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性别决定基因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检测对宫颈癌的价值研究
宫颈癌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宫颈癌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研究进展【摘要】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很大联系。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对宫颈癌dna甲基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多种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生了甲基化修饰,且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宫颈病变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许多研究提出宫颈癌有关的dna甲基化检测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或预测。
【关键词】 dna甲基化;宫颈癌;生物标志物中图分类号 r7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5-0150-05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1-2]。
传统上癌症的发生发展被视为一种遗传疾病,表观遗传学机制对于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模式的维护和正常发展十分必要,表观遗传学受到破坏将导致基因功能改变及细胞恶性转化。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与遗传学(genetics)相对应的概念。
遗传学改变是指基于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而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 序列的改变,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的学科。
这种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他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
除基因组的改变外,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很大联系。
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rna干扰、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ting)和dna编辑(rna editing)、基因沉默、核仁显性和休眠转座子激活等。
其中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3-4]。
基因组正常而甲基化模式改变与肿瘤的演变发展有着密切联系[5]。
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调控基因表达及染色体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宫颈癌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2 . 2 C D H1的 甲基 化
主要 以两种 形式 存在 :一 种分 散在 D N A序列 中 ,约 7 0 %总 是
处于 甲基化状态 ,可称 为 甲基化 C p G位点 ,如 a l u等重复序列 ;
C D H 1 ( c a d h e r i n 1 ,又称作 E — c a d h e r i n ,U V O ,E C A D ,L C A M,
导的细胞黏附系统失活 ,而这种失 活在人类 癌症 中被普遍发现 ,
与表观遗传 的改变有很大联 系。 表观遗传 的现象很 多 , 已知 的有 :
D N A甲基化 、组 蛋 白乙酰化 、R N A干扰 、基 因组 印记 ( g e n o m i c
i m p r i t i n g ) 和D N A编辑 f R N A e d i t i n g ) 、基因沉默 、核 仁显性 和休 肺 癌 、卵巢 癌 、宫颈癌 和前列腺癌 [ 2 0 ] o 由于异 常 甲基化 ,钙介 眠转 座子激活等 。其 中 D N A甲基 化作为表观遗传学重要 的分子
综
述 Z o n g s h u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 第5 期( 总 第1 9 3 期) 2 0 1 3 年2 月
宫颈癌 相关基 因D N A甲基化研究进展
李恬① 唐 良萏① 黄晓斌②
【 摘要 】 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很大联系。D N 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近年来,国内外
对 宫颈 癌 D N A甲基 化的研 究越来 越多 ,发现 多种基 因在宫 颈癌的发生发展 中发 生了甲基化修饰 , 且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宫颈病变程度有一定相关 性 。许 多研究提出宫颈癌有 关的 D N A甲基化 检测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和癌前病 变的诊 断或预测 。
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及预后管理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及预后管理的研究进展(完整版)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2020年已经成为全球女性第4位高发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4位,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达60.4万和34.2万[1 ]。
近年,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成为女性健康和卫生经济的沉重负担。
早期识别和管理子宫颈癌前病变对于消除子宫颈癌具有重大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国内外指南已逐步确立以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则作为HPV 阳性患者的分流方法[2 ]。
值得注意的是,HPV在年轻女性中的流行率高,且HPV检测存在特异度低的缺点,而细胞学检查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低,结果判读较为主观,这些均导致阴道镜转诊率和子宫颈有创评估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如何开发更高效和无创的子宫颈癌筛查或分流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降低阴道镜及其他有创操作的转诊率。
在众多分子检测方法中,宿主或HPV 与子宫颈癌发病相关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检测已成为多项指南推荐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方案。
此外,研究发现子宫颈细胞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子宫颈病变负荷、预后、治疗效果有关。
本文就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及预后管理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甲基化事件与子宫颈癌发生进展的关系DNA甲基化是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是甲基基团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共价结合至基因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岛的胞嘧啶5号碳位的过程。
甲基化检测主要分为重亚硫酸盐法及酶法两种检测方法,重亚硫酸盐法应用最为广泛,是目前常用的甲基化检测手段,而酶法检测相对简易,检测速度更快,但检测的准确率尚待进一步验证。
大量研究发现,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尤其是宿主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导致的抑癌基因表达沉默、转录失活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

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1. 引言1.1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
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但并非所有感染HPV的人都会发展为宫颈癌。
寻找有效的方法早期筛查和诊断宫颈癌至关重要。
近年来,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
RUNX3基因是一种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肿瘤抑制基因,其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血浆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价值,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宫颈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浆样本进行分析比较,来评估血浆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宫颈癌的关联性,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方法和手段。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诊断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宫颈癌发生的关联性。
2. 探讨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比较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与传统的宫颈癌筛查方法的优劣,探讨其作为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
4. 分析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以上问题,我们旨在评估血浆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正文2.1 研究方法1. 样本采集:从宫颈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各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分别采集其血浆样本。
2. 血浆DNA提取:使用血浆D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提取血浆中的DNA样本。
宫颈癌组织中 APC、E-cadherin、ASC 及 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观察

宫颈癌组织中 APC、E-cadherin、ASC 及 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观察王淑琴;黄利鸣;钱洪鑫;李红月【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APC)、E-钙黏蛋白( E-cadherin)、凋亡相关点状蛋白( ASC)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检测31例份宫颈癌组织和20例份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APC、E-cadherin、ASC、FHIT 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
分析APC、E-cadherin、ASC、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31例份宫颈癌组织中测得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27例份,其中APC、E-cadherin、ASC基因甲基化分别为19(61%)、17(55%)、6(19%)例份;单基因甲基化13例份,2个基因甲基化11例份,3个基因甲基化3例份。
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未测出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
宫颈癌组织中APC、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P均<0.05)。
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PC、E-cadherin、ASC 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宫颈癌组织中APC、E-cadherin、ASC基因存在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同时有多个基因甲基化。
APC、E-cadherin、AS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宫颈癌;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E-钙黏蛋白;凋亡相关点状蛋白;脆性组氨酸三联体【作者】王淑琴;黄利鸣;钱洪鑫;李红月【作者单位】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武汉大学;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近年来研究显示,肿瘤发病与DNA甲基化模式异常有关,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是抑制基因转录的重要机制[1]。
什么是宫颈基因甲基化检测

什么是宫颈基因甲基化检测
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基因甲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是便有学者提出了利用甲基化检测来进行宫颈癌早期诊断,但什么是基因甲基化呢,下面敬善基因来为您具体介绍!
基因甲基化是指DNA分子上CpG双核苷中的胞嘧啶(C)在酶的作用下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的过程。
CpG双核苷常位于基因转录调控区附近,其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等发生改变,从而调控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简单来说,基因甲基化就像DNA的一顶最神奇的“帽子”。
戴上这顶“帽子”则会封锁转录起始使转录过程不能延伸,并且影响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使得基因沉默。
因此低甲基化会激活基因转录,而超甲基化则会阻止基因转录导致基因沉默。
但是这顶“帽子”太难找了,经过不断研究发现原来DNA 经亚硫酸盐处理后, 非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变为尿嘧啶, 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保持不变。
PCR扩增后再利用测序、基因探针等方法即可鉴别扩增的DNA 种类,找出“戴帽子”的基因。
这就有了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荧光定量法(MethyLight)等技术。
找到了“戴帽子”的原因距离“摘掉帽子”还有很长一段的研究路程要走,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宫颈细胞中基因甲基化的层度来检测出宫颈细胞状态,判断被检测者当前的身体健康状态,因此甲基化检测也成为宫颈癌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这是宫颈筛查技术的革新,被广泛用于各大医院。
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查对子宫颈癌筛查的分流价值

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查对子宫颈癌筛查的分流价值陈敬仁①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查对子宫颈癌筛查的分流价值。
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宫颈病变诊疗中心门诊就诊的80例机会性筛查女性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基因甲基化检测、高危型HPV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病理活检,以宫颈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基因甲基化检测、高危型HPV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测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对子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及子宫颈癌筛查分流情况。
结果:80例子宫颈癌筛查者中,宫颈病理活检结果检测出阳性23例,占比28.75%(23/80),阴性57例,占比71.25%(57/80)。
23例阳性中,子宫颈鳞癌(SCC)占比为43.48%(10/2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比为39.13%(9/23),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比为17.39%(4/23)。
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为子宫颈癌的有16例,高危型HPV检查诊断为子宫颈癌的有15例,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差(Kappa=0.372、0.357);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为子宫颈癌的有19例,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784)。
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查筛查子宫颈癌的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基因甲基化检测和高危型HPV检查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与二者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检测SCC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测,阴道镜转诊率低于单独检测(P<0.05),基因甲基化检测、高危型HPV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测HSIL、LSIL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查诊断子宫颈癌的价值较高,能够在细胞学异常中通过分流检测提高子宫颈癌阳性诊断率,降低阴道镜转诊率。
宫颈癌细胞FHIT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

De e to fM e h l to ft I Pr mo e - t c i n o t y a i n o he FH T o t r5" CpG n H u a r i a i m n Ce v c l Ca e l Li s nc r Ce l ne
v t n o HI e e S c i l ea l o t yai n sau f - p sa d o HI e e i e v c lc n e e l e e r p r a i n F T g n . u h l t d ti n meh l t t ts o C G i n fF T g n n c ria a c r l w r e o - o te s o 5" l c t d O t i s d a e in d t x lr t ya in sa u f " p iln f HI e e i e ia a c rc l l e .W e e .S s t y w sd sg e o e po e me h lt tt so - G a d o h u o 5C s F T g n n 6 c r c l n e el i s v c n wa t o r v a h eai n h p b t e n F T g n n u u ie ssa d r d v lp n n h ma e i a c n e . n e e t e r lt s i ew e HI e e a d t mo r n i n /o e e o me t u n c r c l a c r t l o g i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O X 9基 因 启 动 子 区 甲基 化 与 宫 颈 癌 的 发 生、 发 展 密
【 关键词 】 宫颈肿瘤;性别决定基 因 9 ;甲基化 ;T a q m a n 探针 【 中图分 类号 】R 7 l 1 . 7 4 【 文献标识码 】A d 0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9 5 7 2 . 2 0 1 3 . 0 2 . 0 8 5
Va l u e o f Me t h y l a t i o n Le v e l De t e c t i o n o f S OX9 Ge n e Pr o mo t e r f o r Ce r v i c a l Ca n c e r WU J i a n —h o n g. T I A N
及 预 后 评 估 中的 临床 意 义 。 方法 采 用双 探 针 实时 定 量 聚 合 酶链 式 反 应 ( P C R) 技 术 检 测 4 8例 宫 颈 癌 脱 落 细 胞 标 本
( 宫 颈癌 组 ) 和 4 8例 正 常 宫颈 脱 落 细胞 标 本 ( 正 常 宫颈 组 ) 中 S O X 9基 因启 动 子 区 的 甲基 化 水 平 , 比较 两组 间 的差 异 及 其 与 宫 颈 癌 组各 病 理 分 型 间 的 关 系。 结 果 宫 颈癌 组 的 平 均 甲基 化 分值 高于 正 常 宫 颈 组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6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v a l u e o f t h e m e t h y l a t i o n l e v e l d e t e c t i o n o f S O X 9 g e n e p r o m o t e r f o r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
0 . 0 0 0 ) 。 宫颈 鳞 癌 S O X 9基 因启 动 子 区 甲基 化 分值 高 于腺 癌 ,G 高 于 G ~G ,有淋 巴 结转 移 和脉 管癌 栓 的 高 于无 淋 巴
结转 移 和 脉 管癌 栓 的 ,差 异 均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结论
・
6l 8・
・
论 著 ・
宫 颈癌 性 别 决 定 基 因 9基 因启 动 子 区 甲基 化 水 平 检 测 对 宫 颈 癌 的 价 值 研 究
巫剑 红 ,田玉翠 ,万治安 ,代 荫梅
【 摘 要】 目的 检测 宫颈癌性别决定基 因9 ( S O X 9 )基 因启动予区的甲基化 水平并探讨其在宫颈癌诊 断、治疗
m e t h y l a t i o n l e v e l o f S O X 9 g e n e p r o mo t e r i n 4 8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 s c r a p i n g s(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 g r o u p )a n d 4 8 n o r m a l c e vi r c a l s c r a p — i n g s( n o r ma l c e r v i x g r o u p ) ,a n d t h e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m e t h y l a t i o n s c o r e
a n d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 p a t h o l o g y we r e a n a l yz e d. Re s u l t s Th e me t h y l a t i o n s c o r e o f S OX9 g e ne pr o mo t e r i n c e vi r c a l c a n c e r g r o up wa s
一c u i .
W A N Z h i —a n ,e t a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Mi n i m a l I n v a s i v e G y n e c o l o g y C e n t e r ,B e i j i n g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 yn G e c o l o g y H o s p i t a l ,C a p i t a l
e r d i a g n o s i s ,t r e a t me n t a nd p r o g n o s t i c e v a l u a t i o n . Me t ho ds Ta q ma n—b a s e d r e a l—t i me PCR a s s a y wa s c a r r i e d o ut t o d e t e c t t h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