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传统课堂”这堵“南墙”轰然推倒
第9课《竹节人》练习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竹节人》练习题一、集腋成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级.,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liè)缝里掉下去了。
B. 竹节们站成一个壮士模.(mó)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lǐn)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C. 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zhōng)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kuī)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D.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
正悻悻.(xìng)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jīng)有味。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豁(huō)开叉(chǎ)腿一绺(lǚ) 叱咤(zhà)风云B.俨(yǎn)然咚锵( qiāng) 赫(hè)赫弄巧成拙(zhuó)C.风靡(mǐ) 攒(cuán)着一哄(hòng) 虎视眈(dān)眈D.鏖(áo)战颓(tuí)然破绽( zhàn) 津(jīng)津有味3.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沮丧挖空心思别出新裁念念有词B.观靡全神贯注不知疲倦化为乌有C.酣畅做鸟兽散忘乎所以心满意足D.耸动威风凛凛前功尽弃技高一筹4.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夸张)B.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比喻、对比)C.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拟人)D.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夸张)5.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A.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氛围、学生、老师等的对比、讨论,感受“最后一课”严肃、悲壮的氛围。
2、圈点有关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词句,理清他的心理历程,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
3、精读重点句、段,通过对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分析来体验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情感。
4、迁移学生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课型】探究课。
【教学重点】分析小弗郎士的心理历程,感悟“最后一课”对人物的教育作用。
【教学难点】对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教室】多功能电子教室。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感受“最后”氛围课间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渲染“最后”氛围。
老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对这篇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了解。
为了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感情经历,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小说的社会背景。
(幻灯片展示)《最后一课》写的是1870~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
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想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但结果适得其反,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
法国被迫赔款50亿法郎,割让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求和。
普鲁士接管这些地方以后,下令不准这些地方再学法语。
《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正是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最后一课》被介绍到中国已九十三年了,它整整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
不知有多少人读完这篇小说后灵魂为之颤抖,感情为之激荡。
那么为什么它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为什么它会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篇章中的经典作品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它的“以情夺人”。
(展示幻灯片)我们学习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的探究来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并体验主要人物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六上第二单元练习卷一、识字写字1.看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xuán yá sù jìng lóng zhòng quán shén guàn zhù()()()()()pān dēng yí zhì háo mài lūn qǐrè xuè fèi téng()()()()()shè()击()稷房()干()★()免yuè愉()()然纸上审()五()★()语【答案】日寇悬崖肃静隆重全神贯注攀登一致豪迈抡起热血沸腾射击社稷房舍干涉赦免愉悦跃然纸上审阅五岳粤语【解答】拼音拼好,字形写对。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一个错误的选项是()【A】岷.mǐn山晋.jìn察冀憧憬.jǐng 擎.qín着红旗【B】瞻.zān仰璀.chuǐ璨婆娑.suō嗖.sōu的一声【C】绷.bēng着脸烟卷.juǎn埋.mái葬磅.páng礴【D】黑魆魆.qū逶迤.yí围歼.qiān 千钧.jūn一发【答案】C【解答】A项“岷山”的“岷”读作“mín”;“擎着红旗”的“擎”读作“qíng”;B项“瞻仰”的“瞻”读作“zhān”;“璀璨”的“璀”读作“cuǐ”;C项“绷着脸”的“绷”读作“běng”;D项“黑魆魆”的“魆”读作“xū”;“围歼”的“歼”读作“jiā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眺望检阅协商粉身碎骨【B】次序旗织汇集徐徐上升【C】预定电钮壮列大举进犯【D】雹子险要奋站坚强不区【答案】D【解答】A项完全正确;B项“旗织”的“织”应该写作“帜”;C项“壮列”的“列”应该写作“烈”;D 项“奋站”的“站”应该写作“战”;“坚强不区”的“区”应该写作“屈”。
专题04-成语辨析与运用-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专项04 成语辨析与运用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2023·山西太原·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B.为了救活这家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殚.精竭虑...。
C.这两篇文章,尽管风格截然不同,但在表达技巧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2.(2023·湖南怀化·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民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时,惊天动地....地说:“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B.战士们向班长发誓,为了完成任务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C.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D.小明在羽毛球决赛中技高一筹....,以大比分领先的优势轻松战胜了对手3.(2023·江西吉安·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B.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C.我们要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学校辩论赛上,王高同学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4.(2023·山西太原·统考小升初真题)陕西剪纸的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夸张;而江南一带则细致工整,真是()A.独具一格,各行其是B.半斤八两,各有千秋C.平分秋色,各有所长D.平起平坐,各得其所5.(2023·福建泉州·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带点成语运用最恰当的句子是()A.老师经常批评李颖同学完成作业时书写笔走龙蛇....,实在是太潦草了。
B.在戏剧表演上,我没经过正规、专业的训练,称不上是科班出身....。
如何突破传统文化教育的“瓶颈”

首 先 ,教师 的传 统 文 化 知 识 比 较 薄 弱 ,教 育
观念 有 些保 守 落 后 。 目前 我 国 中学 教 师 队伍 中普
遍存 在 着重 视 专 业 知 识 而轻 视 传 统 文 化 学 习 的倾
向 。这 种倾 向难 以避 免地 造成 广 大 中学 教 师 在 人
如何 突破传统文化教育 的“ 瓶颈” 6 5
王” 。当学 生们 大胆 插话 时 ,教师 应 在 课上 特 意 停
去 , 课 的 脚步 ,给 学 生解 释 的 机 会 。解 开 学 生 们 突然 大 笑 的谜 团 ,就 要 学 会 调 查 ,而 调 查 后 的结
秀传 统文 化 是 广 大 中 学 教 师 不 可 推 卸 的责 任 。但 由于 轻视 传 统 文 化 的 不 良风 气 仍 盛 , 目前 教 师 教 育实 行分 科 分 专 业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以及 中学 教 师 自身接 触与 学 习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渠 道 比较 狭 窄 等
古 今 中外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都 无 可 辩 驳 地 证 明 ,
很 大 程度 上 影 响 着 社 会 民众 对 这 一 问 题 的关 注 。
教育特别是 中小学 教育 ,是一个 国家传 承优秀传
统文 化 的 主 阵 地 。然 而 , 由于 中华 传 统 文 化 本 身 的博 大精 深 、复 杂 多 样 和 当下 中 国 中 学 教 育 存 在
教 育 主管 部 门 和 大 多 数 中小 学 校 完 全 是 以应 试 教
育 为 目标 导 向 。在 内容 上 ,他 们 只 选 取 那 些 适 应 于考试 的典 籍 材 料 ;在 教 法 上 ,他 们 则 偏 重 甚 至 着 力 于对 学 生 进 行 考 点 灌 输 。教 师 单 纯 让 学 生 为 了考试 而 记 住 一 定 的传 统 文 化 知识 ,相 对 缺 少 对
词语-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

词语-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含答案)词语-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我们须要小心行事。
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C.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D.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2.下列依次填入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丰润的青草(2)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深远的晴空里(3)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它的大地(4)多少年来你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A.揉过飞入观望丰润B.吹过吸入凝望丰满C.吹过飞入观望丰满D.揉过吸入凝望丰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们为未来而奋斗的过程中,很少会将目光和真心导向阴晦的一面。
B.有人曾把叛徒投降敌人、出卖革命说成是一念之差,以此来掩盖灵魂的鄙夷和丑恶。
C.走在幽静的山路上,只见重峦叠嶂,满目青翠,连日以来的旅途劳顿一扫而空。
D.冬天的那拉提,一望无际的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天空紧相连,山与天之间镶嵌着排排墨绿色的松树,俨然一幅天然水墨画。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区的发展需要解决多个方面的问题,但首当其冲的是发展交通。
B.面对警察的多番审讯,他百般狡辩,但供词前后矛盾,不攻自破。
C.要想有新学说产生,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是必要的步骤。
D.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有所判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失败正是对我们的考验,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自暴自弃。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的一套编钟,所属朝代是()。
A.商朝B.战国C.汉代D.唐朝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曾侯乙编(江南博哥)钟的认识。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出土于湖北随州,全套共65件(甬钟45件、钮钟19件、镈钟1件),分上、中、下三层悬挂在高大的钟架上。
这套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基调与现代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
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2.缺A.缺B.缺C.缺D.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缺[单选题]3.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的作曲家是()。
A.王酩B.郑秋枫C.谷建芬D.施光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光南的音乐创作。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歌曲的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曲《祝酒歌》由韩伟填词,施光南作曲,其旋律音调选用热情奔放而又富于舞蹈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表达了欢欣喜悦的心情。
D项正确。
A项:王酩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妹妹找哥泪花流》《难忘今宵》《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绒花》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郑秋枫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我爱你,中国》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谷建芬是我国当代作曲家,被誉为“新学堂乐歌之父”,代表作品有《我的小路》《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4.作曲家彭修文根据现代戏《杜鹃山》同名改编的乐曲《乱云飞》是一首()。
A.二胡独奏曲B.民族管弦乐C.钢琴协奏曲D.京胡协奏曲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器乐演奏形式。
民族管弦乐曲《乱云飞》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现代京剧《杜鹃山》中女主人公柯湘的核心唱段《乱云飞》改编而成的,描写了柯湘临危不乱、机智沉着的英雄形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一课一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1、《邓稼先》一、基础知识部分1.正确认读和识记汉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彷.徨()挚.友()孕.育()鲜.为人知()选聘.()说.服()难堪.()至死不懈.()(2)根据拼音写汉字。
锋芒bì()露鞠躬尽cuì()可歌可qì()家yù()户晓马革guǒ()尸妇rú()皆知任人zǎi()割 jié()然不同2.选词填定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开辟开创)②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震荡动荡)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4.下列语段的方框中所用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B.。
,。
,??C.。
,,。
;。
D.。
,。
:?。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远是一条小河,_____ ;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青的乌鸦,停下来觅食;⑧有些玄青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A.①③⑤⑧B.①④⑥⑦C.②④⑤⑦D.②③⑥⑧二、阅读理解(一)课外阅读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把“传统课堂”这堵“南墙”轰然推倒——访江西武宁宁达私立中学校长张项理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一所规模不大,偏居江西武宁县城郊外的民办中学——宁达中学,在并非“科班”出身的校长张项理的带领下,成功地让杜郎口课堂改革模式在江南小镇落地,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堂,成为九江市、江西省乃至全国的课改典型。
而无论是改革前后,以考试成绩论,宁达都是武宁县绝无争议的冠军。
是怎样的力量与智慧让宁达走到今天?改革路上,作为校长,张项理遇到和克服了哪些困难?已成为当地教育领跑者的他,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宁达人是“拿来主义”的追随者中国教师报:宁达中学是2001年创办的,还是个8岁的“孩子”,而您对教育也是“半路出家”,但不论是考试成绩,还是以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改为目标的课堂改革,宁达中学都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
您有什么独特的秘诀吗?张项理:如果说有,那就是“拿来主义”。
宁达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很多都是借鉴别人的东西。
我们的课堂模式是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我们的课堂指南原型来自杜郎口的预习提纲和其他学校的导学案,而常规管理是学习山东昌乐二中的,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借鉴了本省铜鼓县、青岛向阳小学等名校的经验。
宁达人只是“拿来主义”的追随者,将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名校成熟的管理经验拿到宁达,进行自己的教学实践。
中国教师报:现在都讲究创新,您为什么这样直言不讳地说宁达是“拿来主义”?张项理:中外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优秀的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案例已经多如牛毛,所以我们不必像袁隆平院士那样去研究几十年后再种水稻,也不需要自己研究制造出电脑后才使用电脑。
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常规管理做到极致就是创新。
我们一线的教育者也是如此,只要忠实地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学上严格地执行新课标,学好别人的先进理念和教学实践,你就可以花最少的时间高效地把工作做好,把学校办好。
“杜郎口”给了宁达一把解开课堂难题的钥匙中国教师报:穷则思变,当一所学校面临困境时,寻求改变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宁达中学进行课堂改革时,已经连续几年以绝对第一的成绩在武宁县独领风骚,还在百姓中得到了“想要素质教育去宁达”的口碑,您为什么还要寻求改变?张项理:办学之初,我的目的就不是办一所单纯成绩好的学校。
办学第一年,我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宁达中学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思想,那就是创办人人平等的普适教育,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办学8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分过重点班,我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
每个学生的强势智慧都是有差异的,就如一个种着不同果树的果园,其品种、成熟期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个品种,也分早熟、中熟和晚熟。
教育的目的不是如何减少这些差异,而是保护他们的个体强势智慧,尊重差异。
因而对学生,我们不能以一个尺度评价他们,而是要充分释放他们的潜能,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因此,办学之初,社会对宁达中学的评价是“要素质去宁达,要成绩去xx中”。
这不是我们自己标榜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大家都认为我们实施的是素质教育。
但是,几年下来,我们的成绩一直非常好,2003至2006年四届中考,我校总平均分均居全县第一,而且所有单科平均分都是前两名。
教师成长也引人注目,短短几年间,我校有7名教师参加全市讲课、说课比赛,均获得了全市一等奖。
我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主要取决于三方面:课堂教学、学校常规管理和校园文化。
在进行课堂改革之前,宁达中学在常规管理及校园文化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在这一点上我很自信。
这也是宁达中学过去几年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
虽然以前我们一直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我们始终觉得自己所进行的改革还是在原框架上做一些修修补补,没有摆脱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枷锁。
我们从办学之初就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怎样还,一直没有找到好办法。
我们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直到有一天,我在《中国教师报》上读到了关于杜郎口中学的报道,随后我就亲自去参观学习。
当时一看我就觉得,杜郎口的课堂模式正好是我们苦苦探索追求的。
杜郎口就是我们万事俱备之后的“东风”。
我们必须往前走,因为在课改的大潮中,不进则退。
于是我下定决心,借鉴杜郎口的课堂模式,加上我们自己教改的成功做法,尝试构建全新的课堂,真正让孩子们做学习的主人。
中国教师报:张校长,当时杜郎口对您的最大启发是什么?您怎样理解和提炼杜郎口课改的精髓?对于宁达中学,杜郎口课改最大的借鉴意义在哪里?张项理:我认为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只是承载知识的一个容器。
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其唯一的目标是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标准也仅是分数,高分低能即是这种教育产生的怪胎。
而杜郎口的课改是颠覆传统课堂的彻底革命。
高效课堂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灵魂深处的情感互动。
教师不再是一个霸占课堂的灌输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者。
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思想者。
杜郎口课改的精髓就是解放,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学生动起来。
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激发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个性的张扬,对人性的追求,挖掘出他们巨大的潜能。
杜郎口课改对我们学校最大的借鉴意义,仍然是它的高效课堂模式。
我刚才说过,办好学校取决于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和课堂教学,这是一驾三套车,哪一匹马跑不好跑不快,都会影响整套车的速度。
我们虽然一直力求这三套车齐头并进,但在课堂教学上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模式。
杜郎口课改让我们找到了解决课堂问题的金钥匙。
“不换思想就换人”,改变教师观念是关键中国教师报:“引进”杜郎口模式,老师们能否理解和支持?张项理: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想法:宁达中学有这么好的教育教学成绩了,还需要改革吗?不过,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老师们已习惯了以前的教法,而且多年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让大家变革,颠覆已经取得成功的教法,谈何容易?改革总是要从转变思想入手。
为加强教师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提升教师实践先进教育理念的水平和能力,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工作,把教师专业成长的路铺到每位教师的脚下。
一是校本培训。
学校开办了“教师课堂”,组织教师学习各项教学技能,获取教改前沿信息,掌握现代教学技术。
二是走出去。
学校每学期都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先后组织老师们到九江市区多所学校听课。
2006年,学校分批次组织全体教师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最多的去过三次。
三是请进来。
学校多次邀请知名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学,如原北京景山学校校长、时任北京力迈学校校长的阚峰、上海建平总校校长冯恩洪等。
2006年秋天,学校组织多次论坛,总结建校以来教改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趋势,帮助大家转变思想,明确进一步开展教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组织教师汇报参观外校的心得,学习其他学校的教改材料,同时分析学校实际情况,明确了我校教改的方向和决心,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不能变,改革的决心不能变,“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口号。
中国教师报:改变教师观念,最大的困难在哪里?张项理:最难改变的往往是优秀的老师。
这个优秀是指在传统课堂的标准下,他们已经“功成名就”,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
如果不改变现状继续这样下去,他们还是会有不错的教学成绩。
这时让他们主动放弃自己熟悉的东西,谈何容易?所以,优秀教师往往成为课改的阻力。
我非常理解他们,这些老师都是为学校的建立和最初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我们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慢慢转变。
但也不能因为理解他们而放弃改革,因此,我的态度也非常强硬,“不换思想就换人”。
目前已经有非常优秀的老师因为跟不上学校改革的步伐而离开了学校。
从“临帖”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破帖”中国教师报:我们知道,课堂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教学情境不可能完全相同。
你们怎么能用如此短的时间完成杜郎口经验嫁接,并让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张项理:2007年春天,我们先在初一年级开展课改实验。
既然决定学习杜郎口,我们就先把杜郎口的课堂形式“照搬照抄”过来:学校给初一教室四面配置了黑板,撤去讲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六至八人一组围圈坐。
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
改革很快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课堂一扫以往的沉闷气氛,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有时学生的种种表现和释放出的能力令老师们都惊讶不已。
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但是当年期末考试,部分科目成绩下降,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民办中学想要生存,成绩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在于,课堂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预习没能有效落到实处,学生漫无边际地生成拓展,双基知识的掌握无法保证;小组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学生养成依赖性,或人云亦云,或坐享其成。
学生需要长期指导,需要在训练中慢慢适应角色,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我们从两方面开始着手研究对策。
一方面,我们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学习,我们把小组学习和常规管理中的小组联系起来,让每个人都在小组中担任职务,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因为我们之前建立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体系,当发现这些问题后,学生干部以及“学习领袖”都开始主动行动起来,以小组会议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挖掘每个同学的潜力,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另一方面,我们开始寻找并研究一种载体,既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又不削弱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影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于是,我们借鉴杜郎口的预习提纲以及其他学校的经验,经过全体老师的探索与实践,2008年早春,《课堂指南》应运而生了。
这样,课堂学习不但活,而且变得非常扎实。
至此,我校的新课型基本定型,自命名为“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在这里,我要感谢杜郎口中学和崔其升校长。
在学习杜郎口模式的过程中,他们给了我校无私的帮助。
特别是由杜郎口中学、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山东昌乐二中、兖州一中、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等20多所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名校组成的“中国名校共同体”,成员校之间经常进行的互相学习、经验交流,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思想先行,评价护航中国教师报:我们知道杜郎口中学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课堂评价体系来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宁达中学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为教师注入课改的“强心剂”的?张项理:崔其升校长说,“评价是武器”,一点也不错。
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为课改保驾护航。
最初,我们出台了自己的《新课型阶段性评价标准》,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并要求每位老师努力对照实践,上好符合新课型要求的课。
定10月和11月为课改攻坚月,教研处每日上、下午各巡查一次,教研组长每日随堂听课一节,教师每周相互听课三节。
11月,学校成立验评组,开始组织教师上新课型过关课,由验评组成员打分,评定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不合格教师听完一轮验评课后再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