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作业二

合集下载

科研诚信答案

科研诚信答案

科研诚信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大学建立荣誉制度的初衷旨在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在科学家之间和科学与社会之间,信誉与相互信任尤为重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很多大学制定了荣誉法则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术和科研诚信。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已完成1以下哪些行为不符合学术诚实三原则:A、在论文中对一些概念的解释直接使用网络百科的内容而不注明出处。

B、在实验中遇到偏离正常值的数据依然认真加以记录和报告,并认真分析其原因。

C、在论文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时按照相关规范加以引注。

D、在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中,根据研究和写作的实际贡献署名。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2当你仰赖了别人的工作,应引注和致谢。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小保方晴子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捏造”和“篡改”图片行为,有违学术诚实。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已完成1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下哪种做法是诚实的行为:A、上课时,讲解老师要求自己讲解的内容时参考同学的阅读笔记。

B、考试时,将考试课程的课堂笔记等按规定不可以带入考场的东西带进考场,以备不时之需。

C、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宁可空着,也不抄袭。

D、在完成老师要求的读书报告时,直接搜集别人写的几遍相关报告,重新组合后当作业交给老师。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以下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诚实学习就是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论文和考试等学习任务。

B、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时,主要由会做的同学完成,不会做的同学可以不做或尽量少做。

C、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时,某位同学不能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时,可以请小组的其他同学帮忙完成。

D、完成老师作业时,两个擅长不同学科的同学可以相互帮助,帮对方完成作业。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3诚实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真才实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已完成1在写论文的过程过程中,以下哪一种做法是错误的:A、查阅并参考相关文献B、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研究计划、论文写作框架等。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姓名:007学号:********指导教师:刘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二O一四年十月为什么学术不端屡禁不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现代科学研究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现代的科学研究也不再是几百年前的小作坊式的个人研究而是庞大的科研团体的共同协作并且因现代正处于数据大爆炸时代,科研人员为了与学术界接轨必然要阅读大量文献。

因此,科研人员在研究的全过程必然会接收到与当前课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比如某些科研观点、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

这些资料一方面开拓了科研人员的眼界,使科研人员少走了许多弯路,但另一方面又要求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学论文时要注意区分哪些是自己的原创,哪些是他人的观点。

1 学术不端概述学术不端主要是指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

其中剽窃他人成果又可以分为剽窃实验方法、科研观点和论文文字等等。

从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观态度上可以将学术不端行为分为:主动犯错和无心之失。

从对社会的危害而言,显然是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的危害远大于无心之失。

若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则必然会对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实验方法和科研思路的“独创性”刻意地进行包装,以求蒙混过关。

这些半真半假的内容对于科学界顶端的人来说也许很容易判断,但是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学者以及外行来说是极难判断的,由此造成的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都很大,此种学术不端行为反映了科研工作者低下的道德水平,应追究其相关责任。

反之,若只是科研工作者的无心之失,则往往只是在实验的细枝末节上略有偏差或者在论文上漏了几个引用的说明,这种情况对科学界的危害远小于主观犯错,所以在发现此种行为时要提醒该科研工作者以期其能及时改正但不应上纲上线,为了所谓的新闻的轰动效应死追不放。

2 简析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2.1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2.1.1科研体制与利益驱动当今的科研界与数百年前的情况完全不符,数百年前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都是衣食无忧的,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科研中并没有什么利益诉求。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题目:对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思考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摘要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当前国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是即将跨入“学者”殿堂的“准学者”,是民族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社会诚信的实践者。

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加强对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学习和了解,这样才是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保证。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

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的出现,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

学术活动中的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等问题时有发生。

一些学者会因为各种原因违背学术研究的目的,或者为了换取一时之名利,发生丧失学术道德等行为。

这样不仅严重污染了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的进步,更加影响了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要采取各种制度或者法律约束来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给学术研究界留一方净土。

关键词:科学道德学术诚信现状制度法律评价标准AbstractScientific ethics and academic integrity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whole society of common concern. As a graduate student, we are about to enter the "scholars" palace "quasi-academic", are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are the main forc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cience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moral and academic integrity of science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is the only guarantee for the overall scientific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level of the entire country.Research activities as a special social event, with its own unique value pursuit and ethos. Groups engaged in research activities need a pursuit of truth, rigorous and realistic. There are many complex factors affect Moral science and academic integrity which both unhealthy trends and drawback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Moral inaccurat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Academic activities. Some scholars do contrary to academic research purposes in exchange for a moment of fame. This will not only seriously polluted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academic reputation, hinder academic progress, the more influenc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cademic community. We want to take a variety of institutional or legal constraints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Left side of the pure land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 community.Keywords: Scientific moral、academic honesty、current situation、institutional、legal、evaluation standard1 引言科学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

课程编码: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课程编码: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课程编码: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一、课程编码:2200001课内学时:16 学分: 1二、适用学科专业:所有专业三、先修课程:无特别要求四、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在当前社会世风腐坏、学术环境受到侵蚀、科学道德出现动摇的大背景下,应中国科协、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统一要求而开设,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从学生时代就养成恪守学术诚信的自觉,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本课程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编写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为主要参考文献,通过对自然与社会进化、科技与学术发展、科技与社会关系、现代科技的巨大不确定性和双刃性、科技共同体的社会功能及道德规范、学术诚信的监督与失范惩罚、负责任的创新、道德推理思想资源等的讲解,结合案例和讨论,使学生理解科学道德、科研伦理、学术诚信及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等相关概念和理论,为其进一步理解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养成诚信品行、严谨学风、责任意识、批判意识和人文素养奠定基础。

五、教学方式1.力戒虚泛的教条说教和案例堆砌,结合历史和现实,以逻辑思路呈现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目标。

2.作为以传达道德伦理、学术诚信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关怀等为教学目标的课程,本身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求,要以事实和逻辑阐释规范和责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讲清应该怎样,也要阐明为什么应该这样。

3.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论证。

4.除引导学生“养成恪守学术诚信的自觉,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外,还应有意识地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助力学生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的转型。

5.本课程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或没有唯一解。

展现问题,给出规则,引导思考,讨论结果。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科学和道德 5学时,含学生调研实践1.1科学(学术),道德,科学道德1.2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双刃性1.3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2.规范和诚信 6学时,含学生调研实践2.1科学家和科学(学术)共同体2.2学术规范2.3学术(科研)诚信3.判断和选择 5学时,含学生调研实践3.1道德(伦理)困境3.2推理和判断3.3科技伦理的重要领域及典型案例七、考核与成绩评定平时考勤及小作业30分;期末结课论文70分。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业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业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目:结合自身科研、学习,从研究生角度,分析可能造成违反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潜在原因(包括内因、外因等)姓名:xxx学号:xxxxxxx结合自身科研、学习,从研究生角度,分析可能造成违反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潜在原因(包括内因、外因等)3.1 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内因高校忽视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6]。

各大高校往往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术道德教育,本科时候的毕业论文要求宽松,大部分研一的学生并不了解学术道德规范,使学生无意中做出违反学术失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院校也没有足够重视这个问题,没有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学生没有意识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研究生自身的因素[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硕士学位当做自己的主要目标,而并不是热爱科研,这就使学生不会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没有累积足够的知识想要发表文章是很困难的,最终导致学术失范和道德失衡。

其次,研究生教育和本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研究生的空闲时间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注重自学,但是有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把时间浪费在玩乐上,在快毕业的时候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完成自己的论文。

外部原因固然是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原因。

目前在校研究生大多数都在20~30岁之间,在经济上尚不自立并且面临着就业及职业选择问题,需要承担的家庭社会负担也相应增多,故在思想上具有一种不稳定感。

这些都导致研究生群体的道德心理是不完全成熟的。

在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由于科研考核的压力同时为了得到更好的聘用和职位提升,就会想法设法去发表更多文章,展现更多科研成果,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便会复制他人研究成果。

另外,有一小部分研究生个人所受学术道德教育的缺乏使得学术道德水平缺乏也会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另外部分研究生受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希望通过某种“捷径”来获取利益或荣誉也会使得学术道德水平缺失。

虽然我国大力提倡和实践素质教育已多年,但是真正让学生学会遵守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还有待加强。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透明计算”引发的猜想韩宏伟3120140021(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 100081)摘要:本文从“透明计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个事件,分析了事件的整个过程,对不同的质疑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一一详细的依据所查询到的证据对质疑做出了解释,最后总结了全文。

关键词:透明计算;张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us a completed analysis of all parts of the event that the Zhang obtaine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Award because of the Transparent computing, and give myself opinions about the different queries. Otherwise, the article shows the clear explanation to the different queries belongs to the evidences, finally, a summary has been given.Keywords: Transparent computing; Zhang yaoxue;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Award前言2015年1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颁给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这个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奖一旦被颁发必然会引起很多人士的关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对于获奖者的定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中,在信息、材料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突破性进展,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引用,能推动学科发展,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重大发现的中国公民[1]。

科学道德与诚信结课作业

科学道德与诚信结课作业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在2013年这个新的学期,我学习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这一门课,虽然只有短短3个星期,可是在这期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老师激情生动的授课,我对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从最初最广泛的认识上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了解。

下面,请允许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课堂上,老师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以及视频案例向我们揭示了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它们的危害,并提出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规范,让我们对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诚信的科研品行、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循和掌握严格的科学方法、要有责任意识、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主要来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才的中坚力量,研究生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国家的兴衰,而研究生能否具有较高的科学道德素质,能否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否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研究生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但什么是科学道德?科学道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工作者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处理科研成果时的内在自我约束标准。

在科学目的上,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

在科学态度上,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

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但是,目前国际上在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方面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许多的科研人员价值观存在严重的问题,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滋长,科学道德观念有所淡漠,科研作风有所松懈,个别人甚至违反国家、军队有关法规,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科学道德上,有的不尊重事实,为取得所谓“科学”的结论,人为改动实验数据;有的为了能申报成果,拉关系走后门,请专家出具有利于自己的评审意见,有的甚至涂改专家的评审意见;有的为了个人或本单位的利益,诋毁别人,抬高自己,不愿搞科研协作等。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2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2
科研申请中:项目申请、成果申报、职位申请等活动中做 虚假陈述,如学历、论文或书刊发表记录、虚假获奖证书 、文献引用证明,等。
精品文档
篡改(cuàngǎi)(Falsification)
➢ 任意取舍原始数据或试验,以使结果符合自己 的研究结论、支持自己的论点。
• 篡改数据:主要指以一些实验结果为基础,推测实验结果, 对另一些与推测结果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记录和图片进行修改
履历造假问题,被取消入选资格。
精品文档
挪用 经费 (nuóyòng)
2011年,53岁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任、院士候选人段振豪被曝挪用科研经费。
中科院审计部门(bùmén)核实认为,段振豪虚报冒领差旅费, 涉嫌贪污,将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013年初北京市一中级 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n 有意做出虚假陈述;
n 损害他人著作权;
n 违反职业道德; n 利用他人重要学术、假设、学说或设计计划;
n 发表及出版中的不端行为;
n 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研究活动;
n 在科研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
精品文档
六、科研规范(guīfàn)综合治理
违犯为何成为(chéngwéi)“问题”:社会原因、制度原因(如 评价制度等)、个人原因。但,任何社会、制度原因都不 能成为免责理由。
2011年,39岁的 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 被曝在博士论文中大量引用 他人文章,未注明出处。拜罗伊特大学取消(qǔxiāo)古滕贝格的博士学 位。古滕贝格被迫宣布辞职。
2012年,匈牙利 总统施密特·帕尔 1992年的博士论文大部分是“ 逐字逐句”抄袭而来,学位被取消。施密特·帕尔被迫辞职。
2013年,德国 教育部长安妮特·沙范 因在1980年的博士论文中“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第二次作业1.研究计划制定中的规范是什么为了制定好的研究计划,科研人员在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调研、选题、设计研究方案,那么科研人员在这些活动中应当遵循哪些科研规范呢?一个好的研究,首先需要做好文献调研。

做好充分的文献调研,不仅能够保证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同时能够避免重复的工作对研究资源的浪费以及雷同的研究结果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文献调研阶段需要遵循的规范:①文献应可以准确地回溯到原始出处,以符合引用的规范。

②对文献做分类研究并做出综述,当自己的论文被提出质疑时,这些研究可以有助于解疑释惑。

③引用、翻译和归纳文献观点,包括引用电子资源时,也必须注意规范使用。

其次,在选题阶段,通常要遵循四个方面的规范:①首先要有科学依据,即使由于受到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这些依据并不一定全面和彻底。

②科学研究应有创新性,包括学术的创新和现实的创新。

③科研人员应当对科研活动中涉及伦理的问题自行进行评估,不符合伦理规范原则的就放弃研究。

对自己不能确定的,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不能擅自开展研究。

④选题必须是能够开展的,必须基于现有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

第三,在研究方案的设计阶段,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行为规范:①对活体试验中的试验对象给予充分保护和尊重。

②选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③设计可行的研究步骤。

④研究条件的排应当实事求是。

2.课题申请中应遵守哪些规范在课题申请中,首先应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目前,立项资助机构、研究机构和期刊媒体曝光了很多有关申请材料失真的不端行为,如伪造或篡改申请人的简历,编造并不存在的申请人,或者伪造实际没有参加申请的人的签名;夸大发表著作、论文的数量,或者伪造论文被收录情况;伪造奖励证书或者其他证明或说明材料。

这更要求我们在课题申请中坚持真实性规范:(1)申请人在项目申请之前要全面地了解所要申请课题的相关政策,认真阅读基金申请指南和申请通告,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条件,以及自己目前的各项研究状况是否适合申请这一课题。

(2)申请人应注意自己和合作者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应超负荷申请。

有的科技工作者同时参与了多个课题,应保证每年所有课题的时间加总之和不能超过12 个月。

(3)申请人不应将相同或相似研究内容进行多项资助申请。

(4)申请人必须独立自行填写申请书,而不是抄袭申请同类课题的其他申请书。

(5)申请人不得故意夸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关个人以及研究积累等方面的虚假的信息。

(6)申请人在申请、评议和公示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评审人、项目管理人等,不得以任何方式拉拢、贿赂、威胁评审人、项目管理人等。

其次,要在申请材料中要注意引文规范:(1)论文要写明作者、题目、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2)专著要写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

(3)研究项目要写明名称、编号、任务来源、起止年月、负责或参加的情况以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3.研究资源使用中的规范有哪些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时间、资金和设备。

对于这三者的使用都应当遵循相关规范。

在研究中必须遵守时间分配的相关规范:第一,应充分保证直接开展研究工作的时间。

第二,合理恰当地安排各种学术活动的时间。

第三,适度控制兼职工作的时间。

第四,尊重和遵守任职机构的相关规定。

第五,避免同时负责多项重大资助项目。

第六,保证培养学术后备力量的时间。

课题经费对于研究至关重要。

在课题经费的使用上,应当注意:第一,与政策相符,即符合国家财务管理政策和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制度;第二,目标相关性,经费使用应以课题的任务目标为依据,支出应与课题任务紧密相关,经费的总量、强度与结构等应符合研究任务的规律和特点;第三,经济合理性,即课题经费应与同类科研活动的支出水平相匹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研人员还应在计划范围内使用研究经费,不得擅自挪用、滥用科研经费,不得用科研经费谋取不正当利益。

对于实验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应当避免:第一,不能把任职机构的设备资料用于外部咨询、研究等活动,或用于与学术目的无关的其他目的和活动;第二,用公共资金购买的设备与供给品,不应被用于私人目的的研究;第三,不能将设备、经费私自用于被明确禁止的研究。

4.研究数据收集、记录和保存中的规范有哪些研究中的数据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因此应当从源头上抓好数据的规范行为。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首先应保证获得数据的条件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其次要确保收集和保存实验数据的完整性;第三,不能为某种目的或获取利益对原始数据进行人为加工和篡改;第四,收集特殊数据应当事先获得授权许可。

数据记录应当与数据的获得同步。

数据记录必须精准,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则记录数据。

在数据保存方面,第一,应以严谨的方式保存数据。

如果是书面记录,就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是计算机文件,就应备份,并注意将备份的数据保存在安全处,备份数据应与原始数据分开保存,并且定期为所保存的数据重新备份。

第二,原始数据应由产生这些数据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共同保存。

第三,要慎重保存涉及机密或危险的数据。

第四,应做好数据保存相关事项的预先协议。

第五,遵守数据保存期限但不应有意隐蔽数据。

5.研究数据使用中的规范是什么在未通过发表物或公开宣布研究成果而确立优先权之前,科研人员可以独自使用已经得到确证或有效的数据。

一旦科研人员将实验结果公开发表,其他人就可以自由地获取实验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包括最终结果,以便于检验和使用。

在数据使用和处理成图像过程中,首先,应当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并且保证图像是对数据的真实体现;其次,论著中的数据图像必须是原始记录的完整体现;第三,他人制作完成的数据图像应当在论著中予以说明;第四,应当熟知和合理运用现有相关处理数据的计量方法;五,应当预先了解拟投稿的相关出版社或期刊的数据和图像处理规范或相关指南;第六,应当了解哪些行为是会受到处罚,以及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理。

6.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中应遵守哪些规范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人员拥有相似的研究背景,相同的研究兴趣,进行着越来越多的交流活动。

怎样在各种交流活动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又不损害他人的科研利益,我们需要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

首先是相互尊重。

科研人员之间应当彼此信任、坦诚交流与精诚合作,并且相信其他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品格。

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科研人员应当尊重他人的学术观点,即使是那些不同的观点;应当尊重他人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并以恰当的方式给予承认;应当尊重他人对自己提出的思想或观点的证实,而不应将其占为已有;应当对他人对自己的启发表示承认和感谢;应当尊重率先报道最新发现的科研人员及其优先权;应当尊重他人的研究及贡献,积极提携后学,而不应掺杂职位、资历等因素;应当宽容对待他人的失误或错误,并在能力范围之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其次是遵守公开原则。

科研人员在合作研究中,向合作者全面、公开和及时地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为使其他科研人员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应当完整详细地表述研究过程和结论,不能故意隐瞒相关数据和信息;应当开诚布公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坦诚接受他人的批评和质疑;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或事先协议,适时地与其他科研人员分享自己的研究,发表科研成果应当公开与之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便他人能够验证其成果,并接受他人对自己研究成果的验证。

同时还应当做到尊重他人的公开,使学术交流与合作在适度的范围内进行。

7.引文规范应注意哪些问题科学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活动,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但是借鉴的形式需要规范。

我国国家标准局2005 年发布并实施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国内出版的论著文献可以参考这一标准。

在进行投稿时,出版社和期刊通常也会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出自己的著录规则。

通常已经发表的论著或文章可以不经过该文作者的授权就可以自行引用了,但是,对于那些未正式发表的资料,应充分尊重所有者的意愿,未经所有者的许可,不应随意引用。

要特别尊重对别人未发表的文章初稿、原创思想和粗略想法的引用。

8.研究成果署名规范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尽管各学科领域和期刊关于成果署名的要求存在差异,但基本遵从以下规范:(1)对文章有实质性的贡献,应当列为作者的人,其署名权不能以任何理由被剥夺,也即不得将其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除应本人要求或保密外。

(2)对文章有实质性的贡献,应当列为作者的人,如果他们在著作或论文撰写、投稿或评审期间丧失行为能力或者去世,他们仍然应当被署名为作者,也即其署名权应当受到保护,其他相关人员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之。

(3)署名不能受到职位、职称、学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不能以拥有科技资源和条件(如研究经费、奇缺实验试剂、精良实验设备或难以公开检索到的资料等)为手段,迫使那些因缺乏研究条件而与其合作的科研人员“自愿”或者被迫出让署名权。

(4)那些仅仅争取到研究资助,收集了数据,提供了实验条件,提供了资料或写作上的协助,或者对研究小组进行了一般性的管理和监督等的人,是不符合作者身份的,不能享有著作权或署名权。

(5)不符合作者署名要求但却对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的那些个人或者组织,应当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确认,且事先获得他们的书面同意。

一般可以放在著作与论文的致谢中,并对他们的工作加以说明。

此外,一项研究的负责人,或者论著/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应当特别注意并避免下面情况的发生:(1)虚构作者。

这种作者与论著中的研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一般是有名望的科学家或者某个领域内的权威。

因为他(她)们能够提高著作出版或论文在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机会,或者提高论著潜在的学术地位,从而增加被检索、阅读的机会,提高引证率,而被列入作者名单。

(2)荣誉作者。

这种作者可能为该研究提供了资金资助,可能是该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可能为研究提供了试验材料,也可能仅仅为其他作者提供帮助但并未真正参与该研究,他(她)们并没有对研究做出符合作者身份要求的贡献。

(3)互惠作者。

这种作者的出现常常是源于这样一种情况,即同行、同事、同学为增加论文篇数以达到绩效考核标准,或获得职称晋升,或获得到其他回报,而彼此之间建立互惠协议,相互“搭车”,在对方的论著/文中相互署名。

这种作者对论著/文中的研究工作没有实际的贡献。

(4)权势作者。

这种作者可能是进行论著中的研究的所在机构的领导或项目主管,或者是主要作者的导师,他们对其他作者或其研究有领导责任,但是与论著中的研究没有直接的关系,其他作者出于主动——也许是出于讨好,也许是不了解规范,或者因为被迫而署上他(她)们的名字。

9.投稿过程中的规范有哪些一般讲,作者在投稿之前,就应当了解所投出版社或期刊的有关投稿和发表方面的规定,判断自己的研究是否达到相关规定,以及准备投递的论著/文是否适合该期刊。

其次,基于同一项研究的、具有密切继承关系的研究成果可以分投不同期刊,但一般需要向期刊做出明确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