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其历史及意义

合集下载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浮世绘艺术是日本独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通常被称为“浮世绘”或“木版画”,是将画作刻印在木版上,通过印刷技术制作大量的艺术作品。

浮世绘艺术在17世纪中叶开始兴盛,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成为了日本宗教、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浮世绘艺术的起源、流派、题材以及其在日本社会中的影响进行浅析。

浮世绘艺术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江户时代(1603-1868),当时日本正处于长期的和平时期,社会逐渐繁荣,城市化进程加快。

随着都市文化的兴起,禁止富裕阶层、寺庙和剧院等机构开始需要大量的艺术作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浮世绘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它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制作大量的艺术品,并迅速传播给广大的市民。

由于制版过程相对简单,浮世绘迅速得以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成为了江户时代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浮世绘艺术在江户时代被不同的画家创作出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最著名的就是歌川広重和葛饰北斋所创作的“名所江戸百景”系列作品。

这个系列作品共计一百幅,展示了江户时代的城市风貌,包括江户城、著名的桥梁和旅游景点等。

这一系列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其他流派还包括了以“浮世绘祭”和“歌麿画”为代表,以描绘日常生活和美丽女性为主题的作品。

浮世绘艺术的流派丰富多样,每个流派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但共同点是都能够快速制作和传播,从而迅速满足市场需求。

浮世绘艺术的题材也非常广泛,既有描绘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的作品,也有描绘日常生活和风光的作品。

最著名的是描绘美丽女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日本传统美学的特点,即表现女性的婉约和柔美。

这些作品大多以花鸟虫鱼、四季景色以及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女性面容和身体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和尊崇。

这些作品具有浓重的装饰性和艳丽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

浮世绘艺术在日本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需求,也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的代表。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日本浮世绘艺术,是指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盛行于日本社会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也是日本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以精美的颜色、精湛的技法和丰富的题材成为了日本艺术的代表。

本文将对日本浮世绘艺术进行浅析。

浮世绘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的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是日本幕府将军统治的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迅猛发展。

浮世绘艺术最初起源于京都的出版商和画家的合作,出版商委托画家绘制风景、人物等画作,然后进行印刷发行。

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为“浮世绘出版”。

浮世绘艺术具有明显的大众化特点。

在江户时代,社会阶级制度非常严格,士农工商各自有其定位和义务。

浮世绘艺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将艺术带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浮世绘作品注重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人物,描绘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社会层面的生活细节,也对性、服饰和戏剧等题材进行了大胆的表现。

浮世绘艺术成为了普通人愿意消费的商品,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浮世绘艺术在技法方面具有创新性。

浮世绘用主题鲜明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和物体的轮廓,强调平面感和色彩对比。

浮世绘艺术家在调和色彩、运用背景图案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视觉效果。

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印刷技术,即木刻版画。

木刻版画允许大量的印刷,使艺术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并降低了价格,进一步推动了浮世绘艺术的发展。

浮世绘艺术对后世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浮世绘艺术家的技法和题材选择对后来的日本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浮世绘艺术也被西方艺术家所吸引,如葛饰北斋的作品对后来的印象派画家有着重要影响。

浮世绘艺术还影响了电影、漫画等媒介的发展,成为了当代日本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浮世绘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性的技法在日本和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通过大众化的形式将艺术带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束缚,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创立和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日本艺术的内涵,也为全球艺术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浮世绘简介

浮世绘简介

历史溯源
● 公元1603年左右,日本出现了肉笔绘,可看作浮世绘的前身。肉笔绘由画家们用笔墨宣被看作浮世绘的创始人。肉笔绘盛行于京都和大阪。
● 到了日本封建社会晚期的江户时代,由于经济增长,城市里出现了市民文化。市民阶层对艺术品的需求量增 大,肉笔绘逐渐向木版浮世绘过渡。菱川师宣去世后,被称为丹绘的浮世绘开始流行。随机出现了红绘和漆 绘。其中,丹绘以朱丹为主要颜料;红绘则用红色取代朱丹,颜色更鲜艳;漆绘则在着墨部分掺胶,使之发 出漆一样的光泽,上面还覆有金粉。到18 世纪40年代初,江户的出版商和画师奥村政信发明了红色和绿色 搭配的红刷绘。之后,铃木春信又发明了可以套印多种色彩的锦绘。锦绘作品如锦绣万花,绚烂多彩,代表 了日本民族的艺术成就。浮世绘的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 插图,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或抒写山川景物……可以说,浮世绘是江户时代人民生 活的百科全书。
浮世绘简介
浮世绘
● 浮世绘,顾名思义,指表现不断变幻的浮动世界的绘画,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此种风俗画主要 以版画的形式存在,常见题材包括风景、美人、历史和民间传说、动植物,一些作品不乏色情内 容。
● 概念简介
● 浮世绘是17—19世纪流行于日本的风俗画,主要以木版画的形式存在。浮世绘的性质如同当今的 海报或杂志,木版画的批量印制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满足新型市民阶层的文化和娱乐需 求。
● 东洲斋写乐(生卒年不详),日本画家,擅长役者绘。
● 放大的半身肖像、强烈多变的轮廓线、夸张的五官、饱满的能 量,东洲斋写乐粗犷而不和谐的役者绘一经推出便受到关注。 东洲斋写乐最开始的多幅大首绘冲击了浮世绘的传统界限。在 他的笔下,角色不再是美的理想化身。通过被放大的神态,作 品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东洲斋写乐的这种刻意将角色表 面底下的人物真实性毫不留情地暴露到观众面前。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日本浮世绘艺术是在江户时代(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木刻代表的绘画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都获得了很高的流行度和认可,成为当时日本艺术的代表。

本文将从浮世绘艺术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浮世绘艺术的发展历史浮世绘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期,当时的日本社会正在经历激烈的变革,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日本文化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户(现在的东京)成为了一个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城市。

在这个时候,一些画家开始将绘画作品印刷成木刻版画,用于商业传播或个人爱好等用途。

随着版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士族阶层的逐渐衰落,浮世绘艺术开始在全社会普及开来,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到了18世纪末,浮世绘艺术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变革,即由传统绘画风格向写实主义风格过渡。

江户川乱步、歌川国芳、广重等画家的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19世纪,日本开启了对外贸易,浮世绘艺术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将西方绘画技巧融入到浮世绘中的作品,这种风格被称为“洋风浮世绘”。

浮世绘艺术的风格特点浮世绘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平民化,这也是它能够在社会中普及开来的原因之一。

另外,浮世绘艺术还具有颜色鲜艳、形象真实、富于情感表现等特点。

浮世绘艺术注重表现日常生活、市井百态和流行文化,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于生态环境、历史事件、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注和描绘。

浮世绘在色彩运用方面颇有特色,画家们善于利用对比色和斑状色来表现生动的效果。

他们会在创作中,为每一层色彩都设计一个单独的木版,然后一色一色地依次制作,最后合在一起,产生出这种绘画独特的效果。

此外,浮世绘艺术中还有一种被称为“浮雕印刷”的特别技法,其中的画家为增强版画的层次感,用阴影诠释图像形态,以此来表达分明的视觉效果。

浮世绘王国的兴衰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浮世绘艺术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历史影响和文化影响。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

日本浮世绘艺术浅析日本浮世绘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起源于17世纪的江户时代,并在18世纪和19世纪达到了巅峰。

浮世绘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成为了世界美术史上的瑰宝,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艺术运动和流派。

本文将对日本浮世绘艺术进行浅析,以探究其独特之处和对后世的影响。

浮世绘艺术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发生了许多变革,城市化程度提高,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增多,这为艺术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浮世绘的主要形式是木刻版画,最初起源于民间艺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表现形式。

浮世绘的主要内容包括风景、戏剧、历史、名人、美人等,其中以描绘美人和戏剧最为著名。

浮世绘的艺术风格非常独特,其特点之一是明快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这与欧洲绘画的写实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浮世绘追求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在画面上运用了大量的装饰性元素和扁平的空间构图,使得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生动和富有动感。

浮世绘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对光影和色彩的处理,浮世绘大师们擅长运用色块和色彩对比来表现画面中的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有张力。

浮世绘对于日本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浮世绘将艺术和大众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使得百姓也能够欣赏到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浮世绘也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描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繁荣与丰富的文化生活。

浮世绘的主题涵盖了日本的传统民俗、历史故事、戏剧、美人与花鸟等,这些都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浮世绘艺术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在19世纪末,欧洲的一些画家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启发,开始模仿浮世绘的绘画风格,并有意或无意地将其中的一些元素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尤其是在法国印象派画家中,他们对浮世绘的技法和主题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浮世绘艺术对于欧洲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浮世绘是现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日本的风俗画)浮世绘的字面意思为“虚浮的世界绘画”。

“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

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

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

因此浮世绘即描绘世间风情的画作.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

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肉笔浮世绘:即画家们用笔墨色彩所作的绘画,而非木刻印制的绘画版画浮世绘:“绘本”所谓“绘本”,即是插图画本。

它在江户初期是以古典小说的插图为开端“一枚绘”,即单幅的创作木刻,它给单独欣赏一幅画开创了条件,画工也更精细一些。

} 题材种类美人画,役者絵,戏画,鸟羽絵,漫画,春画,名所絵(除了满足当时无迁徙和旅行自由的民众对名山秀水的憧憬之外,也有做为旅行手册的应用。

)花鸟絵,相扑绘,张交絵(多位画师共同完成,分区域作画),死絵(追悼肖像画),子供絵(以小孩子游玩时的情景为题材),风刺画(以时事为题材),団扇絵,(绘在团扇上的装饰图。

)制作方法一、绘制原图由原画师构思设计,然后以黑色描绘轮廓。

古时此步骤完成后即需送交幕府审查内容。

审查通过的话,幕府就会盖上合格印记。

二、雕刻墨板审查过的原图交给雕版师后,雕版师会将原图反过来贴在山樱木制的木板上并浮雕出图案,此板即称为墨板。

为应付将来反覆印刷、多次上色的制程需要,日本人发明了标示“见当(记号之意)”的方法。

三、选定色彩墨板交给刷版师后,刷版师会用薄美浓纸印出做为雕刻色板的底图之用的校合折数张,张数则依原画师计划使用的颜色数目而决定。

原画师会在校合折上以红笔指定心中所构思的色彩。

四、雕刻色板校合折交给雕版师后,雕版师会以同样的方法雕出所需的色板。

五、刷版墨板和色板都到齐后,刷版师便开始一色一色反覆印刷上色。

日本的风俗画--浮世绘

日本的风俗画--浮世绘

浮世绘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

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它和我国的清代相吻合。

由于经济的增长,城市里首先产生一种“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由于市民文化迅速得到发展,作者云起,需要量扩大,大量印制,以供需求。

从而使肉笔浮世绘进入版画浮世绘阶段。

浮世绘版画的印刷技巧,初为单纯的墨摺本,以后发展有丹绘和漆绘,用彩笔添入的。

真正的套色版画锦绘,在公元1643年至公元1765年前后出现,浮世绘的印刷技术,达到一个高潮,如锦绣万花,绚烂多彩,代表了日本民族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

浮世绘的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图绘,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或抒写山川景物……它几乎是江户时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而所有这些题材的基调则是体现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

一些追求自由恋爱和讽刺封建礼教的作品在民间流布极广。

随着浮世绘艺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著名画师,除了创始人菱川师宣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揭开浮世绘的黄金时代帷幕的铃木春信;美人绘大师鸟居清长与喜多川歌磨;戏剧绘巨匠东洲斋写乐:还有写实派大师葛饰北斋,以及将风景绘技巧推向顶峰的安腾广重等名师。

以上六人被称为“六大浮世绘师”。

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由日本进口茶叶,因日本茶叶的包装纸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其风格也开始影响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

浮世绘的艺术风格让当时的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日本主义),浮世绘的风格对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也多有启迪。

(完整版)浅析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完整版)浅析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一辙。
梵高
文森特·梵高,《奥维尔的雨》,1890年
梵高虽然不是第一个受到日本艺术影响的 画家,但他对日本艺术的痴迷可属第一。为 此,他作为艺术品交易商的弟弟提奥收集了 上百幅浮世绘版画——这些作品现在陈列在 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里。从上面这张有 日本版画背景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出梵高对 此类作品的喜爱之情。
当时曾有一个词专门形容这一日本艺 术品大受追捧的现象:日本主义。日 本的浮世绘对西方美术造成了深远的 影响,尤其是对于印象派艺术家,如 梵高曾临摹过很多日本的浮世绘。
梵高临摹的歌 川广重的《雨 中的桥》
浮世绘的影响 《凯风快晴》
浮世绘的特点:艺术装饰性 更强的构图方式、精简的线 条排列、色彩鲜明互不混合、 平面上色不加阴影、取材于 民间,贴近生活。 当时的法国艺术家正在寻找
浮世绘兴起,葛饰北斋初露头角
1853年,日本的国门被美国的 「黑船」敲开,被迫放弃了闭 关锁国政策,日本的丝织品、 茶叶等商品开始流入全球市场。 在产品的包装上常印有浮世绘 画作。这些浮世绘版画画风大 胆、线条运用自由、整体有表 现力,对于当代的艺术界仿佛 是一阵清风,很快受到了一部 分西方艺术家的追捧,包括梵 高、莫奈等。作品,
平面装饰海报
IP的联动
结语
浮世绘艺术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它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不讲求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 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的特点, 但是又从中国画一波三折、自由洒脱、强调曲线美的随意性中脱颖而出,发挥了日本民族 严谨、细腻的思想作风。从设计技巧中体现了其空间布局精巧、饱满,技法上讲究线条工 整、色彩浓艳,对比强烈,画面力求简洁、精到与唯美。 总的来说,浮世绘已经从传统的绘画技法转变为现代设计元素,它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之中,经久不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onomic & Trade Update Sum.NO.259November.2012
浮世绘其历史及意义
邓燕舞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浮世绘是江户时代成立的一种绘画类型,是江户时代的大众艺术,叫锦绘。

浮世绘是唯一让江户自豪的,是当时具有绝对影响力的大众文化的代表,并以版画,版印书,图画的形式得到广泛普及。

它有着丰富多彩的题材,比如戏剧、古典文学、和歌、地区传说和奇谈妙论、画像、风景、文明开化、皇室、宗教等等都是浮世绘的题材。

浮世绘版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绚丽的着色。

将水性颜料引入在和纸的纤维中,这样就会产生与其他版画或印刷画不可能有的颜色和韵味。

因此,江户时代的人们把绮丽的套色彩印浮世绘称为“锦绘”。

浮世绘曾远渡重洋,对世界艺术也产生着影响。

【关键词】浮世绘;江户时代;历史;意义
一、浮世绘是江户时代大众文化的典型
一说到江户文化,就会联想到浮世绘。

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代(亦称江户时代,1603—1867年)兴起的一种民间绘画。

日本在江户时代还没有“美术”这个概念。

当时,江户幕府处于封建政治制度下,坚决实行禁止基督教和限制与外国的交通和贸易这两大政策。

特别是第二个政策,使得当时的日本实际上处于与除了朝鲜、中国和荷兰三个国家之外的世界各国断绝交往的封闭状态。

在封闭的社会环境里,本土内部文化逐渐发展、成熟。

历史传统悠久的京城—京都一直是绘画文化的中心,浮世绘就是从这里开始发展的。

所谓浮世,通俗的说就是“现在”、“现代”的意思,从这一点来解释的话,浮世绘的原意就是“描写现代的绘画”。

浮世绘属于日本画的流派,一方面保存了综合绘画样式的文化背景,更多的是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十七世纪中叶出现的浮世绘在新兴城市江户发展的很快,菱川师宣等最早期的画师们曾创造了很多市井美女、歌舞伎艺人的画像,以及庶民风俗画、娱乐小说的插图,得到了大众的肯定和支持。

通常所说的“浮世绘”,指的是浮世绘版画,最初的浮世绘版画,只是作为插图附在通俗小说、民间说唱“净琉璃”的唱本、戏剧剧本等作品中,后来从这类书中独立出来成为单幅画,大量出版。

有“墨折绘”、“丹绘”、“红绘”(“漆绘”)、“红折绘”、“锦绘”等各种样式。

鸟居清长、喜多川歌麿是代表画家。

在江户时代,一张浮世绘的价格相当于一晚最便宜的荞麦面,所以,在过去,浮世绘是一种普通民众的欣赏品。

二、平民生活中的偶像画
浮世绘最早是从画美女开始的,其中画的较多的是那些以演技来接待男客的美女们,她们不仅漂亮,而且有很高的素养,她们用歌舞让客人着迷。

柳条般的纤细身材,艳丽的和服及发饰···,浮世绘中的美女们,不仅令男人着迷,同时也使女人羡慕。

让人着迷的美女可不止这些。

那些可爱的市井姑娘,譬如小茶馆和饼店老板的女儿等等也是浮世绘的画中角色,这些画同样深受人喜爱。

那些美女画就如同现代的美女照或时装杂志一样,也是古代的传播时尚的重要媒介。

十七世纪末的元禄时代,江户和大阪已经发展成大都市了,各式各样的民众娱乐也随之出现,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歌舞伎。

那时,歌舞伎艺人有很多狂热的粉丝,那些艺人的肖像画总是卖的非常好。

到了十八世纪后半叶,以往刻板且概念化的艺人脸谱渐渐开始个性化,这使得艺人画像空前走红。

同时十八世纪后半叶,在神社或寺院举行相扑表演成为一种流行。

出场的大力士个个身强力壮,身材魁梧,很快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气力士的交战场面,站立姿势以及力士的休息室等也都开始上了浮世绘的画面。

三、独特的美术领域—名胜画
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两位同时代的画坛巨匠,他们竞相发表的无数作品,在以美女画、艺人画为主的浮世绘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名胜画。

如今,这些名胜画很多被用于观光导游书或被印刷成彩画明信片,并作为一种美术风景画而受到世人的好评。

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风格完全不同,前者笔触苍劲、构图奔放,而后者则通过非同寻常的构思意念来抒发四季情调。

葛饰北斋的表现手法是超写实的,而歌川广重则是全景手法。

四、绘画、刻板、印刷
谈及浮世绘,人们往往只提“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绘画师的名字,而实际上,浮世绘并不是由绘画师一个人完成的。

一副浮世绘版画作品是由所谓的“版元”即出版商、刻版师和印刷师的共同共同成果。

作为商品,浮世绘版画必须要有销路,一旦出版商认为某种画有市场,例如人气歌舞伎艺人画或是值得推荐的名胜地的风景画等,就会着手制作。

首先,根据画的类别来选择擅长的绘画师,如果是名胜画,就请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如果是美女画,就请喜多川歌磨。

绘画师接受委托后,就开始对图景和配色进行构思,画出草图,当出版商对草图认可后,就开始制作。

先由刻板师把反转面的草图贴在版木上,然后进行主版雕刻,刻出人物及背景的轮廓线,勾勒出大致的骨架。

绘画师所画的线条是否能够生动地显现出来,这就看刻版师的技艺了。

一些非常精细的部位,比如左右着表情的眉眼,或是发迹处的细发,则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刻版师亲自动手。

主版完成后,根据所用颜色的数量印出相应的份数,由绘画师在印出来的纸上设定颜色。

根据绘画师的设定,刻版师刻出各种颜色的色版。

主版和色版完成后,印刷师就正式出场了。

虽然颜色是由绘画师指定的,但是,色彩的氛围效果往往取决于印刷师的技艺,比如晨雾在朝霞辉映下的朦胧状态等一些微妙表现都掌握在印刷师的手中,印刷师的处理分寸影响着色彩的浓淡。

绘画师所要表达的意象,由刻版师刻在版木上,然后由印刷师使它在纸上表现出来,很多绘画师留名至今,而刻版师和印刷师却几乎都是无名之辈。

事实上,浮世绘作品是在绘画师与出版商、刻版师、印刷师的合作下诞生的。

五、浮世绘对世界艺术产生影响
部分浮世绘称为专供天皇、将军、诸侯等贵族的欣赏之物。

还有部分浮世绘出口海外,外国人很有兴趣把它看成是远东岛国的文物。

据史料记载,喜多川歌磨的版画曾出口到中国,此外,据说美国的船只还曾伪装成荷兰的船只停靠在长崎,购买了浮世绘作为纪念品带回美国,这些画如今还存留在美国。

还有,荷兰的商会会长曾委托葛饰北斋的门生制作日本风俗画,同行的商会医生、德国人西博德也请画师为其作了同样地画,这些画现在仍然被保存在荷兰和法国。

当然,上述事例并不表示外国人把浮世绘看作是所谓的美术品,但是,作为远东岛国的一种有价值的博物学、民俗史料学,外国人对浮世绘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在江户时代结束的1867年,日本首次参加了世界博览会,在那次的巴黎博览会上,日本的展品中有很多的浮世绘,其中不仅有彩印版画和版印书,还有画册、卷轴书画等。

博览会的参展,使浮世绘得以进入很多欧洲人的视野。

后来,浮世绘开始被欧洲人所熟悉,并对欧洲的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之后,在巴黎出现的浮世绘商店吸引了诸多收藏夹和艺术家,以法国为中心,浮世绘在欧洲画坛的影响渐渐扩大。

颜色鲜艳、雕刻精致的版画恐怕在当时的世界也就只是浮世绘了,欧洲的美术界给予了浮世绘在这个领域的很高的评价。

在那个时期,对于曾向学院派发起过挑战的后印象派画家来说,浮世绘的构图和色彩以及匀称、流畅的轮廓线条是一种全新的启迪,在给予很多评价的同时,他们开始把浮世绘的技法引进到自身的艺术创造中。

后来,德加、莫奈、梵高、高更等画家都成为浮世绘的崇拜者,并接受了浮世绘的“基因”。

梵高曾用油彩临摹过歌川广重的版画,并收集了不少浮世绘版画。

同时,浮世绘也收到了外国的影响。

在后期,浮世绘吸收并加入了西洋的远近法和阴影技术。

还有,葛饰北斋等人在很多浮世绘作品中大量的使用起源于德国的人工颜料-发出鲜艳色彩的柏林蓝。

高品质的艺术品在平民之中广泛流传,这在世界上以前是没有的,可以说浮世绘是最早的作为大众的美术的东西了。

还有,以近代的平民为中心,描述他们的精彩多样的生活,浮世绘作为一种记录资料也是非常珍贵的。

据明治时期的记录,当时有近2000多画师。

在江户时代欧洲和日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浮世绘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很好的史料范例。

后来,接受了浮世绘的亚文化遗传基因的漫画、动漫故事也同样受到海外世界的关注,这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作者简介:邓燕舞(1986-),女,助教,现供职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 0・
浮世绘其历史及意义
作者:邓燕舞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刊名:
时代经贸
英文刊名:Economic & Trade Update
年,卷(期):2012(3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idjm20123205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