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第二章体育功能与目标

合集下载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introd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必修【课时】36【学分】2【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一)课程性质: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它是体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高度概括性,有利于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指导体育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与国家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学习打好基础,增强从事体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自觉性。

(三)教学要求:1.体育概论是一门高度概括的学科,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2.该门课程教学课时少,但涉及内容多,应突出重点章节教学。

3.体育概论是一门新兴学科,教学中应在大纲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理论、新知识。

(四)教学时间要求:本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

【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要点】绪论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掌握体育概论的科学研究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1.体育概论的学科介绍2.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3.体育概论的研究方法三、课堂讨论选题:怎样理解《体育概论》是一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学科?四、课外作业选题1.试述《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2.简述《体育概论》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体育与体育科学一、学习目的要求重点掌握体育的概念,了解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二、主要教学内容1.关于体育术语的选定2.体育基本概念的规范化3.体育与体育科学的区别4.体育科学体系三、课堂讨论选题:试述体育与体育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四、课外作业选题1什么是(广义的)体育?它主要包括那几个部分?2.简述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

第二章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生的动因、社会根源、外国体育发展概况,掌握我国体育发展的历程。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一、体育概论学科的发展概况(一)引进与移植阶段:(二)探索与总结阶段1961年出版了《体育理论讲义》(三)挫折与总结阶段“文化大革命”停滞状态,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四)发展与丰富阶段二、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范畴与学科定位(一)研究对象: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范畴:①体育的概念与本质;②体育的价值与体育目的;③体育过程与规律;④体育途径;⑤体育手段与方法;⑥体育科学;⑦体育文化;⑧体育体制;⑨体育发展趋势(三)学科定位:体育概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发展一般规律以及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

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式和手段以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的的一种的社会文化活动。

三、体育概念的分类1、按体育实施场所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2、按体育参与者的年龄分为: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3、按体育参与者的职业分为: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等4、按体育发展的年代分为: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5、按体育属性分为: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一、体育本质的概念体育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自身的身体运动而作用于人本身,促进人自身完善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二、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补充内容)1、人:是体育的物质前提和最终归宿2、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和表现形式3、目的:使人和运动发生联系成为体育三、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四: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水平的标志(补充内容)国家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群众体育普及的程度(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态度、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数和时间的多少等);体育科学研究的成就和水平;体育方针、政策、制度、整理文本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各种体育场地、设施状况;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和最好成绩等。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体育概念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体育概念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二、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有自身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即内涵和外延,它们构 成了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本质属性,通常称为“含义”,回答“是什么”;外延就是概 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通常称为“适用范围”,回答“包含 哪些”。 同样,明确“体育”概念也就是要明确“体育”的内涵和 外延,解答“体育是什么”和“体育包含哪些”这两个问题, 其方法分别是给“体育”下定义和对“体育”概念进行划分。
第二步
• 要把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这一种对象与该 属中的其他种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 差别——种差。
第三步
• 将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连在一起,定义完 成。
例如给梯形下定义:
梯形 是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的 四边形。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三、给概念下定义
此外,给概念下定义还要注意以下规则:
1
2
3
4
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项不能直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 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 身休闲的重要特征,鲜明地 体现着健身休闲中“闲”的 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 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 一重要特征。
致谢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由上可知,体育概念的邻近的属概念是“文化活动”, 其种差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通过 联结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就得到了体育概念的定义: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第二节 体育的分类
一、体育分类的依据
对概念进行划分,必须遵守划分的规则。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大纲绪论:学科发展概况、研究对象范畴、学科定位、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和要求概念:演变、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本质功能:概述、自然质、结构质、系统质功能目的:确定依据、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实现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手段:概述、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科学:形成和发展、三维视角、科学体系过程:概述、要素、结构与控制文化:属性与含义、中西方差异、Olympic文化、继承与创新体制:概念与构成、特点和作用、中西方差异、改革趋势发展趋势:从人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绪论一、发展概况:(四个阶段)A、引进与移植:毛泽东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苏联《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52年凯里舍夫来华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B、探索与总结:61年版《体育理论》C、挫折与停顿:日本“完善人体”体育目标设计运动处方英国巡回锻炼Circuit TrainingD、丰富和发展:曹湘军:上位概念广义的体育 体育运动下位概念狭义的体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专家分歧集中在:体育概念、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上二、体育概论原理: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体育概论: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一般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本质、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特点:.宏观性或普遍性、概括性或抽象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范畴:体育的概念与本质、价值与目的、过程与规律、途径、手段与方法、科学、文化、体制、发展趋势学科定位:★(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带有指导性的学科)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理论发展一般规律及其中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

A.与体育学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对体育基本理论及其规律的研究。

研究的问题具体些,层次在体育学之下。

B.与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体育概论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直接的研究指南体育概论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研究层面(体育哲学从观念层面体育概论从观念层面和制度管理层面)、对象和范畴都有明显区别C.与体育理论区别明显D.与体育社会学同:都是从总体上研究体育的学科,研究对象都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应用性异:具有自己的特定研究概念和不同研究视角,方法上社会学用经验科学方法而体概则用人文哲学方法三、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目的:超越日常经验的体育经验基础上科学解释问题,沟通体育理论与实践力图增进人们对体育本质及其意义的整体把握揭示体育中的各种关系和规律引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讨实践中的实质性问题,提高鉴别是非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促使人们更新体育观念,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化发展意义:★对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学科建设,指导体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体育概论重点

体育概论重点

第一章体育现象与体育概念1、柏拉图——身心调和论。

古希腊注重全民体育,柏拉图重学校体育教育。

2、亚里士多德——古代西方“最博学的人”,第一个在理论上论证了体育、德育、智育的联系。

3、在古希腊,最典型的是斯巴达教育。

4、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跳棋、吟诗。

5、文艺复习运动后,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是第一个倡导“三育”(德、智、体)的人。

6、法国启蒙运动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强调“体育乃是个人由童年至成年整个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7、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

民族主义特别强烈的德国和瑞典,体操最先走出学校。

8、德国国民体操之父——杨氏,创建了哈森赫德体育场。

9、德国学校体操之父——施皮斯,将杨氏体操经过改造引进学校,创造了分段教学法、综合教学法,并把音乐和体操结合起来。

10、瑞典的体操创始者是林氏,他把体操分为教育体操、士兵体操、医疗体操和健美体操4类。

11、1973年,德国的顾茨姆茨第一个提出恢复奥运会。

1859-1889年举办了6届雅典奥运会。

12、1881年第一个国际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

13、1883年,法国史学家、教育家顾拜旦提出举办类似古代奥运会的比赛,1892年访遍欧洲,宣传奥林匹克思想。

1893年为恢复奥运会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体育会议。

14、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大会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IOC)。

15、养生体育、祭祀体育、舞蹈体育、娱乐体育、军事体育、武术。

16、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

17、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18、19世纪70年代,硬德侨民在上海建立“总会”,中国人的各种体育团体开始涌现。

19、1760年,在法国的报刊上首次出现“体育”一词。

20、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使用“体育”一词。

(完整版)《体育概论》简答题 名词解释

(完整版)《体育概论》简答题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第二章1、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2、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第三章1。

目的:所谓目的,是实践主体在活动之前有意识设计的活动结果,是人的主体需要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整合后产生并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的一种预期结果,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内在的规律性。

2。

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3、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第四章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第五章1、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哪些可以预见,评价与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的和精神的效果的原则.2、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第六章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

技术和技能的人)。

体育概论总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总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PPT内容一、体育概论学科的发展概况——从《体育理论》到《体育概论》二、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范畴与学科定位(一)研究对象、范畴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的整体,它是一门从宏观上、总体上概括地研究和揭示体育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概论的研究范畴:b体育的产生与发展b体育的本质b体育与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b体育的功能、作用和社会地位b体育的目的任务b实施体育的组织体制和手段方法等(二)体育概论的学科定位(简答题)1、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体育概论是一门属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学科。

2、体育概论的学科定位体育概论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三、体育概论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一)更新体育观念(二)促进学科建设(三)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改革第一章体育概念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一、古希腊的“体育”概念古希腊时期,体育活动往往用“体操”(gymnastics)表示。

在我国古代,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生、导引、武术等名词标记。

二、近现代欧美国家的“体育”概念“体育”(education physique,现用“physical education”表示)一词最初(18世纪60年代)是由法国人提出的。

“体育”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它最早的含意是指教育过程中一个专门领域。

三、中国“体育”概念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一词,是在近代(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的。

1923年,北洋政府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从此,“体育”一词成了标记学校中身体教育的专门术语。

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一、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二、体育概念的分类(简答题)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年代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体育属性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重点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重点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一、体育概念是什么?答: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体育的广义概念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的狭义概念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功能是什么?答;体育的功能分三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壹1)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各种运动方式,可以看作是体育的最原始的形式.这些运动方式对人类做产生的功效,就是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2)结构质功能:人们在体育的自然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外部结构,使其赋予了新的功能,称之为结构质功能.3)系统质功能:当一事物从自然质系统、结构质系统在进入社会系统时,这一事物就会又产生许多以前不具有的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体育的结构质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1)体育的经济功能 2)体育的政治功能★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 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怎样理解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方面的表现?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体育文化一旦置身与社会大系统之中,它就自然而然具有了政治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依据 1、社会发展阶段 2、国家意志 3、国民需要 4、体育自身特性
四、实现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为了实现我国体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可通过开展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
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科学研究、 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制度建设、国际
体育交流、体育文化宣传、新媒体传
播等多种手段来实施。
五、在完成体育目标与任务的过程中,中 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专题1 体育功能 专题2 体育目标
体育的功能
概念
本质功能
一般功能
关系
• 一、பைடு நூலகம்育功能的概念

是指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 或效能。 • 体育的功能取决于体育本身 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 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本质功能 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提高人体功能
调节人的心理
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健身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1、缓解压力,疏导情绪,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 2、陶冶情操,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3、显示能力,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体育的派生功能主要表现为什么功能?
1、振奋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2、树立民族形象,提高国家的国际声望 3、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公共外交 1、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2、体育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3、体育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1、体育蕴含价值观,具有不同的文化导向功能 2、体育可传递正能量,具有文化凝聚功能与激励功能 3、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走向融合,逐步形成体育核心竞争力
三、确立体育目标与任务的现实意义和基 本依据是什么?
现实意义
1、体育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实现体育目的 2、国家体育战略的完成依赖于诸多体育目标的系统设置 3、体育目标的确立影响着体育的政策、制度、措施及行走方向
• 三、体育的一般功能
教养功能 教育功能
一般功能
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美育的功能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 四、体育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关

相辅相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
一、体育目标与目的的联系与区别
概念:目标是奋斗、努力的方向,是人们做某件事情所想 达到的预期效果,它反映出人们对活动的最终目的地期望 和渴望。 体育目标,是指某个时期体育部门、体育组织或个人对体 育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体育目的,通常是指体育行 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预先设想的行为结果。
正确处理政府对社会的关系是中国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06Lorem ipsum
各类体育协调发展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方针
01 Lorem ipsum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02 Lorem ipsum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体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03 Lorem ipsum
体育事业发展必须服从于国家利益
LOREM
04 Lorem ipsum
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05Lorem ipsum
二、体育目标与体育目的的联系
体育目的规定着体育目标的发展方向, 体育目标的最后落脚点是实现体育目的, 体育目的能否达到依赖于体育目标的实现 程度。
三、体育目标与体育目的的区别
1 2 3
特性不同
可操作性不同
结构性不同
LOREM
LOREM
1 2 3 4 5
LOREM LOREM LOREM
体育的本质功能是通过哪些功能加以具体体现的?
体育的派生功能主要表现为什么功能?
确立体育目标与任务的现实意义和基本依据是什么?
实现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在完成体育目标与任务的过程中,中国体育发展
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体育的本质功能是通过哪些功能加以具体体现的?
1、改善骨骼肌肉系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运动能力。 2、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系统,增强机能能力。 3、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增进健康水平。 4、改善中枢神经的工作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5、调节人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6、推迟衰老过程,延年益寿。 1、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人的道德和品质优化。 3、培养情商,促进人的社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