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精选6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1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
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盼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
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
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
所有的人都就应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理解、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是新的课程理念。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
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
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
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能够接近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精选15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精选15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精选15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篇1随着学校“校园书香”的浓浓气息,我也被此情景深深吸引住了。
于是,轻轻捧起《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有已为人父人母的过来人对教育的感谢和期盼,有一个个曾经或正在困扰着众多老师的教育话题的考虑与讨论,更有专家理性深化的点评分析^p 为我们指点迷津……就是这样一本书《赏识你的学生》,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老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
它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我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它让我反思,寻找我的可取与缺乏。
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也就是说作为老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那么,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
我们广阔老师平时要严于律己,以自身的良好师德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满怀热情地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思想上波动大的学生,以多谈心,多接触,多到学生家的方法,做到了擅长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并抓住这些闪光点,经常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用真诚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
我深知对学生的爱,会使学生逐步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会使学生给老师讲心里话,进而由“听其言,观其行”到达“行其乐,乐其道。
”随着所读页数的增加,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应更好的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才能感化和教育学生。
”看看班里那37双得意的笑脸,当你夸了他们后,笑的是那样的灿烂;当你批评后让他改正时又是那样的诚恳,憨厚中带着渴求;当你处理不恰当时,他们撅着高高的小嘴巴;看着他们无奈的样子,老师,你是否觉察到他们的存在,为你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多少乐趣。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9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9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1读完《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心中感慨万千。
本书《前言》主要介绍了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与雕像》和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提出了赏识教育,并期望每个教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接下来七章各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老师,您听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一生的感谢》、《就这样被你感动》、《师心深处》、《恨,铁就能成钢吗?》。
分别从家长、学生、教师、旁观者、专家五个角度描述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教会了我们欣赏。
读完此文,对于“赏识教育”,也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突然之间我的脑海里忆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关于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孩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到办公室。
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那个男孩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
”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这个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个男孩哭了:“校长,我错了。
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
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多么睿智而高明的语言!多么令人钦佩的教育方法!我想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教育效果了。
在这里,“赏识教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我不得不感慨大教育家的风范!赏识一个人是如此的简单!对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很熟悉。
但是我却没有想到,只要一个肯定的眼神,不经意的一声赞扬,对学生一个欣赏的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完全被震撼了。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9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9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1(1803字)翻开《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书中那浓浓的爱心,崭新的理念,生动的教育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么样才能发现这些潜力,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本书作者周泓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期待每个老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孩子,进而享受每位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书中讲述的赏识教育的事例取得惊人的成效,从不同角度向我们揭示了"赞扬""赏识""暗示"所潜藏的教育魅力及其成功的依据。
这就是目前推广的赏识教育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好好地学习和应用这一理论。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巴甫里克,一个"差生",在一次植物课上进行"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木一"的试验时,提出"不经过嫁接就培育出树苗",而后进行实验并成功,他"手指尖上的智慧"被发现,从此他的思维开始觉醒。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思维的觉醒、迅猛的智力发展、对知识的兴趣的增强,——这一切都是跟那位生物教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
"书中花了很长的文字来记录这个学生的成长转变过程,这让我们眼前一亮,因为我们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抱怨,"后进生"让自己头疼。
或许,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通过你的赏识也能使他的思维觉醒。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应该要经常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学生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
我们何不拿起它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经常忍不住说:你们上课都干什么去了?听课了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学生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
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委婉的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
读后感与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读后感与读书笔记五篇范文读后感与读书笔记要怎么写好呢??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读后感与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读后感与读书笔记一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
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
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
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
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
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
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
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1这是一本中外典型教育案例的汇编。
书中有家长沉甸甸的嘱托;有孩子们在学校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过来人”的不少感触和遗憾;有教师“心灵深处”的一些体验;还有许多专家精辟独到的评析。
它让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实施成功教育的途径,那就是——赏识学生。
在教育中赏识学生、在赏识中教育学生,最终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又让教师自己感受到教育成功所带来的幸福。
这学期一开始我任教四年级语文,开学才一周,由于情况有变,又改接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要当班主任。
一下子,堆到眼前的事那么多,心情那么烦!一二年级,学生们没写过家庭作业,没写过大作文。
于是我们每天强调写作业的格式,学写日记、作文,开始练写读书笔记,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记不清曾多少次抱怨班上有那么多差生。
刚接班的那几天,我时常对学生们大声呵斥、无情的批评,并美其名曰为了他们好。
记得教师节那天,我让孩子们写篇日记跟老师说说心里话。
有很多同学都说老师非常严厉,刘沁茹在日记里说:“老师,你严厉虽然是为我们好,可那样我们就不能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了。
”当时我看着心里怪别扭的,心想:严厉你们都敢不写作业,若是不严厉,还不得闹翻天哪!但静下心来想想,孩子批评得对。
暑假里读过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下子又映入了脑海,自己光顾着批评、抱怨,为什么没有试着去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呢?再次打开《赏识你的学生》,用心去读,读着读着,浮躁的心情平静了;读着读着,平静的心情激动了;那么多由老师、家长不断赏识、鼓励而使孩子渐渐由低谷走向提高,最后取得成功走向辉煌的的案例,使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不能试着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赏识他们呢?一连几天,那些成功的案例在我脑海中闪现,它们深深地打动着我,其中的一些东西也深深的刺痛了我!我遗憾自己虽然意识到了要学会尊重学生,赏识每个孩子,却没有这样做。
《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

《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赏识你的学生》经典读书心得体会篇1我认真阅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下面,我主要阐述一下我的几点感触:一、赏识是爱,赏识是尊重赏识是沟通、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
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
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地提高人的素质。
现代智力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绝非仅是学习能力。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爱是尊重。
作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最基本的师德的表现。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情感、甚至隐私。
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更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一个人若没有了自尊,没有了自我,是难以想像的。
二、赏识是不经意的一次鼓励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有特别的关心和耐心。
不让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书中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男孩,每天吱吱喳喳地拉,每个人都忍受不了他的嘈杂的声音,甚至连家人都不愿多理会他,他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只有跑到后山,面对着花花草草,他才有继续拉的勇气。
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人,安静地听他拉完,甚至为他鼓掌,小男孩兴奋极了。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体会5篇

在我们的学校有一个叫左梦醒的学生,因从小摔坏了脑子, 虽然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可他并不欢乐,无意中知道了左梦
第2页 共12页
醒的生日,我主动为左梦醒同学买生日蛋糕并和同学们一起为他 庆祝生日,当大家齐唱生日歌时,左梦醒同学感到地哭了,连声 说:感谢,感谢!他说:这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我 不仅爱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还特殊关注家庭贫困的学生,2004 年 的六一我给班上的孙静同学买衣服两套,毕业留念册等,当这个 同学在承受礼物时,激烈的热泪盈眶
第1页 共12页
优生与后进生的存在是势必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对待。爱心我个 人理解是责任心。我们老师要对学生终生负责任。家长把孩子送 到学校、送到我的班中,我就要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怀他、 爱惜他、教育他。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感受到教师象 他的亲人一样,让他感受到教师时刻在关心着他、关怀着他的每 一步的进步和成长。
第7页 共12页
从父亲的指责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气,于是时常提示自己留 意、留意、总结、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优秀典范。
他们的事迹给予我许许多多宝贵的启示。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面对几十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态度,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暂时的服从、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
老师不仅没有转变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师生感情,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全新的时代需要拥有全新观念的老师,全新的时代赋予“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含义。
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
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的的语言,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