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地下利用的状况
(完整版)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以市规划院于一丁副院长为团长的“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正家墩商务区公司联合考察团” 一行7 人,于2007 年10 月6 日-10 月18 日赴韩国、日本进行考察,团组成员分别来自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王家墩商务区公司。
本次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上述国家结合轨道建设的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形态规划和经济业态,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以及运营管理情况等。
期间,我们先后对首尔COEX 项目与KINTEX 项目、东京八重州与新宿火车站、札幌大通公园地卜街、福冈运河城与天神商业区、大阪梅田商业区、新干线大阪和京都车站等地区的地下空间进行了考察,并拜访了建设计集团,得到拜访单位的热情接待和详细介绍,使我们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主要以闩本为代表,谈谈国外地—厂空间对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启示。
一、日本地下空间发展概况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国土狭小,人口众多,且分布极不平衡,多数密集于各岛沿海平原和沿河地带,以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为中心的地区集中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
“二战” 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大量聚集,引发了城市更新、改造和再开发。
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城市地铁、地下街、共同沟以及90 年代掀起的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日本模式。
日本地下空间发展与地下街发展概况:日本的第一条地下街是1930 年建成的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街道,现在地下节分布在日本的21 座主要城市,其总面积约为110 万平方米,其中有80%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3 大都市圈内。
根据相关学者(刘皆宜、范文莉)的研究闩本地下街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5-1964 年),地下街围绕车站布局,主要配建地下停车场,疏解地面人流,置换原地面广场商业摊贩。
日本冲绳地下水库情况介绍

日本冲绳地下水库情况介绍王彦军,雷俊(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100053)摘要:日本冲绳地区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地表水资源匮乏。
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业产值,政府根据当地的情况,积极开展地下水库建设。
对日本冲绳地下水库的建设方法、适用条件、地下水库的优缺点等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日本;地下水库;地下水坝1 冲绳的基本情况冲绳县位于距离日本首府东京1 560 km 的西南部,主岛冲绳是一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岛屿。
冲绳由161 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其中112 个岛屿无人居住,49 个岛屿有人居住。
总面积2 266 km2 ,约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1 % ,其中耕地面积4. 14万hm2 ;人口128. 7 万,约为全国人口的1 % ,其中农业人口81 760 人。
冲绳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甘蔗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其中甘蔗种植面积占农地面积一半以上。
冲绳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 1 ℃,冬天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6.8 ℃。
年平均降雨量2 000 多mm ,超过日本本岛,但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所以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降雨量差别很大。
冲绳县境内琉球石灰岩分布广泛,在这种地区很难形成天然河流或建设人工河。
降雨的40 %渗入地下,经过透水性很强的琉球石灰岩流向大海,50 %被蒸发掉,仅10 %的降雨留存地面被利用,农作物产量很不稳定。
为此,国家实施了系列开发农业水资源工程措施保证农业生产,包括建设水坝、渠首工程、地下水库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比较成功的工程案例是地下水库的建设。
日本在世界上具有领先的地下水库建设技术与经验。
2 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所谓地下水库是指沿海地区通过在河流入海附近兴建地下拦水坝形成的。
地下水库通常有两种用途,一是拦蓄地下潜流,提高地下水位,保证农业灌溉的稳定性;二是防止海水入侵。
日本冲绳修建地下水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其地下水坝的厚度一般为50 cm ,是一堵防水性很强的地下墙体,坝长依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而定,坝基通常至不透水岩层以下50 cm 处。
国内外 地下空间案例

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地下空间案例1.北京地铁北京地铁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系统之一,自1969年开通以来,已经发展了多条线路。
北京地铁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还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例如,北京地铁10号线连接了多个商业中心和居民区,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
2.上海地下商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地下商城是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
上海地下商城通常与地铁站点相连,方便市民购物、休闲。
同时,地下商城的开发还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缓解了地面商业中心的人流压力。
三、国外地下空间案例3.日本东京地下街日本东京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之一,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东京开展了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
其中,东京地下街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东京地下街连接了多个地铁站和商业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购物环境。
同时,地下街还设置了各种设施,如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4.法国巴黎大拱门法国巴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为了保护城市风貌和文化遗产,巴黎在城市中心区域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
其中,巴黎大拱门是巴黎最著名的地下空间项目之一。
巴黎大拱门位于卢浮宫附近,连接了多个地铁站和商业中心。
大拱门内部设有各种设施,如电影院、餐厅、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同时,大拱门还采用了先进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如穹顶、玻璃幕墙等,使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融为一体。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下空间开发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市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发展,我们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地下空间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新增空间 别有洞天——日本名古屋市“荣”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之借鉴

文 ・ ◎ 林小蜂 赵 婷 图
日 本名古屋市 “ ’ 荣’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之借鉴
地下空间是指地表 以下的空间, 地下空间绿化是指在地下公共空间中引入 景观绿化与水体, 营造富有生机 、 活力和安 全、 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 地下空间 绿化与地面绿化 相比, 在植物类型、 光照、 土壤 、 、 、 水 肥 结构 防水 、 防腐以及 环境景观艺术性等多方面都有特 殊性 , 需要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创新。 近年来, 国外已经逐步形成了地下空间绿化集成技术体系和绿化模式, 日本、 在 韩国、 法 国、 加拿大、 美国等 国家 , 结合大城市的地下公共空间, 如地铁 、 地下道 路、 地
一
天来这里购物旅游 的人次在5 万 0
以 上 。 0 2 1月 , 座 以 “ 和 2 0年 0 一 水
绿 色的宝石箱”为主题 的城市绿
洲 公共交通枢 纽站建 成 , 为名古
屋 市 民提 供 了一个 高 雅 、 闲 、 休 便 利 购 物 的好场 所, 为游 客 提 供 了 也
一
个 可停 放 2 0 自行车 的 停 车场 。 0辆
船周围是33 7 .- 米宽 的散步道 , 人
们可以在离地面l米的高处散步, 4 恰 似宇宙船 在半空 里邀 游, 人 让 们尽情遐想 地 上层是广场, 面积约 1 0 4 0 5
平 方米 , 与城 市 道 路 无缝 连接 。 以
3 5
名古屋市 “ 综合交通枢纽 荣” 站之所 以被 业内评为 世界一流 的
水; 地下广场 的下面还有一 个8 0 的雨水蓄水库 , 0吨 用雨水和宇宙船的循 环水来冲洗公共厕所; 冷房 的细雾送 到 “ 雾的剧场” 里供 人观赏: 台垃 一 圾处理机每天可现场处理1 吨垃圾 , . 4 保持环境清洁… 一
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

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机制本报告以福冈市为例,探讨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机制,并借鉴其经验,对**市地下空间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一、日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述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私人土地上与地上建筑物统一设计建设的地下空间;第二类是在道路、公园或绿地等公共土地下,具有交通、商业等功能的综合地下空间(日本称:地下街);第三类是特定功能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如综合管沟、专业管道、蓄水池等建(构)筑物。
本课题所关注的是前两类情形,尤其第二类,是关注的重点。
而在日本,因为土地私有的原因,作为具有“公共设施”性质的地下街**建设,更是政府重点关注并积极管理的“地下空间”。
1927年日本最初步的地下街在东京神田诞生,至2008年,日本全国的地下街已发展到63处(如包括建在私有土地下的准地下街——以商店为主——则有80处)。
这些地下街大都建造在大城2市的交通枢纽站,并且为了提高机动车与行人的立体交叉交通的便利性,均采用将公共地下街与商店、地铁站大厅相结合的一体化综合开发建筑。
地下街主要分布在东京都、名古屋市、大阪市、神户市、横滨市、京都市及福冈市等大城市。
这些大城市的地下街的建筑面积平均约30000平方米左右,个别的近100000平方米,如东京都的八重洲地下街总建筑面积73253平方米,大阪市的水晶长堀地下街总建筑面积81800平方米。
地下街就主要设施构成来看,有设停车场和不设停车场两种情况。
对于设停车场的地下街,其商铺、公共通道、停车场、设备房(及其他)四者建筑面积平均构成比例为19%、23%、42%、16%;而不设停车场的地下街,这个比例为42%、37%、0%、21%。
可见,以解决交通为住的地下街,配套的商业比例约是20%。
地下街的商业以投资效果明显、集客能力强的部类为主,主要是服装与日用品、餐饮、食品、便民服务四种,以商店的数量统计这四种业态结构比例约为50%、35%、10%、5%。
日本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体系解析

2 日本 地 下 利 用 规 划 体 系
日本 地 下 空 间 规 划 体 系 包 括 地 下 都 市 规 划 制
度、 地 下利用 的 Ma s t e r . p l a n 、 地下 空 间 G u i d e — p l a n 、 地
地下 空 间 利 用 的 目的 是 促 进 地 区 都 市 机 能 增
市街 区 的设 置 及 规 划 , 地 下设施整备 的一体化 , 扩
充及 促 进都 市 空 间 的有 效 利 用 。⑥ 地 下 设 施 整 备
及一 体 化 , 以及各 种 供 给 处 理 、 通 信 系 设 施 的 整备 , 推进 设施 扩展 事 业 及相 关 地 区 的高 度 顺 畅 化 ; 适 应
车库 出入 口以 提 高 到 达 地 面 空 间 的效 率 。⑤ 面状
3 地 下 利 用 的 总 体 规 划 的作 用 及 地 位
日本地 下 总体规 划 ( 地 下 利 用 7 灭 少 一7。
/) 、 是 地上 总体 规 划 不可 分 割 的 一部 分 。由 于地 下 利 用 的不 可逆性 , 要 求 与 地 面 建 筑 相 对应 的地 下 空 间利用 具 有长 远 规 划 。这 些 相 应 的 地下 空 间 , 可 能
开发 在 长期 的 实 践 中形 成 了一 套 成 熟 的 规 划 体 系 , 包括 地 下 都 市规 划 制 度 、 地 下 利 用 的 Ma s t e r — p l a n …、 地 下空 间 G u i d e p l a n 、 地
下交通网络规划、 地 下街 规 划五 个部 分 。 各部 分 针 对 地 下 空 间的 不 同层 面进 行 控 制 , 相互补 充 , 处 理 了地 下 空 间 与地 面 空 间 、
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自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20世纪后,大城市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改善了城市交通服务,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然而,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现在,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经济、地理、社会和城市等方面的因素。
1.1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欧洲等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面成就较高。
1.1.1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比北欧等国家起步较晚。
但是,日本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建设了许多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和地下商场。
其中,地下商业街的规模越来越大,设计指标越来越高,抗灾能力也越来越强。
同时,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健全的地下商业规划和设计质量方面的法规。
1.1.2 美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美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域。
其中,纽约市的地下空间利用最为广泛,包括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
此外,美国在地下空间的利用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如在旧金山建设了地下水库,以储存城市的饮用水。
1.1.3 欧洲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欧洲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北欧国家和瑞士等地。
这些国家的气候寒冷,因此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了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
在城市中心区域,地下商业街、地下车站等设施也很常见。
同时,欧洲在地下空间的利用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如在瑞士的洛桑市建设了地下垃圾处理站,以解决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
2.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年来也有了一些进展。
目前,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域,包括地下商业街、地下车站、地下停车场等。
关于地道战的知识

关于地道战的知识地道战是一种军事战术,通常用于城市或山区等特殊地形中。
它是指利用地下挖掘的地道系统进行战斗的战术。
地道战可追溯到古代,但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
地道战的目的是通过地下的迂回路径来攻击敌人、防守阵地或进行侦察。
地道系统通常由战士们挖掘,可以包括通道、战斗工事、仓库和住所等。
地道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通风、排水、供应和隐蔽等因素。
战士们在地道系统中进行行动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地下战斗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地道战的优势在于其隐蔽性和灵活性。
地下的地道系统可以隐藏在平民居民区或其他人工结构之下,使敌人难以发现。
这使得地道战能够在敌人意料之外进行袭击,增加战斗的效果。
此外,地道战可以在敌人被困在一个区域时提供逃生和补给的通道。
地道战也有一些挑战和限制。
挖掘地道系统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
战士们还需要面对地下环境的恶劣条件,如狭小的空间、潮湿和缺乏光线。
此外,地道系统的通风和排水等基础设施也需要维护,以确保战士们的生存和作战能力。
在现代战争中,地道战仍然被广泛使用。
例如,在二战期间,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地道战被用于攻击敌人、进行侦查和提供保护。
在城市环境中,地道战可以有效地与敌人展开肉搏战,降低损失并取得战斗的优势。
地道战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许多战役。
例如,在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广泛使用地道战来对抗盟军。
他们在岛屿上挖掘了大量的地道系统,用于隐藏、防御和进行袭击。
这些地道系统不仅增加了日本军队的战斗能力,也给盟军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除了在战争中使用,地道战还被一些非军事组织用于游击战。
游击队可以利用地道系统在敌人的控制下进行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果。
这种战术在许多历史上的抵抗运动中都有应用,如越南的越共和柬埔寨的红色高棉。
地道战是一种重要的战术,可以在城市和山区等特殊地形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的隐蔽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攻击、防御和侦察的有效手段。
尽管地道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但其仍然在现代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831X(2004)02-0271-04关于日本地下利用的状况田亨嗣(日建设计CI VIL E NGINEERING东京规划开发部长Kyoji OKADA Nikken Sekkei Civil E ngineering Lt.)摘 要:日本城市在地下空间利用的规模、深度、用途方面是世界上最多、最好的国家之一。
从一位实际工作者的立场出发,对地下街为中心的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动向,配以事例进行了介绍,并进而说明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所需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日本;地下空间;利用;地下街中图分类号:TU311.2 文献标识码:C1 概述当今,日本城市在规模、深度、用途方面是世界上利用地下空间最多的国家。
而正处于巨大发展中的中国大城市也正式进入了利用地下空间的时代,因此参考日本地下利用状况,研究适合中国的地下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首先对以地下街(位于道路等下面的商业设施)为中心的日本近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与动向,就网络、空间设计、大深度化、信息化、更新改造等观点配以事例进行介绍,其次就中国城市地下利用规划所必须研究的内容进行探讨。
中国大城市的城市地下利用规划的研究课题大致考虑为2点。
一是与大规模开发联合,如何有计划地实现交通(步行者、汽车)网和城市基础设施网。
二是如何实现具有魅力并且在建设事业上也得以成功地利用地下空间。
要实现前者,制定控制地下利用的方针计划十分重要,在方针计划中:①地下利用原则、②穿越公共用地和住宅地的地下网络的形成、③地面与地下的联结、④地下利用设施的断面上的空间调整等项目的制定非常重要。
要实现后者,对交通设施整治与大规模开发的一体化计划、民间资金的利用、将通道、地铁站、停车场等与商业设施综合化从而创出热闹繁华的城市空间的方法等进行地下街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
2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状况与动向2.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经过日本的地下空间利用,大约是在1955年以后,随着大都市圈的人口集中以及与其相应的地铁、交通终点站、城市基础设施网的建设而扩大起来的。
日本地下利用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由日本城市的历史性的街区分割所造成的。
日本城市的街区分割与欧美的城市相比有着道路空间狭窄、街区规模小的特征,见图1。
在这样的道路空间不足之中,商业、办公机能的城市中心集中化、居住空间的郊外扩大化的政策的实施结果,导致对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大量产生。
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推动了地铁、共同沟、地下停车场、地下街等的建设。
2.2 日本地下空间利用的特征日本地下空间利用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1)以道路等公共空间的地下利用为中心;(2)地下利用的大深度化的不断发展;第24卷 第2期2004年6月 地 下 空 间UNDERGROUND SPACE Vol.24 No.2Jun.2004收稿日期:2003-12-11(修改稿)图1 东京新桥与纽约的街区分割的比较(3)共同沟等、多个地下设施的共同化、综合化的不断发展;(4)道路下面的空间用于商业性的地下街。
其中,用于地下街的方法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几乎没有同例,而作为引入民间资金进行公共空间整治的事业方法,对中国今后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来说也是特别值得研究的。
2.3 地下街的概要2.3.1 地下街的现状所谓地下街,简单地说就是在道路、车站前广场等地下建设的地下商店街,见图2。
图2 地下街的构成地下街通常与停车场、地铁站并设。
另外,在地下街与周围的大规模建筑物、铁路车站等之间形成步行者、停车场等的网络,从而形成城市的一大集中点。
现在地下街分布在日本的21座主要城市,其总面积约为110万m 2,其中大约有8成集中在3大都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内。
图3为大阪的Dia mond 地下街。
2.3.2 地下街的事业、建设效果地下街是由政府方面和民间方面成立的一个以地下街事业为目的会社(第3方面),然后由这个会社来进行建设事业,并对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持。
政府方面通过地下街事业来力图减少地下人行道、停车场等的建设费用、维持管理费用。
另外,由于地下街具有集商业、办公和交通于一体的作用并能起到、联合、引导周边开发的效果,因此,能够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城市服务和雇佣机会。
2.3.3 地下街的规章限制与事业性地下街由于是商业性利用的公共空间,而且是众多利用者的集中设施,因此通过建筑标准、防灾标准等对其安全性有着严格的规定。
可是,对于在这些规章限制下的已建地下街的事业来说非常艰难。
因为防灾技术比起制定标准的当时有了飞跃的进步,而从地下街的城市性的建设效果来考虑,可以认为日本已进入了应该重新考虑地下街的设置标准并应对其加以缓和的时期。
2.4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最新动向日本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最新动向可以归纳为以下7点:(1)地下利用计划性的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发展;(2)通过大深度法的制定,对大深度地下利用的推进体制的充实;(3)在大规模开发中,多个停车场的连结与使用的停车场网络的建设;(4)地铁站与大规模建筑综合化的具有魅力的城市空间的出现;(5)路线指南等各种各样提供城市信息的步行者空间的信息化(步行者I TS 、防灾信息)的发展;(6)适应高龄化社会的通道空间无障碍化的推进;(7)建成50年以上的旧地下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发展。
其中,尤其是(4)地铁站与大规模建筑综合化的城市空间的出现,(3)停车场网络的建设,形成了既有魅力又有很大的方便性的城市空间,提高了地下空间的价值,显示了新的城市地下利用的趋向,见图4。
3 中国今后地下利用规划上的课题发展巨大的中国大城市,现在正式进入利用地下空间的时代。
272地 下 空 间 第24卷图3 大阪Diamond地下街图4 横滨MM21的事例这里,在前面所看到的日本城市地下利用的现况与反省点的基础上,对今后中国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方面必须研究的课题进行探讨。
3.1 日本在地下利用方面的反省点日本的城市地下利用的反省点可以举出2点。
第1点是,在急速发展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地下利用设施的建设是在基本上无计划、无秩序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2点是,以道路等公共空间的地下利用为中心,与住宅地的地下利用的低水平形成了不平衡的城市地下利用状态。
3.2 中国地下利用规划中应重视的内容鉴于以上的反省点,在中国大城市今后的城市地下利用中,注意有计划的进行地下空间的利用以及均衡地利用住宅地和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将会非常重要。
3.3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上的计划性的控制方法地下利用方针计划的制定作为均衡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以及计划性的控制方法,制定一个作为整个城市水平上的地下利用的方向和可能性的方针的“地下利用方针计划”,十分重要。
在计划方针的制定以及实际的地下利用规划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3.3.1 城市地下利用基本方针的制定方针计划的制定中,在了解了地下空间利用的得失的基础上,有必要对下列所示的城市地下利用的基本方针(理念)加以制定。
(1)对地面起到支撑、振兴作用的地下空间利用;(2)灵活运用网络功能,使城市活动的舒适性和魅力得以提高的地下空间利用;(3)安全放心的地下空间利用;(4)顾及环境的地下空间利用;(5)适当地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地下空间利用。
对于中国来说,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考虑国防的观点、民间利用和军事利用的调整等。
3.3.2 方针计划中所制定的项目为了实现对大规模开发计划的支援并均衡地进行地下空间的利用,通过掌握地下利用的需要以及对其进行调整,必须制定如下的计划。
(1)穿越公共用地和住宅地的地下交通(人、车)网规划;(2)地面与地下的联结点的规划。
包含城市基础设施在内的地下利用设施在断面上的空间调整规划图5 地下步行者网络3.3.3 地下交通网规划地下交通网规划,在合理处理伴随开发所产生2732004年第2期 田亨嗣:关于日本地下利用的状况的交通、均衡地利用城市空间的过程中,是最需受到重视的规划内容。
在交通网规划中,将日本道路下的交通网与北美各城市所看到的建筑物相互间的网络相组合,并与地下停车场的网络一起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图5为地下步行者网络)3.4 形成具有魅力的城市地下空间的计策现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一个课题是,如何实现具有魅力并且在建设事业上也得以成功的地下空间的利用。
因此,在大规模开发中地铁站等交通设施与建筑规划的一体化,地面与地下联结点部分的设计都十分重要。
另外,作为热闹繁华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方法,地下街的建设是行之有效的。
在中国城市,现在好像还没有地下街的建设实例,今后,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地下街的研究意义将非常重大。
3 总结作为以上探讨的结论,中国今后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研究课题可以归纳为以下5点。
(1)从各事例中取经;(2)为有计划地发展地下利用,制定规则,建立组织;(3)大规模开发中的地下交通(人、车)网的形成;(4)热闹繁华的地下空间的建设:地下街的研究,地铁与开发的综合性建设;(5)事业推进中的官民协作。
参考文献:(略)(上接第231页)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S].1997.[2] 国家人防办.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S].1999[3] 熊光楷.世界新军事变革问题[N].解放日报,2003-05-30(13).[4] 姚有志,彭光谦,罗援,等.战争与军事革命新里程[J].国际展望,2003,20(12):64-69.[5] 邓国强,周早生,郑全平.钻地弹爆炸聚集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2,3(3),45-49.[6] 杨延军,姜韦华,郭东军,等.城市人防工程总体规划理论初探[J].地下空间,2002,22(1):79-82.[7] 杨林德.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工程设计对策[J].地下空间,1997,17(2):83-88.[8] 童林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1,6(6):1-6.[9] 周述发,左绪宗.论地下空间平战结合开发利用[J].岩土工程界,2002,4(11),24-27.274地 下 空 间 第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