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最著名的油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安格尔的油画

E-mail文化传播网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8.29-1867.1.14)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领导人。
出生于法国蒙托邦,父亲是装饰雕刻家、皇家美术院院士,自幼受到家庭良好的艺术教育,6岁时进教会学校学习绘画音乐,9岁时画的素描头像已显示出超群的才能。
尔后进入当地的绘画雕刻学校学习。
1799年考入美术学院油画系;1801年获一等罗马奖;1806年到罗马设画室,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820年迁到佛罗伦萨,接受了大批肖像画的订作;1824年回到巴黎,立即获得很高荣誉;1825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29年任美术学院院长;1835年再次回到罗马,创作了一系列肖像素描和油画;1841年载誉回到巴黎,受到法王的盛情款待。
68岁他获得第二共和国美术委员称号,70岁时荣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并获得元老院参议员的称号,故乡赠给他黄金花冠。
他以精湛的传统技艺在人物画着力表现线条的纯净、姿态的优美和皮肤、饰物质感。
同时,安格尔并没有受到传统的束缚,而是充满(78岁时的自画像)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路易十三的誓约》点击看说明La Source《泉》1820-1856年80 x 163 cm油画(布) 巴黎卢浮宫藏Venus Anadyomène 《维纳斯诞生》1848油画(布)法国尚蒂依孔代美术博物馆藏Virgin and Child 《圣母玛利亚和孩子》180680 x 64 cm安格尔博物馆藏Virgin of theAdoption 《收养的圣母》1858油画(布) 56.8 x 69.5 cm私人收藏The Virgin of the Host 《主持的圣母》Oedipus and theSphinx《奥迪普斯和斯芬克斯》C1808油画(布)巴黎卢浮宫藏Paolo and Francesca 《保罗与佛朗西斯卡》油画(布)法国Turpin de Crisse博物馆藏Antiochus and Stratonice《安第舒斯和斯特拉托尼斯》1840 油画(布) 92 x 61cm (法国尚蒂依)孔代美术博物馆藏11/88Jupiter and Thetis 《朱庀特和泰提斯》1811 油画(布) 法国格兰特美术馆藏12/88Roger Delivering Angelica 《洛哲营救安吉莉卡》1819 油画(布) 100X121cm 卢浮宫藏13/88Perseus and Andromeda 《珀修斯与安德洛米达》油画(布)私人收藏14/88Death of Leonardo da Vinci《列奥纳多.达.芬奇之死》1818 油画(布) 101.6X76.2cm 巴黎小皇宫博物馆藏15/88The Grande Odalisque 《大宫女》1814 油画(布) 162 x91 cm 卢浮宫藏16/88The Bather ofValpinçon 《瓦尔松的浴女》1808年146×97.5cm布油彩巴黎卢浮宫藏17/88The Small Bather interior of the Harem《后宫内部小浴者》18/88The Turkish Bath《土耳其浴室》1862110cm油彩(布)卢浮官藏19/88Odalisque with Female Slave《土尔其宫女与女奴》又名《后宫佳丽》29?183972×100cm油画(布) 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20/88Jupiter and Antiope《朱庇特和安提俄珀》1851 油画(布) 卢浮宫存放在奥赛博物馆21/88The Apotheosis of Homer 《荷马的礼赞》1827 油画(布) 515 x 386cm 路复古藏22/88Joan of Arc at the Coronation of Charles VII 《圣女贞德在查尔斯七世的加冕礼上》23/88Pope Pius VII in the Sistine Chapel《教皇庇护七世在西斯廷教堂》1814 油画(布) 美国国家艺术馆藏24/88Don Pedro of Toledo Kissing the Rapier of Henry IV《唐•佩德罗吻亨利四世之剑》1814 油画(布) 私人收藏25/88Don Pedro of Toledo Kissing the Sword of Henri IV of France《托莱多的唐·佩德罗吻法王亨利四世的剑》26/88The Songs ofOssian 《奥西昂的歌》1813油画(布)348x275cm法国蒙托邦安格尔博物馆藏27/88Henry IV Recieving The Ambassador of Spain《亨利四世接见西班牙大使》1817 油画(布) 巴黎小皇宫藏28/88Virgil Reading Aeneid to Augustus, Octavia, and Livia《圣母给念‘埃涅伊德’》1812-1819? 油画(布) 布鲁塞尔美术博物馆藏29/88The Golden Age 《黄金时代》1862油画(布) 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30/88Christ Giving Peter the Keys of Paradise 《基督给彼得天堂的钥匙》217 x 280cmThe Entry of the Future Charles V into Paris in 1358King Philip V of Spain Making Marshal James Fitzjames, Duke of 《西班牙国王飞利浦五世在阿尔蒙萨战役后阿喀琉斯俄底修斯帕特洛克罗斯Achilles Receiving the Envoys of Agamemnon 《阿喀琉斯会见阿伽门农的使者们》Martyrdom of St. Symphorien 《圣桑福殉道》1813-1814油画(布)美国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画廊藏The Betrothal of Raphael and the Niece of Cardinal Bibbiena 《拉斐尔和红衣主教的侄女订婚》Odysseus. Study for the Triumph of Homer《奥德修斯》Half-figure of a Bather《浴女侧姿》Male Torso 《男性躯干》1800油画(布)巴黎美术学院藏Vicomtess Othenin d'Haussonville, née Louise-Albertine de BroglieDelphine Ramel, Madame Ingres 《德尔菲娜·拉梅尔-安格尔夫人》油画(布)1859瑞士奥斯卡赖因哈特基金会藏1848油画(布)101 x 141.9 cm私人收藏Baronne James de Rothschild《詹姆斯-德-罗斯柴尔德夫人肖像》Princesse Albert de Broglie,《加拉的玻林娜-埃莲诺尔》Ines Moitessier I 《伊-莫特西尔》1851油画(布) 100.3 x 146.7 cm 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藏Ines Moitessier II 《伊-莫特西尔》1856油画(布)92.1 x 120 cm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Madame Aymon, known as La Belle Zélie 《埃蒙夫人》1806油画(布)49 x 59 cm鲁昂美术博物馆藏Madame Philibert Rivière《菲利贝托-里维埃夫人》1806油画(布)90 x 116 cm 卢浮宫藏Madame HenriGonse《亨利-更斯夫人》油画(布)1845-185262 x 73 cm安格尔博物馆藏Madame deSenonnes 《Senonnes夫人》1814油画(布)84 x 106 cm法国南特美术博物馆藏Madame Duvaucey 《Duvaucey夫人》1807油画(布)59 x 76 cm法国尚蒂伊孔代博物馆藏。
【艺术赏析】安格尔《泉》

【艺术赏析】安格尔《泉》画作是由法国著名艺术家让·奥古斯特·多⽶尼克·安格尔于1814年所作,其创作风格深刻的体现了当时⽂艺复兴时期的时代背景。
其主要内容是绘画⼀个平凡⼥⼈的裸背,没有太过细致的刻画,通过平凡表现当时的时代背景。
【画作名称】《泉》【创作者】让·奥古斯特·多⽶尼克·安格尔(法国)【创作年代】作于1856年【类别】画布油画【风格】新古典主义【题材】⼈体【规格】163*80cm【材质】布油彩【存藏处】巴黎卢浮宫藏赏析/《泉》《泉》安格尔⼀⽣追求和表现理想美,⼗分迷恋于描绘⼥性⼈体,在他的笔下,每个⼈体都画得圆润细腻,健康柔美。
他严谨的素描功⼒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作⽤,把⼈物的形体动态刻画得极其准确、简洁⽽概括。
安格尔反复探索完美的艺术形式,视拉斐尔为典范,以温⽂典雅为理想,迷醉于希腊雕刻。
在他的美学主张中强调以永恒美和⾃然为基础,他⼼⽬中的⾃然是理性的、理想的、⾮现实的、⽆内容的纯形式美。
他创造的理想美典范就是在中国流传最⼴的《泉》。
《泉》中少⼥的造型在整体上是遵循古希腊雕刻的原则,但更为细腻微妙。
左边以⾼举⼿臂的转折处为顶点,⾝躯的轮廓是⼀根略有变化的倾斜线,它宛若⼀缕缓缓飘落的轻纱;右边则复杂多了,不仅⽔罐与抬起的⼿臂组成圆和三⾓的⼏何结构,胸部和腹部的转折起落也形成波浪式的曲线,这正好与左边的单纯与宁静形成对⽐。
画家严格遵守⽐例、对称的原则,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少⼥的体形姿态遵循古希腊普拉特西克列斯发现创造的S形曲线美。
《泉》是安格尔⼀⽣追求的美神,也是他⼀贯倡导的“要拜倒在美前去研究美”的典范。
西⽅⼀位评论家说:“这位少⼥是画家衰⽼的产⼉,她的美姿却超过了所有⼥⼦,她集中了她们各⾃的美于⼀⾝,形象富有⽣⽓和更理想化了。
”的确像画中如此完美的⼥⼦在现实⽣活中是没有的。
在这幅《泉》中,安格尔把他⼼中长期积淀的古典美与写实的现实美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画家安格尔的简介

画家安格尔的简介安格尔是一位法国伟大的画家,是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世界上闻名于世界的伟大人物,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画家安格尔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画家安格尔的简介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年8月29日-1867年1月14日)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领导人,他和浪漫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欧仁·德拉克罗瓦之间的著名争论震动了整个法国画坛。
安格尔的画风线条工整,轮廓确切,色彩明晰,构图严谨,对后来许多画家如德加、雷诺阿、甚至毕加索都有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有《土耳其浴女》、《泉》、《路易十三世的宣誓》、《奥德利斯克与奴隶》以及一系列肖像画和大量的素描,还有类似中国画白描的只用线描钩轮廓的作品。
安格尔的艺术风格安格尔作为一代伟大的艺术大师,曾经创造了许多惊世之作,尽管曾经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到过人们的批判,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对美感的执着却让他坚持到了最后,也终于形成了独特的安格尔艺术风格。
安格尔的艺术风格还要从1824年开始说起,那个时候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艺术学校,并且将许多和他一样喜欢原始主义的人都集合在了一起,而安格尔对于文艺复兴的绘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受到拉斐尔的影响他非常喜欢自然,而且十分重视细节方面的绘制。
那个时期浪漫主义十分的流行,他曾经和这方面的人物有过很多辩论,他也因此形成了全新的古典主义,也就是说安格尔的艺术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完美融合。
在他的身上有着非常保守的学院派的特点。
另外安格尔的艺术风格还在与他对古典艺术的美感有着非常独特的把握能力,他将自己人士的古典美完美的融合到自然之中,从而得到了一种简单而且纯粹的艺术风格。
他始终将静穆和单纯作为自己创作的准则。
在安格尔的艺术风格中吸收了许多意大利绘画遗留下来的风气,所以他的画法十分的工整精致,而且非常注重线条方面的造型,这些特点尤其是在肖像画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年),1780年8月29日出生于法国南部加龙河上游的塔恩-加龙省首府蒙托邦。
父亲尚·马林·约瑟夫·安格尔(Jean Marie Josehp Ingres,1755-1814年)是当地成功的画家兼建筑师,母亲是假发工匠的女儿。
父亲一心栽培他成为画家,对他母亲及六个兄弟百般冷落、蔑视,家庭关系不甚和睦。
父亲一方面鼓励儿子,一方面施以严厉的指导。
安格尔回忆:“我是靠着红粉笔长大成人的。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他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绘画;1797年到巴黎进入古典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人雅克-路易·大卫的画室;1799年考入美术学院油画系;1801年获一等罗马奖;1806年到罗马设画室,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820年迁到佛罗伦萨,接受了大批肖像画的订作;1824年回到巴黎,立即获得很高荣誉;1825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29年任美术学院院长;1835年再次回到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桑西。
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创作了一系列肖像素描和油画;1841年回巴黎,继续创作多幅巨作。
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领导人,他和浪漫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欧仁·德拉克罗瓦之间的著名争论震动了整个法国画坛。
1867年1月14日卒于巴黎。
他漫长而辉煌的艺术生涯, 经过了1814年拿破化帝国崩溃、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二月革命三次法国近代史上的大风后,于第二共和期的1867年结束了他八十七岁的人生岁月。
安格尔的简介

对于安格尔的画,有评论认为是拉斐尔完美线条的延续,亦有人认为是毕加索人体解剖及扭曲等画风的预告。当时大诗人波特莱尔对安格尔赞扬有加,称他具备了“最大胆的才华”,但同时批评安格尔的“古怪狂妄”的也大有人在,事实上,如安格尔自己所形容,他首先是一个“革命画家”,不过是从内心出发的,绘画理念和情感表达上的革新。
1801年安格尔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此后到罗马学习和工作近20年,其间曾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824年回国为蒙托邦教堂绘制《路易十三的誓愿》,翌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杰出贡献,蒙托邦市在1863年授予他黄金桂冠称号。
[
安格尔生平
1780年8月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
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但一直没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这幅画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是他毕生致力于美的追求的结晶。这虽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绘的女性的美姿却超过了他过去所有的同类作品。“泉”也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见,安格尔的造型力纯粹是对现实的一种感性的占有,在他的构图创作中,只有当他的可能拜倒于女人面前时,他才创造了真正的艺术作品。
安格尔

安格尔的艺术内容提要:在法国绘画史上,安格尔是一个最复杂,最矛盾的混合物。
他是大卫的学生和崇拜者,但他所坚持的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却与大卫相去甚远。
他是浪漫主义的仇敌,但他本身却包含着浪漫主义的气质,只不过是他的浪漫主义与众不同,并常用古典主义标榜自己;他反对写实主义,他却对自然作着不懈探索。
他是一个勤奋不怠,并有所创造的艺术大师。
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但他又是一位艺术上勤奋不懈、努力探索的艺术大师,顽强的艺术劳动使他硕果累累。
关键词:安格尔古典主义肖像画1.安格尔生平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公元1780—1867年),1780年8月29日,安格尔出生在法国南部蒙托邦,父亲是蒙托邦皇家美术院的院士。
安格尔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的熏陶。
1797年,安格尔来到巴黎,通过格罗的介绍,他成为了大卫的学生,这是他踏上成功之路的起点。
1806年,安格尔得到罗马奖学金,他离开巴黎,来到他终生崇拜的拉斐尔的故乡意大利罗马留学。
在罗马他受到法兰西学院院长班诺瓦·许维的热情欢迎。
在意大利法兰西学院学习的四年期间,他先后去过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不仅为意大利的古代艺术所深深迷恋,而且对文化复兴,尤其是拉斐尔的艺术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806年到1820年他一直居住在罗马期间,安格尔对自己祖国的命运漠不关心,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法国出身。
1820年到1824年,他移居到佛罗伦萨,靠给人画肖像来维持生活。
1824年,他受故乡蒙托邦之托为家乡蒙托邦城的教堂作装饰用画了《路易十三的誓约》。
出乎意料,这幅画在沙龙展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了官方的赞扬和对拉斐尔艺术无限崇拜的艺术家们的热烈欢迎。
翌年,他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并在巴黎设立了安格尔画室。
1829年,他作为国立美术学院的教授确立了在巴黎的重要地位,并成为法国画坛上的中心人物。
安格尔

《阿伽门农的使者》 - 画作赏析
20岁的安格尔,为了参加罗马奖的竞赛,于1801年3 月3日开始动手,创作了这件作品,9月20日,作品 荣获罗马奖。 艺术院指定了以上的故事情节,作为这一年罗马 奖征集作品的命题,即要求描绘出阿伽门农的使 者们访问阿基留斯时的场景。 从这件画作中,可以看到阿基留斯停下了弹奏, 眼望着阿伽门农的使者,站起来的瞬间。他与帕 特洛克罗斯二人微微颤动的肌肉,显示出的弹性, 与正值壮年的使者们厚重、健壮的躯体,都给观 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格尔生平
学派斗争 代表作品
安格尔生平
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榜,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榜皇家美术院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 的女儿。 1797年,安格尔来到巴黎,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达维特画室,成绩突出,2年后考入美术学院油画系, 并开启绘画生涯。 1801年,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 1805年,他在巴黎结识了司法官里维耶一家,创作了《里维耶夫人像》。 1824年,在法国展出《路易十三的誓愿》,受到官方赞扬。同年,在巴黎开办自己的学校。1825年,被 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 1835-1841年,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841年回巴黎,继续创作多幅巨作 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 的顶峰。 1863年,蒙托榜市赠予他黄金桂冠。
1867年1月14日,因肺炎卒于巴黎。
学派斗争
纯正浪漫主义者 安格尔崇拜希腊罗马艺术和拉斐尔,和大卫一样捍卫古典法则,但又对中世纪和东方异国情调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而被一些艺术史家戏剧性地划入浪漫主义画派。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 成尖锐的学派斗争。 冲突起源:“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1806年它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哥 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
美术鉴赏《大宫女》2000字

《大宫女》这幅油画创作于 1814 年,它的作者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
《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
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使观赏者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之中,宫女的体型是如同平面几何一般,并没有充分和现实当中的女性身材比例进行衔接,这一点和西方油画一向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写实风格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但是,这种夸张的比例,却能够很快地造成视觉上的关注,而且蓝色的背景与宫女的身体颜色之间的冲突不和谐,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颜色的对撞、人体基本身体结构出现的错位,代表着一种属于安格尔风格的审美。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首先是一个明亮颜色和冷暗颜色之间的撞击对比。
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强调油画画面之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自然过渡,只有进行恰到好处的过渡,才能够更好地让整个画面进行融合。
不过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则不然,整个宫女的背景采用的是冷色调的蓝色,而宫女是裸着身子的,宫女的身体肌肤却是使用明亮的浅黄色,这两种颜色之间,安格尔并没有采用其他的颜色作为过渡。
这样一幅《大宫女》的颜色之间就形成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和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差异甚大,但是却能够给观赏这一幅画作的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第二方面的美学特征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类身体结构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蒙托邦,画家。
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那时,他非常热衷追求原始主义。
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
当时,大卫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
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桑西。
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土耳其浴女》直径108cm 1862年作现藏于巴黎卢浮宫作者:安格尔(法)(1780年-1867年)。
《土耳其浴女》(法文:Le Bain turc),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于1862年完成的一幅油画。
显示了众多裸体浴女在土耳其皇宫浴室内的情景。
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这是经典的东方主义画作,画中的土耳其是奴役女性的地方,她们赤裸、四肢丰满而且渴求爱。
画作的形象暗示,此景是透过墙壁或门上的洞窥视所见,因此更增添其中的情色快感。
这是男人加锁珍藏以自娱的偷窥女人之作[2] 。
但是只这么看的话会忽视一些深刻的含义。
画中有二十个人物,其实是画家自己对创作生涯的总结,因而无需模特儿即可,双手举起的女性形象正是画家的妻子本人。
这一切都是清晰的,流畅的,和谐的,符合所谓的“黄金币”。
二十个人物组织在一起,丝毫没有杂乱与不协调,整个画面就是对古典赞美的尽情赞叹。
《泉》布面油画,作于1856年,163*80cm 卢浮宫博物馆藏。
《泉》中少女的造型在整体上是遵循古希腊雕刻的原则,但更为细腻微妙。
左边以高举手臂的转折处为顶点,身躯的轮廓是一根略有变化的倾斜线,它宛若一缕缓缓飘落的轻纱;右边则复杂多了,不仅水罐与抬起的手臂组成圆和三角的几何结构,胸部和腹部的转折起落也形成波浪式的曲线,这正好与左边的单纯与宁静形成对比。
画家严格遵守比例、对称的原则,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少女的体形姿态遵循古希腊普拉特西克列斯发现创造的S形曲线美。
《泉》安格尔一生追求和表现理想美,十分迷恋于描绘女性人体,在他的笔下,每个人体都画得圆润细腻,健康柔美。
《朱庇特与海神》1811年,327×260厘米,法国普罗旺斯埃尔市博物馆。
这是一幅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艺术作品。
画中描绘的是朱庇特不顾泰提斯的热恋,将其许配别人,泰提斯逃避这门婚事,反复哀求朱庇特,画中正是这一情景。
朱庇特身旁的海中女神泰提斯的形象,被明显地做了夸张,一双手既长又柔软,整个躯体为达到对朱庇特的温存效果而显得扭曲。
显然,画家的美学观听命于浪漫主义的自由想象力。
在艺术风格上,兼容并蓄,方法仍以古典主义原则为主。
《莫特西埃夫人》1851年始,是画家71岁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一幅肖像杰作。
莫特西埃夫人是安格尔一位亲友的女儿,画家选择处于站立的姿势,配以暗红色花纹背景和深色衣裙;富有装饰性的透明花边,衬托画中人物鲜明丰满的体态;夫人椭圆形面孔与裸露的圆润肩部手臂十分和谐,从形象塑造中可隐约见到拉斐尔式的造型。
这幅肖像整体简洁、形象明快、沉着稳健,但有色块的配置而无色彩的变化,这是因为安格尔向来认为色彩对于绘画是次要的。
他说过要用颜色作画,为了使颜色新鲜夺目必须画得快,这样就很难表现形体的深刻周到。
形象极端的准确唯有靠素描。
所以他的画是用颜色画的素描,准确、深刻、细腻。
《大宫女》1814年,画布油画,91×162cm ,巴黎卢浮宫藏。
《大宫女》这一画题是为与其他几幅《宫女》相区别而起的名,因为安格尔先后画过好几幅以宫女为题材的画。
宫女的脊柱被刻意拉长,組成「两个或三个椎体」甚至“五个椎体”之多,而使骨盆及下背部加长。
这可能代表了宫女的感性阴柔美。
此外,她的目光和她的骨盆区域之间的距离,可能是该女人的深度思考和复杂情感的一个物理性表现。
《阿伽门农的使者》1801年,画布油彩,纵110厘米、横155厘米,法国巴黎美术馆收藏。
《阿伽门农的使者》这件作品是20岁的安格尔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创作的历史人物画,也是他的第一件正式的历史人物画。
作品描绘的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第9卷前言的内容。
《布罗格利公主》
画家以熟练的古典精致写实画法,将这位公爵夫人恬淡的性格,十分含蓄而又抒情地表现出来:她神情专注,嘴角微露笑意,圆润的脖颈上配戴着十字花纹的金项链,洁润如玉的双臂,纤柔的手腕上饰有晶莹闪烁的珠翠珍宝以及透明花边都被细腻极致地描绘如真,不同织物的质感展现在观众前面,令人惊叹不已,画家是女性美的崇拜者和表现者。
《土尔其宫女与女奴》
土尔其宫女与女奴:世界名画。
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评话:画中描绘土尔其宫女的闺房生活,一位美丽年轻的宫女躺在花毯上,洁白的肌肤光彩夺目。
宫内弹琴的女奴给她弹曲助兴,宫女沉醉在美妙琴声中。
弹琴的女奴前胸畅开、神情投入,目光沉入音乐的遐想中,入情地为宫女弹奏名曲。
宫内另一名女奴站着在她闺房内侍候着宫女。
闺房内充满东方情调的陈设,又有土尔其浓郁的本土特色,画家
描绘的自然、优美。
这是19世纪新古典主义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美画。
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开课啦!专注3-16岁幼儿绘画培训,儿童素描/国画/油画/水粉/漫画培训,1对1小班教学,幼儿美术启蒙班,少儿零基础学画画。
免费试听课程,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