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萃取过程与设备

合集下载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5章萃取分离法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5章萃取分离法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5章萃取分离法萃取分离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现代萃取分离法的原理、分类、应用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萃取分离法基于物质在两个不相溶的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利用两个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

其中,两个相分别称为萃取剂相和被萃取物相。

应用于萃取分离法的萃取剂种类繁多,包括有机溶剂、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

根据被萃取物的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根据萃取过程中溶液的物理性质的变化,可以将萃取分离法分为平衡态萃取和非平衡态萃取。

平衡态萃取是指分离过程达到化学平衡,主要用于溶质的常规萃取。

非平衡态萃取是指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过程不达到平衡,主要用于扩大分配系数以实现高效率分离。

萃取分离法有多种分类方法,包括萃取剂的化学性质、操作条件、设备类型等。

根据萃取剂的化学性质,可以将萃取分离法分为有机物萃取、无机物萃取、离子萃取等。

有机物萃取常用于天然产物的提纯和有机合成反应的副产物回收。

无机物萃取常用于金属离子的提纯和废水处理。

离子萃取常用于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分离和纯化。

根据操作条件,可以将萃取分离法分为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生物萃取等。

溶剂萃取是最常见的一种萃取分离法,利用溶剂对被萃取物的选择性提取实现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利用超临界流体对被萃取物的选择性提取实现分离。

微生物萃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离技术,利用微生物对被萃取物的选择性提取实现分离。

根据设备类型,可以将萃取分离法分为离心萃取、萃取塔、膜萃取等。

离心萃取是将混合物在离心机中进行分离,常用于小规模的分离操作。

萃取塔是一种连续式分离设备,可用于大规模的分离操作。

膜萃取是利用特殊膜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能耗较低的优点。

萃取分离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化学工业中,萃取分离法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副产物回收、天然产物的提纯等。

在石油化工中,萃取分离法常用于石油加工中的石脑油分馏、芳香烃的提纯等。

化工原理第五章 萃取

化工原理第五章 萃取

图 连结线斜率的变化
二.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
1.溶解度曲线与联接线 一定温度下,测定体 系的溶解度曲线时,实验 测出的联结线的条数(即 共轭相的对数)总是有限 的,此时为了得到任何已 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的数 据,常借助辅助曲线(亦 称共轭曲线) 。
图 辅助曲线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一. 三角形坐标图及杠杆规则 1.三角形坐标图 等边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般而言,在萃取过程中很少遇到恒摩尔流的简化情况, 故在三角形坐标图中混合物的组成常用质量分数表示。 习惯 上,在三角形坐标图中,AB边以A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BS 边以B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SA边以S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 三角形坐标图的每个顶点分别代表一个纯组分,即顶点A表示 纯溶质A,顶点B表示纯原溶剂(稀释剂)B,顶点S表示纯萃 取剂S。 三角形坐标图三条边上的任一点代表一个二元混合 物系,第三组分的组成为零。例如AB边上的E点,表示由A、 B组成的二元混合物系,由图可读得:A的组成为0.40,则B 的组成为(1.0-0.40)= 0.60,S的组成为零。
3. 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互相平衡的 E 相与 R 相中的组成之比称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以 yA k表示,即溶质A
kA
yB 原溶剂B k B xB
xA
式中 yA、yB ——萃取相E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xA、xB——萃余相R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分配系数kA表达了溶质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
第五章
▲ 第一节 概述
萃取
▲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 第三节 萃取分离效果及主要影响因数
▲ 第四节 萃取过程的计算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五章 提取、分离与精制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五章 提取、分离与精制
浸出影响不显著。 • 难浸润渗透药材加压效果显著
中药药剂学
(八)药材成分
• 分子小的成分比大分子成分易于浸出。 • 小分子成分(多为有效成分)主要在最初部分的浸
出液内。 • 大分子的成分(多属无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后续浸
出液内 • 易溶性物质的分子即使大,也能先浸出来。
中药药剂学
(九)溶剂pH
• 调节适当的pH值,有助于药材中弱酸、弱碱 性有效成分的解吸和溶解
中药药剂学
(二)乙醇: 半极性溶剂,溶解水溶性与非极性物质。能与 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并可利用水醇法除杂。 缺点: 乙醇具挥发性、易燃性,应注意安全防护。 具有药理作用,价较高。
中药药剂学
适用: • 利用不同浓度乙醇选择性地浸提有效成分: • 浓度愈高.脂溶性成分溶解度愈大 • 90%以上: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等; • 75%:杀菌、精制浸提物 • 50%—70%: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等;沉淀更多
中药药剂学
一、药效物质与杂质
(二)辅助成分 辅助成分 系指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
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或指有利于有效成分 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质。
中药药剂学
一、药效物质与杂质
(三)无效成分 无效成分 系指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
有的甚至会影响浸出效能、制剂的稳定性及外观 和药效等。例如蛋白质、鞣质、脂肪、树脂、淀 粉、黏液质、果胶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有效”和“无效”的旧有界限正逐渐被打破。
• 用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 • 用碱性溶剂提取皂苷等
中药药剂学
(十)新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提取法,加速溶剂分子和药材成分分
子的运动或振动,缩短溶剂的渗透过程和增 加溶质的扩散系数(D值),从而提高浸提效果。

萃取课件专题知识课件

萃取课件专题知识课件

=K0 /(1 +10 pH - pK )
对于弱碱性电解质
K
K0
Kp
Kp H
=K0 /(1 +10 pK - pH )
K0-只与T、P有关; K-与T、P和pH有关 K可经过试验求出,而K0不能,可由公式求出。
有机溶剂旳选择
根据相同相溶旳原理,选择与目旳产物极性相近 旳有机溶剂为萃取剂,能够得到较大旳分配系数 (根据介电常数判断极性);
溶剂萃取概述
分液漏斗
有机相 水相
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
料液 (待分离物
质+杂质 萃 取
萃取液 (待分离物 质+少量杂质
洗 涤 剂
洗 涤
萃取剂 +稀释剂
杂质+少量 萃残液 待萃物质 (杂质)

萃 萃取剂+稀释剂

(待返回使用)
待反 萃萃 物取 质
产物(待萃物质)
生物萃取与老式萃取相比旳特殊性
生物工程不同于化工生产,主要体现在生物 分离往往需要从浓度很稀旳水溶液中除去大 部分旳水,而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和 杂质,使生物萃取具有特殊性。
青霉素旳分配平衡
弱电解质旳分配系数:
热力学分配系数K0 :萃取平衡时,单分子化 合物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
Kp=
弱酸性电解质K0= [AH]/[AH] 弱碱性电解质K0 = [B]/[B]
弱电解质旳表观分配系数K:
分配达平衡时,溶质在两相旳总浓度之比
对于弱酸性电解质
H K K0 K p H
亲水
亲油基团 亲油
亲水基团伸向水中,亲油基团伸向油中。
乳浊液类型
当将有机溶剂(通称为油)和水混在一起搅拌时,可
能产生两种形式的乳浊液。

chapter5萃 取

chapter5萃  取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这使它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 的萃取能力;超临界流体的粘度和扩散系数又与气体相近似, 而溶剂的低粘度和高扩散系数的性质是有利于传质的。由于 超临界流体也能溶解于液相,从而也降低了与之相平衡的液 相粘度和表面张力,并且提高了平衡液相的扩散系数。超临 界流体的这些性质都是有利于流体萃取,特别是有利于着眼 传质的分离过程的。
产物和杂质、在分离提取产物的同时,也往往使物理
化学性质类似的杂质浓集,因而使产物的提取精制费
用增加。
萃取和吸附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常用的单元操作,在 发酵和其他生物工程生产上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其 中,萃取操作不仅可以提取和增浓产物,还可以除 掉部分其他类似的物质,使产物获得初步纯化,故 广泛应用在抗菌素生产上,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如


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与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势的 差值有关
提高溶质的分配系数?
因此,要提高溶质的分配系数,必须提高标 准状态下,其在重相与轻相的化学势之差
可以采取的方法:
易燃或有生物毒性,故难于使用)
改变溶质的特性
生成有用离子对--可溶于萃取剂的离子对。 使用醋酸盐、丁酸盐、正丁胺盐、亚油酸盐、胆酸盐、 十二酸盐和十六烷基三丁胺盐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思想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超临界状态下,
与待分离的物料接触,萃取出目的产物,然后通过
降压或升温的方法,使萃取物得到分离
常用萃取剂
极性萃取剂:乙醇、甲醇、水(难) 非极性萃取剂:二氧化碳(易)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流程图

磷酸三丁酯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临界点: T:304.1 P:73.8 bar 优点: 缺点:

第五章 萃取技术

第五章 萃取技术
浓度、温度、离子强度等有关。一般 为5~20nm。
常用于制备反胶团的 表面活性剂是AOT,其 化学名为丁二酸-2-乙基 己基酯磺酸钠 。
利用AOT形成的反胶束水核直径一般 不超过12nm,其中大致可容纳一个直径 5~10nm的蛋白质。
当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超过100kD时 便难于溶解到反胶束中。
反胶束不是刚性球体,而是热力学稳定 的聚集体。
带溶剂
带溶剂能和产物形成复合物,使产物更易 溶于有机溶剂相中,该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 又要容易分解。
月桂酸可与链霉素形成易溶于丁醇、乙酸 丁酯和异辛醇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在酸性 (pH5.5~5.7)条件下可分解。
因此,链霉素可在中性条件下和月桂酸的 存在下进行萃取,然后用酸性水溶液进行反萃 取,使复合物分解,链霉素重新溶于水相中。
反胶束萃取的优点:
成本低、溶剂可反复使用、萃取率 和反萃取率都很高。
潜在的优势:
解决蛋白质在非细胞环境中迅速 失活的问题;
用于直接从整细胞中提取蛋白质 和酶。
一.反胶束及其基本性质
胶束的形成
向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 一定值后,将发生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缔 合或自聚集,形成胶束。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的 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4.乳化现象
乳化即水或有机溶剂以微小液滴形式 分散于有机相或水相中的现象。
产生乳化使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困难, 出现两种夹带:
①发酵废液(萃余液)中夹带有机溶剂(萃取 液)微滴,使目标产物受到损失;
②有机溶剂(萃取液)中夹带发酵液(萃余 液),给后处理操作带来困难。
乳化产生的原因
发酵液中存在的蛋白质和固体颗粒等 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表面活性作用,使有 机溶剂(油)和水的表面张力降低,油或水 易于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水相或油相 中,形成水包油型(O/W型)乳浊液或 油包水型(W/O型)乳浊液。

第五章 固液提取

第五章 固液提取

53
5.4 浸取工艺与浸取设备
单级浸取工艺: (1)间歇式、浸出率低,耗能大; (2)单级回流浸出工艺:索氏提取,受热时间长; (3)单级循环浸渍浸出工艺:相对运动,边界层表 面更新快; 多级浸出工艺:降低浸出成分的损失; (1)平流多级接触法流程 (2)逆流多级接触法流程 (3)连续微分逆流接触法流程
29
5.2.2 浸取溶剂与浸取影响因素
1. 浸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1)溶质的溶解度大,以节省溶剂用量; (2)与溶质之间又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 于回收利用; (3)溶质在溶剂的扩散阻力小,即扩散系 数大和黏度小; (4)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等。
31
2. 常用的浸取剂和辅助剂
1)浸取剂: 水、乙醇、丙酮、乙醚、氯仿、 脂肪油 2)辅助剂: 酸、碱、表面活性剂、甘油
反胶团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4
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
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 出药材成分的方法。
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
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
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
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对新鲜的和及易膨胀的药 材和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该法常用不同 浓度的酒精和白酒作溶剂,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 损失。
59
例: 用多级逆流浸提器浸取某种药材时,已知所用溶剂量是 每一浸出器中药材量的4倍,吸收溶剂是药材量的2倍,浸 出器共用6级,求该多级逆流浸出器的浸出率为多少? 解:由题意 M=4/2=2 a=M-1=2-1=1,
代入公式: E=(1+12+13+14+15+16)/
(1+1+12+13+14+15+16)=6/7=86%

萃取过程及设备

萃取过程及设备

分配定律推导
根据相律(F=C-P+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萃取达到 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化学位相等:μL=μ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温度一定时,标准化学位为常数
如为稀溶液,用浓度代替活度
K

C1 C2

萃取相的浓度 萃余相的浓度
分离因素(β)
如果原来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含有溶质B, 则由于A、B的分配系数不同,萃取相中A和B的 相对含量就不同于萃余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
实验室液液萃取过程
溶剂萃取概述
分液漏斗
有机相 水相
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
料液 (待分离物
质+杂质 萃 取
萃取液 (待分离物 质+少量杂质
洗 涤 剂
洗 涤
萃取剂 +稀释剂
杂质+少量 萃残液 待萃物质 (杂质)

萃 萃取剂+稀释剂

(待返回使用)
待反 萃萃 物取 质
产物(待萃物质)
生物萃取与传统萃取相比的特殊性
生物工程不同于化工生产,主要表现在生物分离 往往需要从浓度很稀的水溶液中除去大部分的水, 而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和杂质,使生物萃 取具有特殊性。
① 成分复杂 ② 传质速率不同 ③ 相分离性能不同 ④ 产物的不稳定性
溶剂萃取法的特点
萃取过程有选择性 能与其它步聚相配合 通过相转移减少产品水解 适用于不同规模 传质快 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 毒性与安全环境问题
结晶液
pen-k 成品
红霉素( pK9.4 ) :
预处理和过滤
发酵液
滤液
萃取
调 pH9.810.2, 1/4V/V
丁酯逆流萃取
萃取液
乳酸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BE-216离心萃取机
主要组成部分为高速旋转的转鼓,转鼓中有11个同心圆 筒,单数筒的孔在下端,双数筒在上端。第1、2、3筒 的外圆柱上各焊有8条钢筋,第4-11筒的外圆柱上均焊 有螺旋形的钢带,将筒与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螺旋 形通道。第4-10筒的螺旋形钢带上开有不同大小的缺口, 使螺旋形长通道中形成很多短路。在转鼓的两端各有轻 重液的进出口。重液进入转鼓后,经第4筒上端开孔进 入第5筒,沿螺旋形通道往外顺次流经各筒,最后由第 11筒经溢流环到向心泵室,被向心泵排出转鼓。轻液由 装于主轴端部的离心泵吸入,从中心管进入转鼓,流至 第10筒,从其下端进入螺旋形通道,向内顺次流过各筒, 最后从第1筒经出口排出转鼓。
1
2 3
4
固体物料
含挥发油的水
5 6 7
蒸汽
11 残渣 图9-17 多功能提取罐及萃取流程 1-冷凝器 2-冷却器 3-油水分离器 4-上气动装置 5-固体进料口 6-盖 7-罐 8-上下移动轴 9-料叉 10-夹层 11-带筛板的活底
(二)多级逆流连续及半连续萃取
1.多功能提取罐 罐体是斜锥形,下半部分配臵有夹套可通蒸汽加热。罐 体下部是带有筛板的活底,萃取液可从筛板流下,而被 萃取的固体物料堆放在筛板上面。固体物料从上部加料 孔投入,如果加入的萃取剂为水,可在罐内用直接蒸汽 加热至沸腾,再用夹套蒸汽间接加热。冷凝器、冷却器 和油水分离器是为水蒸汽蒸馏获取挥发油的过程而设臵, 没有挥发油成分的固体物料在萃取时可将管线阀门关闭 而将放空阀门打开。萃取液在达到规定浓度时可从罐底 放出送去过滤和浓缩。萃余的残渣可自底部卸出,通过 气动装臵开启活底,利用上气动装臵使中心轴发生上下 移动,轴上的料叉帮助料渣自罐内卸出。
工作机理:转鼓与螺旋输送器在摆线针形行星宙 轮的带动下,以一定的差转速同时高速旋转,形成 一个大于重力场数千倍的离心力场。料液从重相进 料管进入转鼓的逆流萃取区后受到离心场的作用, 在此与中心管进入的轻相相接触,迅速完成相之间 的物质转移和液-液固分离,固体渣子沉积于转鼓 内壁,借助于螺旋转子缓慢推向转鼓锥端,并连续 地排出转鼓。而萃取液则由转鼓柱端经调节环进入 向心泵室,借助向心泵的压力排出。
二、固-液萃取设备
(一)单级间歇萃取 小批量的固体或含部分水分的半固体 1.夹套间歇萃取器 物料和溶媒均由器顶一次加入,器身下部带夹套部 分为萃取室,在萃取室中溶剂和物料充分接触,夹 套中通入蒸汽或热水使萃取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有 很多物质对温度较为敏感,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和降低溶剂的沸腾温度,萃取器可接真空系统使维 持在某一真空度下操作。对应于某一真空度,就有 一个相应的溶剂。
2.倾析式离心机
三相倾析式离心机可同时分离重液、轻液和固体。
逆流萃取倾析器是具有圆锥形转鼓的高速度离心萃取
分离机。它由圆柱-圆锥形转鼓及螺旋输送器、差速 驱动装臵、进料系统、润滑系统及底座组成。
作为萃取机与通常卧式螺旋离心机的不同点是,该
机在螺旋转子柱的两端分别设计配制有调节环和分 离盘,以调节轻重相界面,并在轻相出口处配有向 心泵,在泵的压力作用下,将轻液排出。进料系统 上设有中心套管式复合进料口,使轻重二相均由中 心进入。且在中心管和外套管出口端分别配臵了轻 相分布器和重相布料孔,其位臵是可调的,通过二 者位臵可把转鼓柱端分为重相澄清区、逆流萃取区 和轻相澄清区。
固相在液相中的溶解过程和固相在液相中的扩散过
程事实上是固相和液相这两相间特定组分地平衡过 程,即固相在液相中的溶解扩散和液相中特定组分 被固相吸附这二个过程的平衡。在萃取过程一开始, 溶解扩散速度大于吸附速度,而当溶剂逐渐变成饱 和溶液时,则溶解扩散和吸附这两个速度相等。这 时溶剂中的固相溶解浓度不可能再增加。
第二节、固-液萃取分离设备
固-液萃取是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浸出溶剂从固
体原料中浸出有效成分的过程。
依溶剂流动与否又分为静态浸出和动态浸出。静
态浸出是间歇的加入溶剂和一定时间的浸渍;动 态浸出是溶剂不断地流入和流出系统或溶剂与固 体原料同时不断地进入和离开系统。
固液萃取设备可分为单级与多级、多级按固液流向 又分为错流和逆流。按照操作方式又有间歇、连续 与半连续之分。
离子缔合反应萃取
有两种情况:一是溶质离子在水相中形成络阴离子, 萃取剂与氢离子结合成阳离子,两者通过离子缔合反 应构成离子缔合物而进入有机相,称为阴离子萃取; 另一情况是溶质的阳离子与螯合性萃取剂结合成螯合 阳离子,然后与水相中存在的较大阴离子通过离子缔 合反应构成离子缔合物而进入有机相,称为阳离子萃 取。
(三)离心萃取机
当参与萃取的两液体密度差很小,或界面张 力甚小而易乳化,或粘度很大时,两相的接 触状况不佳,特别是很难靠重力使萃取相与 萃余相分离,这时可以利用比重力大得多的 离心力来完成萃取所需的混合和澄清两过程。
重液 图9-9 ABE-216离心萃取机转鼓剖视图
轻液出 重液出
重液进 轻液进 图9-10 ABE-216离心萃取机轻重液走向示意图
间歇操作时固、液物料都是一次投入,待充分接触
后进行分离。
连续操作时固液两相均以一定的流量通过萃取器, 半连续固液萃取指液体为连续、定量流动,而固体
原料在萃取时并没有在萃取器内发生移动。
一、固-液萃取原理
固-液萃取过程的机理是:第一步是固相中的产物的
溶解过程;第二步是产物在液相中的扩散过程,此 时在溶液中达到固-液中产物的平衡。
第六章 萃取过程与设备
1、液-液萃取分离设备 2、固-液萃取分离设备 3、超临界萃取分离设备
萃取:溶质溶解于某种液体中的一种提取方法。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
液-液萃取:萃取的混合物料为液体。
液-固萃取:萃取的混合物料为固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对各组
分溶解度不同而分离
顶部碟片
碟片组
底部碟片
可互相 换用的 碟片
重液向心泵立体图
底片有两种, 区别在于孔的 位臵不同,分 别和其他碟片 上二排孔的位 臵相对应。应 按轻重液的比 例不同而选用 不同的底片。
(a)重液>60% 图9-7
(b)轻液>60%
2.管式离心机
适合于分离颗粒微细的乳浊液 国产GF-105超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料液由底部进
2.喷嘴式混合器
喷嘴式混合器是利用工作流体在一定压力下经过喷
嘴以高速度射出,当流体流至喷嘴时速度增大,压 力降低产生真空,这样就将第二种液体吸入达到混 合目的。
混合器的优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
由于其产生的压力差小,功率低,还会使液体稀释 等缺点,所以在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喷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EP-10006离心机的工作原理:欲分离的料液自碟片 架顶加入,进入转鼓后,因离心力之故,料液便经过 碟片架底部之通道流向外围,固体渣子被甩向鼓壁。 转鼓内有一叠碗盖形金属片,俗称为碟片,每片上各 有二排孔,它们至中心的距离不等,这样将碟片叠起 来时便形成二个通道。碟片之间间隙至少为欲分离的 最大固体颗粒直径的两倍。因离心作用,液体分流于 各相邻二碟片之间的空隙中,而且在每一层空隙中, 轻液流向中心,重液流向鼓壁,于是轻重液分开,最 后分别借向心泵输出。底部碟片和其他碟片不同,只 有一排孔。
关闭的旋塞 开启的旋塞
(a)
(b )
图9-18 溶剂连续回收的多级逆流半连续固液萃取装置 (a) 第4号卸渣装料 (b)第1号卸渣装料
新鲜溶剂 1 2 卸渣装料 6 3 5 5 浓溶液 4 浓溶液 6
入转鼓内,筒内有沿辐射方向排列的三角档板,可 以带动液体与转筒以同-速度旋转。在离心力作用 下,料液分层,重液在外,轻液在内。重液沿筒壁 和档板的外侧向上流动,经出口流出。轻液沿三角 档板的中心内侧由另一出口流出。由液体中分离出 的固体物则附着于筒壁,经一定时间后停车清洗。
图9-8 GF-105管式超速离心机外形图
1. 物理萃取
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称为料液,其中欲提 取的物质称为溶质,而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称为萃 取剂。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 得到的溶液称为萃取液,而被萃取除溶质以后的料 液称为萃余液。将萃取剂和料液放在萃取器中,经 充分振荡,静臵待分层形成两相,即萃余相和萃取 相,进行萃取的体系是多相多组分体系。在一个多 组分两相体系中,溶质自动地从化学位大的一相转 移到化学位小的一相,其过程是自发进行的。
心机两种。
1.碟片式离心机
适用于分离乳浊液或含少量固体的乳浊液。 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部分是机械传
动部分;第二部分是由转鼓碟片架、碟片分 液盖和碟片组成的分离部分;第三部分是输 送部分,在机内起输送已分离好的两种液体 的作用,由向心泵等组成。
重液向心泵出口 轻液向心泵出口
图9-6 OEP离心机转鼓剖视图
12
3 4 5
6
8
A
B C
17 16
D
15
9 10
11 H K14
图9-12 Westfalia 生产的三相倾析式离心机 1-三角皮带 2-差速变动装置 3-转鼓皮带轮 4-轴承 5-外壳 6-分离盘 7-螺旋输送器 8-轻相分布器 9-排渣口 10-转鼓 11-调节环 12-重液出口 13-轻注出口 14-转鼓主轴承 15-轻相送料管 16-重相送料管 17-向心泵 A-干燥段 B-澄清段 C-分离段 D-入口 E-排渣口 F-调节器盘 G-调节管 H-重液出口 K-轻液出口
2.多级逆流固液萃取罐组
图中的4台萃取罐总有3台运转,1台轮空进行卸渣 和装料。萃取剂依次串联通过3台萃取罐,新鲜溶剂 首先接触的是即将卸渣的萃取罐,依次最后通过的 是新装料的萃取罐,从而与固体物料呈逆向流动, 保持整个系统最大的传质推动力。图中(a)是4号 轮空,1、2、3号操作;(b)是1号轮空,2、3、 4号操作。各罐操作次序的组织完全靠阀门的启闭来 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