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乐的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春之歌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春之歌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春之歌_诗歌鉴赏春之歌[墨西哥]内察瓦科约特尔在华丽的?殿里你开始引咬高歌。

鲜花是你抛撒的音符,和风是你的音韵。

你的歌声妩媚动人。

歌声阵阵,摇响那沉睡的钤铛。

我们用欢乐的鼓乐为你伴奏。

鲜花香,歌声欢快。

美丽的雉鸡在花丛里歌唱,清澈的水流在江河中歌唱。

还有那红色的小鸟在天空作和。

美丽的小红鸟呀,她的歌声多么欢畅。

你是天生的歌手,你的心是一本色彩斑斓的图书。

你自己击鼓,自己歌唱,在季节的?殿里把人们拥抱。

你让人间在鲜花中沐浴:醉人的花呵,迷人的花。

你是歌手,在季节的?殿里拥抱人们。

(赵英译)【赏析】内察瓦科约特尔的出身高贵,其父是特斯科科的最高首领,其母是特诺齐蒂特兰公主。

他除了从父亲那里继承王位之外,还担任过特诺齐蒂特兰的元老。

显赫的身世为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他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创作服务。

他不仅是贤明的君主,而且酷爱艺术,在当时被称为“诗圣”。

其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春之歌》在墨西哥可谓家喻户晓。

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这温暖的生机让人欣喜,让人要情不自禁放声歌唱。

在莺莺絮语、姹紫嫣红中,想象着自己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暖风从身边掠过,在春的气息里感受春天的那种令人感动的柔情。

当诵读起这首内察瓦科约特尔的《春之歌》,伤感语录,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这位伟大的歌手在大自然季节的?殿里唱出的天籁之音,仿佛听到了一曲歌唱春天、赞美春天的动人赞歌。

诗的开篇以开阔的视野引出主人公——春天,并将她安置在大自然这个华丽的?殿里,让人的心胸顿时张开。

同时,诗人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春天,更让我们感觉春天的亲切和温暖。

是的,春天是一片绿,一片红,一首歌,一首诗,一番温情,一番缠绵。

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勃勃的生机:这是一曲以鲜花做音符,和风为音韵而奏出的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春天已经来临的摇曳妩媚的春之歌。

春天的歌声打破了冬天的死寂,为世界带来色彩,带来音符,带来新的生命力。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六):音乐诗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六):音乐诗

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六):音乐诗【知识储备】一、正面描写——音乐本身的描写。

1、摹拟音响法,即运用拟声词来描绘声音的写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2、以声写声法,即用彼事物的声音来比附此事物声音的写法。

例如:唯羡风流田太守,小金铃子耳边鸣。

(张祜《王家五弦》)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3、以形写声法,即通感。

音乐诗中音乐的旋律读者不能亲身感受,所以写作者总是化听觉为视觉,即使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二、侧面描写——乐器的不凡,聆听者的感受。

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正面描写)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侧面描写)三、主题:音乐诗多为赞扬演奏者技艺高超,但有时会根据具体场景,抒发特定经历特定情感。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l),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 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 , 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侧面。

(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

听筝柳中庸诗歌鉴赏

听筝柳中庸诗歌鉴赏

听筝柳中庸诗歌鉴赏
原文: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译文:
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使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

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

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又好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

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写作背景:
柳中庸生活在唐朝时期,他的《听筝》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

在唐朝,音乐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古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
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深受人们喜爱。

柳中庸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鉴赏:
《听筝》是一首优美的音乐诗,柳中庸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视觉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诗中的“抽弦促柱”形象地描绘了演奏者的高超技巧,“秦人悲怨声”则揭示了音乐的深刻内涵。

诗中的意象如“春风”、“柳态”、“啼鸟”、“花情”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通过“独夜愁灯影”和“空楼思月明”的描绘,诗人进一步深化了音乐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离别之恨和相思之情。

整首诗以音乐为线索,将情感、意象和意境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敏锐的音乐感受力。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音乐旋律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音乐旋律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音乐旋律专题)
本文为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精选练,主题为音乐旋律。

以下为部分题目及其解析:
1. 题目:
悲凉梧叶送秋波,女子何人唤客。

来时七八道峰,去处双双石阁。

凭觞望月意如何,别后忘却相思。

选项:
A.《浣溪沙》
B.《长恨歌》
C.《离思五首·其四》
D.《虞美人·离亭怨慢》
解析:
题目描写了女子与客人离别时的情景,旋律悲凉,透露出无限怨思。

选项中,只有《离思五首》能够准确表达出这种情感,故答案可知为C。

2. 题目:
异客初投翠岩寺,念兹忘忧总是非。

山僧迎接无纸笔,道出如
来真实辞。

斜阳寂静金莲啜,小楼吹彻玉蕊吹。

相逢不问相国事,
且喜携手赏瑶池。

选项:
A.《江城子·密州出猎》
B.《氓》
C.《阮郎归·冬夜》
D.《赤壁·大江东去》
解析:
诗中描绘了异客初访僧寺,与山僧交流后心情豁然开朗的意境。

听众在听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种心境的平静和舒适。

这首诗
选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旋律悠扬悲凉,也能引
发听众对于别离之苦的共鸣。

与此相似的,还有选项中的《赤
壁·大江东去》等曲目,但是旋律与诗歌精神不完全吻合,故正确
答案为D。

本文选取的题目涉及广泛,但是均有音乐旋律的背景,从而使得诗歌的韵律和感情得以更好地体现。

它们是高中生备考时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音乐鉴赏的好素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王昌龄《琴》赏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王昌龄《琴》赏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王昌龄《琴》赏析琴王昌龄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马老师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所咏之物为古琴。

首联上句“孤桐秘虚鸣”,是说制作这张古琴所用的材料是“孤桐”。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对古琴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其中说到伏羲氏选用凤凰栖息过的梧桐作为制作古琴的材料:“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

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

伏羲以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

”这张用独自生长的梧桐木制作的古琴发出空虚的嗡鸣声,像在宣讲着秘密一般。

下句“朴素传幽真”紧承上句“秘”字。

古琴朴素的形制和质地,却传达着幽深的真理。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对制作古琴依据的原理和暗含的深意也有进一步说明:“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

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

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

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制成乐器。

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

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

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

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

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

”可见在一张朴素的古琴上,融汇着阴阳五行的理念,寄托着古人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思想,其用意极其深刻高远。

诗人用“幽真”二字凝练地概括了古人赋予古琴的精深内涵。

颔联“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弦指外”指的是古琴演奏的音乐,诗人听了之后,仿佛见到了最初的古人。

意思是古琴曲同时也寄托着古人的思想,反应着古人的精神。

通过古琴曲,诗人把握到了制琴人和作曲人的人格境界,仿佛看到了古人一样。

【诗歌鉴赏】黄昏的和声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黄昏的和声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黄昏的和声_诗歌鉴赏黄昏的和声[法国]波德莱尔黄昏来临,每朵花在茎上战栗,每朵花都在熏蒸,像香炉一般;各种声音、香气在晚风中烘烤,忧郁的华尔兹旋转得昏眩无力!每朵花都在熏蒸,像是香炉通常,小提琴像受伤的心一样战栗;忧伤的华尔兹转动得昏眩无力!天色悲惨而华丽,像一个祭坛。

小提琴像是伤势的心一样战栗,温柔的心恨这空虚——无边黑暗!天色凄惨而华丽,像是一个祭坛,太阳淹死在自己凝结的血里。

柔情的心怨这空虚——无边黑暗!从光明的往昔收集每个足迹!太阳溺死在自己凝固的血里……对你的怀念啊,像圣物照我心间。

(行书译作)【赏析】《黄昏的和声》一诗,可说是波德莱尔切合学说的艺术课堂教学,也就是用文字唱出的一支乐曲。

诗与音乐尊重方面,波德莱尔就是象征派诗人魏尔伦、马拉美和瓦雷里的先驱。

这首奇异的诗采用了“板顿体”的形式,这本来是一种马来语诗体,流行于现在分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地区。

这种诗体被介绍到法国后,由于勒孔特德李勒、邦维尔、波德莱尔叁人创造性的运用获得成功,成为法国一种受欢迎的诗体。

其格式是每节四行,而其中第2、4两行照样出现于下一节的第1,3行。

如此环环相扣,形成连锁,直至结束。

此外,每节诗的前两行与后两行可以包含两个不同的主导动机,以各自的旋律分别地然而又协同地平行发展,构成一种和声协调的二重奏。

波德莱尔以他高超的诗艺,把这种音乐结构和诗的奇特意象弄在一起,造成了谜样的境界。

和浪漫主义柔情安静的小夜曲相同,波德莱尔的黄昏并使每朵花战栗,并使小提琴战栗,也并使伤势的心战栗。

黄昏的氛围既迷人又忧伤,天色渐渐较暗,氛围也渐渐黏稠,花香的熏蒸和眩晕的音乐已与这氛围融为一体。

战栗的小提琴曲其实是从受伤的心弦上奏出的,这支哀曲的背景是如血的晚霞,它把天色染成了悲惨而华丽的祭坛,而太阳则仿佛化成了殉难的耶稣。

最后一行中的“圣物”,塬文是天主教术语“圣体匣”,这是教堂中盛圣餐面包供教徒瞻仰的圣物,而圣餐面包象征的是耶稣牺牲的身体。

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优秀4篇)

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优秀4篇)

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优秀4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该页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优秀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检查背诵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二、学习内容(一)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

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

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

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

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

他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

被人称为“诗鬼”。

又《昌谷集》。

(二)阅读《李凭箜篌引》详析诗歌内容:(1)“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

(2)二、三两句写乐声的效果:前四句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3)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玉碎”写出了乐声的特点“凤凰叫”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芙蓉泣露”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香兰笑”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4)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承上启下的句子是分析“老鱼跳波瘦蛟舞”这句话的写作的妙处具体分析音响效果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黄河颂音乐鉴赏

黄河颂音乐鉴赏

黄河颂音乐鉴赏
《黄河颂》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长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黄河颂音乐鉴赏,一种把古典音乐诗词结合在一起的音乐表现形式,强调乐曲的诗意傲骨,以及音乐结构的有机统一,着重表现形式的细节,使诗歌更加活力和激情。

《黄河颂》这首优美动听的作品,以追忆东晋文学家温庭筠的《黄河颂》为素材,巧妙地融合了古老的诗词元素和传统的音乐技巧。

该作品从旋律上展现了《黄河颂》诗歌的凝重感和不灭的精神,从经久不衰的力量中体现出对爱国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尊重。

黄河颂音乐鉴赏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完美的触动,乐曲的旋律贯穿始终,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它的凝练而且平和的弦音,笔触的锐利和清新,以及音乐的慢慢升起,一改古典诗歌四时新颖的枯燥,把气势恢宏的传统文化搬上了大屏幕,给人以极大的惊喜。

总而言之,黄河颂音乐鉴赏是一件把艺术融合在一起的精神活动,令人感受到丰富深刻的艺术价值,令听众和古典诗词紧密联系到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灵感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音乐的诗歌鉴赏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二中袁永明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于一瞬,转瞬即逝。

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触摸,但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对音乐进行描写,今天我们在回顾学过的古典诗词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是怎样借助音乐来表情达意的。

首先,我们看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语段: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请同学们思考:《琵琶行》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诗人是运用比喻,以声喻声来写音乐的。

诗中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从而达到声中有形,声中有情的艺术效果,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运用比喻来描写音乐,不仅能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还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这种运用比喻直接描写音乐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写实主义写法。

其次,我们来回顾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又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这首诗描写音乐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描绘。

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在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这种借助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来描写音乐的写法,我们称之为浪漫主义写法。

第三、诗词中对涉及到的音乐,只是点到为止。

同学们!你接触过的有关音乐的诗,除了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对无形的音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描写来表达情感外,又是怎样借音乐表达情感的呢?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中并不对音乐进行描写,只点出听到的乐曲名,诗人只是借听到的曲子来抒发情感。

归纳总结: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方法和特点
1、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从正面和侧面以声喻声对音乐本身的进行描写,达到“常物设喻,朴实自然,可见可闻”, (白居易的《琵琶行》)。

2、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侧重于对音乐效果的描写,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当然,一首诗中,既可以有对音乐本身的描写,也可以有对音乐效果的描写(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3、诗中并不对音乐进行描写,只点出听到的乐曲名,诗人只是借听到的曲子来抒发情感。

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山。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①绿绮:古琴名.据说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叫绿绮。

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语出(dj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请你结合诗句谈谈诗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诗人运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对演奏者的动作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对音乐效果运用比喻,以声喻声来描绘。

(2)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是用大自然的宏伟的音响来比喻琴声的音乐效果。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不知不觉碧山已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