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辩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舌象、脉象
第17页/共144页
第二节 寒热辨证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第18页/共144页
一、寒证
【概 念】 寒证是疾病本质属寒,因感受寒邪,或 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寒证包括表寒 证、里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等。
第19页/共144页
【病 因】
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腻
脉迟或紧
热证
恶热喜冷 渴喜冷饮 面色红 按之热 黄稠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
脉数
第26页/共144页
第三节 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
气夺则虚。” 《素问·调经论》:“百病之生,皆有虚
实。”
出; 风邪上受——头痛 肺气失宣——咳嗽,鼻塞流涕 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表
第8页/共144页
寒邪束表证=表寒证
【概 念】 寒邪束表证又称表寒证, 多因感受阴寒之邪,体内阳气未能御制 寒邪所出现的证候。
【病 因】 衣单感寒,冒雨涉水,贪 凉饮冷。
【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 脉浮紧。
第9页/共144页
第4页/共144页
【临床表现】
寒热 —— 恶寒(或恶风)发热 (或自觉无发热)、
头身 —— 头身疼痛、 苔脉 —— 舌苔薄白,脉浮, 兼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喉痒或痛,
喷嚏,微有咳嗽。
第5页/共144页
发病特点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1.起病急 2.病情轻 3.病程短 4.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的特点。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鼻塞微咳,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寒邪束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重发热轻 寒邪郁于经脉——头痛,身痛; 肺失宣降——鼻塞微咳; 寒袭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道拘急——脉
浮紧。
第10页/共144页
热邪犯表证
【概 念】 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 是指风热病邪侵袭卫表的证候。
第21页/共144页
二、热证
【概 念】疾病本质属热,由于感受热 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 所表现的证候。 热证包括表热证、里热证、虚热证、实 热证等。
第22页/共144页
【病 因】
1.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 2.七情过激,郁而化热; 3.饮食不节,积蓄为热; 4.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
第27页/共144页
一、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的各种临床表现的 病理概括,
特点: 正气虚弱、不足,而邪气并不明显。
第28页/共144页
临床一般是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 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难经·四十八难》“缓者为虚”、“出 者为虚”
第29页/共144页
(一)气虚类证
1.气虚证 【概 念】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
三、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 伤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逆 乱而致病。
第15页/共144页
附:半表半里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完全入里,邪正分争 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称为半表 半里证。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 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第16页/共144页
第23页/共144页
【特点】
1.身热 2.津亏(热盛伤津,阴亏)
第24页/共144页
【临床表现】
热 体温、按诊 发热,壮热,五心烦热(皮肤、咽喉、齿 龈红肿热痛)
稠 排泄物 大便干结,(或大便黄褐如糜而臭—— 湿热),小便短赤,黄脓涕,黄粘痰。
深 色诊 面红目赤,(颧红、潮红)舌质红绛, 苔黄(苔灰黑而干),阳黄(湿热)。
第五章 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 实。
八纲辨证 阴 表
深浅 寒 虚
阳——归纳疾病类别 里——辨别疾病部位的
热——疾病性质 实——邪正斗争的盛衰
第1页/共144页
一 表里辨证
第2页/共144页


六腑 经络 三阳经 皮肤
五脏 脏腑 三阴经 筋骨
第3页/共144页
一、表证
定义——六淫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 体,正气(卫气)抗邪于肌表所表现的 轻浅的证候。
咽喉痒痛。 热性升散——汗出。 热邪上扰——头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在表之征。
第13页/共144页
二、里证
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 骨髓等受病所反致的证候。
第14页/共144页
里证的成因
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 成里证;
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骨 髓等,即所谓“直中”为病;
【病 因】 外感温热之邪或其它邪气 郁而化热。
【辨证要点】 发热较重恶寒轻,咽喉痒 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第11页/共144页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面红,头痛,口干微渴, 咽喉痒或痛,或有汗。舌边尖红,脉象浮
数。
第12页/共144页
【证候分析】
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发热重而恶寒轻。 风热灼伤津液,上炎于咽喉——口干微渴,
第6页/共144页
风邪袭表证
【概 念】 风邪袭表证主要是因感受外界风邪所产 生的证候。 【病 因】 起居不慎,汗出当风。 【辨证要点】 发热恶风,汗出,苔薄白, 脉浮缓。
第7页/共144页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鼻塞流涕, 微咳,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 风邪袭表,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发热恶风,汗
干 津伤 口苦口臭,口干喜冷饮,鼻燥咽干,苔燥。 动 望神、动态、脉诊 烦躁不宁,新病鼻翼煽动,数脉、 洪脉、滑脉,出血(吐血,衄血,痰中带血,色鲜红)、
灼痛。
来自百度文库第25页/共144页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痰涕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热 口不渴 面色白 按之冷 清稀 大便溏薄
1.外感阴寒邪气;过服生冷寒凉 2.久病伤阳
【特点】 1.形寒 2.寒不消水
第20页/共144页
【临床表现】
冷 体温、按诊 畏寒,恶寒喜暖,肢冷倦卧。 稀 排泄物 大便溏薄,(五更泻),小便清长,
痰稀白,清涕。 淡 色诊 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苔灰黑
而润),阴黄(寒湿)。 润 津液未伤 口不渴,苔白滑。 静 望神、动态、脉诊 倦卧,脉迟、紧。
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脏腑组 织机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
第30页/共144页
【病 因】
1.久病体虚——久病多虚 2.劳累过度——劳则耗气 3.年老体弱——肾的精气衰退 4.生成不足——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 【辨证要点】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活动时诸症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