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kpm设置参数说明汇总

合集下载

PKPM参数设置教程

PKPM参数设置教程

PKPM参数设置教程PKPM是一款常用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它具有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特点。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时,正确设置PKPM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本教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PKPM参数设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模型参数设置1.材料参数:在PKPM中,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属性。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正确的材料参数。

2.截面参数:截面参数是指梁、柱、梁柱节点等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形状等属性。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正确的截面参数。

3.支座参数:支座参数是指结构的支座类型、支座刚度等属性。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正确的支座参数。

二、荷载参数设置1.面积荷载:在PKPM中,面积荷载可以是均布荷载、集中荷载等。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正确的面积荷载参数,包括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等。

2.点荷载:点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集中力矩。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正确的点荷载参数,包括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等。

3.温度荷载:温度荷载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正确的温度荷载参数,包括温度变化范围和温度变化系数等。

三、分析参数设置1.分析类型:在PKPM中,分析类型包括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等。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类型。

2.求解控制:在PKPM中,求解控制包括杆件分析控制和节点分析控制等。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求解控制参数。

3.分析选项:在PKPM中,分析选项包括荷载组合、组合类型等。

在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分析选项。

四、设计参数设置1.验算参数:在PKPM中,验算参数包括构件的抗弯强度、剪切强度等。

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正确的验算参数。

PKPM参数说明

PKPM参数说明

一.总信息1.混凝土容重取25kN/m3,(美国规范取24 kN/m3),取27 kN/m3是不合理的。

2.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一般取2m;但在计算转换梁时,可取为1m,目的是细化剪力墙在转换梁上的内力出口,减少转换梁内力。

3.在考察结构的刚度比、位移比、周期比、最大位移时,选择“刚性楼板”选项。

4.对于10层以下的结构,选择一次性加载;对于10层及以上的结构,选择模拟施工1;对于带加强层或40层以上的结构,宜选择模拟施工3,但相应计算时间较长。

二.风荷载信息1.地面粗糙程度:乡镇选B,中小城市选C,大城市中心区选D。

2.高度小于等于60m的风压按50年一遇选取;高度大于60m的风压按100年一遇选取。

3.结构基本周期按结构试算后的第一周期填写,在施工图配筋前再按计算第一周期填写。

三.地震信息1.考察位移比时,在刚性楼板前提下,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分别计算,取不利情况。

2.考察周期比、侧向刚度比时,在刚性楼板前提下计算,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对上述参数没有影响。

3.考察结构最大位移角时,在非刚性楼板前提下,仅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4.根据省《高规》补充规定,考察结构构件配筋时,在非刚性楼板前提下,仅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但根据国标《抗震规范》和《高规》,当结构刚度和质量分布明显不对称时、不均匀时,需要分别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不利情况;当结构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时,仅考虑偶然偏心。

为简单及偏于安全起见,统一为:考察结构构件配筋时,分别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

5.当结构有较多斜向剪力墙时,应附加相应的地震作用输入角度。

6.周期折减系数:(1) 框架办公楼、公共建筑、课室:0.7,0.75(2) 框架酒店、住宅:0.6,0.65(3) 短肢剪力墙小高层:30~40米:0.7,0.7545~60米:0.75,0.8(4) 框架-剪力墙办公楼:0.85(5) 剪力墙高层住宅:100米以下:0.9100米以上:0.95(6) 大跨度剧院、体育场馆:0.8,0.85,0.9四.活载信息1.柱墙设计时活荷载:折减2.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3.根据省高规补充规定第1.0.2,4.1.7条,除活荷载较大的厂房、仓库、车库或消防车道外,民用高层建筑楼盖的内力计算一般不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的影响。

最新pkpm参数设置

最新pkpm参数设置

结合规范的SATWE参数说明(2013-07-31 18:36:06)转载▼四、活载信息1、柱、墙设计活荷载:【不折减】或【折减】作用在楼面上的活荷载,不可能以标准值的大小同时布满所有楼面上,所以在墙柱设计时,需要考虑实际荷载沿楼面分布的变异情况。

民用建筑勾选折减。

非民用建筑另议。

注意:在PMCAD的<楼面荷载传导计算>中也有“荷载折减”选项。

如果两处选折减,则荷载折减会累加。

2、传给基础的活荷载:【不折减】或【折减】民用建筑勾选折减。

非民用建筑另议。

3、梁活载不利布置最高层号:此参数若取0,表示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若取>0的数NL,就表示1~NL各层均考虑梁活载的不利布置。

考虑活载不利布置后,程序仅对梁活荷不利布置作用计算,对墙柱等竖向构件并不考虑活荷不利布置作用,而只考虑活荷一次性满布作用。

建议:一般多层混凝土结构应取全部楼层;高层宜取全部楼层。

见《高规》5.1.8。

按自然层号填入。

4、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荷规》表5.1.2。

此处仅当勾选了【折减柱、墙设计活荷】或【折减传给基础的活荷】后,才生效。

5.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该参数见《高规》5.6.1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100年取1.1。

五、调整信息1、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当考虑框架梁及连梁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时,可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并相应增加其跨中正弯矩。

此项调整只针对竖向荷载,对地震力和风荷载不起作用。

《高规》5.2.3条,梁端负弯矩条幅系数对于:1)装配整体式框架取0.7~0.8;2)现浇框架取0.8~0.9;3)对悬臂梁的负弯矩不调幅;建议一般取0.852、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起源于梁活载的不利布置。

当不考虑活载不利布置时,梁活载弯矩偏小,故通过该参数调整梁弯矩设计值,作为安全储备。

因此,该系数,只对梁在满布荷载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进行放大,然后再与其它荷载工况进行组合。

PKPM设计参数

PKPM设计参数

PKPM的参数设置如下,如果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进入PKPM的第一个菜单,有关轴线等作图方面的就不再介绍了。

设计参数:总信息: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框鉴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复杂高层结构,砌体结构,底框结构。

结构主材:钢筋混凝土,砌体,钢和混凝土。

结构重要性系数:1.1,1.0,0.9。

选择要求按照应该按照不同安全等级或使用年限区别。

底框层数:选择底框结构才会有选项,有1,2,3,4个选择,但是根《抗规》第七章,基本上最多两层底层框架。

地下室层数:选项有1,2,3,4个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与基础相连的最大楼层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然层号。

梁柱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根据《混规》9.2章确定。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根据《高规》5.2.3.1条确定,默认0.85。

材料信息:混凝土容重(kN/m3):根据荷载规范选取,默认25。

钢材容重(kN/m3):根据荷载规范选取,默认78。

钢结构钢材:根据设计使用情况采用不同的钢材材料有Q235,Q345,Q390,Q420不同选择。

钢截面净毛面积比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默认0.85。

墙:主要墙体材料:烧结砖,混凝土,蒸压砖,砼砌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砌体容重(kN/m3):根据荷载规范选取,默认22。

墙主筋类别:有HPB235,HRB335,HRB400,RRB400,冷轧带肋550,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墙水平(竖向)分布筋类别:同上墙水平分布筋间距(mm):默认200。

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默认0.3。

可根据《抗规》6.4.3条确定。

梁柱箍筋:梁柱箍筋类别:有HPB235,HRB335,HRB400,RRB400,冷轧带肋550,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地震信息:设计地震分组:根据《抗规》附录A选择。

一般情况下,地质报告要给出。

地震烈度:根据《抗规》附录A选择。

一般情况下,地质报告要给出。

场地类别:根据《抗规》4.1.6确定。

最新pkpm参数设置

最新pkpm参数设置

最新pkpm参数设置结合规范的SATWE参数说明(2013-07-31 18:36:06)转载▼四、活载信息1、柱、墙设计活荷载:【不折减】或【折减】作用在楼面上的活荷载,不可能以标准值的大小同时布满所有楼面上,所以在墙柱设计时,需要考虑实际荷载沿楼面分布的变异情况。

民用建筑勾选折减。

非民用建筑另议。

注意:在PMCAD的<楼面荷载传导计算>中也有“荷载折减”选项。

如果两处选折减,则荷载折减会累加。

2、传给基础的活荷载:【不折减】或【折减】民用建筑勾选折减。

非民用建筑另议。

3、梁活载不利布置最高层号:此参数若取0,表示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若取>0的数NL,就表示1~NL各层均考虑梁活载的不利布置。

考虑活载不利布置后,程序仅对梁活荷不利布置作用计算,对墙柱等竖向构件并不考虑活荷不利布置作用,而只考虑活荷一次性满布作用。

建议:一般多层混凝土结构应取全部楼层;高层宜取全部楼层。

见《高规》5.1.8。

按自然层号填入。

4、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荷规》表5.1.2。

此处仅当勾选了【折减柱、墙设计活荷】或【折减传给基础的活荷】后,才生效。

5.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该参数见《高规》5.6.1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100年取1.1。

五、调整信息1、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当考虑框架梁及连梁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时,可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并相应增加其跨中正弯矩。

此项调整只针对竖向荷载,对地震力和风荷载不起作用。

《高规》5.2.3条,梁端负弯矩条幅系数对于:1)装配整体式框架取0.7~0.8;2)现浇框架取0.8~0.9;3)对悬臂梁的负弯矩不调幅;建议一般取0.852、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起源于梁活载的不利布置。

当不考虑活载不利布置时,梁活载弯矩偏小,故通过该参数调整梁弯矩设计值,作为安全储备。

因此,该系数,只对梁在满布荷载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进行放大,然后再与其它荷载工况进行组合。

PKPM里面一些参数的说明

PKPM里面一些参数的说明

摘录PKPM说明书一(看着方便)PKPM里面一些参数的说明如下:Lc,Lg,Lwc,Lwb,Lb --- 分别为柱、支撑、墙柱、墙梁和梁的长度(m) ** N-C,N-G,N-WC,N-WB,N-B --- 分别为柱、支撑、墙柱、墙梁和梁的单元号 ** Nfc,Nfg,Nfw,Nfwb,Nfb --- 分别为柱、支撑、墙柱、墙梁和梁的抗震等级*Cx,Cy --- 分别为X、Y向计算长度系数Cover --- 保护层厚度(mm)Rcc,Rcg,Rcw,Rcwb,Rcb --- 分别为柱、支撑、墙柱、墙梁和梁的材料强度M,N --- 暗柱配筋As的控制内力(kN,kN-m)Uc --- 墙轴压比Rs --- 全截面配筋率,上下端取大值(As/Ac)Rsv --- 体积配箍率(Vs/Vc)Asv,Asv0 --- 异型截面柱肢加密区配箍面积和非加密区配箍面积(mm)As_corner --- 矩形截面单根角筋面积(mm)Asxt,Asxb --- 矩形截面B边上下端单边配筋面积(含两根角筋)(mm) ** Asyt,Asyb --- 矩形截面H边上下端单边配筋面积(含两根角筋)(mm) * * Asvx,Asvx0 --- 矩形截面H边加密区配箍面积和非加密区配箍面积(mm) * * Asvy,Asvy0 --- 矩形截面B边加密区配箍面积和非加密区配箍面积(mm) * * Ast,Asb --- 圆截面上下端全截面配筋面积(mm) * * Asv,Asv0 --- 圆截面加密区配箍面积和非加密区配箍面积(mm) * * Aszt,Aszb --- 异型截面角点上下端的固定配筋面积之和(mm) * * Asft,Asfb --- 异型截面柱肢上下端分布配筋面积之和(mm) * * Asv,Asv0 --- 异型截面柱肢加密区配箍面积和非加密区配箍面积(mm) * * N,Mx,My --- 矩形柱、圆柱、异型柱纵向钢筋的配筋控制内力(kN,kN-m) * * N,Vx,Vy --- 矩形柱、圆柱、异型柱箍筋的配筋控制内力(kN) * * Asvj --- 柱节点域配箍面积(mm) * * Nj,Vj --- 节点域箍筋Asvj的控制内力(kN) * * 注:柱箍筋是指间距Sc范围内的箍筋面积。

pkpm参数设置

pkpm参数设置

1.PKPM参数设置1.风荷载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K=βzμsμZ W。

其中:βz=1+ξυφz/μz在新规范中,基本风压Wo略有提高,而建筑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E、脉动增大系数ξ、脉动影响系数υ都存在减小的情况。

所以,按新规范计算的风压标准值可能比89规范大,也可能比89规范小。

具体的变化包括下面几条:1)、基本风压::新的荷载规范将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原来的30年一遇改为50年一遇: 新高规3.2.2条规定: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或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应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

2)、地面粗糙度类别:由原来的A、B、C类,改为A、B、C、D类。

C类是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为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A、B、C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最小,比C类小20%到50%4)、脉动增大系数:A、B、C类对应的脉动增大系数略有调整。

新增加的D类对应脉动增大系数比89规范小,约小5%到10%。

与结构的材料和形式有关。

5)、脉动影晌系数:在89高规中,脉动影响系数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对应A、B、C类的脉动影响系数分别为,0.48、0.53和0.63。

在新规范中,脉动影响系数不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的高宽比和总高度有关,其数值都小于89高规。

如C类、高度为5Om、高宽比为3的建筑,υ=0.46,比89高规小28%,若为D类,则小37%。

6)、结构的基本周期:脉动增大系数ξ与结构的基本周期有关(WoT12)。

结构的基本周期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框架结构T=(0.08-1.00)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

其中N为结构层数。

2.地震作用1)、抗震设防烈度::新规范改变了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增加了7度(0.15g〉和8度(0.30g)两种情况(见新抗震规范表3.2.2)。

PKPM参数设置和文本详解讲解

PKPM参数设置和文本详解讲解

PKPM参数设置和文本分析详解(一)前处理注意事项1、按构件原型输入:按柱、异形柱、梁、墙(含开洞)构件原型输入,没有楼板的房间要开洞,不要把TAT薄壁柱理论对结的简化带入。

2、轴网输入:删除各层无用的网点,利用偏心布置构件功能,消除短梁、短墙、柱内多节点。

PMCAD的数据检查要通过。

SATWE数据报告提示的问题要消除。

3、柱、梁截面形式及材料:附录A中的15种截面类型,程序可计算自重。

范例外的自重需用户输入。

4、板―柱结构输入:柱网需输入截面为100X100的虚梁。

5、厚板转换层输入:柱网需输入截面为100X100的虚梁。

层高以板厚的1/2划分。

6、错层结构输入:A、框架错层:在PM中调整梁端高,含斜梁。

B、剪力墙错层:由于PM以楼板划分层,可在错层中局部布板。

C、多塔层高不同:把形成的塔虚层中楼板去掉。

关于整理SATWE设计参数便览的说明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至关重要,以便览的方式整理其目的是在SATWE的操作中,可据本便览比较快的定下来。

SATWE的设计参数,用户手册有一些说明,但分散在多处且过于简单,很不好用。

论坛里也有许多帖子,但总觉得系统性、实用性有些不足。

SATWE前处理----接PM生成SATWE数据菜单共13项,重点是1、2两项。

SATWE参数便览之总信息1、水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采用隐含值0,经计算后,当大于15度时,填入计算值重算。

2、混凝土容重:隐含值25。

构件自重计算梁板、梁柱重叠部分都未扣除,框架结构可行,剪力墙、板柱结构偏小。

3、钢材容重:隐含值78。

可行。

4、裙房层数:指地上的周边都有的群房。

当主体一面或多面无裙房时,风荷载需个案处理。

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自然层号填输,含地下室的层数。

6、地下室层数:按地下层数填输,当一面或多面临空时,填土侧压力需个案处理。

7、墙元细分控制最大控制长度:墙元长度太大则计算精度无法保证,可采用隐含值。

8、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位移计算时,不论是否开大洞或不规则,必须是刚性板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P K P M设置参数说明2011PKPM 设计参数PMCAD设计参数a.总信息1.结构体系(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剪力墙,断肢剪力墙,复杂高层,砌体,底框)。

2.结构主材(钢筋混凝土,砌体,钢和混凝土)。

3.结构重要性系数(《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7.1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及以上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混凝土规范3.2.3(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安全等级一级1.1,二级1,三级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取0.9)。

4.底框层数,地下室层数按实际选用。

5.梁柱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3.4.1及表9.2.1)。

6.与基础相连的最大楼层号,按实际情况,如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取1。

7.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一般取(0.85—0.9)《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2.3条文中有说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取0.7~0.8,现浇框架梁取0.8~0.9)。

8.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50年取值1,100年取值1.1)。

b.材料信息1.混凝土容重取 26-27,全剪力墙取27,取25时需输入粉刷层荷载。

2.钢材容重取 78。

3.梁柱主筋类别,按设计需要选取。

优先采用三级钢,可以节约钢材。

c.地震信息1.重庆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见抗震规范附录A)。

2.场地类别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四类。

3. 框架抗震等级根据抗规6.1.2确定(框架结构6度设防时,小于24m四级,大于24m三级;框剪结构小于60m四级,大于60m三级)。

4. 计算阵型个数(阵型个数一般可以取阵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阵型数。

通常阵型个数取值应不小于3,且为3的倍数,计算后应查看计算书WZQ.OUT,检查X和Y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不大于需要重新增加阵型个数重新计算)5. 周期折减系数(目的是为了考虑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刚度对周期的影响;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实心粘土砖墙时,框架结构取0.6~0.7,框剪取0.7~0.8,剪力墙取0.9~1.0;如采用轻质填充材料,折减系数应按实际情况不折减或者少折减)。

d.风荷载信息1. 风压(重庆地区根据荷载规范附录D.4取50年风压为0.4)。

2.地面粗糙度类别(结构荷载规范7.2.1。

A: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沿高度体型分段数及体型系数(现代多高层结构立面变化较大,不同的区段的体型系数可能不一样,程序允许分段输入不同的体型系数及每段最高楼层号,一个建筑最多可以设三个体型系数;圆平面建筑取0.8、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建筑取1.3,其他的参看高层3.2.5规定)。

SATWE设计参数a.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通常采用默认值。

(可以先取初始值为0℃,SATWE计算后在计算书WZQ.OUT中输出结构最不利方向值,如果这个角度与主轴大于15℃,应将该角度输入重新计算)。

2.混凝土容重取 26-27,钢材容重取 78。

3.裙房层数(对应高层规程4.8.6及10.6.4规定,抗震设计时,裙楼的抗震等级不低于整体裙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应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剪力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三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层);转换层所在层号(对应抗震规范3.4.3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数);地下室层数(当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共同分析时,通过该参数屏蔽地下室部分的风荷载,并提供地下室外围回填土约束作用数据),均按实际取用。

4.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从08版开始墙元划分方案的细分尺寸一般要求控制在1m以内,默认为1m)。

5.对所有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在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选用此项,除了位移比计算,其他的结构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一般选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计算位移与层刚度比时选[是],计算内力与配筋及其它内容时选[否]6.墙元侧向节点信息(在为配筋而进行的工程计算中,对于多层,由于剪力墙较少,应选择“出口”,对于高层,由于剪力墙较多,工程规模较大,可选“内部”)。

7.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有填充墙钢结构,无填充墙钢结构,砌体结构),根据结构材料的不同进行选择。

8.结构体系(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剪力墙,断肢剪力墙,复杂高层,板柱剪力墙),根据结构体系的不同进行选择。

9.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不计算恒活荷载(不计算竖向力);一次性加载(按一次加载方式计算竖向力);“模拟施工加载1”方式较好地模拟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逐层加载,逐层找平的过程。

但这是在“基础嵌固约束”假定前提下的计算结果,未能考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结构构件内力的影响。

若结构地基无不均匀沉降,上述分析结果更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但若结构地基有不均匀沉降,上述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尤其对于框剪结构,外围框架柱受力偏小,而剪力墙核心筒受力偏大,并给基础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模拟施工加载2”是在原模拟施工加载计算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间接方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增大10倍),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这样,基础的受力更均匀。

对于框剪结构而言,外围框架柱受力有所增大,剪力墙核心筒受力略有减小,但付出的代价是计算时间增大接近一倍。

“模拟施工加载3”采用分层刚度加载模型,在每层加载时不用总体刚度,只用本层及以下层的刚度,计算工作量大了,更符合实际情况。

一般情况下:不计算恒活荷载,只用于研究分析;一次性加载,主要用于多层结构、钢结构和有上传荷载(例如吊住)的结构;模拟施工加载1,适用于多高层结构;模拟施工加载2,仅可用于框筒结构向基础软件传递荷载(不要传递刚度);模拟施工加载3,适用于多高层无吊车结构,更复合实际工程情况,推荐适用。

10.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工程采用SATWE缺省的水平荷载即可,如需考虑更细致的风荷载,则可通过特殊风荷载实现)。

11.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不计算地震作用,对于不进行抗震设防的地区或者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的部分结构,规范规定可以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计算水平和规范简化方法竖向地震作用:按抗规5.3.1条规定的简化方法计算竖向地震;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抗规4.3.14规定、跨度大于24m的楼盖结构、跨度大于12m的转换结构和连体结构,悬挑长度大于5m的悬挑结构,宜采用时程分析方法或阵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进行计算。

12.特征值求解方式(仅在悬着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时,才允许选择特征值求解方式)13. 结构所在地区(全国)b.风荷载信息1.地面粗糙度类别,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7.2.1和《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2.3确定。

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高度超过60米的高层建筑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2.2及条文说明。

3. X、Y向结构基本周期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可以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基本周期:框架结构T=(0.08~0.1)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T=(0.06~0.08)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其中N为结构层数。

4.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默认5.设缝多塔背面体形系数在计算带变形缝的结构时,如果设计人员将该结构以变形缝为界定义成多塔后,程序在计算各塔的风荷载时,对设缝处扔将作为迎风面,计算的风荷载将偏大。

为扣除设缝处遮挡面的风荷载,可以指定各塔的遮挡面,此时程序在计算风荷载时,将采用此处输入的“背风面体型系数”对遮挡面的风荷载进行扣减。

6.其他默认c.地震信息1.结构规则性信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节条文内容选用,确定是规则还是不规则。

抗震规范5.2.3条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连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高层规程3.3.4条规定,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设计地震分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中查取。

3.设防烈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中查取。

4.场地类别按地质勘查报告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6条确定。

抗震规范4.1.6规定: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

0代表上海地区,1、2、3、4分别代表全国其他地区的场地。

5.框架抗震等级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2条和《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8.2确定。

其中参数0代表特一级,1代表一级,以此类推,5代表不考虑抗震构造要求。

6.剪力墙抗震等级按《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8.2确定。

7.考虑偶然偏心,如果考虑偶然偏心,程序自动增加4个工况,分别是质心沿Y正、负向偏移5%的X地震和质心沿X正、负向偏移5%的Y地震。

按《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3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8.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1-3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作用。

9.计算震型个数取3的倍数,高层应至少选用9个,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震型应不少于15个,对多塔结构不应少于塔数*9个。

计算时要检查Cmass-x, Cmass-y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不小于90%,达不到时应增加震型数,然后重新计算。

一般每层3个,增加多了会造成地震力异常。

10.活荷质量折减系数一般取0.5,特殊情况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3条。

抗震规范5.1.3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藏书库、档案库0.8,一般民用建筑取0.5.11.周期折减系数高层规程3.3.16条规定,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根据《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17条选用。

对框架结构,若填充墙较多,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填充墙较少时可取0.7-0.8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8-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