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设置的实践和思考
高中英语语法倒装句的教学反思与探索

高中英语语法倒装句的教学反思与探索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语言技能和提高交际能力的任务。
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四者与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语法具备生成力,学会一种语法规则可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句子。
那么,掌握语法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法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语法教学质量,为提高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任务型教学与语法教学任务型教学强调在“做中学,用中学”,即倡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任务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并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交际策略。
”然而,至今仍有部分教师固守传统的语法教学理念,将大量课堂时间用来讲解语法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上述做法与新课程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正确领会新课程精神,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避免语法教学走极端,是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我将结合一堂英语语法随堂课谈一点感悟。
三、两次语法教学实例的设计与反思1.教学背景(1)学情分析:上课课型:高中英语随堂课—“倒装句”语法课(2)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NSEFC M5U4的主题是“Making the News”,阅读课My First Work Assignment讲述了Zhou Yang在一家英语报社第一天上班时,和上司Hu Xin的谈话,引导学生了解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新闻采访的基本程序以及采访时要注意的要点等等。
英语实践活动心得体会(通用5篇)

英语实践活动⼼得体会(通⽤5篇)英语实践活动⼼得体会(通⽤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作⽣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得体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很多⼈都⼗分头疼怎么写⼀篇精彩的⼼得体会,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英语实践活动⼼得体会(通⽤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英语实践活动⼼得体会1 最近,笔者拜读了由华东师范⼤学教授鲁⼦问教授撰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书感触颇深,使我对任务型教学有了更深刻、透析的认识。
任务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或动机,以在情景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任务的成果的⽅法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学⽣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主地学习、主动地使⽤所学语⾔去做事,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使⽤所学的语⾔,在使⽤所学语⾔做事情的过程中完成任务,获得结果,发展语⾔实践能⼒。
简⾔之,任务教学要求教师围绕指定的交际⽬标和语⾔项⽬,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教学活动;学⽣通过多种语⾔活动完成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和掌握语⾔的⽬标。
任务教学包含三个部:任务前(Pre-task),即在任务的前期准备阶段,教师要把主题和任务介绍给全班学⽣,即明确活动任务和⽬标;任务中(While-task),即师⽣围绕主题⽽设计⼀系列真实的或模拟的、尽可能接近社会⽣活的任务和活动,熟悉语⾔,运⽤语⾔,通过获得、处理和运⽤信息做事情;任务后(Post-task),即最后产⽣⼀个活动的结果。
整个教学围绕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学⽣获得感悟、体验并学习和习得语⾔。
这是⼀个动态的、各种语⾔技能和运⽤语⾔的能⼒均得到综合运⽤的过程。
本书还让我明⽩,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六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的⽣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技能,从⽽提⾼实际语⾔运⽤能⼒;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的思维和想象⼒,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获取、处理和使⽤信息,⽤英语与他⼈交流,发展⽤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活中。
让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绽放光芒

让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绽放光芒发表时间:2013-06-17T15:56:52.6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8月总第143期供稿作者:丁小亚[导读] 在英语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在每一节课开始前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值日生汇报。
丁小亚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11102摘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任务单一、缺乏创造性的缺点,因此对英语课堂的教学任务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改革势在必行。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师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查和讨论,使他们能够灵活掌握所学语言资料,并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教学任务的效应。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一、问题的提出“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流派,它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新发展。
它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实践以及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传统教学法中的教学任务突出的是教师的活动,而“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
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精心设计符合高中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使之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地发挥效应,是实践这一目标的关键。
浅析英语课堂上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浅析英语课堂上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庞庆艳(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黑龙江取城150l l1)[摘要]阐述任务的本质、构成,以及。
任务型”教学模式框架,最后以写作课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在英语课堂上的具体运用.[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围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卜7597(2009)0110156-01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千”中学,“用”中学。
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一、任务的本质外语课堂上任务这一概念可概括为:学习者为促进语言学习,应用语言所进行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具有目标指向的课堂交际或互动活动。
它涉及信息的理解与加工,问题的解决与决策。
任务本身只是一种方法、手段,但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及人际交往,为他们提供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的机会,从而使语言学习摆脱单纯的项目练习,而成为有语境的、有意义的、有交际目的的语言实践。
:、任务的构成作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课堂教学任务,至少应包含以下五个基本构成要素。
1.目标。
教学任务首先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
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
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
如在I nt er vi ew这一课中,其非教学目的便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面试成功。
为学生以后面临的毕业求职做准备。
但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来掌握某些生词、句型,来训练学生用英语流利表达思想,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2.活动。
任何一个活动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为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英语课堂任务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0年10期总第502期ENGLISH ON CAMPUS英语课堂任务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文/吴雯雯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直至今日仍方兴未艾。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就极力推崇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活动,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境,使学习者构建有意义的语言系统。
一、任务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1.任务的设计不尊重学情。
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决策者,同时在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如帮助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安排学生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并对任务的完成给予反馈。
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决定了教师在任务设计之前一定要掌握好学情。
但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学情,没有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为追求课堂上较高的答对率而设计难度低的活动,或者为了显示教师思考的深度而妄自增加任务的难度,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2.任务的设计脱离真实情境。
我国以往的课堂教学过度重视语言的结构、功能。
比如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讲解 “This is a car” 的句型时,采取的对话练习可能如下:Teacher: What’s this? Pupils: This is a pen. Teacher: What’s this? Pupils: This is a book.这样的对话很少会出现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
虽然学生的词汇知识会通过反复练习而增加,但其语言苍白刻板,不能形成自然语篇,复现率低,很难形成印象和联想意义。
这样的任务勉强属于“弱任务”,但其脱离语境的刻板教学很难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
二、任务设计的原则贾志高曾将任务设计的原则概括为六点: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连贯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笔者在设计课堂任务时,主要依据以下两点:1.情境与形式兼顾。
课堂的教学任务需要兼顾情境与语言形式的准确。
浅谈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

学 生把 注 意力 集 中到任 务 中 ,在完 成 任务 的 同时 学 习到 语 言
杰伦 所 了解 的情 况和 知识 ,因为 大 多数学 生 对流 行 音 乐很 感
兴趣 , 介绍 的 同时 , 在 ; 隹备好 几首 流行 音 乐 带放 给学 生 听。 对
大部 分学 生来 说 , 们 对于 ( 坦 尼克 号》 他 泰 这部 影 片很 熟 悉 , 可
以先放 其主 题 曲 My h at loo , 首歌 的 演唱 者正 是 当 e r wi g n 这 l
的理 解度 。第二 个步骤 即对 学 生发散性 思 维、 创造 与拓 展能 力
的培养 。 师可根据 文章 , 教 设计 一 些题 目进行 小组讨 论 。 后 , 最 教师 再加 以指 点 、 总结 , 完成 一课 的 阅读 教学 。 这种 问题 非 常 有利于 培养 学生 的发散 思维 能力 及语言 能 力。 三、 结 小 1 我 们 必须 清 楚 的认 识 到 , 展任 务 型 学 习活 动 的核 心 、 开 就在于 学。换 句话 说 , 们 必须把 课堂 的重 心从教 师 的“ ” 我 教 向 学生 的“ ” 学 转移 , “ 学生学 ” 变为 “ 从 要 转 学生 要学 ” 。
L ann )这 一新 教学 理念 的学 习讨 论 , e ri ” g 开始 从 不 同 的角度 看
待英 语课 堂 中的教和 学 , 索新 的教学 方 法。英 国著 名语言 学 探
家 Dc I ih 在 1 7 年 就提 出 :如 果语 言教 师 能组织 一 i A1 g t 7 k wr 9 些 活动 来 吸 引学 生 , 注 意 力放 在 意 义上 , 用所 学 的 外语 , 把 使
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1. 提出任务任务型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和让学生完成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那么强烈。
提前呈现任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让学生清楚参加任务学习可能达到的目标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效果。
任务是否确切、任务目的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有层次等都必须加以认真全面的考虑。
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的同时,应明确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
目前许多教材并没有为教师指出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这就需要教师能精心设计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
2. 执行任务执行任务就是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
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1)任务――学生执行老师所提出的任务,并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分析等方式去完成任务。
(2)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将自己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学生报告。
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策略,它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转变为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注重语言习得。
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 任务应具有可操作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对语言的需求,在任务型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平均的英语水平,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上,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初探TBLT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和实践,以推 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谢谢观看
六、结论
本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 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 要注意任务难度控制、学生参与度和教师角色转变等问题。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 探讨如何优化任务设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推广任务型教学法在其他学科中 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3、任务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任务应该多样化,避免单一枯燥,同时要注重 任务的趣味性,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新闻发布会”的任务,让学习者扮演新闻发 言人,回答其他学习者提出的问题。这种任务不仅锻炼了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表达 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任务的实施
五、讨论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任务难度:任务难度设置是任务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任务过 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要对任 务的难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语言学习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 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任务 型教学法还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让学习者在真实、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英语,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设置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秦继文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9期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法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而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磨砺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个体合作,发展学生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在任务设置过程中要关注情感,注重分层,力求创新,渗透德育。
关键词:任务型;英语教学;任务设置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教学理论。
任务型英语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预设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用语言做事(从做中学)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本质特点。
它的精髓就在于教学任务的目标导向和教学情境的任务创设,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达成目标,感知成功。
修订版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教材(以下均以该教材为例),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特点,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开展听(Listening task)、说(Speaking task)、读(Reading task)、写(Writing task)活动。
各个部分目标明确,但由于没有分课次,也未标注顺序,因此教师在任务设置中可以有更多的自我调控空间。
任务型活动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热身(warming)、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主题任务(topic task)等。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要真正设计好一节课的任务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通过新课程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觉得任务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任务设置要关注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趣的知识往往比有用的知识更有吸引力,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置要关注情感,体现趣味性。
倘若设置的任务与学生生活太遥远,脱离学生的实际,那就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就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
教学任务的达成。
在开展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学习成功的关键是保持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
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任务设置的情感因素,注重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情感。
比如,在设置Book 5 Unit 4 “Making the news”的任务时,笔者就“Pre-reading”设置了以下三个任务,组织学生开展拓展性讨论:
1.What do you think are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
2.Is being curious and active important?Why/Why not?
3.Enthusiasm for the job is the key to success,do you agree? Why/Why not?
思考:任务设置的焦点必须与学生的现实世界有着一定的联
系,这种联系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在任务驱动活动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有可能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任务设置要体现分层
学生英语知识基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存在差异,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分层任务,既要让优等生吃得饱,又得让后进生吃得了,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进入Book 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的学习前,笔者就“Warming up”设置了以下几个任务:
1.How do 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
2.Where do you live,in a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
3.Do you live in a flat or a house?
4.What kind of housing would you like to have in the future?
5.What can we use to build houses?
接着在此基础上,列举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涉及housing,population,pollution,traffic,hunger,literacy等问题。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每个学生找
到自己能顺利完成的任务。
通过分层次的任务型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想象力,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也就轻松完成了。
思考:在任务设置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特别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也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所有学生都能从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也能产生一种“I can learn English well”的心理感受,逐步形成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使每个学生内在的语言潜能得以挖掘和发展,增强其自信心。
三、任务设置要力求创新
创新是教学的生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地创新。
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的存在和英语基础水平的参差不齐,任务设置要考虑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创新这个环节来达到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特别是在完成写作任务中,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的习作全批全改,笔者在任务设置时采用学生互相纠错,此种方式不失为一种操作性较强且效果较好的办法。
在互相纠错中明确任务:
1.指出对方写作要点是否写全,有无遗漏;
2.各要点的条理是否清晰,开头和结尾是否点题,内容是否连贯,格式是否正确;
3.语法是否有错误(包括主谓是否一致、人称是否一致、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方面的语法错误);
4.有无句型或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5.有无单词拼写错误或大小写及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
思考:这种写作任务的设置,不仅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理念,而且也是任务型教学在写作中的实际运用。
教师很难相信,自己拼命教还听不懂的学生能够完成写作任务,更不用说互相纠错。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学力差异”的资源,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服务,教学活动应当是师生互动、生生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任务设置要渗透德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要想达成课标所提出的目标,我们在设置任务时,应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人文内涵。
如,在完成人教版的Book1 Unit 4 Earthquakes本单元的教学后,为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球观”,珍爱地球,保护环境,就得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关爱地球、防震减灾从我做起”的意识。
笔者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以“保护环境,爱护校园”为题的英语主题活动,通过学生讨论,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校园垃圾的危害:污染环境,有害健康;学生用英语积极献言献策,提出了如何处理校园垃圾的许多建议:垃圾怎么分类;废纸如何再利用;填埋学校有害垃圾;节约用水,处理污水、废气等等。
通过活动,学生下定决心:尽我所能,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护校园。
思考:富有强烈时代气息和鲜活生活实例的教学任务设置,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笔者在英语教学任务设置时,注重挖掘教材人文内涵,渗透德育元素,结合形式多样的任务驱动活动开展德育,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通过教学实践,我真正体会到,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英语学习的促进者、解疑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吸纳了当代先进的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采用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型活动等相结合,是新时期实现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和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使任务型教学模式逐步规范,使之更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黄剑茹.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如何设计tasks[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