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4《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鲁教版七下)课件2

语文: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鲁教版七下)课件2

你听过空气摇曳的声音吗?如果你 对着前面重重地吹一口气,空气立刻像 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了下去,“哗——” 地 一声撞到了墙壁,然后,又摇摇晃晃地 弹了回来,发出“哐呛哐呛”的声音。
台湾女作家,1949年出生。 中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
会理事长。创作以散文为主, 也写小说、报告文学、评论 等。
课后拓展(其中二和三选一题来做):
一、阅读桂文亚作品,如《大外套的 秘密》《思想猫》《班长下台》《美 丽眼睛看世界》。让你的积极乐观去 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拥有童趣。 二、课文结尾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 择其中一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三、研读课文,写一篇短小评论,也 可以对文章提出你的不同看法,可寄 给作者。(桂文亚地址:中国台湾 《民生报》儿童丛书主编)
“(----情况下),---(事物)发出的---(怎样的)声音”
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
思考: 文章主要描写了哪 几种声音?
合作探讨 品味语言
在1—8节中找出你 最喜欢的段落,仔细品 味,大声朗读,然后把你用你的耳朵吗? 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 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仿写
根据文章1-3节的内容, 选取其中的一节进行仿写, 写完后可以在组内交流。
你听过杜鹃怒放的声音吗?整整 一个冬季,杜鹃都在聚集精华等待着。 当春风不断加温,花骨朵开始突突突 地翻滚起来,终于有一天,她达到了 沸点,掀翻了花盖子,咕噜噜地一个 个粉红色的泡泡全冒了出来。
你听过蜻蜓点水的声音吗?蜻蜓 看见一面极亮极亮的大镜子,照出了 蓝天白云,照出了红花绿叶,于是它 朝那面镜子俯冲下去,近了,近了, 它用尾巴轻轻一点,想停在上面照一 照,“轰——”一声,镜子碎了,世界 摇晃了,蜻蜓慌忙逃走了。

《你一定会听见的》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初中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声音的描绘和感悟。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用心聆听生活中的美好。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声音的描绘和感悟。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声音的细腻描绘,体会作者的情感。

写作练习中的创意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以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声音的感受。

2.课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声音?作者对这些声音有什么感悟?4.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第二课时1.课文复述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验对课文的理解。

2.写作练习以“我听见的声音”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要求用细腻的描绘表现声音的特点。

3.课堂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课文回顾回顾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2.课堂活动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声音的魅力。

3.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声音”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自己的情感。

4.课堂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第四课时2.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听见的声音,以及这些声音对自己的影响。

3.写作练习以“声音与情感”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声音与情感的关系。

4.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加深理解。

2.以“我听见的声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用细腻的描绘表现声音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声音的描绘和感悟。

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下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doc

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下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仿写语段,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3、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说明:这是--篇语言优美,语气亲切的小甜文,作者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并品味声音传递出的悄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

在教授这一课时,可以采取“以读为本,品读结合”的方式,让学主读出情感,读中感悟。

并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快乐,使他们在富有情味的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情趣:在细腻的品味赏析中,领会文章的写作技巧;在合作探究当中,学会聆听有声世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2、难点: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说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在阅读中欣赏语言,在阅读中学会表达。

让学生有一双“自己的眼睛”,学会用口己的眼光去咀嚼课文,作出口己的解释,这就像数学的一题多解一样;还要学会用白己的眼光从周围世界中发现并汲取,用手屮的笔表达感受和体验。

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创造优良的语言环境,提供卡富而科学的良性语言刺激,把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激发出来,使语文能力、人文精神和多方面的智能潜力得以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地丰富多彩,单是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音,就已经是千种万种。

上课之前,让大家来听听那是什么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牛•活的有心人。

2、这是我们用耳朵聆听到的有声的声音,下面再让我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聆听无声的声音。

(教师投影玫瑰花逐渐开放的过程)问:你听见玫瑰花在诉说什么吗?3、看来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很善于运用自己的耳朵,而且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今天,我们将走进《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完美)教学课件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完美)教学课件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课文赏析
阅读课文,注意以下为题
1.声音是怎么形成的? 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课文赏析
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
列举的声音 现象
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小跑步的声音 雪花飘落的声音 风吹的声音 动物的声音 水的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课前导读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2.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3.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熊 猫。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第二部分
字词学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
课前导读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教学课件
课文赏析
在你听到的声音中任选一种最能打动你的 声音,仿照1-3段或5-7段的形式写一段话,要 适当进行联想、想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2篇)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2篇)
1、文中提到了哪些类型的声音?其中哪些是你听到 过的?哪些是你没有听过的?为什么会听不到呢?
细微不易察觉,平常容易忽略 2、为什么作者能听到这些声音?
善于聆听,用心聆听 3、通过这篇文章,作者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声音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用心听世界
声音随响
1、 生活中你最喜欢的声音是什么?最讨 厌的声音是什么?印象最深刻的声音是什么? 请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描绘或者模仿。
让眼睛睁开,你看到了人们往往“视而 不见”的场景。
用心灵体会,你领略到了人们往往一笑 而过的美丽。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唐诗中的天籁之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声音随响
2、什么叫做“用心”听?我们应该 用怎样的心去听世界?
你听过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 吗?……
你听过野花在风中跳舞的声音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

•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爱,
•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
•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
感 悟
,把心灵叫醒!
拓展思考
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美丽如此之多, 把耳朵叫醒,你听见了人们往往“听而不 闻”的声音。
要求:结合生活实际,驰骋你的想象, 建议运用修辞。
作业:
1、以“从……的声音中,我听到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的全部内容。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并积累文中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

可声音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设想一下: 假如世界没有了声音……(感受:整个世界一片死气沉沉,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其实,在神奇的大千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播放着美丽的声音,他们有的细小,有的繁杂,有的美妙,有的令人心旷神怡……但是也有令人烦躁的噪音,不论怎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声音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不要忽略生活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作者与词语1.作者简介桂文亚,台湾女作家,1949年出生.中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创作以散文为主,也写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

2. 词语解释绚丽:灿烂美丽。

面颊:脸蛋儿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

不知不觉:未注意或没觉察到。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指不想听取别人的意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4《你一定会听见的》课件3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4《你一定会听见的》课件3鲁教版五四制

第九页,共19页。
第十页,共19页。
第十一页,共19页。
第十二页,共19页。
第十三页,共19页。
第十四页,共19页。
第十五页,共19页。
第十六页,共19页。
小练笔: 在生活中你用心听过吗?请
文字把你感受(gǎnshòu)到的、联想 来。
第十七页,共19页。
第十八页,共19页。
第十九页,共19页。

过滤( lǜ )
嘈杂( cáo)
唠唠叨叨( láolaodāodāo)
第三页,共19页。
感知 思考(sīkǎo):(品gǎ味nzhī)
文章主要描写了பைடு நூலகம்几种声音?
蒲公英梳头、80只蚂蚁小跑步 、雪花(xuěhuā)飘落的声 音 风吹的声音、动物的声音 、水声
第四页,共19页。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 存在的各种丰富多彩、奇妙无穷 的声音。
鸡啼 声 鸟鸣声 流水声 狗吠声 (liúshuǐ)
牛叫声 虫鸣声 车鸣 声 海浪声 枪 声 爆炸声 掌 声
(bàozhà)
第一页,共19页。
你一定(yīdìng)会听见的
桂文亚
第二页,共19页。
读一读:
顷刻(qǐnqgǐnkgè)(

面颊(miànjiájiá)(

喷嚏(pēpnētnì)(tì
第六页,共19页。
心灵(xīnlíng)感悟:
我们生活在一个(yī ɡè)丰富多彩的声音世 界里,声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 得到很多乐趣。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声 音的感悟,只有时时用心来倾听,才会 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第七页,共19页。
你听到了他们(tā men)的声 音了吗??

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鲁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鲁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鲁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爽朗优美的语言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选择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爽朗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引导法美点寻踪法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积存词语教学时刻: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惧怕、可怕、失落…〕是的,有的人平常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精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

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伙儿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

〔课件展现〕恩,专门棒,为你们鼓掌!发觉大伙儿都有敏捷的听力。

而那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朝气蓬勃。

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1、第一,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讲讲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课文给我们描画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倾听那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倾听那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倾听的。

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摸索,如此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能够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专门多乐趣。

3、然而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那个世界上的精妙的声音的。

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讲的木头人怎么讲是如何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明确:作者所讲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伙儿讲〝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伙儿批判时,他跟着摇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风趣的语言。

(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学习重难点: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导入:
请同学们保持安静,倾听你周围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同学自由发言)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刚开始只听到嘈杂的声音到最后有的同学能听到细微的声音,由此看来,我们班同学的听力是多么的敏锐!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可是刚才有些声音为什么有的同学却听不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同学一齐读),相信学完本课之后,你一定会知道答案的。

学习过程:
板块一:我是“过滤”者:
(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过滤”一词及课下注释,并大声读一下)古人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它告诉我们一定要经过淘漉的过程,最后才能得到黄金。

就让我们“过滤”课文去寻找知识的黄金。

把你的发现和同学分享一下吧,并说说你的根据。

(发言时建议使用“从文章中我发现了
的句式,并说出你的依据。


同学的发言可能有:我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发现了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我发现了想象的声音和生活中的声音;我发现了细致入微的声音和不易察觉的声音;我发现了声音的定义;我发现了声音和成长的关系;我发现了只要用心听,就能听到;我发现了两种人;我发现了声音的作用……(以上是从内容理解角度的发现)我发现了排比(有排比段,还有排比句);我发现了比喻;我发现了反问;我发现了设问……(以上是从修辞角度的理解)我发现了本文的叙述人称是第二人称(以上是从叙述人称角度的理解,学生能找到叙述人称,但对叙述人称的妙处体会不深)
学生发言时教师及时总结,最后点拨如下: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都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同学们的发言多从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内容理解;2、修辞手法; 3、叙述人称。

我们可不可以试着从语言风格、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发现更多的“黄金”呢?(学生思考,尝试回答问题,但不够深入)
教师总结:“我是过滤者”这一板块的学习,同学完成的非常不错,出乎老师的意料,但还有几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就让我们带着它们(第二人称的妙处、语言风格、作者的情感)开始下一板块的学习。

(本版块的设想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不谋而合的。

另外通过本版块的学习,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一个直观的把握,从而确定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而锁定重难点,也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
板块二:寻找最美丽的声音:
课文的前半部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美妙的声音世界,我相信有一个声音肯定打动了你的心,和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想法,以小组为单位,寻找你们最喜欢的声音,大声的读出来,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展示流程:
1、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自己小组最喜欢的声音段落,然后派一名代表说说理由。

(各种声音的美点:蒲公英:运用拟人、比喻、画面感强。

蚂蚁跑步:运用拟人、活泼有趣。

雪花飘落:拟人、用词精当、宁静的氛围。

风吹:运用排比、动词恰当。

动物的声音:排比、拟人、活泼有趣。

水声:排比、比喻、用词恰当)
学生的发言角度可能很多,教师要做好点评。

(本环节学生的发言比预想的还要精彩,学生似乎更偏爱雪花飘落的段落,几个小组都围绕着它发言,很多学生用古诗来印证雪花飘落的美妙,当教师即兴引用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来结束这一环节,学生仍然意犹未尽。

放手让学生展示无意中实现了教学相长,以学促教的效果)
2、集体朗读活动(教师指导如下:1、女生读前三段,男生读后三段。

2、前三段重点指导“雪花飘落的声音”:(“宁静的”、“小小的”、“ 轻轻地”————注意要轻读;“飘呀飘,飘落”——注意语气要舒缓;“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合了——要读出陶醉的语气)
3、后三段重点指导“风吹的声音”:“微风”、“清风”、“狂风”、“台风”风力是逐步增强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这是一个排比句要最后一定要读出气势。

4、需要男女同学互相配合如下:前三段:男同学读问句(你听过……吗),女同学读问号以后的,读时加上“我听过”三字;后三段女同学读反问句(你总听过……吧),女同学读后面的,造成一种一问一答的效果。

(本板块的设想是通过这一语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声音的魅力,体会第二人称的妙处及文章语言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本环节在设计时,除了停顿、重音、节奏、语气等一般朗读技巧指导外,为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特意对文章的前三段作了朗读改编,虽然只是对文本稍作改动,但却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读的兴致盎然,从课后的反馈来看,学生通过朗读真正体会到了文章活泼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体会到了第二人称温馨亲切的妙处。

三、板块三:寻找倾听的耳朵
过渡语: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倾听了最美丽的声音,也品味了最美丽的文字。

我们这一板块的主题是“寻找最美丽的声音”,根据常识来判断,我们靠什么来倾听声音呢?(同学齐答:耳朵)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三板块的学习(出示主题:寻找倾听的耳朵)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两种耳朵,或者说是两种人,请大家找一下。

(同学发言)同学们总结的都很好,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老师总结的两种耳朵(多媒体出示)。

“过滤”声音的耳朵
两种耳朵
“充耳不闻”的耳朵
我们同学再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两种耳朵有什么不同,作者写这两种耳朵的用意是什么?
(一、不同点:1、特点不同:一种耳朵会过滤,知道什么该听,什么不该听;一种耳朵对任何美妙的声音都充耳不闻。

2、结局不同:一种在声音中学会思考,成长,成为聪明人;一种丧失了接受“世界声音”的能力,成了木头人。

二、作者的用意:教师板书“听”的繁体字,引导学生分析“耳、目、心”的关系,进而引出本文的中心段:人有耳朵,听八方,加上眼睛,观四方。

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只有这样,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师点拨:作者通过这篇文章的难道仅仅是告诉我们声音的意义,告诉我们用心倾听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本版块,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教师的板书“聽”,通过对字形的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找到了中心句。

教师结合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的文字谈自己在上课之前坐在实验中学紫藤架下的石椅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进一步引导挖掘深意:对待生活的态度:诗意的栖居)四、板块四:登上创作岛:
(播放《森林狂想曲》)听了这段音乐,你一定想到很多,拿起手中的笔,仿照开头三段的句式把你听到声音后的感受录下来吧!
(读几名同学的稿子,以老舍的话作为本课的总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