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案-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7.课后拓展,提升素养:布置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生活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成分的了解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特别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空气成分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如何准确地收集气体、测量气体体积,并理解实验结果的含义。
3.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空气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等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语:“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一下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空气成分知识的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章节过程中,学生将:
1.通过观察、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讲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这些气体在自然界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2.1空气的成分课时2教案

2.1空气的成分第_____教案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课题第二单元认识空气、保护空气2.1空气的成分(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2.认识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二)过程和方法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教师着重讲解、分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打基础。
3.通过观看多媒体等辅助学习资料,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树立尊重客观事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3.通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重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难点区分物质的种类课型新授课教法复习—讲解—练习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其中的氧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叫做纯净物。
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并举例说明。
板书:三、怎样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填写表格四、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特点组成性质表示方法举例【得出结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氮气、二氧化碳、氧气都是纯净物;我们平时喝的桔子水就是混合物。
【引导设问】既然空气是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组成空气的这些物质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反应呢?这说明了什么?个性化设计思考,回答:它们彼此之间不反应;说明了组成混合物的多种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这样才能称作是混合物。
在我们身边发生过那些污染空气的情况呢?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呢?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又能做什么?四、保护空气(一)空气是怎样污染的课本P36—P37,找出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时教案新版粤教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九年级化学上册第 2 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第 2 课时讲课方案新版粤教版空气的成分讲课方案课标要求能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教材及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知识中有空气的一些知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意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经过学习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 .能初步辩别纯净物、混杂物。
过程与方法: 1 .联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看法。
2 .经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剖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
为自主式、研究式学习打基础。
感神情度与价值观 1 .经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此刻做起,从身旁的小事做起。
要点要点: 1 .空气的作用。
2 .纯净物与混杂物的看法难点难点: 1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法,自主研究法教具准备讲课过程大纲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企图引入新课 1 、经过练习的增强,学会划分 1 、经过对看法的剖析,出示详尽的物质让学生来区分 2 、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A 、干净的空气 B 、冰水混杂物 C、食盐水 D、矿泉水 1 、娴熟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讲课过程 2 、进行知识小结 2 、经过回忆和练习,帮助学生进行小结2、知道空气的构成娴熟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小结 3 、经过所学内容,简单小结本节内容板书设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计混杂物和纯净物混杂物物质。
2.1空气的成分第(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1.知识掌握:
a.学生掌握了空气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并能正确描述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b.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如氧气在呼吸作用中的应用、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等。
c.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了空气成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义。
3.素质层面:
a.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这有利于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b.学生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有利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c.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良好,自律性强,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维护和学习氛围的营造。
4.影响因素:
a.学生层次差异: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对课堂教学带来挑战。教师需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空气成分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空气中主要有哪些气体成分?”和“这些成分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空气成分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即掌握空气成分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空气成分的积极性。
④二氧化碳:参与植物光合作用,调节地球温度
3.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①氮气:78%
②氧气:21%
③稀有气体:0.94%
④二氧化碳:0.03%
⑤水蒸气和杂质:0.03%
4.空气成分与生活
①空气污染:PM2.5、SO2、NO2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1空气的成分(2)

2.1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我们的呼吸作用。
2.知道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大气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是保护人类生存、保障社会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的呼吸作用。
【教学难点】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导入]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解一、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总结]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每天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运用实验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同学们想想,如果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含量增多或者减少,或者出现其他成分,后果会怎样呢?二、空气污染危害大[导入] 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此起彼伏。
据统计,单是伦敦的十几起烟雾事件,就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讲解]空气污染原因1.污染源: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
2.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来源①二氧化硫:含硫燃料的燃烧。
②氮氧化物:汽车、飞机等尾气。
③一氧化碳:汽车尾气、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
④氟氯烃:空调机。
⑤可吸入颗粒物:汽车尾气、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三、保护大气环境[设问] 近年来,天气预报中增加了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空气优、良、轻度污染是怎么区分的呢?污染物又是什么呢?[讲解]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2.1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01】

(1)首先,用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2)把一根导管伸进瓶口,通过导管向瓶 中通气,利用气体的压强把水排出瓶 外,即:排水法.
学习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
选两位主动的同学用新学习 的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 体
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
的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中 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观察并记录
空气
呼出的 气体
氧气 的含 量
二氧化 碳的含
量
水蒸气的 含量
多少
少
少多
多
步骤3. 实验与事实
一、[实验预习] 1、 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可用什么来鉴别? 2、 怎样收集一瓶空气?
资料: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沉淀
越多,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二氧化碳能灭火;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 氧气的含量越高。
稀有气体
氦(He)、氖(Ne)、氩 (Ar)Leabharlann 氪(Kr)、氙(Xe)霓虹灯
2·稀有气体性质和用途
氦(He)、氖(Ne)、氩 (Ar)、氪(Kr)、氙(Xe)
性质: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用
制作霓虹灯等多种电光源
途
用作保护气
氦气用来充填升空气球
氦气作冷冻剂
用于激光技术
步骤1. 提出问题
步骤2. 猜想与假设
B
。
A、a b c d e C、a b d
B、a b d e D、a c d
作业布置
• 练习册 P15-16 • 课后复习
空气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三、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1、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1)供给呼吸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案)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空气的成分(2)单元空气、物质的组成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2.通过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
3.了解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情况,以及保护措施,形成环保意识。
重点纯净物和混合物;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空气污染物难点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空气的组成。
空气由多种气体组合而成的混合气体,每一种成分都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性质。
像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我们就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单独存在时我们就称它们是纯净物。
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自然过渡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注意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2.纯净物、混合物各有什么特点?总结: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含量并不固定,每一种成分都保持自己独特的化学性质。
如空气、泥土、糖水等。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着自己固定的组成与性质。
如氧气、水等。
列表比较混合物与纯净物。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总结能够区分辨别纯净物、混合物实验实验:我们的呼吸作用提出问题: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与呼出体外的气体成分含量有差别吗?已有知识、经验:人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越多,澄清石灰水越浑浊猜想与假设:1.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2.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3.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实验与事实:取四个集气瓶空气,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都用玻璃片盖好。
(1)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深入盛有空气、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注意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2)分别向盛有空气、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
2.1空气的成分-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1 空气的成分-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
2.掌握基本气体常识。
3.学会简单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二、教学重点1.空气成分的组成。
2.气体的制备方法。
3.气体的收集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空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大气层的气体组成,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
在自然空气中,氧气占20.95%,氮气占78.09%,还有一些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微小的尘埃等成分。
2. 气体的制备方法气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这里简单介绍两种制备氧气和氢气的方法。
制备氧气将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然后用助燃棒点燃锅,漏斗口水接点,直到氧气充满实验室,即可制备氧气。
制备氢气将锌砖切成小块,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的盐酸,用助燃棒点燃后可以得到氢气。
在气体生成器中进行,将产生的氢气通入气包中收集氢气。
3. 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也有多种,这里简单介绍两种气体的收集方法——水位平衡法和排除法。
水位平衡法将气体收集瓶倒立放入水槽内,缓慢倾斜,使瓶口与水平面相平。
气体进入收集瓶后,由于压强的增加,水会向下移动,气体会上升,直到两侧液面相平。
根据体积的比率,计算出所收集气体的体积。
排除法将反应瓶底部镶上活塞,瓶口与气体收集瓶相连,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当反应完成时,气体会排除瓶中,进入气体收集瓶。
测量气体收集瓶体积并计算出气体体积。
四、教学方法1.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仪器,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
2.使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生动直观的展现气体制备和收集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
4.进行组间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以实际的实验操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2.知道空气污染物。
3.掌握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止污染的措施。
4.认识呼吸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阅读-联想”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联想生活中的空气污染源和防治措施。
教学资源准备
知识准备:空气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幻灯片、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检测一、作业检查
1.完成情况:优()良()差()
完成不好的原因:
通过课前检测,
二、进门测
1.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
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
生产和生活中。
(1)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燃烧也离不开它。
(3)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4)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2.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其利用了氦气的性质有()
①密度比空气小②在空气中化学性质很稳定③是一种无色气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③
3.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1%
B.19%
C.25%
D.78%
4.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答题
判断学生对上节
课知识的掌握情
况,学生也能经
一部巩固上节课
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