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分析结果汇报

合集下载

矿压分析最终稿

矿压分析最终稿

矿压分析最终稿矿压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岩层受力性质的变化,引起了矿井中岩层的变形和破坏。

矿压分析是为了预测和评估岩层的变形、应力和破坏状态,以及确定其开采方案和支护措施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讨论如何进行矿压分析以及其重要性。

矿压分析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种:理论计算、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

其中,理论计算是根据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推算,由于缺乏现场实测数据,其预测结果具有一定误差。

现场监测是通过使用各种物理仪器和设备,对岩层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以确定岩层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状态。

数值模拟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和预测岩层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状态。

在进行矿压分析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岩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开采方式、支护措施、地质构造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岩层受力变化,从而产生矿压。

为了有效地防止矿压,需要制定相应的支护措施。

一般来说,主要的支护措施包括:采用合适的开采方式、加强岩层支护、合理排水、控制工作面进切速度等。

在制定支护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保证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生产。

矿压分析在煤矿、金属矿山、盐矿等地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煤矿中,由于工作面的进切速度较快,矿体变形和破坏较严重,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矿压分析和支护措施。

在金属矿山中,为了保证矿体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需要采用更加精细的力学模型和支护措施。

在盐矿中,由于盐层的特殊性质,采用适当的开采方式和支护措施是防止矿压的关键。

矿压分析的意义在于能够预测和评估岩层变形和破坏的风险,以及制定合理的支护措施。

这对于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提高煤矿等矿山的开采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进行矿压分析是煤矿等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总之,矿压分析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和提高开采效率的重要手段。

必须对岩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不同的矿井特点和开采方式制定相应的支护措施,以确保矿山的安全和稳定性。

矿压工作总结

矿压工作总结

矿压工作总结
矿山是地下资源的宝库,然而在开采过程中,矿石的压力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很
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矿压工作成为了矿山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加强了矿山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

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
勘探和监测,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矿山地质结构和矿石压力的变化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其次,我们加强了矿山支护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我们加强
了矿山巷道和工作面的支护工作,采用了更加牢固和安全的支护材料和技术,有效地减轻了矿石的压力,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矿山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培
训和演练活动,我们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他们在面对矿石压力时的应对能力。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矿压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矿山地质
情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矿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一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教育。

总的来说,矿压工作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
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强矿山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加强矿山支护工程建设和维护,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矿压工作的水平,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压矿查询工作情况汇报

压矿查询工作情况汇报

压矿查询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自从压矿查询工作启动以来,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调查团队,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深入矿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查询工作。

通过对矿区的实地勘查、矿石的取样和化验、矿区的地质勘探,以及与矿主、矿工等相关人员的深入交流和调查,我们已经初步获取了一些有关矿区的基本情况和资料,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工作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二、工作进展1. 实地勘查:我们深入矿区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查,对矿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资源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观察。

通过实地勘查,我们对矿区的分布、产量、质量等有了初步了解,并找到了一些有利于开发利用的矿点。

2. 矿石取样和化验:我们对矿区的矿石进行了大量的取样和化验工作,通过化验分析,初步掌握了矿区的矿石成分、含量、品位等情况,为后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3. 地质勘探:我们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对矿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和分析,初步掌握了矿床的成因、形成条件和赋存状态等情况,为后续的资源评价和勘探工作奠定了基础。

4. 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和调查:我们积极与矿主、矿工等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调查,了解了他们对矿区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的意愿和合作意向,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续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资料不全:由于矿区的地理位置偏僻,通信不便,部分矿区资料不全,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争取获取更多的资料和信息。

2. 矿石成分复杂:矿区的矿石成分复杂多样,存在品位低、杂质多等问题。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分析,寻找合适的开发利用路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地质勘探难度大:矿区地质复杂,地质勘探难度大。

我们将继续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勘探力度,提高勘探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进一步加强与矿主、矿工等相关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矿区情况,开展更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矿压管理情况汇报

矿压管理情况汇报

矿压管理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在此向您汇报我所在单位的矿压管理情况。

自上次汇报以来,我们单位在矿
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情况汇报:首先,我们单位在矿压管理方面加强了监测和预警工作。

我们采用先进的监测
设备,对矿山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预警,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矿山地质情况的研究,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矿压问题,做好防范工作。

其次,我们单位加强了矿压治理工作。

针对已经发生的矿压问题,我们及时采
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采用支护、注浆等手段加固矿山结构,防止矿压事故的发生。

我们还加强了对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矿压问题。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矿压管理工作仍然存
在一定的难度。

同时,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也需要进一步加大,以应对矿压管理工作的需要。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人员培训,提高矿压管理的水平,确保矿工的安全。

综上所述,我们单位在矿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监测预警和矿压治理工作,确保矿工的安全,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

矿压报告

矿压报告

8#煤13区21302东顺高抽巷矿压报告西四尺机三队8#煤13区21302东顺高抽巷矿压报告机三队现掘进8#煤13区21302东顺高抽巷,共11条,每隔120米设置一条,现已掘进5条,目前正在施工5#高抽巷。

高抽巷东顺轨道巷开口掘进,先平走一段煤巷,以35°向上掘进,再平走2.3m 后停掘。

一般长度在55米左右。

沿煤层掘进段: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巷道毛宽为3.06m,毛高为2.5m,净宽2.8m,净高2.4m。

顶锚杆采用2.9m的四眼W钢带,按照每排3根锚杆和1根锚索或每排2根锚杆和2根锚索间隔布置,眼距为866(867)mm,排距800mm。

帮锚杆每帮每排布置三根,其中上部一根帮锚杆距顶板400mm,且与水平呈10°仰角,其余两根帮锚杆间距为800mm,托帽长边垂直于巷道布置。

帮锚杆排距为800mm。

沿岩层掘进段:巷道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巷道毛宽为2.0m,毛高为2.0m,净高1.9m,直墙高为1.0m。

巷道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联合支护,呈矩形布置,每排布置3根,间排距均为800mm,锚索在正顶布置,利用锚杆眼位打注,排距为1.6m,并在锚索两侧各布置一排锚杆,排距为800mm,金属网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联网间距200mm。

开口前,在开口侧的巷道进度钢带下采用∮21.6×9300mm的锚索悬吊11#工字钢对开口处及前后各5m进行加强支护。

在施工前在21302东顺回风巷与倾斜高抽巷立交处及前后5m范围内先打设一趟锚索。

在施工前需在21302东顺回风巷与倾斜高抽巷立交处前后25m 范围内支设∮200mm以上的圆木加强支护(除支棚处外),巷道两边各支设一排,排距800mm,支设在钢带上距煤帮1200mm处。

由于21302东顺高抽巷上面为71319工作面采空区,在掘进高抽巷时,受放炮震动的影响,轨道、皮带和回风巷道处加强支护的地方外压力显现比较明显,局部地方巷道变形比较明显,采取打柱、打设锚索配合工字钢加强了支护。

矿压工作总结

矿压工作总结

矿压工作总结
矿压是指煤矿或者其他矿山中由于地质构造、采矿活动等原因而导致的地下压力,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矿压工作必不可少。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矿压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和成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矿山地质构造的研究和监测。

通过对矿山地质构造的详细
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地下压力的变化。

我们还利用先进的地质监测设备,对矿山地下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矿山采矿活动的控制和调整。

采矿活动是导致矿压增大的
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采矿活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调整。

我们优化了采煤工艺,减少了对地下压力的影响;我们加强了对采矿工作面的管理,确保矿工的安全。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

矿工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

因此,我们加强了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矿压带来的安全隐患。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成功地减少了矿山地下压力的变化,保障了矿工的
安全。

但是,矿压工作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为矿山安全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3月

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3月

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3月一、引言本报告是关于3月份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分析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矿山管理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二、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根据我们的观测数据,3月份回采工作面的矿压变化情况如下:1.压力变化趋势矿压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观测数据来看,整个3月份,回采工作面的矿压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表明矿山内部的应力受到了明显的增大。

2.矿压异常情况在3月份的观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矿压异常情况的发生。

具体来说,工作面西侧的矿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且压力变化幅度较大。

该异常情况可能与工作面附近岩层的变化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3.矿压与地质条件关系回采工作面的矿压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根据我们的观测和历史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矿压与矿体的岩性、构造、倾角等地质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在3月份的观测中,矿压的明显增加可能与工作面附近岩层的特点有关,需要加强对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分析。

4.矿压与采矿方式关系矿压的变化还与采矿方式密切相关。

回采工作面的采矿方式不同,其矿压变化也存在差异。

根据观测数据,我们发现不同采矿方式下工作面矿压的变化幅度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采矿方案时,需要考虑工作面的矿压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压力。

5.安全生产建议根据以上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安全生产建议:(1)加强矿压观测: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观测频次,加强对回采工作面矿压的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强化地质条件分析:加强对回采工作面附近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其与矿压变化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采矿方案和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优化采矿方式:根据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变化情况,优化采矿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压力,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运营。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矿压分析报告

矿压分析报告

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矿压分析报告
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9月份矿压分析报告
通过本月各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1、147802回采工作面及各顺槽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在本月中,5704回风顺槽受二次采动影响矿山压力略有增大,顶底板移近量相对保持平稳;2703运输顺槽矿山显现不明显,顶底板移近量保持平稳;147802工作面煤壁片帮现象不明显,矿压现象不大,支架工作阻力有富余。

2、2901巷、5805巷、2806巷及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三条巷道受矿山压力影响不大,顶底板移近量保持不变。

在本月中无顶板及其它事故,安全出口畅通,保证了工作面通风、运输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部
二〇一三年十月一日
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10月份矿压分析报告
通过本月对各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1、147802回采工作面及各顺槽矿压观测记录显示,顶底板移近量保持平稳。

2、5704回风顺槽、2703运输顺槽及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5704回风顺槽掘进受147802工作面采动及积水影响,造成5704回风顺槽700m至720m矿山压力明显增大,顶板移近量及顶板淋水明显增加,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对该地段进行注固安特加固方式,并打密集支柱,起到很好的效果。

其余两个掘进工作面受矿山压力影响不大,顶底板移近量保持不变。

3、2901巷、5805巷、2806巷及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三条巷道受矿山压力影响不大,顶底板移近量保持不变。

在本月中杜绝了顶板事故,保证了工作面通风、运输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压观测报告
一、概述
矿山压力的观测与分析是实现矿山生产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多年来一直为广大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重视,矿山压力显现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是正确进行采矿设计、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及支架类型、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二、观测目的
为研究巷道矿压显现特征,能有效地指导矿井开采,为掌握矿山压力及其显现规律,改善合理支护方式,确定合理护巷参数,改进巷道支护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巷道支护效果。

同时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我煤矿安全而高效的生产,特此作矿压月度报告。

三、观测区域地质及围岩性质
1503工作面为一采区第二个工作面,西北走向布置,工作面北翼为F2逆断层,东北翼为1501首采工作面,西南方向为1505备采工作面,东南方向为+920集中运输巷。

观测区域是1053回风道。

该面煤层为煤5,含炭质泥岩夹矸1~2层,夹矸平均厚度0.2m,煤层色泽为黑色,条痕为深棕色油脂光泽,呈参差状断口,节理面充填方解石脉,含黄铁矿。

直接顶:砂质泥岩3.26m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泥质结构,波状层理发育,易垮落。

老顶:细粒砂岩5.90m 灰白~灰色粉、细粒砂岩,砂质胶结,以石英为主、长石风化,斜层理发育。

四、支护技术参数
1503回风道:巷道净高3.2米,宽5米。

锚杆采用Φ20mm×2600mm,
间排距800mm×800mm,每排布置13根,巷道拱部采用长7300mm锚索加强支护,间排距1600mm×1600mm,从巷道中心线向两帮依次按“333”型布置。

五、观测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巷道内每隔50m设立一个顶板离层和巷帮离层观测站,顶板离层分为四个点基点1、2、3和4分别是从深到浅排列的,新设立的观测站,连续观测,每天记录一次观测数据并加以整理,如果所观测巷道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就改为三天一观测,依次直到矿压完全稳定。

观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掘进后围岩中的矿山压力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搞清顶板活动规律、掘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五、报告内容
1503回风道截止7月11日共掘进两1100米,安设顶板离层仪19个,安装位置分别是:1503回风联络巷、1503回风道三角门、1503回风道90米处且从90米处到迎头是每50米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具体内容如下:
巷道名称:1503回风联络巷序号:01 安装位置:三角门日期:2013.12.13
巷道名称:1503回风道序号:01 安装位置: 30米日期:2014.1.29
巷道名称:1503回风道序号:03 安装位置: 145米日期:2014.2.15
巷道名称:1503回风道序号H-5 安装位置: 317米日期:2014.3.8
巷道名称:1503回风道序号H-7 安装位置: 440米日期:2014.3.17
巷道名称:1503回风道序号H-9 安装位置:560米日期:2014.3.29
道名称:1503回风道序号H-10 安装位置:575米日期:2014.4.5
道名称:1503回风道序号H-11 安装位置:635米日期:2014.4.16
六、观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一采区1503回风道的顶板离层和巷道表面位移的监测,获得了矿压显现的动态数据,首先随着掘进面的不断推进,安装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也逐渐离层现象,随着安装地点与迎头距离越来越大,离层的就慢慢趋于稳定状态。

根据顶板离层仪的观测数据显示,1503回风道与1501回风道回采面到迎采点时1503回风道压力较大,离层变化量也趋于最大化(例如H—10、H—11点),经过观测顶板深部位移最大变化量是H—11点234mm,其次是H—5点171mm..其他观测站检测点的变化量较小。

经过表面位移的观测1503回风道575米处17天内顶板下沉量315mm.平均日下沉量是18.5mm,595米处14天顶板下沉量是205mm(见附表),日下
沉量是14mm.到6月初575米处前后顶板下沉量达到1000mm左右。

通过数据分析H-9、H-7、H-5、H-4由之前变化量很小,随着回采面的不断推进,隔着20米煤柱回风道顶板离层变化量逐渐变大达到H-9变化量为70mm,H-7变化量51mm、H-5变化量171mm、H-4变化量为60mm(报告中观测站点不齐全具体明细可参考顶板离层记录)。

另外,1503工作面两道掘进时经常伴有煤炮声且随之顶板掉矸、两帮大量片帮,煤尘大量向巷道抛出。

七、结论与建议
从观测和分析结果看,1503回风道顶板压力较大且550米到900米处顶板较破碎,都有离层现象;因此建议打单体加强支护确保1503工作面有序回采。

矿压观测季度报告
编制:
审核:
综掘一区
2014年7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