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赋第七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合集下载

【辞赋精选】清纪晓岚《海上生明月赋》欣赏

【辞赋精选】清纪晓岚《海上生明月赋》欣赏

【辞赋精选】清纪晓岚《海上生明月赋》欣赏【辞赋精选】清?纪晓岚《海上生明月赋》欣赏清?纪晓岚《海上生明月赋》欣赏来源:天下心(以海上明月共潮生为韵)伊少昊之行秋,吐望舒以绚彩。

坎距互济,顺日影而生明;金水相涵,辉澄辉而加倍。

示冲警阙,本来之照质无亏;水镜需凝,终古之清辉并无改为。

沈沈玉宇,常委lussin廖天,滟滟银华,先辉善于巨海。

方其溟渤昭潮,瀛(?*1)秋涨;岛屿萦回,风涛激壮。

迟皓魄而未生,伫凉波而聘望。

鲛宫未闭,苍然积水之溟蒙;蜃气宵沈,邈尔高天之清旷。

养魄广寒之府,玉府方修,扬辉巨格之松,晶球乍漾。

微开尘匣,才窥一线之明,(*2?)鼓风轮,欲出三山之上。

尔乃助日为光,运丸枢而西转回;与潮助长,激水(?*3)而下行。

贝阙初上开,神光离合器。

龙堂潜照,阴火温润。

(?*4)兮若浮,园转回之盘珠不定,尽现欲动,飘飘之白羽初擎。

乘气以游,乍涓涓以延伫;驭风而上时,俄冉冉以遐征。

良以天在水中,附于而行者随其左旋于蚁搓;亦似明出来地上,坑口而升者观一丈于鸡鸣。

月者阙也,今用自阙而至八十;海者晦也,早以离晦而向明。

是盖其出有候而不渝,其道有常而不越。

晦弦进退,转环于三百六旬;气朔盈虚,积算于一十二月。

每至日轮相望,始成光彩之团(*5);每当海峤初生,倍觉精芒之滟发。

水天澄碧,浴(?*6)洞而回翔;风露高寒,凌混茫而超忽。

浮三千之弱水,正临方丈瀛洲;映十二之层城,尽似琼楼玉阙。

且夫海为阴类,月为阴之所宗;月本水精,海为水之所统。

沧溟茫茫,润下而流;红蕊扶疏,倚云而种。

在天在地,若坚赞被判其再升沈,成象成形,虚不殊其精义。

近日大而远日大,月之盈阙,海若随以盛衰;栔减至而回转减,海之往来,月实司其压低。

元冥运气,其经本性之盗蛛科,素质流光,自觉清辉之相共,就是以沧精巨浸,煜彩秋霄,宛贮之以冰壶,天量并无渣滓;似洗脸之以银汉,静绝万籁俱寂。

(*7)乎其精,此微(?*8)而倚佛;(?*9)然无际,哉元想于逊于逊于。

石韫玉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石韫玉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石韫玉赋 第十四段
清代 纪 昀
作品赏析
• 《增广贤文》:“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源出西晋·陆机 《文赋》:“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 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 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於 白雪,吾亦济夫所伟。”“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因为 岩石之中蕴藏着美玉,所以,山便倍增光辉,绽放光彩。水里面含着 珍珠,所以,更加秀媚。“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珍珠沉 到河底使河流越发美丽,玉石蕴含到山石里面使大山闪耀光辉。
作品赏析
• “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对陆机的原句“石韫玉而山辉, 水怀珠而川媚”,作了改动调整,乍一看意思好象应该差不多。其 实不然,大相径庭了。
• “渊”“川”可以作为山壑、石川解释,并不一定就是深潭、河流。 所以,由于这一歧义的产生,就变成了上下两句都说“山”,这种 行文不美无味。我们不一定非要说:怎么怎么不允许。下句也是不 太说得过去的:玉藏石而山辉?玉山,本身就是辉煌的。怎么说因 为藏有石,玉山才有辉煌呢?没有道理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玉 藏“入”石山里面,这与“石韫玉而山辉”一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 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 人,政治家、文学家。
•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太子少保。纪昀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 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 《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 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一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 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乡里世称 文达公。著有《纪文达公遗集》。

登高赋第七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登高赋第七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 文人受儒家入壮志难酬,匡国无门。于是他们转向道家重返自然的思想, 登山观海、流连山水成为他们的追求,也是陶冶性情的方式。然而登高望远, 或看到山河破碎,或看到宇宙之大,自己的渺小,或看到物是人非,更添了许 多忧愁。现实对文人墨客的打击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文人因此为我们留 下了璀璨的篇章。
• 文人登高所抒之情绚烂多姿,但更多的是抒发内心的孤独和人生道路的辛酸。在悲观而敏感的 文人心态影响下,形成中国文人典型的心理特征:有意识的排遣忧愁和不适。愁苦哀怨、沉郁 感伤是这类作品共同的主题。
• 登高作为诗人特定的抒情媒介,与秋构成充满迟暮感、沧桑感的时空组合,大大拓展了诗歌的 审美空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愁,秋,离开了登高便不完 美,把悲与秋与登高相联系的诗歌,才是能把愁苦之音写得工巧的诗歌。杜甫的 《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王安石的 《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凭秋说愁,更添几分悲壮苍凉。
THANK YOU!
五陵裘马之誉,三辅游侠之名。振逸足垂,华缨临广。榭籍瑶 瑛,左芙蓉之翠盖,右明月之华旌。
……………………………………………………… ………………………………………………………
《诗经》记载,“升彼虚矣,以望楚矣”“陟彼岵兮,瞻望父兮”。《楚辞》 曰:“登大坟而远 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古籍中还提到“君子九能”,其中之一就是“升高能赋”。班固《汉 书·艺文志》甚至直言,“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文人登高凭阑,本欲开拓视界,以求抒发郁积 的情感。一旦面对宇宙之浩瀚,感时空之无穷,引起自身渺小之反省,原先的伤痛益加增强。被 增强的伤痛是更深层的大恸,与原先个人一己的荣辱得失不同,不复拘囿于尘世琐琐,而能够抵 达天人之际。人在此过程中,涤荡渣滓,体验升华,而获得一种至纯粹、至崇高之悲感。由此触 及宇宙、生命之本质,遭遇理性,而遂于悲感之外,有旷达自适相伴随。故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语,翻上来之后,抵达更高层的理性澄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海上生明月》阅读及答案

《海上生明月》阅读及答案

《海上生明月》阅读答案四周都静寂了。

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

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

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

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

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

这里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卫它。

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

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染成了杏红的颜色。

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人间句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

这时上面有无际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

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

可是真正能够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

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

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

这红灯并不亮。

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

红灯渐渐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

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练习题: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光芒——()皓月——()无际——()2、按文章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作用。

(1)突然间,一轮( )满月从海上升了来。

(2)这时上面有( )青天。

(3)下面有( )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

3、作者几处描述的海上升起的明月,你最喜欢哪一处,在文中用“——”画出来。

4、按课文内容填空,有感情地读两遍。

与晚风、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描写的。

可是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是那些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一个,也是幸事。

5、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绘?6、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背诵你最喜欢的两句。

海赋原文及赏析

海赋原文及赏析

海赋原文及赏析海赋原文及赏析原文:昔在帝妫,臣唐之代,天纲浡潏,为凋为瘵;洪涛澜汗,万里无际;长波涾,迆涎八裔。

于是乎禹也,乃铲临崖之阜陆,决陂潢而相沷。

启龙门之岝,垦陵峦而崭凿。

群山既略,百川潜渫。

泱漭澹泞,腾波赴势。

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掎拔五岳,竭涸九州。

沥滴渗淫,荟蔚云雾,涓流泱瀼,莫不来注。

于廓灵海,长为委输。

其为广也,其为怪也,宜其为大也。

尔其为状也,则乃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浺瀜沆瀁,渺湠漫;波如连山,乍合乍散。

嘘噏百川,洗涤淮汉;襄陵广舄,浩汗。

若乃大明辔于金枢之穴,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

彯沙礐石,荡岛滨。

于是鼓怒,溢浪扬浮,更相触搏,飞沫起涛。

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岑岺飞腾而反复,五岳鼓舞而相磓。

濆沦而滀漯,郁沏迭而隆颓。

盘盓激而成窟,滐而为魁。

泊柏而迆飏,磊匒匌而相豗。

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葩华踧沑,泞潗。

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呀呷,馀波独涌;澎濞灪,碨磊山垄。

尔其枝岐潭瀹,渤荡成汜。

乖蛮隔夷,回互万里。

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泛海凌山。

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望涛远决,冏然鸟逝,鹬如惊凫之失侣,倏如六龙之所掣;一越三千,不终朝而济所届。

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

天吴乍见而仿佛,蝄像暂晓而闪尸。

群妖遘迕,眇冶夷。

决帆摧橦,戕风起恶。

廓如灵变,惚怳幽暮。

气似天霄,叆靅云步。

昱绝电,百色妖露。

呵掩郁,矆睒无度。

飞涝相磢,激势相沏。

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踔湛,沸溃渝溢。

瀖泋濩渭,荡云沃日。

于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或屑没于鼋鼍之穴,或挂罥于岑之峰。

或掣掣洩洩于裸人之国,或泛泛悠悠于黑齿之邦。

或乃萍流而浮转,或因归风以自反。

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历之近远。

尔其为大量也,则南澰朱崖,北洒天墟,东演析木,西薄青徐。

经途瀴溟,万万有余。

吐云霓,含鱼龙,隐鲲鳞,潜灵居。

岂徒积太颠之宝贝,与随侯之明珠。

星象赋第七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星象赋第七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肃然而大理平,蔚然而郎位聚。鱼罩驹维,龙攀凤附。前有辉 而后有光,咸部署于神圉,亦有少民大民,宗人宗正,右辖则 华幄常陪,左辖则金支交映。
………………………………………………………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 (1775)进士。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古体有时藻 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 能继朱(彝尊)、杭(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文的著名。 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
• 春秋战国时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体系。到三国时 代,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综甘、石、巫三家星官,编撰成283官1464颗恒星的 星表,并绘制成星图(该星表、星图早已散佚),晋、隋、唐继承并加以发展, 我国的星区划分体系趋于成熟,此后历代沿用达千年之久,这其中最重要的星 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 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 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
THANK YOU!

羞以含桃赋第一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羞以含桃赋第一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羞以含桃赋 第一段
清代 纪 昀
作品赏析
• 樱桃每年先于百花而开,又先于百果而熟,身份特殊,意义深远,于是成为荐 寝庙、表孝敬的传统选择。《礼记·月令》载:“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 先荐寝庙,让祖宗及早尝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载,“惠帝令叔 孙通定宗庙礼法。孝惠帝曾春游离宫,叔孙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 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以新异之物先荐寝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杜佑《通典·四十 九》中对此有完整的解释:“天子之庙,始祖及高曾祖考, 皆月朔加荐,以象平生朔食也,谓之月祭……凡五谷成熟, 珍物新成,天子以荐宗。礼,未荐,不敢食新,孝敬之道 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 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 人,政治家、文学家。
维献新之旧典,寓致孝之深思。既升香于嘉谷,复荐果于良时。 伊含桃之初熟,佐秬黍而登之。
……………………………………………………… ………………………………………………………
《礼记》:“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到了汉代,樱桃荐新作为礼仪制度被正式载入史册,西汉 大臣叔孙通将荐樱由实践性走向制度化,《汉书·叔孙通传》记载:“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 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此兴。”南朝陈时期文学家 江总的《摄官梁小庙诗》也提到荐樱:“畴昔游依所,今日荐樱时。”樱桃最早是古人荐新果物 的首选。荐新是顺应时令和自然的祭祀活动,是古代祭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人们为了表达对天 地、神灵、祖先的崇敬和感谢,以初熟谷物或时令果物供奉于宗庙社稷,希望来年继续得到保佑。

鸿渐于陆赋并序节选【清代】纪昀骈体文

鸿渐于陆赋并序节选【清代】纪昀骈体文

第四段
省略
第五段
省略
第六段——第九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 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 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 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 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 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 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 称文达公。陆赋并序
清代 纪昀
节选
作品赏析
• 鸿渐,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五《渐卦》。主要义项有:(1).谓 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2).比喻仕宦的升迁。(3).比喻仕进 于朝的贤人。《周易》卷五《渐卦》 •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六二,鸿渐于磐,饮 食衎衎,吉。」「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 御寇。」「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九五,鸿渐于 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 为仪,吉。」唐· 孔颖达疏:「鸿,水鸟也。干,水涯也。渐进之道 自下升高,故取譬鸿飞自下而上也。」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披羲文之奥蕴,究卦画之始终。识乘时之得位,惟循序以 有功。艮本安敦,故虽行而知止。巽惟和顺,乃善动而不 穷。二体相重,渐长者义取诸木。六爻递衍,屡迁者象寓 于鸿。
第三段
• 原夫刚柔互应,上下有常。尊卑既定,进退宜详。于在水 涯,初尚未忘乎惕厉。磬居石上,二巳稍即于平康。于木 者或得安栖,四交巽顺。于陵者渐登爽垲,五位阳刚。惟 乘高而在陆,为励志以轻翔。九三非得地之时,夫妇之间, 尚自乖其配偶。上九有至清之望,羽仪之吉,乃允协乎行 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 骈体文
海上生明月赋 第七段
清代 纪 昀
作品赏析
• 海上生明月是一句诗句,出自张九龄 《望月怀远》。这首 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幽 静秀丽,情感真挚;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其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
作品赏析
•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脉朴素无华、隐逸高蹈、诗意绵绵的月文化,它是一种表达个体生 命体验的文化,是与老百姓的情感方式密不可分的民间文化。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就会发 现,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 典诗词作品之中。 《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 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 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风格和 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 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 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 “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声情并茂,写景生动,情 深意长。 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 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孟浩 然之恬静自然,王维之清新飘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 贺之奇峭瑰丽,杜牧之哀伤清逸,李商隐之凄恻浓艳,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都在咏月诗中 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 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 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 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
• 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一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 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文),谥号“文达”,乡里世称 文达公。著有《纪文达公遗集》。
THANK YOU!
贝阙初开,神光离合。龙堂潜照,阴火晶莹。汎兮若浮, 圆转之盘珠不定。
……………………………………………………… ………………………………………………………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和太阳女神 羲和一样,常羲也是帝俊的妻子。常羲有十二个月亮女儿,她们由羲和驾车轮流在天上值班,一 轮下来,一年就过去了。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月神还有“望舒”和“纤阿”,屈原在《离骚》中写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这里的望舒就指月神。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 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 人,政治家、文学家。
•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太子少保。纪昀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 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 《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