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胫腓螺钉固定

合集下载

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陈国栋;宫玉锁;杜延弟【摘要】探讨拉力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失败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研发新的内固定装置.分析甘肃省中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下胫腓分离内固定失败患者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2.3岁.致伤原因:扭伤3例,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摔伤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旋后外旋型2例,其中Ⅲ度1例、Ⅳ度1例;旋前外展型3例,其中Ⅱ度1例、Ⅲ度2例;旋前外旋型3例,其中Ⅱ度2例、Ⅲ度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6h~12d,平均约3.8d.8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固定.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其中创伤性关节炎2例,螺钉松动3例,断裂2例,术后感染1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失败原因可能为术前准备不充分、内固定不坚强、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不佳、过早负重、拉力螺钉位置不良、术后未及时取出内固定等.【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8(034)004【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失败原因【作者】陈国栋;宫玉锁;杜延弟【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下胫腓联合是由胫腓骨远端和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构成,下胫腓韧带复合体主要包括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胫腓横韧带和骨间膜的远端部分[1]。

下胫腓联合是保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2],对保持踝穴的完整性和弹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分离时常合并踝关节骨折[4]。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下胫腓联合损伤在足踝骨科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约占踝关节损伤的1%~11%[5]。

下胫腓联合分离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下胫腓联合分离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3 讨 论
北医科大学人体解 剖学教 研室提 供 ) S - 00生物力 学试 。C S4 2 4 验机 ( 长春试验机研 究所 )位 移传感器 ( , 长春试 验机研 究所 ) ,
N — 0 0扭 转 试 验 机 ( 春 试 验 机 研 究 所 ) WS1 0 0 长 。
12 试 验 方 法 .
和关节囊 。将 所截 小腿 的胫腓 骨近端 用皮 质螺钉 自腓 骨 向胫 骨穿三皮 质骨固定 , 模拟上胫腓联合 。
12 2 标 本 的 分 组 和 生 物 力 学 测 试 : 有 标 本 随 机 分 为 2组 。 .. 所 足 外 翻 位 垂 直 压力 试 验 4具 , 转 试 验 4具 。足 外 翻 位 垂 直 压 扭
阿北医药 2 1 00年 1 2月 第 3 2卷 第 2 4期
Hee M dcl ora,0 0 V l 2D cN .4 b i e i unl2 1 , o 3 e o2 aJ
351 7

临 床 研究

下 胫 腓 联 合 分 离 螺 钉 固定 的生 物力 学研 究
孟利斌 王 福 川 张 国 J
的位 移 或 扭 矩
下胫腓联合 由胫腓骨远端 和下胫腓 韧带复合 体构成 , 下胫 腓联合分离是踝关节 骨折脱 位 的常见 并发损 伤 。踝 穴上横 向 螺钉 固定是临床上常用 的手 术方式 , 容 易导致 螺钉 断裂 、 但 胫 腓下联合骨化 、 踝关 节创 伤性关 节炎 、 踝关 节活 动度 变小等 并 发症 , 四皮质固定虽 然 固定牢 固 , 是 出现 并发 症 的几率 但 较高 , 三皮质 固定虽然能够模仿 弹性 固定断钉等并 发症发生率 低, 但是 固定 强度 稍差 , 因此 对螺 钉 固定 的皮 质 数 尚有争 论 。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侵 袭 性 真 菌 病 1 、 球 菌 肺 炎 1例 、 癌 伴 曲 菌 性 胸 膜 炎 1 例 隐 鳞 例 、 膜 转 移 瘤 1 、 结 核 2例 、 性 假 瘤 2例 、 性 胸 腺 瘤 胸 例 肺 炎 恶 l 、 腺 增 生 1例 。 穿 刺 术 后 , 次 C 扫 描 , 现 气 胸 4 例 胸 再 T 出 例 、 血 1 。临 床 观 察 , 时 间顺 利恢 复 。 咯 例 短
现 代 中西 医 结合 杂志 MoenJunl f nert rdt nl hns n s r e in 0 1Jn 2 ( ) dr ora o It ae Taioa C ieea dWet nM dc e2 1 a , 0 1 g d i e i 检查 。病 理 结 果 : 腺癌 2 3例 、 癌 1 鳞 3例 、 细 胞 肺 癌 4例 、 小 肺
3 1 切 开 复位 内 固 定 步 骤 及 固 定 方 法 先 考 虑 腓 骨 重 建 。 . 手 术 自腓 骨 开 始 进 行 复 位 , 据 外 踝 骨 折 情 况 , 择 腓 骨 合 适 根 选
内 固定 物 。如 果 为 A 型 中外 踝 尖 端 骨 折 , 于 骨 块 较 小 , 由 可
2 结 果
关 节稳 定 性 下 降 , 疗 处 理 不 当 可 导 致 踝 关 节 创 伤 性 关 节 炎 。 治
踝 关 节 骨折 的治 疗 已得 到 大 多 数 临 床 医 生 的 重 视 , 下 胫 腓 但
联 合分 离 容 易被 忽 视 。20 0 5年 3月 一2 0 O9年 7月 , 院 收 治 本
3 讨 论
12 手 术 方 法 .
采用连续 硬膜外 麻醉 , 中使用止 血带 , 术 以
减 少 出 血 , 术 野 保 持 清 晰 。手 术 选 用 内外 踝 标 准切 口 , 复 使 先 位 外 踝 骨 折 , 据 骨 折 情 况 采 用 松 质 骨 螺 钉 或 克 氏针 张 力 带 根 固定 , 以及 腓 骨 远 端 解 剖 钛 板 固定 ( A型 、 B型 ) 直 型 钛 板 固 或

胫腓骨骨折两种固定方式的对比

胫腓骨骨折两种固定方式的对比

疗, 比较 组 间 的治 疗 效果 及 并 发 症发 生率 差异 . 结果 : 一组 的 治 疗优 良率 及 并发 症 发 生 率 分别 为 7 8 . 9 5 %、 1 3 . 1 6 %. 而二 组 的相 应数 据 分 别 为 9 7 . 3 7 %和 5 . 2 6 %. 结论 : 无论 从 手 术效 果 还是 从 安全 性 等 方 面 , 交锁髓 内 钉 内固定比用 钢板 螺钉 内固定都 更有优 势 .
还 有胫 腓骨 骨 干 双骨 折 及腓 骨单 骨 折 . 如 果 治疗 不
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 , 容易造成骨折错位愈合或
因循环 不 良造成 继发 性坏 死 , 甚 至是 骨髓 炎口 1 .
目前胫腓 骨骨折 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法复 位 结 合外 固定 、 牵 引治疗 、 骨 外 穿 针 固定 法及 切开 复位内固定等. 手法复位及骨外穿针 固定法多应用 于儿童等骨愈合性好的患者 , 牵引治疗多用于单纯 横断性骨折 , 因此 , 对于相对复杂的胫腓骨骨折往 往 采用 切开 复 位 内 固定 治 疗 效果 较 好 . 但 是 对 于 内 固定 方法 的选 择是 临床 的又一 重要课 题 . 本院对 2 0 1 2年 7月 至 2 0 1 3年 1 2月 收 治 的 7 6 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 了切开复位内固 定 的治疗 方法 , 并通 过对 比分析 了钢板 螺钉 固定 与 交锁髓内钉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 , 先报道如下.
定) . 每组 3 8 例, 且两组问在性别 、 年龄 、 骨折部位 、 骨折类 型 、 骨折 原 因及损 伤度 等方 面没 有 1 . 2 入 选及 排 除标 准 人选标 准 : 患者 胫腓 骨处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 出血 或淤血 , 疼痛, 通过 X光片检查 , 显示为胫腓 骨骨折. 排 除标 准 : ( 1 ) 孕妇 及 哺 乳期 妇 女 ; ( 2 ) 重要 脏 器有原发. f ! 生 疾病的患者 ; ( 3 ) 过敏性体质 , 如对两种 或两 种 以上药 物或食 物 过敏 者 ; ( 4 )人选前 1 个月 内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 ; ( 5 )试验前 2 周内 有全身感染 , 尤其是严重呼吸道细菌感染 、 肺结核 或真菌感染者 ; ( 6 ) 患全身性慢性疾病者 , 如高血压 ( 收缩压 > 2 2 . 6 7 k P a , 舒 张压 > 1 2 . 6 7 k P a ) 、 糖 尿病 、 甲 状 腺 功能亢 进 等 ; ( 7 ) 患有 严 重 的免疫 性疾 病 ( 如艾 滋 病毒感 染 、 多 发性 硬化 症 、 红斑 狼疮 、 渐进 性 多病 灶脑 白质病 ) 、 重度急 性传染 性疾病 或癌症 患者 ; ( 8 )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即: 甲氨蝶呤、 硫唑嘌呤 、 因 福利美 、 依那西普 ) , 或长期 口服皮质类 固醇激素类 药物患者 ; ( 9 ) 患有罕见遗传性疾病 , 如半乳糖不耐 症, L a p p 缺乏症或葡萄糖 一半乳糖吸收障碍患者. 1 . 3 方法 1 - 3 . 1 治疗 方案 ( 1 ) 手术 方法 两 组 患者采 取 同样 的手 术切 开 方法 : 让 患 者取仰 卧位 , 首 先进 行全 面 的术 前准 备 , 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 , 清洁创 口, 在骨折处纵 向切 口, 找 到骨折 部位 , 首先 清 除骨折 形 成 的淤 血块 等 , 尽量使骨折处复位. ( 2 ) 固定 方 法 一 组 采 用 钢 板 螺 钉 内 固定 . 根 据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钢板 , 置于腓骨外侧 , 在“ c ” 臂机的透视下进行复位 , 采用 电钻 , 将钢板下 的两 根螺丝钉进行打孔 , 并同时钻头胫骨及腓骨两侧的

下胫腓关节脱位固定方法

下胫腓关节脱位固定方法

下胫腓关节脱位固定方法
下胫腓关节脱位可真是个麻烦事儿呢,不过别担心,咱来聊聊它的固定方法。

要是发生了下胫腓关节脱位,最常见的固定方法之一就是用石膏啦。

就像给受伤的地方穿上一层硬邦邦的保护壳。

一般会从膝盖下方一直打到脚踝附近呢。

打石膏的时候呀,医生会特别小心地把你的腿摆到合适的位置,这个过程可能有点痒痒的,但可千万别乱动哦,不然固定不好就麻烦啦。

石膏固定之后呢,你就得老老实实拄着拐走路啦,这就像是给你的腿放个大假,让它在石膏的保护下好好恢复。

还有一种是用支具固定。

这种支具比起石膏来,有时候会更方便一点。

它可以调节松紧度,而且如果觉得哪里不舒服,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还能稍微调整调整。

就像给腿穿上了一件特制的、可以随时调整的“铠甲”。

不过呢,不管是石膏还是支具,都要按照医生说的时间去复查。

除了这些外部的固定,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做手术呢。

如果脱位比较严重,关节周围的韧带啥的损伤很厉害,那就得开刀把脱位的地方复位,然后用钢板或者螺丝钉把下胫腓关节固定住。

这就像是给关节打了个补丁,让它能稳稳当当长好。

做完手术之后,前期可能还是要用石膏或者支具辅助固定一段时间的。

在固定期间呀,可不能觉得无聊就乱动哦。

要知道,这是为了让你的下胫腓关节能好好恢复。

你可以找点有趣的事情做,比如看看书、追追剧。

而且呀,饮食上也可以吃点有助于恢复的东西,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牛奶之类的。

下胫腓关节脱位的固定方法有多种,不管是哪种,都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快快好起来,重新活蹦乱跳呢!。

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医学信 息

1 6・ 9
N . 2 1 o2 0 0
ME IA T R TO D C LI O MA I N N
临床 医学
的 目的, 或者待病变硬化缩小后再行手术 。对 于肝 囊肿 、 肝脓 肿、 手 术 的 不 T引 导下置 管引流 治疗 , C 简便 , 快捷 ,
安全 , 伤很小 , 者痛苦 少 , 效显著 , 一种 较理想 的有发展 损 患 疗 是
参 考 文 献
[ ] 许民生, 1 韩修龄 , 王德杭. T导向活检 方法 的研究及 其临床 C
应用 . 中华放 射 学杂 志 .95 2 ( ) 62 19 , 9 9 :0 .
前途的治疗方法。对于不愿 接受手术 治疗或不 能耐受手 术且一 般情况较差的患者 , 如化脓性 胆囊炎 , 介入治疗 也能弥补其 不能
折, 在局麻下 , 跟骨骨牵 引, 高患 肢, 抬 对症 治疗 , 5—7天后 , 经 肿 进行功能锻炼差 , 也易发生关节僵直并发症 , 有长期卧床 , 理要 护 胀 稍缓 后 , 行手 术 治 疗 。 在 硬 膜 外 麻 醉 下 手 术 , 骨 折 部 位 为 中 求 高 、 以 难度大 , 易产生褥疮 、 坠积性 肺炎 、 栓塞 等并 发症 , 同时复位 心, 取胫骨外侧 切 口, 口长度 以暴 露骨 折端 为度 , 口一 般在 难 以达 到满意程度 , 切 切 也易导 致骨折延 迟愈合或 不愈合 ; 术切开 手 4m~ e 暴露骨折端后 , 作过 多骨膜下剥离 , e 6m, 不需 在直视下将骨 复位 , 钢板螺丝钉 内固定 , 虽然能达到复位 , 钢板 内固定对骨膜 但 折复位 , 2— 用 3根螺丝 钉将骨 折端 固定 , 然后在 骨折 的远近 端 , 及骨折周围软组 织损伤 较大 , 常导致 骨折延迟愈合及 骨不连 , 临 避开重要的血管 、 神经 、 远离骨折线 , 选择 皮肤条件好 的地 方用 电 床应用 日趋 减少 _ 。对 于皮肤条 件差 的病 例 , 】 J 术后会 加重肿胀 , 钻 或 手摇 钻 , 择 4 0 m 的 钻 头 , 选 .r a 闭合 下穿 过 双 侧 骨 皮质 , 分别 于 造成皮 肤条件进一步恶化 , 易导致皮肤坏死 。外 固定支架具有操 骨折端远 、 近两侧拧人 两根外 固定 架螺钉 , 检查 每根螺丝 钉在 骨 作 简单 、 伤小 , 创 且可牵 引 、 复位 、 固定 、 加压 、 调整骨折端 , 于早 便 质上稳 固后 , 放置适合 不 同方位 的多维外 固定架 , 拧紧各 活动 性 期 功能活动等优点而受到临床广泛应用。 关节。对于长斜形或螺 旋形 骨折 , 不必 将骨折 端全部 暴露 , 只需 本组病例优点 : ①采用 有限 切开复位 , 口小 , 固定 物少 , 创 内 将骨折段中间处切开 4 m切 口, c 闭合复位后 , 在此 处上 面螺 丝钉 不需做骨膜剥离 , 既做到复位满意 , 又能做到初步 固定 , 加上外 固 固定 , 防止滑动或旋转 即可 。对 于骨折移 位不明显 的或 骨折 粉碎 定支架固定后 , 骨折部位 固定牢 固, 可早期进行膝关节 、 关节功 踝

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固定早期非负重活动对踝关节预后的影响

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固定早期非负重活动对踝关节预后的影响

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固定早期非负重活动对踝关节预后的影响汪宗保;徐亚林;廖威明;陆晴友;陈朝晖;匡光志【摘要】下胫腓联合损伤常规金属螺钉固定仍是目前的主流手段,以量化数据初探常规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早期活动踝对其预后的影响程度.研究对象分为术后早期活动组和早期不活动组.前者术后开始不负重活动,后者早期不做任何活动干预.结果显示12 周后活动范围和评分无明显差异.步态对称性差异早期活动组所占比例明显少于早期不活动组.【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3(007)019【总页数】2页(P89-90)【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早期非负重活动;预后【作者】汪宗保;徐亚林;廖威明;陆晴友;陈朝晖;匡光志【作者单位】529300,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平市中心医院;529300,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平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临床学院;529300,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平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下胫腓联合损伤尤其是在运动员中是比较常见的, 需要强调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以便患者能快速而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如此以来, 手术螺钉固定后早期高质量功能恢复, 要求对治疗方法术后功能仔细评估, 更多的临床医生都在取出内固定后指导患者活动, 对早期是否需要确切的活动一直也欠缺更多的量化数据支撑。

关于踝骨折内固定后早期关节活动到底是否改善预后仍存在争论[1]。

以往国外有研究评估了早期踝骨折内固定手术后活动的远期效果, 他们认为骨折固定术后早期活动对于踝远期预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2]。

对于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患者来说, 据检索并没有人去做试探性的统计。

下胫腓联合是否固定, 相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有一定的区别, 下胫腓联合被认为是有一定活动的“滑膜关节”[3]。

本文试探性探讨固定下胫腓联合与早期活动踝对其预后的影响程度。

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T s te t he e p i n a s we e f lo d u o o 5 r o l we p f r 8 t 2 mo t s Amo g who 1 p t e t r e e s r o i a i n nh . n m, 6 a i n s we e n c s a y f r f x t o wi h S r WS o h d s a t e C n t e itl tb o i u a s n e mo i The c r tv f e t we e a s s d a c r i g t he c mp a n s o t e a t e s, u c i n a d r d o r m f t e i i f b l r y d s s s. u ai e e fc s r s e s c o d n o t o l i t f h p i nt f n t o n a i g a o h e
Tnt r a a d e n i a i n i t c n e l u S r WS nd x e n l f x t o wi h l t n S r WS e n l n b hi d f x t o w h a c lo s C e a e t r a i a i n t p a e a d C e we e e f r d n p t e t . r p r o me o 42 a i n s
Af r f x to i s f xe w t a c w n he di t l i i f b l r y d s s s i d s l i i f b l r s n e mo i s n t l Al e t i a i n, t wa i d i h s r e o t s a t b o i u a s n e mo i f it t b o i u a y d s s s wa u s ab e. l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special case ---Does this fracture dislocation need syndesmosis screws?
• The deep deltoid ligment is oriented transversely and inserts into the posterior colliculus of the midial malleolus. It may be exposed only after osteotomy or fracture of the medial malleolus. • It cannot be effectively repaired.
So, if medial and lateral fractures
can be anatomically reduced and fixed, and the deep deltoid ligament is intact, syndesmosis screws are not necessary (two stabilized complexes can restore the mortise stability).
So, type C fracture dislocation with a high
The medial malleolus fracture involved only the anterior colliculus. The posterior colliculus was intact, but the deep deltoid ligament was torn from it.
Deep deltoid ligament and interosseous membrane were ruptured.
After fixing the fibula, only one complex was restored.
X-ray photo under valgus and external rotation stress.


After fixing the medial malleolus (anterior colliculus) , the medial complex was not restored, because of the injured deltoid ligament. A syndesmosis screw was needed.
Interposition of looseing body
Does this fracture dislocation need syndesmosis screws?
Maisonneuve fracture ( a special type C fracture)
A syndesmosis screw was used to fix the syndesmosis and indirectly fix the fibular fracture
So, a syndesmosis screw was needed.
Does ths screws?
Syndesmosis screws were not necessary.
After 2 years, the mortise was good.
Ⅰ,
Type A
Does this fracture dislocation need syndesmosis screws?
After the lateral malleolus was reduced and fixed, two complexes was restored. Syndesmosis screws were not necessary.
Ⅱ,
Type B
Does this fracture dislocation need syndesmosis screws?
Syndesmosis screws were not necessary.
So, type A and type B fracture
dislocation usually need no syndesmosis screws.
AO-Danis-Weber classification of ankle fractures
Type A: syndesmosis complex is intact
Type B: interosseous membrane is intact, syndesmosis complex is usually stable Type C: interosseous membrane is usually torn to the level of fibular fracture
The syndesmosis complex is stable.
Two complexes can be restored, after fixing the lateral malleolus.
Ⅲ,
Type C
?
Does this fracture dislocation need syndesmosis screws?
SYNDESMOSIS SCREWS --WHEN NECESSARY?
Wang Manyi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The stabilization structures of ank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omplexes (medial, lateral and syndesmosis). If two of the three complexes can be restored, the mortise can be stabiliz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