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法
高考语文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在一些同学的写作过程中,要么自己分析到底,要么一味地罗列事例和名言,而缺少相应的论述,使文章显得单薄无力。
这时,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抓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阐述,让自己的论述有理有力。
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一、例证法例证法就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出师末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
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
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
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
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让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
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着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
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引证法和例证法

引证法和例证法
引证法是一种能证明论点的中心思想和论据形式,它可以让论点更加有力。
它是从既定权威文献中进行引述,以证明论点、论据和观点的有效性,可以提供可靠的论证,加强论点的可信度,也是常用材料论证手段之一。
引证法是采用一定文献作为论证,形式上一般是引用文献中作者的某些论点,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证,并列出引用的文献。
根据证明方法的不同,引用的文献有可能是学者成果、行业组织成果、政府文件或有关部门发表的规定。
例证法是指通过举例的形式,逐一展开论证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例证法要求梳理论证过程,以便使论证中出现的逻辑和认知更好地显形、发生作用,使论点更有力。
这是一种证明论点或增加其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文献搜集和总结的基础。
首先,要求使用例证法,则需要选取有力的例子,既要符合论点的要求,又要有清晰的论点、分析结果与结论。
从有效的例子中可以推断出现实后果,明确论点,并推断实验结果和结论,形成有力的证据。
其次,引证法要求选取,应谨慎选择可靠的权威文献,如在国外上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学术期刊文章乃至政府文件,根据能够反映论点本质,用来证明论点的目的,或者权威科学家的历史性观点,依据可靠的证据证明所讨论的论点和观点的有效性。
同时,强调正确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以便更好地让它们发挥作用,使论点的有力性得到准确的证明。
在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前,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深入理解文章,把握用于论证的客观材料;在运用例证法时,应当灵活运用,把握例子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并要注意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以便让论点更有力。
议论中的引证法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破帽遮颜过闹市”(鲁迅)
A
13
A
14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引证法
A
1
什么是引证法?
引证法是道理论证,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 言警句、谚语、俗语、古今诗文等,以此作 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 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其优点在于较有权 威性、说服力。
运用引证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要找 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二 要对理论根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 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
——《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
A
4
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 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 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不 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引用必须准确)
示例 纪伯伦说,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没 有不能圆满的愿望”)。的确,只要我们相 信自己,哪怕现在眼前一片黑暗,哪怕前路 暗淡迷茫,自信这一双隐形的翅膀会带着我 们飞向梦想中的远方。
示例2 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 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打击。在不幸的重压下,天 才、信徒和能人心中都有着一股顽强的毅力,促使他们不屈不挠 地奋斗,直到成功和胜利,从而获得幸福。而弱者缺乏这种毅力, 以至于被压下苦难的万丈深渊而无法抽身。
A
7
引名言—析名言—证观点
示例1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 了。” 这就是说,鸟类的翅膀本是用来追求翱翔蓝天的自由与 快乐的,如果让它与金钱联系起来,那就会失去这种快乐和自 由。 鸟如此,人亦然。人的生命本是用来追求知识与真理,追 求正义与自由的,若是仅仅将生命与金钱联系在一起,那么人 类也将失去生命本来的价值与尊严。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做金 钱的奴隶。
引证法_精品文档

3、学会分析。 (3)直接分析名句的含义,使之支持论点。
总结
在引用原文之后,抓住了关键的内 容,紧扣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总之,引证法的要点就在于“引文加 分析,分析扣论点”,记住这一点, 就能使你的论据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战演练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
典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时,凡尔纳童心大发,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
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失礼的举动没有让凡尔纳惊
慌失措,相反,他却主动找大仲马攀谈。由此结识了文
豪并在其影响下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
说家。正所谓:
E
。
A“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
B“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C“不等待机会所送礼物的人,就是征服了命运。
一、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
二、要对理论根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 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
只“引”不“证”,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 其实在运用引证法时,找到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 喜的,但论据本身只是一种材料,它不能代替论 证。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势必苍白无力。 因此,在列出理论根据之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 阐述,要引而有证,引而有说,阐明引用资料的 目的,讲清所引用资料的意思,将其与观点紧密 联系起来。
D“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
E“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论点:要敢于说“不”
也许你认为说“不”是庸人的无知,是弱者 的逃避,是狂徒的嚣张。然而,在真正的勇者那 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__________
请利用下面所给材料续写本段文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引用论证

议论文论证技巧--引用论证一、概念和特点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
二、运用引证法应注意的问题1、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2、紧扣观点,“引”“证”结合。
运用引证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二要对理论根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
许多学生对于“引”是颇费心机的,但对于“证”则往往不够重视;只“引”不“证”,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
其实在运用引证法时,找到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喜的,但论据本身只是一种材料,它不能代替论证。
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势必苍白无力。
因此,在列出理论根据之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阐述,要引而有证,引而有说,阐明引用资料的目的,讲清所引用资料的意思,将其与观点紧密联系起来。
3、“引”为“证”用,适可而止。
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
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见解,自己见解的应是议论的主体,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
因此,引用切不可追求华丽,喧宾夺主,导致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4、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
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引证法例子5个

引证法例子5个一、引用名人名言名人名言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作文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
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了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来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艺;引用张在《朝野金载》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润”来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读着这些优美的赞语,能一下子勾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
二、引用诗句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作文锦上添花,增色不少。
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鸭子可引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
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三、引用格言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
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格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态度。
引证法名词解释

引证法名词解释1. 啥叫引证法呀?就好比你跟人争论一件事,你说“哎呀,就像那个谁谁谁说的一样”,然后用人家说的话来证明你的观点,这就是引证法啦!比如你想说读书很重要,你就可以说“孔子不是说过嘛,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就说明读书多棒呀!”2. 嘿,引证法呢,简单来说就是拿别人的话或者例子来当证据呗!就像你想证明努力就会有回报,你可以说“爱迪生都说啦,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不就是努力很重要的证明嘛!”3. 知道引证法是啥不?就好像你手里有个厉害的武器,那就是别人说过的有道理的话呀!比如说你想讲团结力量大,你就可以讲“众人拾柴火焰高呀,这就是在说团结的厉害呀!”4. 引证法呀,不就是找个厉害的帮手来帮你说话嘛!好比你想说坚持才能成功,你就说“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这些不都在告诉我们要坚持嘛!”5. 哎呀,引证法其实就是借别人的东风呀!像你想强调诚信的重要,你就可以说“曾子杀猪立信,这多能说明诚信可贵呀!”6. 那引证法到底是啥玩意儿呢?就像是你找个有名的人来给你站台呀!比如你想说勇敢面对困难,你就讲“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就是在鼓励我们要勇敢呀!”7. 引证法呀,不就是把别人的智慧借来用用嘛!像你要讲珍惜时间,你可以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多直白地说要珍惜时间呀!”8. 嘿,引证法不就是找个厉害的代言人嘛!比如你想说要乐观面对生活,你就说“苏东坡还能苦中作乐呢,咱也得乐观呀!”9. 引证法懂了吧?就是让那些厉害的话来帮你呀!就像你想说要谦虚,你就说“满招损,谦受益,这不是告诫我们要谦虚嘛!”10. 哇塞,引证法其实很简单呀,就是找个强大的后援呀!比如你想说要善良,你就可以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说善良是人的天性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引证法就是借助别人的话语或事例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是一种很有用的论证方法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以“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 邪。”为论据,证明“不要盲目崇拜 名人”论点。为下面的引文写一段分 析文字。
不要盲目崇拜名人 《吕氏春秋》的“察今”一文中有 这样一句话:“良剑期乎断,不期乎 莫邪。” __________
示例 不要盲目崇拜名人 《吕氏春秋》的“察今”一文中有这样 一句话:“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邪。” 莫邪,是古代有名的宝剑。这句话的意思 是:一把剑,只要锋利就行,不一定非要 像莫邪那样有名。这启示我们,一个对人 民、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并不一定要名扬 四海,我们提倡学习名人成功的经验和奋 斗精神,而不是盲目崇拜名人头顶那一轮 虚幻的光环。
3、学会分析。
(2)如果引用的是白话文的通俗语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 存在障碍,我们就要抓住引文中的关键字句——与论点 密切相关的内容来加以分析,把它的内容更明确地揭示 出来。如果其中用到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更要作一 些阐述,使论据含义清楚地显现。
如同样写《交友之道》的“人贵在相知”,我们引用了 下面一些名言,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罗曼•罗兰说过: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友 情在我们生活中,就像黑暗中的火光,在失意灰心的 ‘黑夜’,格外珍贵——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 光明,才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前一句话是原文引用, 后一句话则抓住了“照亮”、“黑夜”、“光亮”等字 眼,揭示了它们的含义,点明了友情的珍贵。
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 柳暮云,有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里 默默的相对,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 一支神来之笔,勾勒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二十 四桥的明月,渲染香炉峰的紫烟…… 我爱诗,因为我难以抗拒自己的心灵在这美 妙的诗行中与先哲们的心一起跳动的感觉,难以 抗拒让自己忘情于呐喊者或低吟者所创设的一个 个优美意境中的感觉。诗,让我体验屈夫子不能 从俗的喟叹,让我领略魏武帝碣石山旁壮心不已 的豪情,让我沉浸于康桥边静谧的月夜,让我品 味雨巷中那份丁香似的忧伤……(《诗心遐想》)
它山之石,可以攻 玉。
——引证法
一、成语释义: 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 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 用来制成美好珍宝。
什么是引证法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 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 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 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 论论据来进行论证。
概念 解读
善待生命,我们就要让生命有意义。 一个人的存在应该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 而不应让别人意识到他仅仅是活着而已。 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 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毛泽东也曾高 度评价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可见善待生命,就要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 义。 引证法的优点:较有权威性、说服力;可以丰富
一、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 二、要对理论根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 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 只“引”不“证”,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 其实在运用引证法时,找到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 喜的,但论据本身只是一种材料,它不能代替论 证。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势必苍白无力。 因此,在列出理论根据之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 阐述,要引而有证,引而有说,阐明引用资料的 目的,讲清所引用资料的意思,将其与观点紧密 联系起来。
怎样用好在发表自己 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 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 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 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论点:要敢于说“不” 也许你认为说“不”是庸人的无知,是弱者 的逃避,是狂徒的嚣张。然而,在真正的勇者那 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__________ 请利用下面所给材料续写本段文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 小人邪!” 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学会分析。 (1)如果引用的是文言名句,最好能稍加解释,不 必字字落实,意译为主。同时,联系观点,作出 阐发。
如:我们写《交友之道》,谈及“人贵在相知”: “李白说过:‘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人 与人的友情是最珍贵的,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前一句话引用李白的诗句,其中“人生贵相知” 极好地契合了观点。后一句话既解释了诗句的大 意,也作出了自己的阐释,友情贵于金钱。
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为文章平增几分 诗情画意。
怎样用好引证法呢?
1、引文要有针对性,与论点一致 。每句名言都 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 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 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 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可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 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远大,可选用“燕雀 安知鸿鹄之志”;批评某些不能持之以恒、一曝 十寒的行为,可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 人常立志”等等。
《师说》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 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而已。
纵观天下有志者,总是夙兴而夜寐,百折不 挠,孜孜以求,心甘情愿为社会奉献的。千百年 来,奉献精神如同血液,在我们民族躯体中不息 地流动;如同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的灵魂;如同火炬,点燃了炎黄子孙的爱国赤诚。 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 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繁霜尽 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到“我 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 “愿与人民共患难,誓将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 司令,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南疆卫 士,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从没想过 要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 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
3、学会分析。 (3)直接分析名句的含义,使之支持论点。
总结
在引用原文之后,抓住了关键的内 容,紧扣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总之,引证法的要点就在于“引文加 分析,分析扣论点”,记住这一点, 就能使你的论据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战演练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 典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时,凡尔纳童心大发,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 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失礼的举动没有让凡尔纳惊 慌失措,相反,他却主动找大仲马攀谈。由此结识了文 豪并在其影响下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 E 说家。正所谓: 。 A“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 B“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C“不等待机会所送礼物的人,就是征服了命运。 D“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 E“机不可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