特性,又具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优良加工性能,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功能材料,已引起广泛关注。

光致发光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材料作为无机发光、有机发光研究的交叉学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稀土配位特性稀土元素是一类典型的金属,能与元素周期表中大多数非金属形成化学键。

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原子簇化合物中,有些低价稀土元素还能与某些金属形成金属—金属键。

表1是稀土配合物按化学键的分布情况[1]。

表1稀土配位化合物按化学键的分布由表1的数据表明:在这些化合物中,与稀土直接配位的原子有卤素,氧族(氧、硫、硒、碲),氮族(氮、磷、砷),碳族(碳、硅、锗)和氢等五类元素。

按其成键多少,依次是氧、碳、氮、卤素、硫(硒、碲)、氢和磷(砷)。

配位化合物(包括络合离子)及金属有机化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指与它结合的δ配体的配位原子数或π配位所提供的π电子对数。

根据图1可以看出稀土有大而多变的配位数,3d过渡金属的配位数通常是4或6,而稀土元素离子最常见的配位数为8或9,这一数值比较接近6s,6p和5d道数的总和;稀土离子具有较小的配体场稳定化能,而过渡金属的晶体场稳定化能较大,所以稀土元素在形成配合物时键的方向不强,配位数在3 ~12范围内变动[2]。

由图1可以看到其中最常见的配位数为8和9,对稀土化学键及电子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稀土化合物中其化学键的性质属极性共价键,稀土常以6s、6p和5d轨轨道参与成键, 其轨道总数为9,这就是稀土化合物配位数以8和9为主的主要原因。

统计数字表明:具有8和9配位数的配合物约占总数的65%,配位数高于8和9的配合物显著减少,配位数低于8和9的配合物数目也显著减少。

二、稀土配位化学[3]配位化学处于多学科交汇点,稀土配位化学是稀土化学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耀峰课题组基于有机配 体的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针对稀土金属离子硬酸、大离子半径和高配位数的 特性,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三齿氮配体,并通过合成其稀土金属烷基配合物 ,验证其确实具有优越的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特性。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该类配体,在外加Lewis碱DMAP的配合下,成功 地合成了第一例稀土金属末端氮卡宾配合物-钪末端氮卡宾配合物(图1,A) 。进而又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四齿氮配体,无需外加Lewis碱就可以得到稀土金 属钪末端氮卡宾配合物(图1,B)。 初步反应性能研究发现,稀土金属钪末端氮卡宾配合物可以活化元素硒、二 氧化碳以及苯基氰、甲基丙烯酸甲酯、异氰酸、环氧丙烷等有机小分子,显示 其丰富的反应性能 。
1973年Smith等人报道了Cp2ScCl的晶体结构。
1980年watson利用Yb与CpI,LiI在Et2O中合成第一个碘侨联的单茂稀 土化合物
1989年Cotton制备出第一例稀土芳烃化合物,此后该类化合物被陆续 制备。
1980s,Schumann 和 Mu¨ller成功合成第一例热稳定的 [Li(donor)]3[LnMe6],20年后,最简单的稀土金属配合物[LnMe3]n 由Anwander成功分离并表征。 受Lappert将配体[CH2CMe3], [CH2SiMe3]引入过渡金属的启示, 1988年Hitchcock成功合成第一例σ键的烷基稀土配合物 Ln[CH(SiMe3)2]3 (Ln= La, Sm)。直到今天,该类配体及其衍生物 依然是应用最广泛的烷基配体。 1990年Amod成功合成含有二价阴离子的八乙基朴琳单茂稀土夹心化合 物,随后,Magomedov报道了Ln-M键化合物 (THF)Cp2LnRu(CO)2Cp的合成。 1995年Schumann合成第一个η5-杂氮茂稀土化合物(2,5-tBuC4HN)YbCl2(THF)2。
稀土有机化学
Why?
稀土有机化学是研究稀土金属键-碳键的稀土金属有 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的化学。 结构的独特性决定 稀土金属能够进行轨道对称性不允许的反应。强的离 子性键合使得稀土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亲氧性,极 易与卤素、氧、氮原子配合成键,但很难合成稀土 卡宾、卡拜和CO的配合物,不能进行双电子的氧 化加成和还原消除反应,且18电子规则对其也不适 用
历史进程
1954年wilkinson和Briminghan成功合成第一个稀土金属有 机∏络合物-三茂稀土化合物,标志着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诞 生。
1963年Magin等人报道了Cp2LnCl的合成,但轻稀土的这 类化合物由于易于歧化,直到20多年才陆续获得成功。
1968年Hart和Saran报道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σ键的稀 土有机化合物Sc(C6H5)3。 1968年稀土三茂基化合物制备成功,5年后其结构得到证 实。
稀土金属有机应用
Catalysis
催化
稀土金属
Activate
Cabbeen
末端 卡宾 配合 物
活化
1. 含特征M=N双键的前过渡金属末端氮卡宾配合物 是一类重要的金属配合物。知名的金属有机化学 家,投身于第IVB族和第VB族金属末端氮卡宾配 合物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由于相比于第IVB族和第VB族的金属 离子,稀土金属离子的d轨道能级和 氮卡宾的p轨道能级匹配性差,使得 稀土金属=氮双键很不稳定,稀土末 端氮卡宾配合物高度活泼。
稀土离子与羟基、偶氮基或磺酸基等形成结合物,使稀土 广泛用于印染行业。而某些稀土元素具有中子俘获截面积 大的特性,如钐、铕、钆、镝和铒,可用作原子能反应堆 的控制材料和减速剂。而铈、钇的中子俘获截面积小,则 可作为反应堆燃料的稀释剂。
稀土具有类似微量元素的性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种子萌 发,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Thank you !
(Sc)
3
稀土金属在有机化学方面的应用
.稀土易和氧、硫、铅等元素化合生成熔点高的化合 物,因此在钢水中加入稀土,可以起到净化钢的效 果。由于稀土元素的金属原子半径比铁的原子半径 大,很容易填补在其晶粒及缺陷中,并生成能阻碍晶 粒继续生长的膜,从而使晶粒细化而提高钢的性能。
稀 土 金 属
稀土元素具有未充满的4f电子层结构,并由此而产生多 种多样的电子能级。因此,稀土可以作为优良的荧光, 激光和电光源材料以及彩色玻璃、陶瓷的釉料。
通过合适的配体设计,可以合成和稳定含特征稀土金属和主族元素双键的金属配 合物,为合成含稀土金属和其它主族元素(C,P等)双键的金属配合物提供了思 路,对其反应性能的研究也揭示出稀土金属=氮双键独特的性质。
1.60年代初-----稀土氯化物和稀土B二酮类螯合物与烷基铝组成 的非均相和均相络合催化剂聚合丁二烯成功 2.70年代起,长春应化研究所通过在对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聚合 方面的大量研究,显示出稀土金属化合物的络合催化体系对共 轭双烯的定向聚合富有特色(定向效率高,催化活性高) 3.1981年浙江化学系首创应用稀土络合催化剂于室温聚合乙炔 成功。1982——1983又探索成功用稀土络合催化剂使苯乙 炔,乙炔,戊炔及其衍生物等端基炔烃聚合。从而开拓了将稀 土络合催化剂应用到炔烃聚合的反应。 4.1985年我国首创开发了稀土络合催化剂是环氧乙烷、环氧丙 烷和环氧氯丙烷等环氧烷烃开环聚合
化学工业
在化学工业上,用钪化合物作酒精脱氢及脱水剂, 生产乙烯和用废盐酸生产氯时的高效催化剂。
电光源工业
在电光源工业中,含钪和钠制成的钪钠灯,具有 效率高和光色正的优点。
同位素
自然界中钪均以45Sc形式存在,另外,钪还有9 种放射性同位素,即40~44Sc和46~49Sc。其 中,46Sc作为示踪剂,已在化工、冶金及海洋学 等方面使用。在医学上,国外还有人研究用46Sc 来医治癌症
稀土金属 有机进展
汇报人:
稀土金属简介
稀土金属包括钪、钇及镧系金(La)、铈(Ce)、镨(Pr)、钕 (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 (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 )、镥(Lu)。
稀土有机化合物分类
二价金属 含卤素配位 三价金属 二价金属 含氧配位 三价金属 二价金属 含氮,磷 配位 三价金属 氨基

单茂 二茂 三茂
二胺,二磷 胺,离子型 的三胺类 二胺类 偶氮苯类 吡唑类
二价金属 含萘配体 含烷基 或硅烷 硅烷配体 配位 二烷基,二芳基,离子化的三烷基
混合的卤素或 碳硼烷 烷氧基胺类
含卤素配位
卤素配位
氧配位
非茂稀土有机配合物的主要类型
甲基配体 四甲基铝配合物 Ln(GaMe4)3类 含叔丁基的配合物 新戊基 (三甲基硅烷)甲基
带有中性的N,O配体配位的配合 物 含有一价氮,一价氧,磷配位的 配体 含有二价氮,二价氧配体
含硫配体
1
稀土金属应用概述
2
应用广泛的稀土金属——钪
冶金工 业 电子工 业 钪 (Sc) 电光源 工业
化学工 业 玻璃工 业
同位素
冶金工业
在冶金工业中,钪常用于制造合金(合金的添加剂 ),以改善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热和性能。如 ,在铁水中加入少量的钪,可显著改善铸铁的性 能,少量的钪加入铝中,可改善其强度和耐热性 。
电子工业
在电子工业中,钪可用作各种半导体器件,如钪 的亚硫酸盐在半导体中的应用已引起了国内外的 注意,含钪的铁氧体在计算机磁芯中也颇有前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