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耐热性和长期耐热性

合集下载

瞬时耐热性和长期耐热性

瞬时耐热性和长期耐热性

2、塑料的增强耐热改性
用增强的方法提高塑料的耐热性效果比填充
还要好。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纤维的耐热温 度十分高,熔点大都超过 1500℃。常用的耐 热纤维主要有:石棉纤维、玻璃纤维、碳纤 维、晶须、聚酰胺纤维及丙烯酸酯纤维等。 塑料的增强耐热改性按改性效果大小可分为 两类。
①结晶性树脂经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后,耐热
②非结晶性树脂经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后,耐
热性提高幅度小。以 30%玻璃纤维增强为例, 其改性效果如下: PS 的热变性温度由 93℃提高到 104℃;PC 的热变性温度由 132℃提高到 143℃;AS 的 热变性温度由90℃提高到 105℃;ABS 的热 变性温度由 83℃提高到 100℃;PSF 的热变 性温度由 174℃提高到 182℃;MPPO 的热 变性温度由 130℃提高到 155℃;
①纳米级填料的例子如下:PA6 填充 5%纳米蒙脱
土,其热变形温度可由 70℃提高到 152℃;PA6 填 充 10%纳米海泡石,其热变形温度可由 70℃提高 到 160℃;PA6 填充 5%合成云母,其热变形温度 可由 70℃提高到 145℃。 ②常规填料的例子如下:PBT 填充 30%滑石粉,其 热变形温度可由 55℃提高到 150℃;PBT 填充 30%云母,其热变形温度可由55℃提高到 162℃。
再如,PVC 经过交联后,其热变形温度可由
原来的 65℃增加到 105℃。
PVC 交联电缆的具体配方如下:PVC 100 ,
双酚 A 0.5~1,TOTM 40~60, Sb2O3 3~ 5,三盐碱式硫酸铅 58,Al(OH)3 10~20, TMPTMA(交联增容剂)515,硼酸锌 35, BaSt 5~8。
2、考虑耐热环境因素

塑料耐热性测试标准

塑料耐热性测试标准

塑料耐热性测试标准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塑料的耐热性能对于其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塑料制品在高温环境下能够稳定可靠地使用,需要进行相关的耐热性测试。

本文将介绍塑料耐热性测试的标准和相关内容。

首先,塑料耐热性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变形温度、热老化性能、热稳定性等。

热变形温度是指在一定载荷下,塑料试样在一定时间内受热后发生变形的温度。

这是衡量塑料耐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热变形温度测试仪进行测试。

而热老化性能则是指塑料在长期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通过加速老化试验来评估塑料的耐热性能。

此外,热稳定性是指塑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通过热失重试验来评估。

其次,塑料耐热性测试的方法和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热变形温度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试样尺寸和载荷,将试样放入热变形温度测试仪中进行测试。

在进行热老化性能测试时,需要将试样放入恒温恒湿箱或热风循环干燥箱中进行加速老化试验。

而在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时,需要将试样放入热失重试验仪中进行测试。

在进行这些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塑料耐热性测试的意义和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对塑料耐热性能的测试,可以评估塑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为塑料制品的设计和选材提供重要依据。

在汽车、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塑料耐热性能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相关的测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塑料耐热性能的测试,可以有效提高塑料制品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塑料耐热性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塑料制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才能够准确评估塑料的耐热性能,为塑料制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塑料耐热性测试有所帮助,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ABS-PC合金性能

ABS-PC合金性能

ABS+PC合金材料的性能,及注塑工艺ABSABS可以看作是PB(聚丁二烯),BS(丁苯橡胶),PBA(丁晴橡胶)分散于AS(丙烯晴一苯乙烯的共聚物)或PS(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多组份聚合物,三种组份的作用:A (丙烯晴)---占20-30%,使胶件表面较高硬度,提高耐磨性,耐热性.B (丁二烯)---占25-30%,加强柔顺性,保持材料弹性及耐冲击强度.S (苯乙烯)---占40~50%保持良好的成型性(流动性,著色性)及保持材料刚性.塑料主要性能:a. 由于B的作用,ABS较GPPS抗冲击强度高得多.b. 收缩率较小(0.4~0.7%),尺寸稳定.c. 具有良好的电镀性能,也是所有塑料中电镀性能最好的.注塑工艺要求:a. 吸湿性较大,必须干燥,干燥条件85 oC/3小时以上,(如要求胶件表面光泽,更需长时间干燥).b. 温度参数: 料温180-260 oC(一般不宜超过260 oC,因过高温度会引致橡胶成份分解反而使流动性降低),模温40-80 oC正常,若要求外观光亮则模温取较高.c. 注射压力一般取70-100Mpa,保压取第一压的30-60%,注射速度取中,低速.d. 模具入水采用细水口,热水口及一般设计水口为0.8~1.2mm.共混改性塑料:a. ABS+PC---提高ABS耐热性和抗冲击强度.b. ABS+PVC---提高ABS的韧性,耐热性及抗老化能力.PC---塑料主要性能:a. 高透明度(接近PMMA),非结晶体,耐热性优异.b. 成型收缩率小(0.5-0.7%)高度的尺寸稳定性,胶件精度高.c. 冲击强度高居热塑料之冠,蠕变小,刚硬而有韧性.d. 耐疲劳强度差,耐磨性差,对缺口敏感,而应力幵裂性差.注塑工艺要点:a. 高温下PC对微量水份即敏感,必须充分干燥原料,使含水量降低到0.02%以下,干燥条件: 100-120 oC,时间:12小时以上.b. PC对温度很敏感,熔体粘度随温度而明显下降,料筒.温度: 250-320 oC(不超过350 oC),适当提高后料筒温度对塑化有利.c. 模温控制:85-120 oC,模温宜高以减少模温及料温的差异从而降低胶件内应力(模温高虽然降低了内应力,但过高会易粘模,且使成型周期长).d. 流动性差,需用高压注射,但需顾及胶件残留大的内应力(可能导致幵裂),注射速度:壁厚取中速,壁薄取高速.e. 必要时内应力退火: 烘炉温度125 oC-135 oC,时间2小时,自动冷却到常温.f. 模具方面要求较高:* 设计尽可能粗而短,弯曲位少的流道,用圆形截面分流道及流道研磨抛光等为使降低熔料的流动阻力.*注射浇口可采用任何形式浇口,但入水位直径不小于1.5mm.*材料硬,易损伤模具,型腔,型芯,须经淬火处理或镀硬烙(cr).g. 啤塑后处理,用PE料过机.共混改性塑料:a. PC+ABS---随眷ABS的增加,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成型温度有所下降,流动性变好,内应力有改善,但机械强度随之下降.b. PC+POM可直接任何比例混和,其中PC:POM=50-70:50-30很大程度上保持了PC优良机械性能且耐应力幵裂能力显著提高c. PC+PE---目的是降低熔粘度,提高流动性,也可使P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得到一定程度改善.d. PC+PMMA---可使塑件呈现珠光效果.相关专题:塑料助剂时间:2011-10-26 13:54来源:阿里巴巴塑料价格库溴科学与环境论坛(BSEF)工作组近日指出,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BCD)是否应如瑞典提议的将其作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出版的授权候选产品名单还有待讨论。

细菌耐热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菌耐热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菌耐热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以及人体内等各种环境中。

细菌对温度非常敏感,不同种类的细菌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本文主要讨论细菌的耐热性,即细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能力。

通过研究细菌的耐热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处理对细菌的影响,为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内容,介绍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对细菌的生长条件、耐热细菌的特点以及热处理对细菌的影响进行详细探讨。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分析本文的应用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对细菌耐热温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细菌对于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耐热细菌的特点及其对热处理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细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机制,可以为食品加工、医疗卫生以及环境卫生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细菌污染及相关疾病的传播。

通过研究细菌的耐热温度,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了解,促进相关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细菌耐热温度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和参考。

2.正文2.1 细菌的生长条件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对于生存和繁殖有特定的生长条件。

细菌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营养和氧气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细菌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细菌对于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一般分为低温菌、中温菌和高温菌。

低温菌一般在0-20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宜,而高温菌则在50-60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宜。

中温菌则在20-45摄氏度之间生长最适宜。

除了温度外,细菌的生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例如PH值、水分、氧气浓度等。

常用耐高温纤维及滤料的性能特点.

常用耐高温纤维及滤料的性能特点.

1 常用耐高温纤维及滤料的性能特点1.1 常用耐高温纤维及滤料[4]1.1.1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滤料[5-7](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商品名为Kevla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在560℃下,不分解,不融化。

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美塔斯(Metamax)滤料,长期耐温204℃,瞬时耐温240℃;耐酸性、抗水解性稍差,其主要应用于经彻底脱硫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或含硫极低的烟气过滤场合。

(2)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商品名为Nomex纤维),是美国杜邦公司的专利产品。

大分子链呈现柔性结构,纤维一般为白色,截面形状多为椭圆形至圆形。

致命缺点是高温尺寸稳定性差。

诺梅克斯(Nomex)滤料,耐碱性能很强,耐酸性能中等,是处理180℃~220℃高温腐蚀性气体的良好材料,国外除在各种工业炉窑烟气净化中普遍应用外,在燃煤锅炉烟气净化方面也已取得满意效果。

(3)芳砜纶(商品名为Tanlon),属于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类,由于主链上含有砜基(-S02),所以具有抗高温耐热性,优良的高温尺寸稳定性、阻燃性,突出的抗氧化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酸性能,可在高温下长期使用,非常适用于耐高温滤料。

芳砜纶(Tanlon)滤料在100℃~270℃范围内可保持良好的纤维尺寸稳定性,并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国外现已用于260℃以下的烟气净化。

1.1.2 PPS纤维滤料[8,9]聚苯硫醚纤维(商品名为PPS纤维),具备了作为高性能纤维的各种特点,可抵抗多种酸、碱和氧化剂的化学腐蚀,具有较好的耐水解能力,一个主要缺陷就是容易氧化,因此不耐游离的氟、氯、溴等卤素和王水、硝酸、浓硫酸、铬酸、氯磺酸、次氯酸等强氧化性介质的腐蚀。

PPS纤维滤袋长期耐温190℃,瞬时耐温240℃,是一种耐高温、耐酸碱、抗水解性能极好的滤料。

特别适合在高湿的烟气中使用,典型用途是用于城市垃圾焚烧炉、公用工程锅炉、燃煤锅炉、医院焚烧炉、热电联产锅炉上的脉冲袋式过滤器中。

酚醛树脂的性质和作用

酚醛树脂的性质和作用

酚醛树脂的性质和作用酚类和醛类的缩聚产物通称为酚醛树脂,一般常指由苯酚和甲醛经缩聚反应而得的合成树脂,它是最早合成的一类热固性树脂。

酚醛树脂虽然是最老的一类热固性树脂,但由于它原料易得,合成方便,以及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能,尤其具有突出的瞬时耐高温烧蚀性能,而且树脂本身又有广泛改性的余地,所以目前酚醛树脂仍广泛用于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复合材料。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尤其在宇航工业方面(空间飞行器、火箭、导弹等)作为瞬时耐高温和烧蚀的结构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

酚醛树脂的合成和固化过程完全遵循体型缩聚反应的规律。

控制不同的合成条件(如酚和醛的比例,所用催化剂的类型等),可以得到两类不同的酚醛树脂:一类称为热固性酚醛树脂,它是一种含有可进一步反应的羟甲基活性基团的树脂,如果合成瓜不加控制,则会使体型缩聚反应一直进行至形成不熔、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络结构的固化树脂,因此这类树脂又称为一阶树脂;另一类称为热塑性酚醛树脂,它是线型树脂,在合成过程中不会形成三向网络结构,在进一步的固化过程中必须加入固化剂,这类树脂又称为二阶树脂。

这两类树脂的合成和固化原理并不相同,树脂的分子结构也不同。

酚醛树脂改性的目的主要是改进它脆性或其它物理性能,提高它对纤维增强材料的粘结性能并改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条件等。

改性一般通过下列途径:一、封锁酚羟基。

酚醛树脂的酚羟基在树脂制造过程中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在树脂分子链中留下的酚羟基容易吸水,使固化制品的电性能、耐碱性和力学性能下降。

同时酚羟基易在热或紫外光作用下生成醌或其它结构,造成颜色的不均匀变化。

二、引进其它组分。

引进与酚醛树脂发生化学反应或与它相容性较好的组分,分隔或包围羟基,从而达到改变固化速度,降低吸水性的目的。

引进其它的高分子组分,则可兼具两种高分子材料的优点。

1、聚乙烯醇缩醛改性酚醛树脂。

工业上应用得最多的是用聚乙烯醇缩醛改性酚醛树脂,它可提高树脂对玻璃纤维的粘结力,改善酚醛树脂的脆性,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降低固化速率从而有利于降低成型压力。

氯化聚乙烯介绍

氯化聚乙烯介绍

1万吨/年氯化聚乙烯项目分析(仅供参考)前言氯化聚乙烯(CPE)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它由高密度聚乙烯在加压条件下经氯气氯化而得。

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一CH2-CH2-、一CH2-CHC1-、—CHC1-CHC1 一的链段,因此亦可视为乙烯一氯乙烯一1,2-二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由于3组分的含量、排列次序以及聚合结晶度的不同,CPE兼具热塑性树脂(硬质树脂、半透明树脂)和弹性体橡胶等特性。

由于CP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耐热、耐老化及阻燃等性能,能广泛用于热塑料共混改性。

氯化聚乙烯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而制得的含氯聚合物。

根据HG/T2704-2002标准规定,可分为通用型氯化聚乙烯(CPE)和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两类,通用型氯化聚乙烯(CPE)包括CPE135、CPE230、CPE235;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包括CM135. CM140oCPE可以方便地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树脂混合使用, 经CPE改性的塑料制品,将大幅度地提高冲击强度和低温韧性,同时抗化学品性和阻燃性也相应提高,在高温下使用还能长期不老化,为此CPE被广泛地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异型材、建筑材料、管材、管件及汽车通风器材零配件及电器外壳等。

CPE 乂是一种高性能、高质量的特种橡胶,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乙丙橡胶、丁丙橡胶、氯苯橡胶等并用生产橡胶制品,生产出的制品使用寿命长、抗紫外线,无论环境气候如何恶劣,都能长期保持橡胶的固有性能。

基于上述特点,CPE 可以用于生产在街道、矿井、寒冷地区恶劣条件下使用的各种橡胶制品,如「阻燃耐酸胶管、胶鞋、防水卷材、窗用橡胶封条,特别适用于生产彩色橡胶制品。

CPE 的电性能也十分优异,受热和受压后变形性小,而且耐臭氧性能好,是良好的电线电缆包覆材料,可用于生产普通电缆、难燃及耐高温的电缆,如汽车引火线、高压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及耐热电缆等。

从1998年下半年起,各地纷纷上马CPE,这不仅有益于氯碱厂平衡C12、开发氯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对今后开发更多种类氯化高聚物产品有着重大的意义,其至对引进国外氯化高聚物装置起着承上启下的基础作用,尤其是氯碱厂建CPE装置有着独特的便利条件。

如何解决PC内应力的问题

如何解决PC内应力的问题

如何解决PC内应力的问题PC制品本身固有缺点就是应力开裂解决就是退火处理还有就共混改性其次原料、工艺控制1.加工方面:(1)加工压力过大、速度过快、充料愈多、注射、保压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内应力过大而开裂。

(2)制件残余应力,可通过在成型后立即进行退火热处理来消除内应力而减少裂纹的生成。

2.模具方面:(1)顶出要平衡,如顶杆数量、截面积要足够,脱模斜度要足够,型腔面要有足够光滑,这样才防止由于外力导致顶出残余应力集中而开裂。

(2)制件结构不能太薄,过渡部份应尽量采用圆弧过渡,避免尖角、倒角造成应力集中。

(3)尽量少用金属嵌件,以防止嵌件与制件收缩率不同造成内应力加大。

(4)对深底制件应设置适当的脱模进气孔道,防止形成真空负压。

(5)主流道足够大使浇口料未来得及固化时脱模,这样易于脱模。

(6)主流道衬套与喷嘴接合应当防止冷硬料的拖拉而使制件粘在定模上。

3.材料方面:(1)再生料含量太高,造成制件强度过低。

(2)湿度过大,造成一些塑料与水汽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强度而出现顶出开裂。

(3)材料本身不适宜正在加工的环境或质量欠佳,受到污染都会造成开裂。

4.机台方面:注塑机塑化容量要适当,过小塑化不充分未能完全混合而变脆,过大时会降解。

.原料本身的韧性不够,可以通过改性来解决;2.模具的设计问题,导致注塑件的内应力集中在螺丝孔处,装配后随着内应力的释放,在薄弱地方出现裂纹。

当然,修改模具耗钱又耗时,建议注塑件最好放置48小时后在装配;3.PC料本身的缺点就是耐应力开裂性差,所以如果对强度和耐热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直接用ABS树脂足矣,价格也比合金便宜,可以考虑选择一下高韧性牌号的ABS树脂。

耐热塑料的选用原则:1.考虑耐热性高低a.满足耐热性即可,不要选择太高,太高会造成成本的提高;b.尽可能选用通用塑料改性。

耐热类塑料大都属于特种塑料类,其价格都很高;而通用类塑料的价格都比较低;c.尽可能选用耐热改性幅度大的通用塑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技能)目标
能根据不同耐热材料的用途要求,合理的选
择高分子材料;并能合理的分析所选择材料 的结构、性能;如果不能直接选择的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结构特征、主要
性能及应用范围。其中第 14 个项目重点学习、 理解、应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层次、化学组 成、连接方式、几何构型、柔性知识。
6、塑料形态控制耐热改性
①塑料双向拉伸耐热改性。双向拉伸耐热改性的原
理为拉伸可使结晶颗粒变细,结晶排列更紧密,结 晶度更高,取向度增大,从而提高其耐热性。塑料 膜或片制品经过双向拉伸工艺处理后,可使其热变 形温度提高至少 10℃以上。例如,PP 经过双向拉 伸后,热变形温度可由原来的 102℃升高到 130℃。 PET 经过双向拉伸后,热变形温度可由原来的 98℃升高到 150℃。 ②塑料退火处理改变耐热性。退火处理改变耐热性 的原理为降低制品的内应力、完善不规整的晶体结 构及促进继续结晶。塑料制品经过退火处理后,可 普遍使其热变形温度提高 10℃左右。例如,ABS 的热变形温度为 93℃,经过退火处理后,可升高到 106℃左右。
一、塑料的耐热性
与金属、陶瓷、玻璃等传统材料相比,塑料的缺点
之一为耐热性不高,这往往限制了其在高温场合的 使用。在塑料材料中,不同品种塑料的耐热性能不 同;有的耐热很低、有的则较高。耐热类塑料一般 是指热变形温度在 200℃以上的一类塑料制品。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 马丁耐热温度和维卡软化点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 度最为常用。同一种塑料上述三种耐热性指标的关 系如下:维卡软化点>热变形温度>马丁耐热温度 对 ABS 而言,三种耐热温度的相应值分别为: 160℃、86℃和 75℃。
3、塑料添加耐热改性剂耐热改性 耐热剂主要为苯基马来酰亚胺类,在塑料中每加入
1%耐热剂,可提高其耐热温度2℃左右。例如,在 ABS 中加入 20%苯基马来酚亚胺,热变形温度可 达 125~130℃。再如,在 HPVC 中加入 20%苯基 马来酰亚胺,维卡软化点可达 100~120℃。 4、塑料共混耐热改性 塑料共混提高耐热性即在低耐热树脂中混人高耐热 性树脂从而提高其耐热性。这种方法虽然耐热性提 高幅度不如添加耐热改性高,但其优点是在提高耐 热性同时基本不影响其原有其他性能。 下面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④超高耐热类塑料 热变形温度大于 300℃的
一类树脂。其种类很少,具体有:聚苯酯的热 变形温度可达 310℃、聚苯并咪唑 (PBI)的热 变形温度可达 435℃、不熔 PI 的热变形温度 可达 360℃、聚硼二苯基硅氧烷 (PBP)的热 变形温度可达 450C、LCP 的热变形温度为 315℃。
②非结晶性树脂经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后,耐
热性提高幅度小。以 30%玻璃纤维增强为例, 其改性效果如下: PS 的热变性温度由 93℃提高到 104℃;PC 的热变性温度由 132℃提高到 143℃;AS 的 热变性温度由90℃提高到 105℃;ABS 的热 变性温度由 83℃提高到 100℃;PSF 的热变 性温度由 174℃提高到 182℃;MPPO 的热 变性温度由 130℃提高到 155℃;
2、塑料的增强耐热改性
用增强的方法提高塑料的耐热性效果比填充
还要好。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纤维的耐热温 度十分高,熔点大都超过 1500℃。常用的耐 热纤维主要有:石棉纤维、玻璃纤维、碳纤 维、晶须、聚酰胺纤维及丙烯酸酯纤维等。 塑料的增强耐热改性按改性效果大小可分为 两类。
①结晶性树脂经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后,耐热
5、塑料交联耐热改性
塑料交联提高耐热性常用于耐热管材和电缆
方面。例如,HDPE 经过硅烷交联处理后, 其热变形温度可由原来的 70℃增加到 90~ 110℃。 HDPE 硅烷交联管材的具体配方如下: HDPE 100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25,A151 2.5~3 ,抗氧剂 101 0 0.1,DCP 0.1。 此配方的交联温度为80~85℃,交联时间为 8~12h。
三、耐热塑料的选用原则
1、考虑耐热性高低 ①满足耐热性即可,不要选择太高,太高会造成成
本的提高。 ②尽可能选用通用塑料改性。耐热类塑料大都属于 特种塑料类,其价格都很高;而通用类塑料的价格都 比较低。 ③尽可能选用耐热改性幅度大的通用塑料。耐热性 低的塑料可通过上述介绍的改性方法进行改性处理, 不同树脂品种的耐热改性幅度不同。非结晶类塑料 的耐热改性幅度大,可作为首选材料。
①纳米级填料的例子如下:PA6 填充 5%纳米蒙脱
土,其热变形温度可由 70℃提高到 152℃;PA6 填 充 10%纳米海泡石,其热变形温度可由 70℃提高 到 160℃;PA6 填充 5%合成云母,其热变形温度 可由 70℃提高到 145℃。 ②常规填料的例子如下:PBT 填充 30%滑石粉,其 热变形温度可由 55℃提高到 150℃;PBT 填充 30%云母,其热变形温度可由55℃提高到 162℃。
2、考虑耐热环境因素
①瞬时耐热性和长期耐热性。塑料的耐热性可分为瞬时耐热
和长期耐热两种,有的塑料品种瞬时耐热性好,有的长期耐 热性好。一般热固性塑料的瞬时耐热性较高,它的瞬时耐热 温度远远大于长期耐热温度;如用超级纤维增强的 PF 材料, 长期耐热温度仅为 200~300℃,但瞬时耐热竟高达 3000℃ 高温。 ②干式耐热或湿式耐热。对于吸湿性塑料,在不同干湿状态 下的耐热性不同。如 PA 类,在干燥条件下的耐热性高,而 在潮湿条件下的耐热性低。因此,在高温且潮湿的环境中, 应选用低吸水性塑料品种,即分子结构中不含有酯基、酰胺 基、亚胺基、缩醛基及醚基的聚合物,具体如 PA 类、PVA 及 PAN 等。 ③耐介质腐蚀性。对于与介质接触的塑料制品,在高温条件 下,介质的腐蚀性增大,要求塑料的耐热腐蚀性也要好。例 如,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玻璃钢,单从加热软化和耐热氧化上 看,可在 100℃以上使用;但在稀碱液中或在潮湿环境中, 其耐热性还达不到 100℃。
因此,在高温且与介质接触的环境中,除应考虑耐


热性高低外,还要考虑耐腐蚀性好的品种。耐腐蚀 性好的具体品种如氟塑料、氯化聚醚等。 ④有氧耐热或无氧耐热。在有氧存在条件下,塑料 受热氧化严重,耐热性不好;在真空条件下,无热氧 化存在,耐热性好。一般具有下列结构的塑料品种 耐热氧化性好。 大分子主链上不含有亚甲基长链结构; 用 F 取代 H 的聚合物; 大分子主链上含有无机元素如 Si、Al 等。 我们在前表所列塑料的耐热温度为有氧条件的耐热 性能,在具体选用时如为真空条件,热变形温度可 高选。例如,PPO 的真空热变形温度为 170℃,而 在热氧的作用下,热变形温度只有 120℃。
素质目标
初步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
资料收集的方法; 处理问题的方法;
团队合作的意识;
用户至上的意识;
安全环保意识;
表述与合理辩解能力。
参考资料
潘文群,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戚亚光, 高分子材料改性.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聂垣凯,橡胶材料与配方,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王文广 , 塑料材料的选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高俊刚, 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桑永, 塑料材料与配方.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二、常用的塑料耐热改性方法
塑料的耐热性能可通过适当的改性方法加以提高,
具体的耐热改性方法有:塑料的填充耐热性、塑料的 增强耐热性、塑料的添加耐热改性剂耐热改性、塑 料的共混耐热改性、塑料的交联耐热改性及塑料的 形态控制改性等。 1、塑料的填充耐热改性 在所有填料中,除有机填料外,大部分无机矿物填 料都可明显提高塑料的耐热温度。常用的耐热填料 有: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云母、锻烧陶土、 铝矾土及石棉等。例如,云母的最高使用温度可达 1000℃,是最有效的耐热改性填料。 填料的粒度越小,改性效果越好。
性提高幅度大,一般最高可达到三倍以上;以 3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为例,其改性效果如 下: PBT 的热变性温度由 66℃提高到 2l0℃; PET 的热变性温度由 98℃提高到238℃;PP 的热变性温度由102℃提高到149℃;HDPE 的热变性温度由 49℃提高到 127℃;PA6 的 热变性温度由70℃提高到 215℃;PA66 的 热变性温度由 71℃提高到255℃;POM 的热 变性温度由 1l0℃提高到163℃;PEEK 热变 性温度由230℃提高到310℃。
⑤有载耐热和无载耐热。塑料制品在有、无
载荷作用下的耐热性大不相同,在无载荷作 用时的耐热性高,而 在有载荷作用时耐热性 低。表 中所给的热变形温度都是在规定载荷 作用下测定的,载 荷为 1.8N/mm 2 。 在实际应用中,如不受载荷作用,则实际耐 热温度会高于上表的热变形温度数值;如环 境所受载荷大于规定载荷,则实际耐热温度 低于上表的热变形温度数值。
再如,PVC 经过交联后,其热变形温度可由
原来的 65℃增加到 105℃。
PVC 交联电缆的具体配方如下:PVC 100 ,
双酚 A 0.5~1,TOTM 40~60, Sb2O3 3~ 5,三盐碱式硫酸铅 58,Al(OH)3 10~20, TMPTMA(交联增容剂)515,硼酸锌 35, BaSt 5~8。
教学目的
通过对项目14 所涉及到六种耐热要求高分子材料的
分析、选择、改性的整个实施过程,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并掌握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每个细节,初步形 成实施每个细节过程的能力,最终达到根据产品需 要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合理分析、合理选择、合理改 性的总能力;进而结合学生所选择出来的材料从理 论上归纳、总结与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对象直接相关 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同时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对课 程整体方案所规定的拓展能力进行初步的锻炼。
例一:ABS 共混耐热改性
①ABS/PC 热变形温度可由 93℃提高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