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第二单元《养蚕》复习提纲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养蚕》 教案

第二单元养蚕课题:1、我们来养蚕授课时数:一课时备课时间:2011年 2月 16 日授课时间:2011年月日~月日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知识与技能: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
3、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4、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
2、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3、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讨论蚁蚕的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干毛笔、纸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一块丝绸,给学生看一看、摸一摸)?2、那你们知道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3、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想不想亲自看一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养蚕,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乐趣。
二、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1、关于养蚕你们都知道些什么?2、小组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4、谁养过蚕?能告诉大家养蚕要注意什么吗?没养过蚕的同学也可以说说,你准备养蚕了,你将要做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5、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三、观察蚕卵1、要养蚕首先要了解蚕卵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蚕卵长什么样的?2、下面我们来观察蚕卵(出示蚕卵并分发给各组)。
3、小组观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用尺子量一量蚕卵有多长?4、汇报: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5、关于蚕卵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6、师生讨论解决办法。
四、观察蚁蚕1、蚕宝宝出世了,你们看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将刚出生的蚁蚕分发给学生)?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2、学生给刚出生的蚕宝宝起名字。
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养蚕经验交流会》知识点

第二单元养蚕4、《养蚕经验交流会》一、问题解答1、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答:卵——蚁蚕——蜕皮——吐丝结茧化蛹——蚕蛾——交配像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在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叫“变态”。
2、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种“变态”得变化?答:蝗虫、蜻蜓、蟋蟀、蝼蛄等3、昆虫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答: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有害昆虫会侵害蔬菜、庄稼、林木、住所、食物、家具、衣物等,同时传播疾病、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
有益昆虫又给我们带蜜糖、丝绸、药材、生活生产原料,同时还能帮助庄稼果木授粉及其进行生物防治工作。
最后,每种昆虫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为人类提供科学研究,还能通过仿生学为我们做有用的发明创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害昆虫有危害我们的同时,除了搞高人的免疫力,促进植物共同进化外,还因为我们通过防治发展了一些科学与技术。
4、通过养蚕你有哪些体会或感悟?养蚕心得当那几条小小的、软软的蚕宝宝放入我那简陋的纸盒子里时,我的养蚕生活开始了。
大小不一的蚕宝宝食量也不同,每天我需要抽空去采桑叶,再喂给它们。
还要清扫它们的粪便。
每一天的蚕宝宝都不一样,大了一圈又一圈,身体也越来越白了。
有两条被饿死了……在结茧七天之后,飞蛾都出来了,洁白的身体。
却又在交配后匆匆离开,母蛾也在产卵后死去。
细想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经历了多少风雨,吃了多少苦,我们只能想想,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应该抓住,体会一下当初父母的辛苦。
当然养蚕是没法与育人相提得,不过也有一点相同的,都要付出你的心血,用心去对待你所养的。
在蚕的生长历程中总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困难,在蚕破蚕卵时那苦苦的挣扎,在破茧重出时那用力地奋斗,那两个过程是危险的也是必须经历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重生,延续生命。
其实,人类不就象蚕宝宝一样要经过蜕皮、生长、再蜕皮、再生长……从它们短暂的一生还真能看到我们是如何完成我们的人生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它犹如一张单程的旅行车票,有长途的也有短途的。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知识点(2023春)

第二单元养蚕5 .蚕出生了1.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是中国。
2.蚕卵是扁扁的,似圆形,中心处一般是凹下去的,长约1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或黄色,即将孵化的蚕卵是紫黑或灰绿色。
3.蚕卵是有生命的。
4.孵化蚕卵的方法:孵化蚕卵时,要先在蚕卵上喷洒少量水,再把蚕卵放到孵化盒里。
孵化盒应干净、无异味。
孵化时要防雨淋、防日晒和高温,切忌接触有毒物质。
温度控制在25c左右,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5.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称为蚁蚕。
蚁蚕身上长满了细毛,如果想要挪动一下地方,应该用毛笔或羽毛帮助它。
6 .怎样养蚕1.蚕喜欢生活在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2.蚕最喜欢吃新鲜的桑叶。
3.养蚕注意事项:a.保证桑叶新鲜、干净。
b.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喂养方法。
c.注意蚕室的环境卫生。
4.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桑叶是影响蚕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7 .蚕的生长变化1.蚕的外部形态: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共有13个体节。
头部较小,两侧各有6只单眼,下方是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一个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共3对胸足。
胸足的作用:a.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b.吐丝时用于结茧;c.对爬行起辅助作用。
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到第6节各生一对腹足,共4对腹足。
第8节背面有一个尾角,第10节有1对尾足。
蚕共有有8对足,9对气门(蚕的呼吸器官)。
2.在蚕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第4次蜕皮成为五龄蚕后,开始吐丝结茧。
3.蚕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一般长3-5厘米,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并附有蚕丝,呈绒毛状。
4.剪开蚕茧后,只要没伤到蛹,蛹是能正常发育的。
5.蚕蛾像蝴蝶一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的共同特征,因此蚕蛾是昆虫。
6.蚕蛾已失去飞行的能力。
7.怎样抽丝?a.去掉蚕茧表面的乱丝;b.将蚕茧放到盛水的锅内加热,水中加入少量的小苏打;c.水沸腾后,继续煮10T5分钟,直到茧壳变松软;d.向锅内加入一些凉水,是水温保持在60℃左右。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4 养蚕经验交流会》 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的一生是由卵、幼虫、蛹、蚕蛾四个阶段组成。
知道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养蚕,有养蚕的经验并知道注意事项。
能够运用图画、文字、图片等方式展示养蚕成果并与同伴交流。
3.在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活动中,组内提供资料和提出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在经过一月的养蚕实践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产生了大量的疑问,需通过与同伴交流、讨论、展示等方式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并产生新的疑问。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养蚕,用图画或文字表述蚕的四个阶段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视频、音乐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蚕宝宝在我们家里做客已经一个多月了,今天你们也把它们带来了,相信你们相处的一定很融洽,下面我们看一个蚕宝宝的动画片,看看它们和蚕宝宝的故事吧!(二)教学过程1、观看蚕宝宝动画片,学生产生探究欲。
师:动画片看完了,谁来说一说里面的同学是怎么养蚕宝宝的?生:女同学养蚕很细心,蚕宝宝养的很好。
男同学不定期更换桑叶,不及时清理粪便,蚕宝宝最后死掉了。
师:那谁能说说你养蚕宝宝的经验或者注意事项呢?生:根据自己养蚕经验回答,如每天更换新鲜桑叶,洗完并擦干等。
教师汇总学生说的注意事项。
2、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师:养蚕过程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给大家说说蚕有几个阶段?都经历了哪些变化?生:学生分组讨论,并上前以手抄报形式汇报。
3、画图方式展示蚕的一生师:刚才同学讲了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你能用画图的方式画出来吗?生:讨论、展示自己画的图并讲解。
4、出示彩色蚕宝宝的图片,引入学生和彩色宝宝的日记并讲述蚕的生活习性。
生:讨论并上前展示。
5、像蚕这样一生经历几次变化,引出“变态”的概念。
6、出示图片,学生讨论找出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出示表格总结。
7、课前我看有的小组准备了有关蚕宝宝的诗词还有准备歌曲让他们来展示下吧!学生朗诵和唱歌,教师配乐。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0《养昆虫》说课课件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的第2课《养昆虫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 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 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蛾,是蚕的成虫,全身都是白的,胖胖乎乎的,头上长一对触角。 蚕蛾羽化不久就会交尾,一般交尾 3~4 小时后,雌蛾就会产下受精卵。 蚕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雌蛾可产 400~500 粒卵,产卵后不久它们就 会相继死去。
(三)、观察讨论 1、可以从哪些方面整理你的观察日记(打开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 2、用你的一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打开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 3、你发现蚕的寿命有多长? 明确: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巩固提升对昆虫形态、习性的认识)
(2)记录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 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记录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呢? 可以这样试试: ①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头部、尾部的位置画记号。 ②连接两个记号,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 (观察蚕一生的形态变化及其生活习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第二单元《养蚕》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养蚕》复习纲要(一)我们来养蚕一、填空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品主假如(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刚出壳的蚁蚕很小,不可以用手去捏。
假如想让它挪地方,能够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
二、判断1、为了让蚕吃饱吃好,要常常向桑叶上喷洒清水。
(×)(二)给蚕宝宝记日志一、填空1、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由是(旧皮阻挡身体长大)。
2、蚕蜕皮时有约一时节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3、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4、蚕从吐丝到结茧达成大概需要(两)时节间。
5、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概(5)厘米长,( 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克。
6、剪开茧子后的蛹还可以(正常发育)。
二、判断1、蚕马上吐丝时,不再吃食品,身体洁白、几乎透明,达到最大。
(√)2、在蚕的各个阶段所喂的桑叶都应是新鲜干燥的。
(√)3、蚕蜕皮时,不可以将蚕身体上的细丝弄断,不然,蚕有可能死亡。
(√)4、蚕身体的外面比较柔嫩,保护能力强。
(×)三、问答1、你会辩认蚕蛾的雌雄吗?答: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辩认:特点腹部翅膀振动状况其余触角性别较小,直筒状, 8雄蚕蛾较大两翅不停振动身体颜色较深个环节较大,圆筒状, 7身体颜色白,尾雌蚕蛾较小两翅振动少而慢个环节部拥有香水囊(三)我们来抽丝一、填空1、世界上最初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2、( 2000 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翻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 米)。
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 4)抽丝、丈量,环绕在线板上。
(四)养蚕经验沟通会一、填空1、蚕的一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第二单元复习总结课》教案

平头镇中心学校“网络课堂”备课教案
一只茧大约长5厘米、宽3厘米,重1.5-2.5克,形状为椭圆形。
蚕的外形
蚕蛹
蚕蛹的颜色:深褐色。
蚕结茧后6-7天为采茧抽丝的最佳时间,这时蛹体已经发育比较成熟,不会流出血液,距羽化还有2-3天时间。
抽丝的程序
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10-15分钟;
用细刷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抽丝、测量(最长的蚕丝达3000米);
缠绕在线板上。
蚕:3天
蚕丝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纤长匀净、柔韧轻软、耐热绝缘、通气吸湿、弹力适中、光泽柔和、染色优良。
作用:高级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
蚕蛾
蚕蛾出茧后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雄蛾交配后就死亡,雌蛾交配后大约产卵500粒,之后也会死亡。
蝴蝶的一生和蚕差不多。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我们来养蚕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养蚕
1. 我们来养蚕
板书设计:
我们来养蚕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如果桑叶上有水,用纸巾将水吸干。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教学反思:
没有新鲜的蚕卵,学生没有机会亲眼观察到蚕卵和蚁蚕,只能通过图片给学生讲解。
这
一课,我试着在电脑室给学生上课,让他们自己上网收集蚕卵和蚁蚕的资料,以及养蚕的注意事项,要求他们找到后制作成ppt文件,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中。
课后反思,如果能创建一个主题论坛让他们把找到的资料都发表在上面,内容应该更丰富,反馈也能更及时。
另外学校电脑教室的上网速度太慢,带宽有限。
要在学生拿到蚕和桑叶之前讲清楚桑叶的保存、蚕的饲养环境(小盒换大盒)、疾病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养蚕》复习提纲
(一)我们来养蚕
一、填空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刚出壳的蚁蚕很小,不能用手去捏。
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
二、判断
1、为了让蚕吃饱吃好,要经常向桑叶上喷洒清水。
(×)
(二)给蚕宝宝记日记
一、填空
1、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2、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3、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4、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5、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6、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二、判断
1、蚕即将吐丝时,不再吃食物,身体洁白、几乎透明,达到最大。
(√)
2、在蚕的各个阶段所喂的桑叶都应是新鲜干燥的。
(√)
3、蚕蜕皮时,不能将蚕身体上的细丝弄断,否则,蚕有可能死亡。
(√)
4、蚕身体的外部比较柔软,保护能力强。
(×)
三、问答
1、你会辩认蚕蛾的雌雄吗?
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辩认:
(三)我们来抽丝
一、填空
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四)养蚕经验交流会
一、填空
1、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
2、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3、像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
二、问答
蚕蛾和蝴蝶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答:
三、实验与制作
操作名称:抽丝
材料准备:一盆开水、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一个硬纸板做成的纸筒,牙刷
操作方法:先用牙刷的毛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牙刷后耐心抽出一根完整的蚕丝,再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