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数学总复习微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仍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等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准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回顾所学知识,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与复习。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等。

通过呈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复习课)(共52 张ppt)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复习课)(共52 张ppt) 人教版

没有别的公因数。
2020/3/26
例5.根据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两座城市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在几月?相差多少℃? (2)你知道这两座城市为什么分别被人们称作“春城”和“火炉” 的说法吗? (3)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的出行有什么帮助?
2020/3/26
【答案】 (1)重庆的最高气温在7月,昆明的最高气温也在7月,相差度 数为:30.7-20.9=9.8(℃) (2)从图上可以看出昆明四季温差不大,温暖如春,所以叫“春 城”;而重庆7月最高气温高达30.7℃,所以被称为“火炉”。 (3)了解到在3月份两市的月平均气温最接近,就是在折线统计 图上两条线非常接近的甚至相交的月份,可以对我们的出行有指 导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能根据 统计结果作出的判断和预测。
2.选择。
(1)有一篮子鸡蛋,3个一起拿,4个一起拿,5个一 起拿都
正好那完,这筐鸡蛋至少有( )。
A、120个
B、130个
C、60个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 ,表面积增加了
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
A、200立方厘米 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
(3) 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的 3 ,两段绳子相比较( )。
5. 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 的意义。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 特征。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也叫作素 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 合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五、课后练习
2.(1)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
,用5个
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2)如果再从上面看到的是
,你能确
定这5个小正方体是怎么摆的吗?摆摆看。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7.
我搭的积木 从上面看是 这个形状。 上面的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 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搭的这组积木,从正面看是 ① ,从左面看是 ③ 。
可以想哪些整数除以这个数 商是整数,那这些整数就是 这个数的倍数。 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1、 2、3、4、5„„,所得的 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2的倍数有:2,4,6,„ 3的倍数有:3,6,9,12,15,„ 5的倍数有:5,10,15,20,25,„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 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在找倍数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
2.教材练习一第5题。 哪个几何体符合要求?在对的括号里打“√”。
(√ )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3.教材练习一第7题。
我搭的积木从上 面看是这个形状。 上面的数字表示在 这个位置上所用的 小正方体的个数。
3
1
1 搭的这组积木,从正面看是
2 ① ,从左面看是 ③ 。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 形状?连一连。
5.判断对错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2)48是6的倍数。( √ ) (× ) (3)在27÷4=6 … 3中,27是4的倍数。 (4)36是6的因数。(×)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微课《探索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微课《探索图形》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44页
探索形
山西省朔州市第二小学 翟晓敏
如果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①、②、③中,三面、两面、一 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



三面涂色、两面涂色、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 原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8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 正方体的顶点处。
每条棱棱长为ncm
1 ×6=6
4×6=24
9 ×6=54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 原正方体每个面中间
位置。
1×1
2×2
39×个3
每个面有 (n-2)×(n-2) 个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每条棱棱长为ncm
每个面有 (n-2)2 个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6个面有 (n-2) 2×6 个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每条棱被平均分成n份
用棱长1cm的正方体拼成 棱长10cm的正方体,给
大正方体表面涂上颜色,
三面涂色的正方体有___8_
个,两面涂色的正方体有
__9_6_个,一面涂色的正方 体有_3_8_4_个。
这个大正方体涂 色后,三面涂色 的小正方体的个
数是__8__个
1 × 12=12
2 ×12=24
3 ×12=36
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在原正方体每条棱的 中间。
每条棱有 n-2 个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每条棱棱长为ncm
每条棱长 ncm
每条棱有 n-2 个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12条棱有(n-2)×12 个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精品PPT课件

(二)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
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线段。 2.借助三角板(或量角器)作原图形线段或关键点与旋转中心所在线段的垂线。 3.在所做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找出原图关键点的对应点)。 4.顺次连接所画出的对应点。
(1)画出图①的全部对称轴。 (2)画出图②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自然数
1
除尽 整除
质数 合数
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因数 倍数
公因数 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易混概念对比
1.如果甲数是乙数的5倍,那么,乙数一定
是甲数的倍数。( ) 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倍可以适用于小数、
分数和整数,而倍数只适用于整数。 例如: 16是8的2倍,也可以说16是8的倍数。 1.6是0.8的2倍,但是不能说1.6是0.8的倍数。
③相邻两个自然数都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都是互质数。 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是互质数。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而另一个数是质数 时,若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一般情况 下这两个数也是互质数。
1.如:把1——20的数字填入下表中:
质数


非质非合
奇数 3、5、7、 9、15
1
11、13、
17、19
偶数
2
4、6、8、10、12、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4.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并且各数位上的数 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2和3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且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 倍数,这个数就是3和5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且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课件

长方体 正方体
长方体或正 方体12条棱
长的总和
棱长总和=(长+宽+高) ×4
棱长总和=棱长×12
常用单位
厘米 分米

深化知识
形体
定义
表面积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长方体 正方体
长方体或正方 体6个面的总
面积
S=(长×宽+长×高+ 宽×高) ×2
S=棱长×棱长×6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深化知识
形体
定义
的长 方体
深化知识 对应训练1
1.填空。 (1)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面( 完全相同 )。可能这几个面
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 2 )个面是( 正方形 )。 (2)长方体有( 8 )个顶点。 (3)长方体有( 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相等 )。
深化知识
(4)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 3 )组,每组有( 4 )条。 (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长 )、
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是: 0.35×2+0.28×2+0.2×2
=0.7+0.56+0.4 =1.66(m2) 答:至少要用1.66m2的硬纸板。
0.4m
深化知识
3.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 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 多少平方分米? (上面没有盖。)
3×3×5=45(dm2) 答: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dm2。
知识梳理
长 方 体 正 方 体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顶点 意义 计算
意义 单位、进率 计算
深化知识
1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系列微课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系列微课PPT课件

解: 〔45,60〕=180
15 45 60
3
4
180÷60=3(时)
15×3×4=180
6+3=9 答 :下一场是上午9时同时发车。
林東昱 許育瑋

例、花伯伯有三个小孩,老大3天回家一次,老二4天 回家一次,老三6天回家一次,这次10月1日一起回家 ,则下一次是几月几日一起回家?
解:
〔3,4,6〕=12 12+1 =13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一般都用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公倍数一般都用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为止
1、暑假期间,贝贝和明明去敬老院照顾老人

7月7日她们都去了敬老院,并约定以后贝贝每
(隔1)2天两去人一下次一,次明明在每敬隔老3院天相去一遇次是。几月几日?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 公倍数,一般都用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 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 数1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就得到这两 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 个商连乘起来,就得到这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答 : 10月13日
2 34 6 33 2 3
121
2×3×2=12
林東昱 許育瑋

例2、有一张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色纸,将它剪成 最大的正方形而不浪费纸,此正方形边长为几分米?
解:
(6,4) =2
6÷2 =3(长可剪成3个)
264 32
4÷2 =2(宽可剪成2 个) 答 : 此正方形边长是2分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下数学总复习微课
一、数的基本概念
1.数:是用来指示数量多少的符号,可以用来表示量的多少,是科学研究时重要的一种概念。

2.定义:将需要表示数量的量用一个特殊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就叫做数。

3.可以用来表示数量的有:符号、文字、汉字等。

二、数的概念
1.数的集合:用来表示数的集合是广泛的,有:整数、有理数、实数等。

2.数的性质:数有许多不同的性质,主要有:大小关系、正负性质、有序性、可加性、乘法性等。

三、数的分类
1.数字: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一种形式,可以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等符号来表示。

2.整数:是有上下限的数,可用来表示数值的大小,通常用正负号来表示它的符号性质。

3.有理数:也称为分数,用来表示一个数字由有限个小数或有穷小数点后的数字所组成的数,常用来表示比率、比例、百分比等。

4.实数:是一种抽象的数,可以表示为无理数或有理数。

它可以用于表
示距离、气温、速度等量。

四、数的运算
1.加法:加法是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值之和的运算。

2.减法:减法是用来计算两个数之差的运算。

3.乘法:乘法是用来计算两个数值之积的运算。

4.除法:除法是用来计算两个数的商的运算。

五、数的特殊形式
1.分数:分数是用来表示某一数值中的一部分的特殊数,可以用来表示比例。

2.平方:平方是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将其变平方的特殊数。

3.立方:立方是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将其变立方的特殊数。

4.根号:根号是指将一个数开方的特殊数,可以用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六、数的性质
1.大小关系:用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正负性质:正数表示大于0的数,而负数则表示小于0的数。

3.有序性:数的有序性指的是数的大小有一定的顺序,它可以用来比较数值的大小。

4.可加性:指的是数可以使用加法运算求和,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求出数值的累加和总和。

5.乘法性:指的是数可以使用乘法运算求积,这样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数值的乘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