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操作规程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品质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预设的标准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提高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份操作规程对于品质检验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1.1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和设备,例如量具、试验设备、仪器等。
1.2 校准检验设备。
在进行品质检验之前,应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确定检验样本。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批次,确定需要进行检验的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
二、检验操作流程2.1 样品接收。
在检验前,对接收到的样品进行核对和记录,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检验项目确认。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确认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2.3 进行检验操作。
按照检验项目和标准,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和测量,记录检验结果。
2.4 处理异常样品。
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并根据公司的流程进行处理。
2.5 结果评定。
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合格与否的评定,并记录结果。
2.6 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和要求,编制检验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相关部门。
三、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3.1 定期保养。
对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3.2 校准和维修。
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并及时维修和更换不合格的设备,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文件和记录管理4.1 检验记录。
对每次检验的样品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的接收情况、检验项目和结果。
4.2 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并妥善保存,作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追溯的重要依据。
4.3 文件管理。
建立健全的文件管理制度,包括文件的编号、索引和归档等,确保文件的准确和完整性。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
定期对品质检验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质量部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安全,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检验任务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第三条所有质量部检验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
第四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二章人身安全规定第五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遵循以下规定:1.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安全鞋等,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佩戴呼吸防护装备、防护眼镜等。
2.遵循安全操作要求,不得任意越过安全警戒线、闯入限制区域。
3.在作业现场,不得擅自拆动、调整设备设施,必要时需向相关人员请示并得到许可。
4.严禁使用与检验工作无关的设备和工具。
5.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现的存在安全隐患和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况。
第六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人员的安全,遵循以下规定:1.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遵守火灾防范措施,不得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或明火作业。
3.保持工作台面整洁,不得堆放杂物,防止滑倒和物品落地造成伤害。
4.在移动设备和重物过程中,应注意周围人员,确保不会造成碰撞和压伤。
5.如发生意外事故或伤害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工作安全规定第七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定保证工作安全:1.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检验,并注意使用测试仪器和设备时的安全事项。
2.仔细阅读产品的相关技术文件和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要求,确保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认真检查和校验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
4.遵守防静电措施,确保在进行对静电敏感产品的检验时不产生静电引起的损害。
5.安全使用化学试剂和危险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八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规定了临床检验工作的操作标准、方法和流程,为保障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指导。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涵盖了临床检验的各个领域,包括常规生化、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等多个方面。
规程详细描述了各项检验项目的操作步骤、试剂准备、仪器使用和结果判读等内容,确保了检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此外,规程还包括了对于临床检验人员的要求和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提高了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临床检验是患者诊疗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检验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实施,不仅为临床检验人员提供了操作指南,还为医疗机构建立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可靠和安全的临床检验服务。
总之,《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临床检验领域的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医疗机构能够认真遵守规程要求,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检验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检验科都有什么操作规程

检验科都有什么操作规程检验科是医疗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环。
在此岗位上,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检验科常见的操作规程:1. 样本采集操作规程:- 采集样本前,医务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并核对患者的信息,以保证采集样本的准确性。
-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样本采集管和采集器具,如罐、管等。
- 清洁和消毒采集部位,以避免样本污染。
- 采集样本时,注意采集的顺序和技巧,尽量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
- 采集样本后,妥善处理样本,如正确封闭管盖、标注采集时间等。
2. 样本运输操作规程:- 样本采集完成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标识和记录方法,将样本装入专用的运输容器中。
- 样本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本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避免样本漏露或破损。
- 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样本的振动和颠簸,以保证样本的稳定性。
- 对于需要迅速处理的样本,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快递或专人送达。
3. 样本处理操作规程:- 样本接收后,需要进行确认和核对,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不同的检验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样本处理方法,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程进行处理。
- 样本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控制样本的处理时间、温度等。
- 样本处理完成后,需要妥善保存,如正确封闭容器、标注处理时间等。
4. 仪器操作规程:- 在使用仪器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结果准确。
- 使用仪器时,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置和调试,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在进行仪器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眼镜等,避免仪器操作带来的伤害。
- 仪器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仪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5. 结果解读和报告规程:- 在结果解读和报告时,医务人员需要仔细核对和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 结果解读过程中,需要遵循标准化的解读方法和标准值范围。
- 报告结果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报告,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结果。
中国药典检验操作规程

•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 能过挤。
• (1)检查门的开关是否灵活,橡皮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
• (2)检查压力表蒸气排尽时是否停留在零位,关好门和盖,通蒸气或加热后,观察 是否漏气,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标示的状况是否吻合,管道有无堵塞。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或试剂等,应检查是否符合达到灭菌后的色泽或状态,未达到者应废弃。
1第一天:准备用具、培养基、稀释剂,灭菌
需氧菌总数
103cfu(≤2000) 102cfu(≤200)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5×100cfu(≤1000) 100 cfu(≤200)
(3)物品取出,
控制菌 • 随即胰检酪大查豆包胨装液体的培完养整基性,若有破坏或棉塞脱掉、包装有明显的水浸者,不可作为无菌物
若木糖赖氨酸品脱使氧胆用酸。盐培琼脂养培基养或基平试板剂上等有疑,应似检菌落查生是长否,且符三合糖达铁琼到脂灭培菌养基后的的斜色面为泽红或色状、底态层,未为黄达色到,者或斜应面废黄弃色、底层黄
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容物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3(例如500mL的三角瓶最好装300~350mL培养基,以防再次加热融化时爆沸)
。
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 倍或以上。
大肠埃希菌
不得检出
色或黑色,应。进取一步出进的行物适宜品的掉鉴落定试在验地,或确证误是放否不为沙洁门处菌,。或沾有水液,均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物品 取(大出2肠)预 埃大培希型养氏高后菌使属压的蒸用 合控气胰制。 格锅酪菌取 物:大供放出 品豆试置胨液的,灭应液,合菌标体置物格培于有品养工灭分灭基作菌别菌台包物上日扎;品期好,,及应直有存接效放放入期于消限贮毒。藏筒内室,或物防品之尘间柜不内能过,严挤。禁与未灭菌物品混放。凡
出厂检验操作规程

出厂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与范围出厂检验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检验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以确保产品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出厂检验工作。
二、工作原则1. 出厂检验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3. 检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检验设备,确保设备完好,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4. 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验记录要求,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
三、检验设备准备1. 准备检验用的各种设备和仪器,包括测量仪器、检测仪器、试验设备等。
2. 检查各种设备仪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经过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好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要求,以便在检验过程中参考使用。
四、检验流程1. 根据产品型号和规格,确定出厂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2. 对产品外观进行检验,包括表面是否平整、无损坏、无腐蚀等。
3. 对产品的各项性能进行检验,包括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输出功率等。
4. 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验,包括绝缘电阻、防爆等。
5. 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检验,包括耐高温、耐低温、防水等。
6. 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验,包括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标准等。
五、记录和报告1. 在检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完毕后要整理检验数据和结果,制作检验报告,并由主管部门审核。
3. 将检验报告和相关资料存档,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六、质量管理1. 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 对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返工或重新生产。
3. 对检验结果合格的产品要及时放行,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出厂。
七、附则1. 出厂检验过程中如有疑问或难以判断的情况,要及时向主管部门请示。
2. 在检验过程中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检验质控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质控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质控操作规程:
① 确保所有仪器和试剂都在有效期内,并按要求存储;
② 在每天开始检测前,先做仪器校准,确保其准确无误;
③ 使用质控品进行检测,质控品的浓度应该覆盖常规样本范围;
④ 记录质控结果,与先前建立的质量控制限进行比较;
⑤ 如果质控结果超出控制限,需查找原因,可能是仪器、试剂或操作问题;
⑥ 解决问题后,重新做质控,直到结果在控制限内才能开始检测患者样本;
⑦ 对于每一批次的样本检测,都要插入质控样本,实时监控检测过程;
⑧ 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与同行比对结果,持续改进;
⑨ 建立质量控制记录档案,保存所有质控数据和解决措施;
⑩ 定期培训实验室人员,确保每个人都熟悉质控流程;
⑪ 仪器维护要按时进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检测结果;
⑫ 定期审核质控程序的有效性,必要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检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检验员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为了确保检验员的安全,保护检验员的生命和健康,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操作规程严格遵照说明书操作,不随意更改。
3.操作前认真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以及操作区域是否安全。
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流程,不得违反规定操作。
5.发现异常和针对安全的问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向领导汇报。
三、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在进行任何检验工作之前,检验员必须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运转和完好。
如果设备存在问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通知领导处理。
2.操作前确认操作区域是否安全在操作前,检验员必须确认操作区域是否安全,防止其他人员的干扰和伤害。
3.操作时穿戴安全装备检验员在进行任何工作时,必须穿戴静电防护服、手套、鞋套、防护眼镜等安全装备,防止静电伤害和其他损伤。
4.按照说明书操作在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对于不确定的操作,必须请示领导或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5.避免操作误差在接触到样品和试验药品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操作误差。
6.遵守安全制度和流程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必须遵守安全制度和流程,不得擅自更改。
对于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领导。
7.不得操作疲劳在进行长时间的检验工作时,必须休息,避免疲劳影响操作质量和安全。
8.清理现场在检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并妥善保管设备和物品。
四、注意事项1.禁止在无人看管地方进行检验操作。
2.禁止在操作区域内吸烟、喝酒和吃东西等行为。
3.禁止随意触摸、拆卸和调整设备。
4.必须使用防护手套,防止试剂和化学品对手部的损伤。
5.禁止使用损坏的设备和工具。
6.禁止使用过期的试剂和检验药品。
7.禁止将试剂和检验药品倒入坏掉的容器中。
8.遵守操作流程,避免操作引起的误伤。
五、结论检验员在进行每项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确保自身的安全,增强工作的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金斯服装有限公司
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QO—20—04.
一、裁剪衣片检验:
1、裁剪之后,为保证服装的质量和缝制工序的顺利进行,要对衣片
进行检验,简称为验片。
2、验片的内容如下:
(1)裁片与样板相比,检查各裁片是否与样板尺寸、形状一致。
(2)检查刀口、定位孔位置是否准确、清晰、无遗漏。
(3)检查对条、对格是否准确。
(4)疵点的躲裁是否合理,衣片的主要部位疵点要进行换片。
(5)主、副料之间色差是否符合等级标准。
(6)检查裁片边际是否光滑圆顺。
(7)前后衣片相比、检查缝合部位(领阔、肩宽、袖笼等)形状、规格是否合理。
二、缝制熨烫质量检验:
1、部件外形检验:
检查领、袖、袋等部件成形后,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该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检查。
2、规格检查:
检查主要部位(如胸围、肩宽、衣长、挂肩、底摆、袖长、袖口等)的尺寸规格是否符合标准规格,对不同的面料,特别是有弹力较大的、很容易使其变形,因此在缝制时应加以抽查,及时查
明原因。
3、外观检查:
(1)主料之间及主副料之间的色差是否符合标准。
(2)缝合后外观是否平整,缝缩量是否过少或过量。
(3)线头处理是否干净,包缝、挽边宽窄是否均匀统一,里面是否有毛漏。
(4)加固部位是否用套结机套结或打回针,合肩部位是否加肩条等。
(5)滚边处是否滚实、丰满、端正。
4、缝迹(线迹)质量检验:
缝迹的数量及缝迹的光顺程度是否符合质量规定,缝制的程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线迹的外观、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5、熨烫质量检验:
(1)检查熨烫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熨黄、污迹等现象,有无因用力不当拉拽而变形的。
熨烫温度、压力参数如下:
(2)缝子要烫平,衣服的轮廓要烫出烫正、底领等重要部位,不得变形。
三、面、辅料、机零件、计量器具、低值易耗品检验:
1、面、辅料到厂后,先检验面、辅料是否合格,合格品是否盖上
检验合格章,不合格品是否与客户或面料厂方进行交谈。
是换
面料,还是降低标准,要及时拿出解决的方案。
2、机器零件、计量器具、低值易耗品检验委托机电班来帮助检验。
四、检验后处理方法:
1、半成品检验后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在小组里回修,如回修后仍不
合格,应该立即把该换片的换片,该重新做的重新做,直到合格为止。
2、成品检验后发现不合格品,应退回到班组里回修。
如回修后仍不
不合格,就应按报废品处理。
3、每个款的衣服在裁剪时都要加放1%的数字,以确保大货出运数。
附表一:面、辅料可接受范围:见《面、辅料质量管理规范》;
附表二:裁片检验项目及控制范围:
附表三:机缝车间半成品检验项目:
1、班组检验员每天早、中、晚分别测量半成品主要尺寸,每次不
少于3件,发现尺寸异常对于全天下来的半成品进行逐件测量。
2、后道车间总检每天早、中、晚分别测量成品全部尺寸,每次不
少于3件,若某部位超出尺寸公差范围,则加抽3件相同尺寸的产品,对相应部位进行尺寸测量,若加抽的3件里,有1件继续超出公差范围,则对于该班组的所有交货尺寸进行逐一测量并通知班组进行回修及下批产品该尺寸的控制。
3、服装半成品车缝工序检验项目:
附表四:后道车间半成品、成品检验项目:
附表四、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中抽样部分载录:
1、SN/T1932.2-2008《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2部分:抽样》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单位:件(套)
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单位:件(套)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单位:件(套)
2、抽箱数为总箱数开平方乘0.6,结果取整数。
3、在服装检验中引用的标准还有:
(1)SN/T 1932.1-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1部分:通则》
(2)SN/T 1932.2-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2部分:抽样》
(3)SN/T 1932.3-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3部分:室内服装》(4)SN/T 1932.4-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4部分:牛仔服装》(5)SN/T 1932.5-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5部分:西服、大衣》(6)SN/T 1932.6-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6部分:羽绒服装及羽绒制品》
(7)SN/T 1932.7-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7部分:衬衫》(8)SN/T 1932.8-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8部分:儿童服装》(9)SN/T 1932.9-2008 《进出口服装检验规程第9部分:便服》(8)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础安全技术规范》
(8)GB/14272-2002《羽绒服装内销行业标准》
4、末期检验过程中测量全部尺寸,每码不少于2件,若某部位超出
尺寸公差范围,则加抽3件相同尺寸的产品并对相应部位进行尺寸测量,若加抽的3件里,未出现尺寸超出公差范围的视为该批产品合格;有1件或以上继续超出公差范围的,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进行翻箱,直至该批所有产品尺寸全部控制在公差范围内再进行重新末期检验,并及时通知车间及班组,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及跟踪。
说明:如果超出公差的尺寸不妨碍消费者穿着,与客户协商后,客户
同意出货的由客户代表在总检报告中签字后同意放行。
5、常用单位的换算公式:
1foot(英尺)=30.48cm(厘米)=0.3048m(米)
1inch(英寸)=2.54cm (厘米)
1yard(码)=0.914m (米)
1m(米)=39.37inch(英寸)=1.0936yard(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