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手术记录右胫腓骨髓内钉拆除术,右小腿截肢术

Operative Report
Operation date:
Pre-op diagnosis: 右小腿毁损伤术后,感染伴坏死
Post-op diagnosis: Same as above.
Operation done: 右胫腓骨髓内钉拆除术,右小腿截肢术
Surgeons:
Anesthesia done: 全麻
Anesthesiologists:
Procedure: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平卧位,依次用生理盐水、灭菌软皂溶液、双氧水、
稀释PVP-I溶液刷洗残肢,然后常规消毒、铺巾。
右下肢充气止血带充至
0.075mPa。
2.在右小腿胫骨内侧原切口入路,剥离、显露交锁螺钉,将螺钉拆除。
在髌
韧带前原切口入路,经髌韧带间入路,显露髓内钉尾部,予以拆除。
3.冲洗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后逐层缝合。
4.在右小腿中下段依术前设计作鱼口状切口,逐层深入。
切开小腿前外侧肌
肉和处理血管神经,将胫前动、静脉双重接扎后离断。
将神经轻轻向远侧牵拉,用锐刀离断,任其回缩。
5.分别在胫骨和腓骨骨折平面略近端环行切断骨膜,予以锯断,自胫骨嵴处
作一与纵轴斜形切面。
腓骨截骨平面略高于胫骨。
6.切断小腿后侧肌肉,接扎血管和处理神经,方法基本同上。
7.松止血带,压迫后予冲洗、止血,胫骨上钻孔,缝合群肌覆盖骨残端。
冲
洗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后放置引流后,逐层缝合。
残肢加压包敷。
8.术程顺利,经PACU复苏后安返病房。
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进展

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进展郭华1,孙辉1,贾晋辉2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0;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下胫腓联合由胫腓骨远端及下胫腓四条主要韧带构成,既能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又使踝关节可以产生一定的微动。
踝关节损伤常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无论是否伴有踝关节的骨折,近年来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早期康复概念的普及,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金标准已不再适宜。
弹性固定因为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而受到关注及发展。
目前,弹性固定的方法主要有缝合纽扣固定、韧带重建、缝合锚技术和Nice结等固定方法。
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逐渐成为主流,其更有利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预后恢复,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损伤;弹性固定;柔性固定[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12(b)-0194-05Clinical Progress of Elastic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GUO Hua1, SUN Hui1, JIA Jinhui21.The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China;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China[Abstract] The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s composed of four main ligaments of distal tibiofibular bone and lower tibiofibular bone, which can not only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but also make the ankle joint produce a certain degree of fretting.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nkle injury.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whether accompanied by ankle fracture or no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omechanic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concept,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is no longer suitable. Elas⁃tic fixation has been concerned and developed because of its good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present, the main methods of elastic fixation include suture button fixation,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suture anchor technique and Nice knot. The treatment of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with elastic fix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prognosis and recovery of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but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should be strictly grasped.[Key words] Lower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 Ankle joint injury; Elastic fixation; Flexible fixation下胫腓联合由胫骨、腓骨远端及下胫腓韧带复合体共同构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在维持踝关节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下胫腓联合分离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北医科大学人体解 剖学教 研室提 供 ) S - 00生物力 学试 。C S4 2 4 验机 ( 长春试验机研 究所 )位 移传感器 ( , 长春试 验机研 究所 ) ,
N — 0 0扭 转 试 验 机 ( 春 试 验 机 研 究 所 ) WS1 0 0 长 。
12 试 验 方 法 .
和关节囊 。将 所截 小腿 的胫腓 骨近端 用皮 质螺钉 自腓 骨 向胫 骨穿三皮 质骨固定 , 模拟上胫腓联合 。
12 2 标 本 的 分 组 和 生 物 力 学 测 试 : 有 标 本 随 机 分 为 2组 。 .. 所 足 外 翻 位 垂 直 压力 试 验 4具 , 转 试 验 4具 。足 外 翻 位 垂 直 压 扭
阿北医药 2 1 00年 1 2月 第 3 2卷 第 2 4期
Hee M dcl ora,0 0 V l 2D cN .4 b i e i unl2 1 , o 3 e o2 aJ
351 7
・
临 床 研究
・
下 胫 腓 联 合 分 离 螺 钉 固定 的生 物力 学研 究
孟利斌 王 福 川 张 国 J
的位 移 或 扭 矩
下胫腓联合 由胫腓骨远端 和下胫腓 韧带复合 体构成 , 下胫 腓联合分离是踝关节 骨折脱 位 的常见 并发损 伤 。踝 穴上横 向 螺钉 固定是临床上常用 的手 术方式 , 容 易导致 螺钉 断裂 、 但 胫 腓下联合骨化 、 踝关 节创 伤性关 节炎 、 踝关 节活 动度 变小等 并 发症 , 四皮质固定虽 然 固定牢 固 , 是 出现 并发 症 的几率 但 较高 , 三皮质 固定虽然能够模仿 弹性 固定断钉等并 发症发生率 低, 但是 固定 强度 稍差 , 因此 对螺 钉 固定 的皮 质 数 尚有争 论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选择近期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2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临床路径护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同时评估入院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1.2%)、褥疮2例(2.3%)、关节功能障碍无,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例(7.1%)、5例(11.9%)、3例(7.1%)。
观察组入院24 h和72 h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由责任护士进行护理。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路径护理。
护士长抽查考评路径护理内容实施情况。
以患者口述疼痛分级方法对疼痛进行评分。
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同时对两组入院时、入院后24 h、72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
路径护理内容包括:(1)宣教、监督进行功能锻炼。
通过光盘、小册子等工具宣教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让患者了解适当功能锻炼的好处,如可促进患肢血液供应,也能够保持关节生理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不能因畏惧疼痛而不锻炼,也不可急于求成而采取盲目锻炼,延迟骨折愈合。
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地功能锻炼,减少对骨折端稳定不利的运动,同时要避免运动过度。
采用宣讲、书面结合的教育方式,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咳嗽及如何翻身等;(2)加强与患者沟通,告知护理的目的[3];(3)心理护理,减轻疼痛。
根据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行相应心理指导,如一般患者要介绍科室医生水平,详细介绍手术或治疗方案,降低因不可预知而对治疗过程及结果产生的恐惧、紧张感;对年轻患者,依据性别不同可适当提供体育、美容或时尚杂志阅览;老年患者可给予阅读时事报纸等,以转移其对骨折疼痛的注意力[4];(4)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模式,严密观察病情,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
注意观察疼痛是不是有进行性加重迹象,是否与创伤程度相符合。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

-450-临床骨科杂志Jourral p Clinical OrthopaePics OOO1Jun;24(3)df:10.3969/j.issn.1008-0287-2020-03.052-临床论著-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苏踊跃,韩公斌,张虎,刁进真,王先聪,徐永清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o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O~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部分病例可以免除下胫腓螺钉固定,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骨折固定术中图分类号:R683.42;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87(2021)03-0450-03Surgical treatmeet of malleolar fracthre combinee with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SU Yong--ye,HAN Gong-lin$ZHANG Hu,DI A O Jin-zZee$D4NG Xian-cong$XU Yong-jing(Army Orthopaedic Research Inshmih,the920th Hospital ip Join Logisths Support Force op CPLA,Kunming,Yunnan65003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Wects of sugerg treatment for malleolar fractures combined with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 njuries.Methods Forty-nine cases of malleolar fractures with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distal syndesmotic screw fixation group(O3cases)and distal non-syndesmotic screw fixation group(O6cases).The ankl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AOFAS ankle-hindfoot scoringsystem,and the angles of dorsal extension and plantar Uexion of the ankle foint were measured.Resslts AA patientswere followed up for1O〜18months.At1,3months iter surgeg,there were statisticaUu significant dPerences in theexcellent-oood rate of ankl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while there was no smtisticagu significantdb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t6months postoperation(P>0.05).At last follow-up,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Per-ences in the angles of dorsal extension and plantar Uexion of the ankle foint bW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s In the Weatnient of ankle fracture combined with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surgeg Weatmentcan avoid the distal syndesmotic in some patients,and surpport the patient to do early excise,and which can gain goodeWect.Key worrs:malleolar fracture;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fracture fixation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骨折中常见的合并损伤,在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中,旋后外旋型、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骨折均可累及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方式⑴,但是否必须进行螺钉固定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采基金项目:云南省卫健委临床中心建设重大项目(编号:ZXOO191OO1)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2作者简介:苏踊跃,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 E-maoa:***************用手术治疗的49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资料,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随访时间!6个月;②不伴有其他部位骨折;③单侧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型)、W度"排除标准:①开放骨折;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存在干扰术后康复评估的因素"本研究纳入4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①下胫腓置钉组:采用下胫腓联合置钉治疗, 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1~68(40.6±1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2(&8±2.7) d o②下胫临床骨科杂志Jouroal of Clinical OrthopaePioo2021Jun;24(3)・451・腓未置钉组:采用下胫腓联合未置钉治疗,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9~68(42.7±12.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5(9.1±3.0)d。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26例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26例田政;袁永健【摘要】@@ 三踝骨折(cotton 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1],青壮年容易发生,治疗需要解剖复位,若处理不当,复位或内固定不理想,易出现后遗症.我院自2005年2月-2010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2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1(021)005【总页数】3页(P358-360)【关键词】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作者】田政;袁永健【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练市医院骨科,湖州,313013;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三踝骨折(cotton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1],青壮年容易发生,治疗需要解剖复位,若处理不当,复位或内固定不理想,易出现后遗症。
我院自2005年2月—2010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2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8.7岁;受伤距手术时间1h~7天,平均4天;按Lauge-Hanson分型:旋前外旋型16例,旋后外旋型10例;按Danis Weber分类法:A型3例,B型15例,C型8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创伤骨科学》[2]诊断标准。
排除单踝、双踝、Pilon骨折。
2 治疗方法开放式损伤8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损伤8h内进行手术12例,1周后手术6例。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上气囊止血带,开放性损伤患者先行清创处理,手术切开按外踝→后踝→内踝,复位固定按后踝→外踝及下胫腓联合→内踝顺序固定三踝骨折。
先取外踝后弧形切口,通过外踝切口显露腓骨长短肌,拇长屈肌外侧的肌纤维和胫骨后侧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剥离,显露后踝骨折片。
骨折复位后先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平行于关节面,自前向后拧入1~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
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26例分析

用钢板 螺钉 固定, 要求尽量做到解剖复位 , 外踩有 向外 1。~ 0 l 。的外翻 角,固定时应将钢板预弯塑形 , 5 强调外踝坚强 内固
骨长短肌前缘显露外踝 , 整复后用相应 的钢板或拉力螺钉 固定
内踝 用 前 缘 弧 形 切 口, 复 后 用 螺 钉 或 钢 丝 张 力 带 固 定 。 胫 整 下
腓联合 固定方法: 在下胫腓联合上方 2 c 用 1 枚 35 m  ̄3m, ~2 .m 或者 45 . mm全螺 纹螺钉 自后外 向前 内倾斜 2  ̄3 。穿过 2层 5 0
・1 8 ・ 1
21 0 0年 9月 学术版 下半 月 总第 2 7期 1
C iaH a h h n el t
・
临床研 究 ・
1 拔 出下 胫 腓 全 螺 纹 螺 钉 , 渐 负 重 功 能锻 炼 , 0周 逐 6个 月 后 视 X 线 情 况 手 术 取 出 内置 物 。
2 结 果
・
临床研 究 ・
20 月学 版下 月总 2 期 CnHa 0 年9 术 半 第 1 haeh 1 7 i t
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 2 例分析 6
林 龙 袁欣华 熊文化 351 ) 10 0 ( 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医院 3 50 ) 1 18 0 ( 宁波市第二 医院 2
腓骨皮质和 1 层胫骨皮质, 向与胫骨下关节面平行, 方 不做加 压, 拧紧程度 既能阻止腓骨外移又不造成踝穴挤压, 如腓骨骨
折位置较 高则下胫腓联合单独 固定 。双踝骨 折是先外踝后 内
弹性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

弹性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弹性固定(纽扣缝线系统)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38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手术治疗。
其中螺钉内固定26例,弹性固定12例。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其中螺钉固定组祛除螺钉时间为术后10周。
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螺钉固定组优10例,良9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3.1%。
弹性固定组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
结论: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采用弹性固定的效果要优于螺钉固定。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固定弹性固定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穴完整性、保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占踝关节损伤的1%~11%[1],若复位不当,会引起踝穴不稳,进而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踝关节行走时疼痛。
2007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8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螺钉内固定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其中车祸伤15例,扭伤7例,砸伤4例;合并踝关节骨折18例。
弹性固定组12例,男7例,女5例;车祸伤10例,扭伤2例;合并踝关节骨折7例。
手术方法:合并踝关节骨折者先处理骨折。
内踝及后踝骨折采用螺钉固定,腓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
螺钉内固定组于复位后在踝关节上方2.5cm处用1枚直径3.5mm的拉力螺钉固定,螺钉方向由后向前呈30°,与踝关节平行,贯穿4层皮质固定,螺钉可通过腓骨钢板钉孔。
弹性固定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整复下胫腓联合后用直径3.5cm的钻头于踝穴上1.5cm平行关节面钻孔,需钻透4层皮质骨。
外侧纽扣贴于腓骨外侧骨皮质,用长直针和导线将缝线由腓骨外侧皮质经骨洞带出胫骨内侧皮质,间断导引线,收紧外侧两个纤维使胫骨内侧缝扣纵行贴于胫骨内侧骨皮质,拉紧缝线打5~6个结,使下胫腓联合得到弹性固定,冲洗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小腿石膏固定2周,8周后允许部分负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作者:王征东张勇李贤斌马建贵崔亚西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9期
【摘要】目的探讨下胫腓螺钉断裂取出方法,对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患者的取出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松质骨螺钉断钉在C臂监视下采用克氏针引导取出,空心螺钉断钉采用C臂引导下,空心螺钉钻头切缘与断裂空心螺钉的切缘相互咬合,反向取出。
结果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患者均顺利取出,均未发生再次骨折。
结论操作简便,可减少手术时间,有效避免破坏过多的骨质,并可降低再发骨折的风险。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螺钉断裂;取出术
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常采用螺钉或空心螺钉行3层或4层骨皮质固定,常规在12周后取出[1],发生螺钉断钉的可能性约为10%~29%,国内部分文献报道约7%[2],如何去除断裂的螺钉,尤其是残留在胫骨内的螺钉残端,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2005年7月~2014年5月本院行下胫腓联合螺钉断钉取出2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5岁,松质骨螺钉断钉20例,空心螺钉断钉6例。
1. 2 治疗方法术前检查后常规在C臂监视下行断钉取出术。
松质骨螺钉以克氏针引导环钻从胫骨侧向腓骨侧打通螺钉通道后,再取出断裂的螺钉。
取断裂空心螺钉时先将空心螺钉导针或克氏针由腓骨侧向胫骨侧通过断裂空心钉,然后用空心螺钉钻头从胫骨侧向腓骨侧顺穿出的空心螺钉导针或克氏针反向从内向外缓慢地钻孔,顺导针推进,空心螺钉钻头切缘与断裂空心螺钉的切缘相互咬合后,带动断裂空心螺钉反钻,残端从腓骨侧取出。
2 结果
26例下胫腓断裂松质骨螺钉与空心螺钉顺利取出,均未发生再次骨折。
3 讨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为创伤骨科常规手术,常以螺钉、空心螺钉行固定,发生螺钉断钉临床较常见,以往取出断钉的方法较多,包括扩大腓骨侧的螺钉孔并从该孔内去除残端;或将残端扩孔撬松以后往内侧敲击,从胫骨内侧皮质取出。
也有部分医师在C臂监视下以断钉取出器打通螺钉通道再取出断裂的螺钉,这些方法对骨质破坏较多,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大。
对于不同螺钉断钉应制定不同术前方案。
3. 1 松质骨螺钉断钉,以克氏针引导环钻打通螺钉通道再取出断裂的螺钉。
先取出断钉螺帽,用带尖的1.0或1.5克氏针从外踝断钉孔在C臂引导下钻入,克氏针尖紧贴断钉从对侧穿出皮肤,沿此切小口至骨面,用断钉取出器自胫骨内侧面顺克氏针钻入2~3 cm左右,取出克氏针,从外踝处以3.0克氏针或斯氏针插入探及断裂螺钉尾部,以钝头顶住轻轻敲打,接近胫骨骨窗口,即可取出。
术中注意克氏针尖紧贴断钉,断钉取出器与螺钉相适应,不宜过大,尽可能减少对骨质破坏。
3. 2 取断裂空心螺钉时,先取出断裂空心螺钉尾帽端,顺取出螺钉尾帽端骨隧道将空心螺钉导针或克氏针在C臂引导下从腓骨侧向胫骨侧通过断裂空心钉穿出胫骨骨皮质,然后用空心螺钉钻头从胫骨侧向腓骨侧顺穿出的空心螺钉导针或克氏针反向从内向外缓慢地钻孔,顺导针推进,空心螺钉钻头切缘与断裂空心螺钉的切缘相互咬合。
带动空心螺钉反钻,空心螺钉残端在空心螺钉导针或克氏针引导下从腓骨侧取出。
3. 2. 1 术中注意空心螺钉导针或克氏针必须通过断裂空心螺钉,否则空心螺钉钻头切缘与断裂空心螺钉的切缘不能相互咬合,会增大对骨质破坏,甚至造成手术失败。
3. 2. 2 确认空心螺钉钻头切缘与断裂空心螺钉的切缘相互咬合后再缓慢将空心螺钉推出,空心螺钉钻头转动速度过快易使相互咬合空心螺钉与螺钉钻头切缘打滑及脱落。
参考文献
[1] Canale ST, Beaty JH.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王岩,译.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424.
[2] 黄薇,姜世平,王建云.下胫腓联合分离螺钉固定术后断钉6例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08, 36(5):835-836.
[收稿日期:201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