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病及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4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1例报道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1例报道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1例报道贾春辉;曹立华;刘伯强;李云峰;谷志勇;陈寒冬;苗亮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2(15)9
【摘要】马尔尼菲青霉菌是目前所证实的300多种青霉菌中唯一能使人类致病的青霉菌,该菌可引起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1])。

该病为
地方流行病,主要见于东南亚地区,如泰国、越南、中国南方(广西、广东、云南等)、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及印度尼西亚^([2-3])。

而中国北方地区该病少见,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漏诊。

随着艾滋病感染者增加以及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患者
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也逐步被人们认识。

为减少临床的误诊及漏诊,现就该院收
治的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分析经验教训。

【总页数】4页(P162-165)
【作者】贾春辉;曹立华;刘伯强;李云峰;谷志勇;陈寒冬;苗亮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感染科;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放射科;河
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
【相关文献】
1.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40例临床研究
2.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40例临床研究
3.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预后因素研究
4.
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8例误诊分析5.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1例分析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1例分析


20 0 8年 1 第 3卷 2月
第 6期
98 9
临床表现 。累及的器官数功能不全越多 , 死亡率越高。
2 5 临床治疗 . 以去 除病 因、 强抗感染 及器官功 能支持治 加
33 病死率高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 D E一旦 发生 , OS 虽经积极治疗病死 率仍 高
居不下。本组病例病死率达 7 . %。患者死亡与 衰竭 的脏 器 03
功能衰竭及 多器官功能障 碍综合 征中 的应 用 [ ] 内科 , 0 , J. 2 83 0
( ) 3 1— 9 . 3 :9 3 2
[ 文章编号 】 63 78 20 )6 99 2 17- 6 (08 0- 8- 7 0 0
艾 滋 病 合 并 马 尔 尼 菲 青 霉 菌 病 2 例 分 析 1
案 , 0 ) J 中国危重病急救 医学 , 0 ,6 1 :. 2 3 []. 0 2 41 ()1 0
[] 王士雯 , 2 韩亚玲. 65例老 年多气管功能 衰竭的临床分 析[ ] 10 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02 1 1 : — O 20 ,( )7 1 .
变化特点使用抗生素 , 加强排痰、 解除支气管痉挛 、 保持呼吸道 [ ] 姚永 明, 3 董月青.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病机 制研究进展 通畅。按 照脓毒血症治疗 指南加强监 测各重要 脏器功 能及血 []实用老年医学 , 0 ,85 : 0 ̄ 3. J. 2 41( )2 22 0 3 液动力学变化 、 时纠正低氧血症 、 织低灌注 及水 电解 质酸 [ ] 宁 军 , 及 组 4 黄卫华 , 黄工江 , 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抢 救急性肾 等. 碱失衡 。必要时早期 应用 以肺 保护性 策略方式 为主予 以机械 辅助通气 、 连续性 肾脏替代 疗法 ( R T 及合理肠 内外 营养支 C R) 持等多种体外生命支 持系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李 芳 , 耿 文奎 , 邓 晓 军, 蒙志好 , 蓝 珂
芳 ) 3 02 南 宁, ;5 0 2 广西壮族 自治区卫生厅 ( 耿文奎 ) 4 05 柳州 , ;5 50 广
作 者 单 位 :5 02 南宁 , 30 1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 院( 李
西壮族 自治区龙潭 医院( 邓晓军 , 蒙志好 , 蓝
医学杂志 ,0 12 ( )3 5—3 6 2 0 ,0 5 :8 8. 国斜视与小 儿眼科杂志 ,0 9,7 1 6—8 20 1 ( ): .
[ 收稿 日期
2 1 0 0 ] 本文编辑 0 2— 2— 8 [
宋卓孙

颖]
艾 滋病 合 并 马 尔 尼 菲青 霉 菌病 患者 死 亡危 险 因素 分 析

Re u t T e e w r 2 ain s i h u vv l g o p a d 8 p t n s i h e t _u sl s h r e e 2 6 p t t n t e s r ia r u n 1 a e t n t e d ah f0 p,w t r i ae o e i r i a mo t t rt f h l a y
G NCW nki D N io n e a. colfP b cG ag i dcl nvnt, n i 3 0 1 C ia E e・u, E GXa , t 1Sho o ul ,un x Mei i i Nann 5 0 2 , hn i aU e y g
[ b t c] O jcie oepoete s co r et I Spt ns o l a dwt i e iloi A s at r bet T xlr h kf t s o da i AD aet cmpi t i Pnc l s v r a rf h n i i ce h n ii s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0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0例临床分析
在诊疗过程中应认真采集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并积极完善各类病原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其中血真菌培养简便易行一旦出现阳性结果应高度警惕播散性真菌感染本组病例中血真菌培养阳性者比例超过70提示血真菌培养的重要性

8 8・
右江 医学 2 0 1 3 年第4 1卷 第 l期
Yo u j i a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 Vo 1 . 4 1 No . 1
如下 分析 。
对 象 与 方 法
( 5 0 ) 病 人 出现不 同程度 的血小 板减 少 ( 1 0 ×1 0 。 / L

1 . 对象
2 0 1 0年 5月 ~2 0 1 2年 6月 在 本 院 治
9 3 ×1 0 / L) , 血 小板计 数 平均 5 3 x 1 O / L; 6例
市 人 民 医院病理 科报 告 。 2 . 研 究方法 对2 O例 病人 的 临床 表 现 、 辅 助 检 查结果 、 治 疗方 法与 病情转 归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探讨 马尔 尼菲青 霉 菌病 的临床 特点 。
结 果
同程度 减少 ( 1 个 细 胞/ L ~8 4个细胞 / u L ) , 平均 2 9 个 细胞 / L, 其中 1 6例 <5 0个 细胞 / L, 4 例 >5 O个
的贫 血 , 血 红蛋 白平 均 8 2 g / L ( 4 7 ~1 1 9 g / L ) ; 1 0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4 9 / 6 ) 。 临床 表现 多样 , 常导致误 诊 、 漏诊 。现 将 我 院感 染 病 肝肿 大 7例 (
科所 收治 的艾 滋病 合 并 马尔 尼 菲 青 霉 菌 病 2 0例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病理观察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病理观察

红色核仁 , 姬母 萨 、 A P S和六 氨银染 色查 见特 征性 病原体 , 体分别 呈蓝 色 、 色 菌 红 和深褐色 , 菌体 轮廓 比 H E着 色更 清 晰 ,
P S染 色 见 病 菌 原 体 胞 壁 红 染 且 连 续 清 A
关键词 艾滋病 马 尔尼 菲青霉 菌病
诊 断
与感 冒、 肺炎 、 肺结核等常见病混淆 , 数 多 患者确诊前 均有 近月余 的抗炎 或抗结 核 治疗史 , 诊误 治 导 致病 情 进 展播 散 感 误
染 , 散感 染 病 死 率 >6 % , 者 曾被 误 播 0 患
681 20 7四川 广 元 市 第 二 人 民 医院 病 理 科 摘 要 目的 : 高对 艾 滋 病 合 并 马 尔尼 提
菲青 霉 菌 病 的 金 标 准 , 骨 髓 培 养 最 敏 以
A s a tO jc v : po igrcg io b t c bet e I rv eo nt n t r i m n i o
AI S c mb n d P n cl u m r e e ne . D o i e e i i i m a n f iif c l t n Meh d : e o t g o e a e o DS i . to s R p r n n c s f AI o i
论 著 ・ 临 床 论 坛
C HI FS C 0 M M “N i N F 坩 D 0 ( T S :0
艾滋 病 合并 马 尔尼 菲青 霉 菌病 临 床病 理 观察
又 缺 乏 特 异 性 临 床 表 现 特 征 , 以早 期 易 所
杜蓉
赖仕 蓉
资 料 与 方 法 患 者 , ,7岁 , 床 持 续 高 热 、 男 3 临 咳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135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135例临床分析
RS
论著·临床论坛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 135 例临床分析
唐伟 曹静 郑芳 410011 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科,湖南 长沙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17.029 课题名称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及难治性艾滋病的精准诊治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 2018ZX10302104 摘 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19 年 1 月-2020 年 1 月收 治艾滋病合并 TM 感染患者 135 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 查及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有发热、乏力、消瘦、咳嗽、皮疹、贫血、脾大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少数 可有气促、腹痛、肝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下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水 平升高;胸部 CT 常见双肺受累,表现为团块影、斑片影、结节影、粟粒影、空洞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 积液;采用两性霉素 B 及伊曲康唑胶囊序贯、单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或单用伏立康唑治疗,均有良好效果。结论:播散 性 TM 感染病情发展快,对于有长期南方地区旅居史的艾滋病患者,出现长程发热、皮疹、三系减少及肺部影像病 变,应尽早行病原学检查明确。 关键词 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临床特点 Clinical analysis of 135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 Tang Wei,Cao Jing,Zheng Fang Department of AIDS,th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Hunan Changsha 410011 Project Title Research on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AIDS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Refractory AIDS Subject Number 2018ZX1030210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IDS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Methods: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135 patients with AIDS combined with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 were selected.The general information,symptoms and signs,laboratory examinations,pathogenic examinations,imaging examinations,treatment outcome and other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 fever,fatigue,weight loss,cough,skin rash,anemia,splenomegaly and superficial lymphadenopathy,a few may have shortness of breath,abdominal pain,and boratory examin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s,hemoglobin and platelet levels decreased,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evels increased.Chest CT scans commonly involve both lungs,manifesting as mass shadows,patch shadows,nodular shadows,miliary shadows,cavities,hilar and mediastinal lymphadenopathy,and thoracic cavity effusion.The use of amphotericin B and itraconazole capsules sequentially, single-use itraconazole oral liquid or single-use voriconazole treatment had good results.Conclusion: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 develops rapidly.For AIDS patients with a long-term history of living in the southern region,who have long-term fever,rash,three-line reduction,and lung imaging,the pathogen should be confirmed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AIDS;Talaromyces marneffei;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及马尔尼菲青霉病56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及马尔尼菲青霉病56例临床分析
方法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吴周 山. 1 肠结核 1 例误诊分析. . 1 临床误诊误治 ,0 82 :2 20 ,12 . [ ]MiaS , s D i d I ocp ae twt ioooit— 2 s P MiaV.wv i l soyi pt ns i eclnc u r r e M. e n i hl
ss JCl co il2 0 4 1 8 1 8 i. i Mirbo,o l 4:8 4—8 6. n 6,
[ 0 余 目胜 , 1] 童斌斌 , 李蓉芬. 肠结核 的影像 学诊断 . 中华结核 和呼吸
杂 志 ,0 12  ̄0 -0 . 20 ,44 44 6
[ 1 王南下 , 1] 刘南植 , 刘淑 惠, 肠结核 4 等. 7例临床分 析. 中华消化 杂
b r u o i. o l sr e tr l, 0 7, 3: 7 3 1 2 e e lss W rd j Ga to n e o 2 0 1 1 2 — 7 7.
[ ]李伟华 , 7 邵彩儿. 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肠结核 7例 分析. 临床与实验 病理 学 杂 志 ,0 52 :7 - 6 20 ,1555 . 7 [ ]余贤恩 . 8 肠结核 7 例临床分析. 6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0 , : 8 2 54 2 . 0 2 [ ] R m ds B a u a , ur ai ekt a a , . . ont . 9 a aa a m mg S b m n nV n a r n K R J e 1 s l n a a am h a
[ 关键词 】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 ;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 马尔尼菲青霉病 艾滋病 ( IS 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低下 , AD 容易并发各种机会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肺结核是AIDS患者群体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AIDS病患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尤其是CD4<150个/μL时,若染上肺结核,如果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则将会增加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空洞形成等发生的风险,毒血症控制难度相应增加,大部分患者会因为呼吸衰竭或者大咯血死亡[1]。

近些年,吸毒人数有不断增长趋势且性生活开放混乱,AIDS感染率有增长趋势,因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会增加病患临床治疗难度,故而临床医师实践中应不断总结归纳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提升疾病的认识水平,进而更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该次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该院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患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病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现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082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邵竞楠,王艳红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肝病四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相关治疗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结核加AIDS抗病毒治疗,统计入选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并气促、咳嗽、消瘦较为常见,占比依次为53.33%、43.33%、36.67%、60.00%。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P<0.001);观察组CD4+、CD8+及CD4+/CD8+依次为(14.51±1.04)%、(51.27±1.07)%、(0.31±0.07),和对照组(7.36±0.27)%、(64.58±1.68)%、(0.1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201、6.654,P<0.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 献
[ 1 ]A I D SG r o u p ,C h i n e s eS o c i e t yo f 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o f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G u i d e l i n e sf o r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H I V/ ,2 0 0 6 ,2 4 ( 2 ) :1 3 3 1 4 4 . A I D S .Z h o n g h u a C h u a n r a n b i n gZ a z h i ( i nC h i n e s e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中
结核病的诊断依据病史、 影像学资料、 痰涂片、 痰培
பைடு நூலகம்
D O I : 1 0 . 3 7 6 0 / c m a . j . i s s n . 1 6 7 4 2 3 9 7 . 2 0 0 9 . 0 3 . 0 1 4 基金项目: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Z 2 0 0 7 0 3 1 ) 作者单位: 5 4 5 0 0 5柳州, 广西龙潭医院内七科 通信作者: 蒙志好, E m a i l : c h i m z h 2 @1 6 3 . c o m
·1 7 4 ·
0 0 9年 6月第 2卷第 3期 C h i nJ C l i nI n f e c t D i s ,J u n e 2 0 0 9 , V o l . 2 , N o . 3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
·诊疗分析·
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病及播散性马尔尼菲 青霉病 4 6例临床分析
李勇 蒙志好 韦一
1例、 肠结核 2例、 腰椎结核 1例) , 原发性颈部淋巴 结结核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3例, 继发性肺结核 3 0例 [ 伴颈淋巴结结核 5例、 伴肺空洞 5例、 肺门和( 或)
0 0 9年 6月第 2卷第 3期 C h i nJ C l i nI n f e c t D i s ,J u n e 2 0 0 9 , V o l . 2 , N o . 3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
1 ] 。 卫生部联合颁布的《 艾滋病诊疗指南》 中的标准 [
5 0个 / L3 9例, 5 0~ 1 0 0个 / L6例,> 1 0 0个 / L μ μ μ 1例。病理组织活检: 浅表淋巴结结核 7例, 浅表淋 巴结马尔尼菲青霉病 4例, 肠结核 2例。 2 . 3 影像学表现 4 3例患者胸片异常, 其中粟粒 两中下肺斑片状阴影 1 6例, 伴空洞 样阴影 6例, 2例, 病灶位于单侧肺野 4例, 位于双侧肺野 1 0例, 肺门和( 或) 纵隔淋巴结肿大 9例, 胸 伴空洞 3例, 1例, 伴 心 包 积 液 3例, 肺部片状实变和 腔积液 1 ( 或) 多发性结节影 4例。 B超检查: 肝肿大 1 8例, 9例, 腹腔淋巴结肿大 1 4例, 腹腔积液 脾肿大 1 2例。 2 . 4 结核病类型 血型播散性肺结核 6例( 伴颈 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各 淋巴结结核 2例、
养或病理检查。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以血、 骨髓 等样本中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 或组织病理学检查 符合马尔尼菲青霉病且抗真菌治疗有效为依据。 2 结果 2 . 1 临床表现 发热 4 6例, 咳嗽 4 2例, 咯痰 3 9例, 胸痛 2 9例, 消瘦、 乏力 3 8例, 气促 3 0例, 腹 5例, 腹泻 1 0例, 皮疹 2 3例。马尔尼菲青霉病 痛1 出现皮疹时常侵及头面部或躯干上部, 呈斑丘疹、 脓 疱疹或结节, 顶端可有坏死; 结痂呈脐凹状, 无瘙痒 1例, 口腔黏膜豆腐 或轻度瘙痒。浅表淋巴结肿大 2 渣样物 1 8例, 肺部听诊湿性音 2 0例。 2 . 2 实验室检查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1 3例, 痰 培养阳性 2 0例, 浅表淋巴结脓液抗酸杆菌涂片和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阳性 ( 或) 培养阳性 3例, 3例, 培养阳性物经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 对一线抗 4例, 结核药物均敏感。马尔尼菲青霉血培养阳性4
+ C D 淋巴细胞严重低下的艾滋病发热患者, 应常 4 T
。结核病可发生在艾滋病的任
+ 4
D T淋巴细胞 > 3 5 0个 / L时, 结核 何时期, 当C μ 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 而当 C D T淋巴细胞 < 2 0 0个 / L时,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艾滋病患者由 μ 于C D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机体对结核分支杆菌 的杀伤作用明显下降, 结核分支杆菌易在体内播散, 因此以播散型结核病多见
7 ] 势[ , 但由于不良反应大, 在使用中要严格按照剂
量递增的原则,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 肝、 肾功能 和血钾。本组患者早期多使用氟康唑治疗, 近年来 用两性霉素 B治疗, 疗效明显提高。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病情 发展迅速, 病死率高, 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 识。从本组资料来看,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马尔尼
+ 4 [ 2 ] + 4 - 1 - 1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 疾病, 常侵袭免疫功能低下者, 以艾滋病患者多见, 常表现为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病。马尔尼菲青霉感 染人体后可累及多个脏器, 导致肉芽肿、 化脓性炎性 反应和无反应性坏死性炎性反应等病理改变。马尔 尼菲青霉病患者皮肤病变发生率较高, 脐凹样皮疹 是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特征性表现, 具有一定的诊断 意义。侵犯肺部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片状实变影、 结节影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易误诊为肺炎、 肺结核
。本组患者中有 8 5 %
的患者 C D T淋巴细胞 < 5 0个 / L , 胸部影像学主 μ 要表现为两中下肺斑片状阴影、 肺门和( 或) 纵隔淋 巴结肿大、 弥漫性粟粒样大小结节及胸腔积液等。 因此, 当艾滋病患者肺内出现病变时, 应考虑结核病 的可能, 并常规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本组患者痰 培养阳性率高于痰涂片, 提示痰培养对艾滋病合并 结核病的诊断更具有价值。痰培养能够进一步区分 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 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误诊
+ 骨髓培养阳性 4例。外周血 C D 淋巴细胞为 2~ 4 T + 1 6 0个 / L , 平均 2 8个 / L , 其中 C D 淋巴细胞 < μ μ 4 T
结核病和马尔尼菲青霉病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 机会感染, 当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时, 混合感染的 概率明显增加, 诊断和治疗困难。为总结这方面的 经验, 笔者对广西龙潭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 6例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 病及马尔尼菲青霉病的 4 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收集 2 0 0 5年 1月—2 0 0 8年 6月广 西龙潭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马尔尼菲青 霉病患者 4 6例, 其中男 3 2例, 女1 4例, 年龄 3~ 7 8岁, 平均( 3 6± 1 5 ) 岁, 均为广西本地人士。4 6例 患者中, 农民 8例, 城镇无业人员 1 2例, 商人 1 1例, 工人 8例, 退休人员及干部各 3例, 儿童 1例。传播 途径: 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1 4例, 性传播 2 1例, 二者 都有可能 5例, 母婴传播 1例, 其余 5例传播途径 不明。 1 . 2 诊断方法 艾滋病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和
【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病; 马尔尼菲 青霉病 C l i n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4 6A I D Sp a t i e n t sc o mp l i c a t e dw i t h I t u b e r c u l o s i sa n dd i s s e mi n a t e dp e n i c i l l i o s i sma r n e f f e i L Y o n g ,M E N GZ h i h a o ,W E I Y i . 【 K e yw o r d s 】 A c q u i r e di m m u n o d e f i c i e n c ys y n d r o m e ;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P e n i c i l l i o s i s m a r n e f f e i 【 F i r s t a u t h o r ’ sa d d r e s s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n a l M e d i c i n e , G u a n g x i L o n g t a nH o s p i t a l ,L i u z h o u5 4 5 0 0 5 ,C h i n a :M E N GZ h i h a o ,E m a i l : c h i m z h 2 @1 6 3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c o m
+ 4 [ 3 ] + 4
规抽血进行马尔尼菲青霉培养。纤维支气管镜留痰 或灌洗液培养可提高痰检阳性率。本组患者免疫功 能极度低下, 尽管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 病死率还 是高达 3 4 . 8 %。为改善患者的预后, 除了对确诊的 患者给予有效的抗结核和抗真菌药物治疗外, 加强 支持疗法、 有效控制感染、 及时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措 施对挽救患者生命、 降低病死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2 ] 更加困难 [ 。
·1 7 5 ·
纵隔淋巴结肿大 6例、 结核性胸膜炎 4例、 结核性脑 膜炎 2例、 多发性浆膜腔积液 1例] , 结核性胸膜炎 7例, 伴心包积液 3例。2个部位以上结核 1 7例。 2 . 5 治疗与转归 结核病按以下方案治疗: 强化期 异烟肼、 乙胺丁醇、 利福平、 吡嗪酰胺四联应用 2~ 3个月, 巩固期异烟肼、 利福平二联治疗 4~ 6个月, 总疗程 6~ 9个月。部分患者胸腺素或者胸腺因子 D静脉滴注, 以增强免疫力, 合并肺部感染者加用抗 菌药物, 并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马尔尼菲青霉病 的治疗: 3 9例患者静脉滴注两性霉素 B及口服伊曲 康唑序贯治疗, 两性霉素 B首次剂量为 5m g / d , 静 脉滴注, 以后每天或者是隔天将剂量增加 5m g , 直 . 6m g ·k g ·d , 疗程 3~ 4周, 好转后改为伊 至0 曲康唑 4 0 0m g / d , 口服 维 持 治 疗 至 少 1 0周 以 上。 对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 B的患者, 尽量选用两性霉 素 B脂质体以减轻不良反应。7例患者静脉滴注氟 康唑4 0 0m g / d , 持续 4周, 其中 5例口服伊曲康唑维 持治疗。2 8例患者接受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方案为依非韦伦 +( 齐多夫定或司他夫定)+拉米 夫定, 治疗 3个和 6个月时外周血 C D T淋巴细胞 平均值分别为 8 3个 / L和 1 4 1个 / L 。4 6例患者 μ μ 中治愈或病情好转 3 0例, 死亡 1 6例。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二者并存时 诊治难度较大, 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时, 病毒载量常会升 高, 导致病情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