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中考政治复习总结【学案】-八年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节:财产属于谁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属于谁)word教案(一)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使学生具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能指出具体事例中的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
学生能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具体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能够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财产的分类和个人合法财产的内容
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情境教学法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学生零用钱使用管理情况调查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财产属于谁一、合法财产
1.合法财产的范围
2.财产的归属
3.财产所有权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

【课题】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2)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
(3)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为人类贡献,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2.能力目标(1)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
(2)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
3.知识目标(1)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涵义。
(2)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
(3)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4)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学情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财产及其所有权日益重视。
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未成年人对知识产权了解不多,会购买一些盗版光盘、抄袭他人作品,所以,要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财产所有权的内容2.难点: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区别突破方法:通过借、租、售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说明财产所有权的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法定继承的特点。
以达到重点、难点的突破。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事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本P67-84,预作课本问题。
【课时计划】共4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知识导引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知识导引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知识导引●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及财产所有权的涵义,理解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意义、方式,学会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财产权。
正确认识遗产和继承问题,如遗产的涵义、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
知道什么是智力成果以及它的类型、作用,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
通过学习,培养财产意识;培养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权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的意识;培养智力成果权意识;提高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提高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的能力。
●二、知识网络●三、学法点拨本课包括“财产属于谁”、“财产留给谁”、“无形的财产”三框内容。
第一框“财产属于谁”,主要阐述财产所有权的涵义,说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在学习“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这一内容时,首先,我们要从身边或家庭财产的数量、质量变化导入,理清财产的归属问题。
其次,正确认识公民的个人财产,知道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依据法律规定,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再次,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涵义,它主要是指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四项权利。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本课的重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理解法律维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二是掌握法律是如何维护我们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知道民法和刑法分别在维护合法财产所有权中所起的作用。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这一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还是我们学习本课知识的落脚点,其核心是培养我们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辽宁辽阳九中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采用诉讼方式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上和解决行政违法问题上。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还可以补充新的情景,帮助学生弄清上述问题。课前最好学习行政诉讼法的有关部分。教学过程中可对行政违法问题多作些解释。
教学重点
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依法维护智力成果;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教学难点
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依法维护智力成果;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框题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建议第一框财产属
于
谁
本框由三个目即“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构成。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本课重点)
我国法律具有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功能,这是由我国法律的阶级本质决定的。本目首先介绍了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国家运用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采用不同方式有效地保护着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即是本课的难点又是重点)
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本目从社会财产的归属切入,引出有的社会财产归个人所有。接着具体阐明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最后介绍了财产所有权的涵义,并指出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
民法通则规定:“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因其比较复杂,故教材未予涉及。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七课资料之财产属于谁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七课资料之财产属于谁1.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3.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的民事法律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5.我国刑事法律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6.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法律禁止的行为就是道德所强烈谴责的行为,对于某些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恶劣行为,仅仅谴责一番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打击施恶者。
所以说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7.①.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执时,我们应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②.当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占有人返还原物;③.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④.当发生可修复的争议时,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恢复原状。
⑤.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行政违法现象,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七课资料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第六课知识之知识助我成长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第六课要点之珍惜学习机会。
九年级政治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复习提纲

第1页 共2页第2页 共2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考点概述】1、社会财产按归属划分为几类?2、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个人所有财产包括的内容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内容4、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意义5、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6、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是什么?7、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什么?8、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及其重要性是什么/9、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10、被继承人的含义、继承人的含义、继承权的含义11、遗产的含义及遗产成立的条件1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法定继承人确立依据13、法定继承顺序及要求14、法定继承的含义、遗嘱继承的含义15、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16、关于遗赠的法律规定17、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发扬什么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18、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的法律依据19、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20、智力成果的含义、表现、保护智力成果的意义21、智力成果权的内容22、如果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时怎么办? 23、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 24、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 25、面对盗版行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中考链接】 (2011年吉林省中考题)对右侧漫画中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学术交流 B.省时省力,值得推广 C.学术参考,无可厚非 D.没有尊重他人的著作权 (2013年吉林省中考题)在2012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假冒案件6512件,受理专利纠纷案件2510件,办案总量比2011年增长两倍。
这项行动的开展 ( ) ①鼓励了公民的创新精神 ②能彻底消除盗版行为的发 生 ③维护了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④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课堂5分钟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一)(new)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一)1。
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有哪些?(1)施工发现的________________的埋藏物。
(2)捡拾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采用____________获得的财产(如偷、抢、骗).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________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____________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3.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原因)(1)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能够维护公民的____________,激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1)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所有权的________武器。
(2)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所有权的________武器。
参考答案1.所有人不明他人的遗失物非法手段2.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法律经济利益3.物质基础正常生活积累财富、创造财富4.重要锐利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关于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笔记拥有财产的权利1.财产所有的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2.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它合法财产3.财产所有权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在我国,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4.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意义对于维护公民正常生活,保障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方式有那些?①法律:宪法;民事法律(民法通则和物权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②方式:请求确认财产所有权、强令非法占有人返还原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5.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时通过诉讼确认归属,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通过诉讼要求返还,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者灭失时通过诉讼要求赔偿,出现行政违法现象时通过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
6.遗产: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作为遗产的必备的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7.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8.法定继承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注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013九年中考政治复习【学案】八年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节:财产属于谁主备人刘国旺教学目标一、学生自读教材68-75页,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通过非选择题中启示性问题的探究、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懂得用正当手段获得的财产才是合法财产,进行德育教育。
自学提纲:1、社会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哪三种?2、公民的合法财产有哪些?3、你家承包的土地属于你自己的私有财产吗?4、什么是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意义?5、你知道我们国家通过除宪法以外的哪几类法律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其中重要武器和锐利武器分别是什么?6、结合实际:谈一谈当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自学检测:一、单选题;1、我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是()A、道德、纪律B、民事法律C、制度D、政策2、公民对其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包括①、占有②、收益③、使用④、处分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④D、①③3、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忍气吞声C、动用武力解决D、表现窝囊废的样子4、在我国,施工发现的地下不明的埋藏物,捡拾他人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A、不归个人所有B、归个人所有C、属国家所有 D 集体所有5、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①、公民的合法收入②、房屋、储蓄、生活用品③、文物、图书资料④、林木、牲畜、法律允许的合法财产A、①②③④B、②④C、③④D、①④6、我国民事法律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①、责令恢复原状②、赔偿经济损失③、停止侵害④、排除妨碍、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④7、我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A、民法B、宪法C、民事法律D、刑事法律二、非选择题:(一)、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小光,在放学路上经常被一些无业人员张某、李某、崔某等不三不四的人拦截,共勒索钱财2678元。
他们不断的向小光要钱,小光怕挨打,经常从家中拿钱给他们,直至小光的母亲发现家里的钱少了,小光才向母亲讲了事情真相。
最近,这伙人因多次实施抢劫未成年人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7年和10年不等的刑事处罚。
请问:(1)他们主要侵犯了小光的什么权利?小光应采用什么样的合法方式要回钱?(2)公安机关抓获他们又把他们判处了有期徒刑,说明了什么?(3)小光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假如你在放学路上,被人拦截索要钱物,你如何应对?)验收学习:一、判断题:1、如果放学的路上遭到抢劫时,除了保护自己安全外我们还应该用法律维权()2、捡到他人丢失的牛或在出租车里拾到丢失的钱,挖到地下汉代的珍贵文物,应该归个人所有.()3、公民储蓄所得的利息的权利属于财产收益权()4、农民承包的土地可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5、李新把自己的压岁钱200元捐给玉树灾区,这是在行使财产的处分权。
()二、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侵犯财产罪的是()A、抢劫罪B、故意伤害他人死亡罪C、侵占罪D、贪污受贿罪2、教师刘某买中国福利彩票中大奖500万元,向“青海玉树灾区和希望工程”共捐款200万元,刘老师在行使对其合法财产的()A、收益权B、处分权C、占有权D、使用权3、公民对其承包的土地、荒地、山岭、鱼塘、煤矿、滩涂、森林、草原、房屋的宅基地均享有()A、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B、个人所有C、使用权D、所有权4、公民之间因财产、婚姻等问题发生纠纷应通过 ( )A、打仗斗殴B、打击报复C、吵架骂人D、打官司(法律诉讼)5、老张家的耕牛跑丢到山上,被村民老王发现牵回家中饲养一个月,当老张找到老王时,他拒不返还,其行为是 ( )A、不当得利(违法) B是合法的 C、应该据为己有 D、无因管理6、甲在一居民楼下走过,恰好被6楼的乙家花盆从阳台掉下砸得鼻青脸肿,鲜血直流,甲的后果应 ( )A、因无因管理导致他人生命健康受伤,乙家应承担责任B、乙不违法就不用管C、,乙不承担任何责任D、不是乙所为不用管7、河南南阳一村民李某在自家地里干活时,挖出一坛子唐代有价值的钱币()A、应该归李某个人所有B、归集体所有C、国家所有D、乡或村所有8、我国的刑事法律通过人民法院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 ( )①、有期徒刑②、无期徒刑③、死刑④、刑事拘留A、①②③B、④C、①④D、②④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违法现象,如非法没收当事人财产、对当事人财产非法查封、扣押、冻结等。
当事人 ( ) A、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对工作人员大打出手C、粗言不逊,恶语相加 D肆意谩骂10、下列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 ( )①、上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购买国债、股票、期货获得的收入③、在马路上捡到1000元钱④、发表小说、写的文章获得的稿酬A、③B、①②④C、④ D②③三、非选择题:小亮的父亲买来一辆拖拉机自己翻地、拉粮食使用,一年后小亮的父亲把拖拉机租给同村的老王使用,收取租金。
两年后小亮的父亲把拖拉机卖掉。
1、材料中谁有对拖拉机的所有权?2、小亮的父亲行使了哪些权利?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1)这5000元现金李某有所有权吗?说出理由?(2)王某发现钱丢在李某的出租车里后,向王某要钱,李某说我也没花这钱,我把它捐给患病学生了,拒绝返还。
双方发生争议。
如果你是李某该怎样做?(3).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此案件给你什么启示?导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2、能力目标⑴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用正当手段获得的财产才是合法财产,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学会正确行使财产的处分权。
教学重点、难点:⑴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一)、导言: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但出租司机李某却因捐款惹出一场官司。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教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说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
)教师:看来大家是很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的。
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
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映?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
教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支持)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财产属于谁”这一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2、能力目标⑴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教学重点、难点:⑴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