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银行
惠誉富国银行评级

惠誉富国银行评级一、简介惠誉富国银行(Fitch Ratings)是全球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成立于1913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惠誉富国银行通过对银行、企业、政府和金融工具等进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独立、中立的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服务。
二、惠誉富国银行评级体系惠誉富国银行评级体系是该机构对银行进行评级的基础。
该评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用评级惠誉富国银行根据银行的信用风险,对其进行评级。
评级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长期评级主要评估银行的长期偿债能力,短期评级主要评估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
评级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BBB、BB、B、CCC、CC、C。
2. 风险展望惠誉富国银行还会对银行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以评估银行的风险。
风险展望包括稳定、正面、负面和观望四种,用以描述银行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3. 评级观点惠誉富国银行在评级报告中会给出评级观点,即对银行的评级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评级观点包括评级动因、评级风险和评级展望等内容,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评级结果。
三、惠誉富国银行评级方法惠誉富国银行评级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1. 定性评级定性评级主要通过对银行的经营策略、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盈利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银行的整体信用风险。
定性评级主要依靠专业分析师的判断和经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 定量评级定量评级主要通过对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定量评级主要依靠统计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具有较高的客观性。
四、惠誉富国银行评级的意义惠誉富国银行评级对于银行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对银行的意义惠誉富国银行评级可以帮助银行提升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
评级结果还能够帮助银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对投资者的意义惠誉富国银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帮助他们评估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富国银行介绍

富国银行创立于1852年,是加利福尼亚历史最悠久的银行。
通过收购当地银行和美国西部地区银行,富国银行稳步发展。
然而,1995年,该行却紧缩规模,只在加利福尼亚开业。
富国银行因其优异的业绩闻名遐迩,1995~1996年,这家超级地区零售银行开始起步启动增长。
富国银行收购了加利福尼亚的竞争对手,第一洲际银行集团。
1997年,富国银行的收益为67亿美元,资产为975亿美元。
1998年6月,富国宣布与NORWEST进行340亿美元的等量合并,组成美国第七大银行,资产达1910亿美元,又一次将银行原有资产翻了一番。
富国银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务的银行,业务范围包括社区银行、投资和保险、抵押贷款、专门借款、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
富国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在美国的17个州都名列前茅,是美国第一的抵押贷款发放者,第一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拥有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
是美国唯一一家被穆迪评级机构评为AAA级别的银行。
可以不夸张地说,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好的银行。
从1852年起,富国银行已经成为美国西部信贷服务的标志性企业之一。
2008年至2011年三年,富国银行完成了对美联银行(Wachovia)的收购。
在这之前富国银行从2001年到2007年的每股收益分别如下:1.02,1.62,I.85。
2.07,2.27,2.49,2.38(美元)。
通过计算可知,富国银行每年以15.4%的年组合比率增长。
盈利能力强,保持一贯性,并呈上升的趋势。
从2001年到2007年,富国银行的股本回报率分别如下:12.79%,18.66%,19.36%,19.56%,19.57%,19.52%,17.12%。
这七年的平均股本回报率为l 8.08%。
远高于美国公司的平均股本回报率12%。
批准美联银行收购业务的同时,在泡沫时期富国银行也否决了很多其他业务。
从2003年到2006年,富国银行不断抛出高风险的次级贷款,结果其市场占有率从11.9%下降到了10.2%。
小微业务经营模式篇:富国银行“社区银行”模式

小微业务经营模式篇:富国银行“社区银行”模式富国银行作为美国第四大银行,市值已经超越中国工商银行。
富国凭借独特的发展战略与业务模式,不仅成为美国受次贷危机冲击最小的大型商业银行,更成为唯一在危机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银行。
该行以社区银行为主干,以交叉销售为工具,以小微业务为深耕市场,创立了特色化的国际大型零售银行模式,成为全球银行业的典范。
现阶段,富国银行逐渐形成了以社区银行、批发银行为主,富国理财为辅的三大业务结构。
其中,社区银行是富国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全面且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多年来,社区银行的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50%以上,最高峰值达70%。
该银行通过加强社区银行渠道建设、强化交叉销售能力、深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等举措,构建了全面的社区银行管理模式,拥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图表 1:富国银行的三大业务条线富国银行社区银行下辖小企业银行部、个人及小企业存款部、消费者联络部、网络服务部和地区银行,主要包括融资、储蓄、中间三大业务类型。
图表 2: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具体业务(一)富国社区银行的精细化模型社区银行的一个短板便是业务模型不足容易偏离发展战略,导致经营效率较低。
为实现社区银行业务的精细化运作,富国银行通过分拆,从简单的“收入-费用=利润”公式中导出了密度、交叉销售、效率和投资4大模型,并通过以模型量化指标取代传统的考核指标,使部门和机构的驱动不偏离其总体战略。
这样数量化的考核体系使得员工及部门业务开展不至于偏离既定战略同时科学控制规模发展的成本支出。
图表 3:社区银行业务模型资料来源:富国银行网站1.密度模型密度模型的关键是在不同的市场(城市)中按照合适的密度设立网点并且主要任务在于吸引当地居民开户。
通过调研及数据分析,在网点人口覆盖率及对应的市场份额曲线上寻求斜率最大的位置,同时扩展客户以摊低固定成本。
根据富国测算,每500个住户的增长将提高每个网点10-20bp 的ROA(资产收益率)水平,因此社区网点的数量和质量均为密度模型中的关键部分,在数量化的模型之下,各社区网点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同时也避免集团盲目扩张导致的资本支出上升。
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历史

富国银行目前是美国第5大银行,主要在美国西部和中西部开展业务。
因巴菲特在1989年开始对其投资,而被投资者们熟知。
而并不太为投资者们熟知的是,富国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取得的辉煌业绩。
本文就是我在“研究”了富国银行的经营后,对其在小微企业贷款上的一些看法。
最近关注银行的坛友很多,我在这里就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来探讨,如有谬误,也请各位坛友不吝指正。
一、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历史:1、1990年以前,富国银行并不是美国主要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
2、1989年(巴菲特也在此时开始买入富国银行股票),在其零售银行业务下创建了“小企业银行业务集团”,专门服务于小企业客户。
又在其下设立了小企业贷款部,为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小企业提供贷款。
3、1994年,成本分析显示,通过传统的标准放贷程序(分销、发放、贷后管理)来发放超小额贷款,由于成本过高,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于是在该年创建了“企业通”,采用简化流程的方式,向年销售额低于200万美元的微型企业提供上限10万美元的超小额贷款。
4、到目前,富国银行已成为美国小微企业贷款排名首位的银行,其在该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第二名(花旗)和第三名(摩根大通)的总和。
其拥有全美第1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1年能受理200万笔小微企业贷款。
二、富国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介绍: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由该银行旗下的两家专门机构负责,各负责以下两个贷款产品线:1、“企业通”(Business Direct)。
a、贷款上限为10万美元;b、客户定位为年销售额<200万美元的微型企业;c、大部分贷款仅通过邮件、电话或分行柜台发放,连客户经理都没有;d、在贷款发放和账户监控中大量使用信贷评分,不使用纳税申报表或财务报表;e、通常无担保物。
2、“小企业银行”(Business Banking)。
a、贷款上限为100万美元;b、客户定位为年销售额200-2000万美元的小型企业;c、贷款由训练有素的客户经理负责发放;d、贷款发放基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e、通常需要提供担保物。
巴菲特之道-投资案例分析之富国银行

投资案例分析之富国银行如果说通用动力公司是巴菲特最令人迷惑的投资案例,对于富国银行的投资就是最具争议的案例了。
1990年10月,巴菲特宣布伯克希尔投资2.89亿美元购买500万股富国银行的股票,均价57.88美元/股。
伯克希尔拥有10%的富国银行股票,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
那年年初,富国银行股价还是86美元/股,但是随后,投资者开始抛弃加利福尼亚州的银行和信用社,他们担心席卷西海岸的房地产萧条,会导致银行在商业地产和住宅方面的坏账大幅增加。
因为富国银行是加州最大的商业地产贷款提供者,投资者大幅抛售其股票,而卖空者也乘机兴风作浪。
卖空的仓位在10月份跳升了77%,与此相反,巴菲特此时开始买进。
在伯克希尔成为第一大股东的第二个月,围绕着富国银行的战斗堪称是场重量级的较量。
一方是巴菲特代表的看多一方,投了 2.89亿美元押富国银行会上升;另一方是空方,打赌已经下跌49%的富国银行注定会继续下跌。
美国最大的卖空商费什巴赫兄弟公司(Feshbach Brothers)与巴菲特唱起了对台戏,该公司在达拉斯的一位基金经理汤姆·巴顿说:“富国银行就是一只死鸭子。
我虽然不敢说它已经到了破产的境地,但它的确已经不堪一击。
”32巴顿的意思是富国银行的股价会从哪儿来、跌回哪儿去。
保德信证券公司(Prudential)的分析师乔治·塞勒姆说:“巴菲特以买便宜货和长期持有闻名,但是加州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得克萨斯州(房地产崩溃的危险之地)。
”33他指的是,发生在得克萨斯州的由于能源价格下滑导致的银行危机。
《巴伦》杂志的约翰·李休说:“如果他在底部买入银行股,巴菲特并不担心等的时间更久些。
”34巴菲特非常熟悉银行业务。
早在1969年,伯克希尔就购买过98%的伊利诺伊国民银行信托公司。
《银行控股法案》出台之后,要求伯克希尔剥离银行业务,在此之前,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年报中,每年都会提到银行的营收与利润情况。
富国银行的发展(一)

一、富国银行的发展历程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mpany) 1852年诞生于加利福利亚州,发展至今已有160年历史,至2022年一季度末发展成为美国总市值第一、资产规模第四的大型银行。
我们根据资产规模将其成长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早期成长期(1852年-1992年),规模处于500亿美元以下。
在这100 多年的时间里通过收购加州当地和西部地区银行,富国银行逐渐从加州一家地方小银行成长为一家全国性银行,期间因为其卓越的经营业绩而拥有很好的声誉。
(二)并购壮大期(1993年-2022年),规模处于500亿美元-5000亿美元之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富国银行进入快速扩展期。
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低迷期,收购或者合并其他银行实现资产和盈利规模的稳步提升,标志性事件为次贷危机时期(2022年10月) 成功收购美联银行,成为全球第六大银行(以核心资本计算) 。
(三) 整合发展期(2022年以后),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2022年富国银行开始与美联银行业务整合,各项盈利指标逐步回升。
至2022年1季度末总资产超过1.3万亿美元,雇员超过27万人,拥有分支机构 (Stores) 超过9000个, ATMs 超过12198台,成为以总资产计算的美国第四大银行。
二、富国银行成就高盈利的商业模式从1980年至今富国银行股价增长超过30倍,其经营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赢利能力始终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除金融危机和兼并收购时期,公司近20年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始终保持在1%和15%以上,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即便是在历次金融危机中,盈利能力同样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
1 本文美国银行业的行业平均统计范围为美国主要商业银行,包括: BAC、BBT、FITB、KEY、PNC、STI、USB 和WFC。
2 报告中“富国 vs 行业”指标计算公式: (富国相关指标-行业平均) /行业平均。
富国银行读后感

富国银行读后感最近读了关于富国银行的一些资料,感触还挺多的。
富国银行,这可是在金融界大名鼎鼎的存在。
说起对它的了解,还得从它的发展历程开始。
一开始,我就被它那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拼搏劲儿给吸引住了。
它可不是一开始就顺风顺水,站在巅峰的。
而是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一步步地摸索着前进。
就拿它在服务客户这方面来说吧。
富国银行特别注重和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的,人家真的是把每个客户都当成宝贝一样对待。
比如说,有个客户小李,他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每个月工资也不算高,但是有存钱和理财的想法。
他走进富国银行的那一刻,可能心里还有点忐忑,不知道自己这点小钱能不能得到重视。
但富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可没有因为他钱少就敷衍他。
工作人员耐心地听小李讲他的需求,给他分析各种理财方案的利弊,一点一点地帮他规划。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疑问,工作人员都会认真解答,直到小李完全明白为止。
这种贴心的服务,让小李觉得自己不是在和一个冷冰冰的银行打交道,而是有一群真心为他着想的朋友。
再说说富国银行在创新方面的努力。
在大家都还在走传统路线的时候,富国银行就敢大胆尝试新的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走老路,而富国银行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比如说,他们推出的那个手机银行应用,简直太方便了!以前办个业务,得专门跑银行,排队等半天。
现在呢,只要拿出手机,点几下就能搞定。
我就想象着有个大妈,以前为了查个账户余额,还得专门坐公交去银行,现在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就把事儿办了,还直夸这玩意儿方便。
还有他们在风险管理上的谨慎态度,也让我印象深刻。
金融这行,风险无处不在。
富国银行就像是一个小心翼翼的舵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稳稳地驾驶着船只。
他们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去冒险,而是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印。
比如说,在面对一个看似很赚钱但风险很高的项目时,富国银行不会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而是仔仔细细地评估风险。
他们会派专业的团队去调查、分析,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在前头。
巴菲特买富国银行案例

巴菲特对于富国银行的投资富国银行是美国唯一一家被穆迪评级机构评为AAA级别的银行。
可以不夸张地说,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好的银行.从1852年起,富国银行已经成为美国西部信贷服务的标志性企业之一。
富国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富国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如下:2004年富国银行的每股盈利、贷款增长率和存款增长率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净资产收益率是19.6%,总资产收益率 1.71%。
资本充足率为12.07%,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1%。
不良贷款率为0.55%。
从财务指标的长期表现来看,富国银行20年以来取得了23%的股东复合回报率。
市值从20年前的不足10亿美元增长到1050亿美元,股价由84年的 1.92升到2004年的62.15,是原来的31.37倍。
每股盈利由1984年的0.84元增长到2004年的1.86元,增长了10.40倍.------------------------------------------------1989-1996年间,巴菲特多次买入富国银行,总成本5亿美元左右。
投入细节如下:购买年份价格总成本百万 PE PB1989 58 289 5.3 1.211992 67 92 15.3 1.411993 99 43 10.0 1.541996 148 74 7.4 0.95从上面的表可以看出,巴菲特买入富国银行的PE一般不超过10倍,主要投资PE只有5倍左右。
而PB一般不超过1.5倍。
(注:92年PE为15倍,是因为当年利润大幅下滑造成PE 偏高)2、当时的富国银行情况:富国银行历史上是家优秀的加州地方性银行,但由于89--92年的美国经济危机,使得加州经济持续衰落,而银行业是高周期性行业,富国银行也随之进入长达数年的低迷期。
股价在88-89年大幅下跌了40%。
3、巴菲特为什么要买入富国银行1)富国银行中间业务持续上升,84--89年利息收入年增长15%,而中间业务收入年增幅达24%;2)公司的成本增幅远小于收入增幅,非利息支出年均只增长了12%,说明公司成本控制良好;3)公司历史上的ROE和ROA记录良好,公司的ROE常年保持25%以上,ROA保持在1%以上,是家管理优秀的公司;4)富国银行的估值非常之低,安全边际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国银行
富国银行是美国唯一一家获得AAA评级的银行,建于1852年,名称一直未变;按商业银行资本市值,全球排名第四。
第一,富国银行是以全能型的以客户为导向的银行。
银行的目标是满足客户在财务上的全部需求,帮助他们在财务上取得成功。
银行的服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这一点贯穿在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中,成为富国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的动力。
第二,富国的交叉销售的模式为利润创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富国银行有一个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地方,它的分支机构都不叫做分行,而是叫做商店。
这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叫法。
富国很注重销售,尤其是交叉销售,平均起来,它可以向一个公司客户推销5.3个金融产品,向个人客户平均推销4.6个产品。
这种交叉销售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富国银行对客户资源的利用能力,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富国银行很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在风险的分散化上做得很好。
富国拥有80个业务单元,分别为客户一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金融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这样就把业务的风险分散化了,使其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风险的分散化也是富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主要原因。
第四,富国十分注重对于渠道的建设,富国的柜台、电话、网络和ATM的建设都十分完备。
网络银行是全美最好的,ATM网络是全美第四大的。
这些措施能使富国的客户随时随地享受服务。
巴菲特向来价值投资,不好的企业,没有潜力的企业他一般不会
投。
富国银行除了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市值最大,资产排名第四),也许还是最枯燥乏味的银行。
富国银行绝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传统的消费者和企业贷款。
然而该行持续盈利的能力让“股神”巴菲特成了它的忠实拥趸——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206740, 860.00, 0.42%)(Berkshire Hathaway)持有大约240亿美元富国银行股份,为第一大重仓股。
富国银行的稳健作风也使得它很大程度上避开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与其他大行不同,富国银行没有涉足那些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和有毒证券。
另一个好处是,富国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相对较小。
不过最近富国银行对次级汽车贷款表现出兴趣,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次级汽车贷款商之一。
最近该行还忙于向现有客户提供更多其他金融产品。
我们来看一下富国银行是怎么做的:
一、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历史:
1、1990年以前,富国银行并不是美国主要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
2、1989年(巴菲特也在此时开始买入富国银行股票),在其零售银行业务下创建了“小企业银行业务集团”,专门服务于小企业客户。
又在其下设立了小企业贷款部,为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小企业提供贷款。
3、1994年,成本分析显示,通过传统的标准放贷程序(分销、发放、贷后管理)来发放超小额贷款,由于成本过高,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于是在该年创建了“企业通”,采用简化流程的方式,向年销
售额低于200万美元的微型企业提供上限10万美元的超小额贷款。
4、到目前,富国银行已成为美国小微企业贷款排名首位的银行,其在该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第二名(花旗)和第三名(摩根大通)的总和。
其拥有全美第1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1年能受理200万笔小微企业贷款。
二、富国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介绍:
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由该银行旗下的两家专门机构负责,各负责以下两个贷款产品线:
1、“企业通”(Business Direct)。
a、贷款上限为10万美元;
b、客户定位为年销售额<200万美元的微型企业;
c、大部分贷款仅通过邮件、电话或分行柜台发放,连客户经理都没有;
d、在贷款发放和账户监控中大量使用信贷评分,不使用纳税申报表或财务报表;
e、通常无担保物。
2、“小企业银行”(Business Banking)。
a、贷款上限为100万美元;
b、客户定位为年销售额200-2000万美元的小型企业;
c、贷款由训练有素的客户经理负责发放;
d、贷款发放基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e、通常需要提供担保物。
三、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一些闪光点:
1、定位:
富国银行是将95%的小微企业定位为个人(消费者)市场下的一个特殊细分市场,而不是“企业”客户。
2、客户分布:
(1)按企业规模分:
大多数客户的企业规模都很小(这似乎是废话),其中:
年销售额<5万美元的企业约170万家
5-10万美元约260万家
10-20万美元约220万家
20-50万美元约180万家
50-100万美元约70万家
100-500万美元约60万家
500万美元以上约20多万家
由上分布数据可见,年销售额100万美元以下的客户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90%以上),年销售额50万美元以下的在数量上也占85%。
70%的企业只拥有5名及以下的员工。
(2)按经营年限分:
它们不是“初创公司”。
经营了20年以上的企业约350万家
12-20年约420万家
10-12年约100万家
10年以下约110万家
由上经营年限客户分布数据可见,富国银行在挑选小微企业时,经营了10年以上的企业数量占了约90%。
3、美国的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历史表现:
在美国,向小微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是一项庞大且仍然处于增长阶段的业务。
以10万美元及以下的贷款额的历史发放情况来看,2005年以前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是美国GDP增长速度的3-4倍。
4、放贷流程的重大改变:
若继续采用传统的标准放贷程序来发放小额贷款的话,则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只有在很少一部分客户身上才能盈利。
这主要是由于各种成本太高造成的。
富国银行在1994年对小微企业贷款流程作出了重大改变后,使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盈利性大增,持续十多年来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成功经受住了次贷危机的巨大考验。
放贷流程主要有如下改变:
传统流程新流程
(1)必需通过分行或信贷官员进行申请―――――只需通过邮件、电话或分行柜台进行申请
(2)必需提供报税表、财务报表――――――――无需提供这两表
(3)由人工对申请进行仔细审核――――――――2/3的申请实现了电脑自动化审核、批复
(4)需进行年度审核―――――――――――――无需定期审核,
授信是“常青的”
(5)通常需要担保物―――――――――――――通常不需担保物
(6)在企业贷款系统中簿记――――――――――在个人贷款系统中簿记
(7)要求很低的贷款损失―――――――――――因定价较高,可以允许较高的贷款损失
5、记分卡:
针对小微企业主申请贷款的记分卡,是富国银行用来审核该申请是否可以通过的决策依据。
这个记分卡是一张电脑机读卡(有点像中国的学生考试用的机读卡),上面记录有该企业、企业主的各种相关信息,其中典型的信息有:
(1)行业
(2)经营年限
(3)成为富国银行客户的年限
(4)存款余额
(5)营业收入区间
(6)营业场所
(7)企业主的信用记录
(8)企业主的金融资产和负债
……
在美国这样的信用社会中,记分卡及其后台的自动化系统的使用
实现了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的自动化审核批复,使小微企业贷款得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操作,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大举提高了富国银行该业务的总量,并使其最终成功抓住了这一片蓝海。
6、放贷后的管理:
对每个客户进行持续的动态的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盈利性。
关键词是“持续”、“动态”。
能达到这样的自动程度,得益于美国高度发达的个人信用记录网络体系。
比如,每个月,银行都从个人征信机构获取他的每个客户的100多条动态信息(如评分、用款、查询、账户数量、贷款余额等),在通过电脑程序根据这些信息自动作出判断,并根据得出的判断,采取必要措施,比如“企业通”经常根据客户的风险行为(如经常性拖欠、超出额度)来提高价格,对表现良好的低风险客户降低利率,或提高贷款上限,从而逐步压低风险较高客户的贷款余额比重,增加低风险客户的贷款余额比例,甚至对某些进入黑名单的客户直接关闭账户。
这样提高了总体安全性和盈利性。
7、交叉销售:
在大量小微企业成为富国银行的贷款客户的过程中及以后,很多都与富国银行签了企业、个人的金融中间业务的合同,这样就实现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长足进步,而这也是巴菲特看好富国银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在大多数人(包括银行们)心目中,是风险很
高的地雷阵。
而富国银行过去15年在该领域的实践表明,只要方法正确,这个别人眼中的地雷阵也可以变成自家治下巩固的根据地,成为塑造辉煌的前进堡垒。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按照传统模式操作无疑是高风险的,而在采取了符合实际的金融创新后,则变成了巴菲特的信里和价值投资者们口中低风险的化身。
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可能很大,这既可以视为小微企业贷款的艰巨性,也可以看作它的巨大潜力。
可以说,在中国的小微企业贷款领域里,同当年富国银行理念和行动最接近的银行将最有希望拥有和主宰这片蓝海领域。
而遍观国内诸银行,这样的未来之星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