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工艺处理

合集下载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生化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主体,
通过生物群落中的酶促反应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的处理方法。

其中,好氧法适合处理低浓度、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而厌氧法则适合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常常用于处理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2.物化处理方法:物化处理方法是一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
废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物化处理方法是沉淀法、氧化法和吸附法。

沉淀法适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和磷酸盐等物质;氧化法则可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吸附法主要应用于去除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采用膜分离方法对废水
进行处理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工艺流程简便等特点,常用于处理含有色谷胺、铬、铁、硫酸盐等污染物的废水。

4.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根据生物化学
原理结合界面化学效应对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技术。

5.物理处理法:包括过滤、沉淀、浮选等工艺,主要适用
于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无机物。

6.化学处理法:包括中和、化学沉淀、混凝等工艺,主要
适用于去除无机污染物。

具体采用哪种工艺需要依据不同的工业废水类型和特定的处理目标来确定。

11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工艺

11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工艺

11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工艺在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行业,通常材料需要完成毛坯下料、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钻孔攻丝、热处理、磨削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后,还需要进行各种表面处理。

它利用现代物理化学、金属学和热处理学等学科的边缘性新技术来改变零部件表面的状况和性质,使之与内部材料作优化组合,以达到预定性能要求。

目前,表面处理技术可分为:表面强化处理、表面洁化处理、表面装饰处理、表面防蚀处理以及表面修复处理。

其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热喷涂、喷丸、表面滚压和胀光、离子镀、激光表面强化、抛光、普通电镀、特种电镀、钢铁发蓝、钢铁磷化、铝阳极氧化及着色处理、喷漆与喷塑等。

01 热喷涂特点:* 工艺灵活,适用范围广。

热喷涂施工对象可大可小,小的可到直径10mm内孔(线爆喷涂),大的可到桥梁、铁塔(火焰线材喷涂或电弧喷涂),可在室内喷涂,也可在户外现场作业;可整体喷涂,也可局部喷涂。

* 基体及喷涂材料广泛,可通过喷涂不同材料,使工件表面获得所需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能。

* 工件应力变形小,基体可保持较低的温度,工件产生的应力变形很小。

* 生产效率高,每小时喷涂材料重量从几千克到几十千克,且沉积效率高。

应用:* 防腐蚀:主要用于大型水闸钢闸门、造纸机烘缸、煤矿井下钢结构、高压输电铁塔、电视台天线、大型钢桥梁、化工厂大罐和管道的防腐喷涂。

* 防磨损:通过喷涂修复已磨损的零部件,或在零部件易磨损部位预先喷涂上耐磨材料,如风机主轴、高炉风口、汽车曲轴、机床主轴、机床导轨、柴油机缸套、油田钻杆、农用机械刀片等。

* 特殊功能层:通过喷涂获得表层某些特殊性能,如耐高温、隔热、导电、绝缘、防辐射等,在航空航天和原子能等部门应用较多。

02 喷丸特点:* 利用高速喷射出的砂丸,对工件表面进行撞击,以提高零部件的部分力学性能和改变表面状态的工艺方法。

* 喷丸通常是直径为0.5-2mm的沙粒或铁丸。

沙粒的材料多为氧化铝或二氧化硅。

表面处理的效果与丸粒的大小、喷射速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大汇总

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大汇总

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大汇总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有很多种,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以及它们的文字描述:1.喷砂处理:喷砂处理是一种通过喷枪将砂粒喷向工件表面,以去除氧化膜、锈蚀和杂质等表面层的过程。

喷砂处理可以增加工件表面的粗糙度,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文字描述:喷砂处理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将砂粒喷向工件表面,以去除氧化膜、锈蚀和杂质等表面层。

喷砂处理可以增加工件表面的粗糙度,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2.磷化处理:磷化处理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的过程。

磷化膜可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并有助于涂层的附着。

文字描述:磷化处理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

磷化膜可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并有助于涂层的附着。

3.镀锌处理:镀锌处理是一种在工件表面电镀一层锌的过程。

锌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件腐蚀。

文字描述:镀锌处理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工件表面电镀一层锌,以防止工件腐蚀。

镀锌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

4.喷漆处理:喷漆处理是一种将涂料喷涂在工件表面的过程。

喷漆处理可以增加工件的美观度、保护工件不受腐蚀和磨损等。

文字描述:喷漆处理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将涂料喷涂在工件表面,以增加工件的美观度、保护工件不受腐蚀和磨损等。

喷漆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

5.氧化处理:氧化处理是一种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的过程。

氧化膜可以改变金属的颜色,增加表面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文字描述:氧化处理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

氧化膜可以改变金属的颜色,增加表面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6.镀铬处理:镀铬处理是一种在工件表面电镀一层铬的过程。

铬是一种坚硬的金属元素,可以增加工件的硬度、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文字描述:镀铬处理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工件表面电镀一层铬,以增加工件的硬度、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

常见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

常见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一、A/O工艺1.基本原理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溶解氧(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 (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 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1)效率高。

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

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

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

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保护环境。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有许多种方法可以被应用。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物理处理工艺1.1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然后进行分离。

1.2 过滤法:利用过滤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拦截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3 离心法:利用离心机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通过离心力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二、化学处理工艺2.1 氧化法:通过加入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2.2 中和法:利用中和剂将污水中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中和,使水质中的pH值达到合适的范围。

2.3 氧化还原法: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使有机物被氧化降解,同时还原金属离子。

三、生物处理工艺3.1 厌氧处理: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

3.2 好氧处理:通过通氧气,利用好氧细菌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3.3 生物滤池: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膜分离工艺4.1 超滤:通过超滤膜将污水中的大份子有机物和微生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2 反渗透:通过反渗透膜将污水中的离子、微生物等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4.3 微滤:通过微滤膜将污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等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五、电化学处理工艺5.1 电解法:利用电解设备将污水中的离子物质分解成气体和沉淀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5.2 电渗析法:通过电场作用,将污水中的离子物质迁移至不同极板上,实现分离和净化。

5.3 电化学氧化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结:污水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合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希翼本文介绍的10种污水处理工艺能为读者提供参考,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种污水处理工艺

四种污水处理工艺

四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处理原理和方法,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处理等四种主要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和应用。

一、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沉淀物和悬浮有机物等进行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包括格栅除污、沉砂池、气浮池和过滤等。

1. 格栅除污格栅除污是通过设置格栅,利用格栅的间隙大小来过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

污水经过格栅后,较大的固体杂质被截留在格栅上方,从而实现固体物质的去除。

2. 沉砂池沉砂池是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污水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通过沉降分离出来。

污水经过沉砂池后,沉淀物会沉积在池底,而清水则从池的上部流出,达到去除固体杂质的目的。

3. 气浮池气浮池是利用气体的浮力原理,通过将气体注入污水中,使悬浮物和悬浮有机物浮起,并形成浮渣,从而实现固体物质的去除。

气浮池常用于处理含有较多悬浮物的污水。

4. 过滤过滤是通过设置过滤介质,利用过滤介质的孔径大小来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悬浮有机物。

过滤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微小颗粒物质,提高水质的透明度。

二、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污水中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中和和氧化等。

1. 混凝混凝是指在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处理。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2. 沉淀沉淀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钙等。

3. 中和中和是指在污水中加入酸碱中和剂,将污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为中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4. 氧化氧化是指通过加入氧化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产品表面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产品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从而提升产品外观和性能的工艺。

在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机械加工、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和涂装处理。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

一、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力对产品进行切削、磨削、折弯等加工过程,从而改变产品表面的形状和尺寸,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磨削等。

机械加工不仅可以去除产品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光洁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改变产品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获得所需的性能。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酸洗、酸钝化、电镀等。

酸洗可以去除产品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物,提高表面的清洁度;酸钝化可以形成一层钝化膜,增强产品的耐蚀性;电镀可以在产品表面镀上金属薄膜,增加其外观质感和耐磨性。

三、电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是指利用电化学原理对产品表面进行处理的工艺。

常见的电化学处理方法有阳极氧化、镀锌、镀铬等。

阳极氧化是将产品表面作为阳极,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镀锌是将锌覆盖在产品表面,起到防腐蚀的作用;镀铬则可以使产品表面获得亮丽的铬镀层,增加其表面光泽度和硬度。

四、涂装处理涂装处理是指将涂料涂覆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装饰层的工艺。

常见的涂装处理方法有喷涂、涂覆等。

喷涂是将液态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地喷涂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固态涂膜;涂覆是将涂料涂覆在产品表面,形成一个薄膜。

涂装处理可以起到防锈、防腐、美观等作用,同时也可以改善产品的摩擦和耐磨性能。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和涂装处理是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不同的处理工艺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和需求,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成本、生产效率和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最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以满足产品的需求和要求。

四大热处理工艺

四大热处理工艺

四大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和性质来改善其性能的技术。

在热处理工艺中,有四项主要的工艺,分别是退火、淬火、回火以及表面处理。

这四种热处理工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

1. 退火工艺
退火工艺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少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和提高硬度,改善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适用于铸造、锻造和变形加工等多种材料加工领域。

退火的最佳温度和持续时间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2. 淬火工艺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迅速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工具等。

淬火温度、冷却速度和时间会对最终的材料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3. 回火工艺
回火工艺是在淬火后,将已经变硬的材料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轻材料的脆性,并使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适用于制造各种高强度零部件,如弹簧、轴承、齿轮等。

回火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也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4. 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是将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工艺,包括氮化、硬化、镀膜等多种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硬度、抗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等,适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零部件和设备。

综上所述,四种热处理工艺在现代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材料和加工要求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工艺处理
(1) 轴,选材:45钢。

硬度要求为:220HB~250HB;轴颈和锥孔进行表面淬火,硬度要求为52HRC。

(1)确定工艺路线、热处理工艺
(2)分析组织与性能
答:(1)工艺路线: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2)组织与性能
原始组织:F+P
正火后的组织:F+S 正火的目的:消除锻造应力、细化、均匀化组织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后的组织:回火S 性能: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表面淬火+低温回火:表面组织为:回火M。

性能:硬度较高,耐磨。

心部组织为:回火S。

性能: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 板挫的要求:表面刃部有高的硬度(64HRC-67HRC),柄部硬度<35HRC。

选材:T12钢。

(1)确定工艺路线、热处理工艺参数
(2)分析组织与性能
(1)工艺路线
热轧钢板(带)下料一锻(轧)柄部-正火-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

(2) 组织与性能
原始组织:P +Fe3CⅡ(连续的网状组织)
正火后的组织:S +Fe3CⅡ(不连续的网状组织), 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球化退火后的组织: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细小均匀的球状渗碳体。

淬火:Fe3C (球状) +M+A’
低温回火:Fe3C (球状) +回火M+A’
(3) 汽车齿轮受力较大,受冲击频繁,其耐磨性、疲劳强度、心部强度以及冲击韧性等,均要求比机床齿轮高。

选材:合金渗碳钢20Cr或20CrMnTi 回答以下问题:
(1)工艺路线、热处理工艺参数
(2)分析组织与性能
(1)渗碳齿轮的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削加工
(2)目的、组织与性能
正火的目的:提高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渗碳:提高表面碳质量分数,提高硬度、提高耐磨性,渗碳后表面碳质量分数1.0%,心部0.2%。

淬火:使表面获得马氏体, 心部完全淬透为M,多数情况为T+M+少量F
低温回火:消除淬火应力,保持表面高硬度、高耐磨。

(2)目的、组织与性能
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
表面渗碳层的组织:
合金渗碳体+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
硬度60HRC~62HRC
心部组织:
完全淬透:回火马氏体
多数情况心部为:屈氏体+回火马氏体+少量铁素体
硬度:25HRC ~40HRC;心部韧性一般高于700kJ/m2
喷丸强化: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使零件表面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产生加工硬化效应,增大表层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

(4)汽车弹簧选材:60Si2Mn钢。

(1)工艺路线、热处理工艺参数
(2)分析组织与性能
(1)工艺路线:
下料—成型—淬火+中温回火—喷丸强化
(2)组织与性能
淬火:提高硬度、提高耐磨性,淬火后得到的组织为M
中温回火: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有一定的韧性;后得到的组织为回火T 喷丸强化: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使零件表面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产生加工硬化效应,增大表层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

(5)高速钢
(6)滚珠轴承钢
锻造—正火——球化退火——机械粗加工—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磨削加工——低温时效
锻造后的组织为:索氏体+少量粒二次渗碳体,硬度255 HB –340HB
正火:目的是细化组织并消除锻造缺陷
球化退火:降低钢的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获得球状珠光体,为零件的最终热处理作准备。

淬火:840℃,组织:M
冷处理:-60~-80℃,使残余A转变成M,为了稳定尺寸。

低温回火:150~160℃,组织:回火M+细小弥散的碳化物+A’。

低温时效: 120~130℃多次,进一步稳定尺寸,消除磨削中的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