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资源开发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国人饮食习惯的变迁,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然而,由于资源分散、利用率低、开发水平不高等原因,我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本文将就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

一、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种类与特点我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主要包括豆类、油料、鱼粉、蛋白粉等。

豆类是我国主要的饲料蛋白资源,其主要包括大豆、黄豆、绿豆等。

豆类蛋白资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动物饲料制造的重要原料之一。

油料也是我国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其主要包括花生、大豆、棉籽等。

鱼粉是一种优质的饲料蛋白资源,其主要来源于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加工副产品。

蛋白粉则是从蛋类中提取的高蛋白质产品,其营养价值很高。

这些蛋白质饲料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的特点,但由于我国资源分散、利用率低、开发水平不高等原因,其开发与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分散。

我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分布广泛,但由于地域差异和生产条件的限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其次,利用率低。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很多豆类、油料等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不到30%。

再者,开发水平不高。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策针对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资源整合。

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区蛋白质饲料资源的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其次,要推动技术创新。

加强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研发和加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再者,要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此外,还要加强市场营销。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牧业逐渐步入蓬勃发展阶段。

然而,蛋白质饲料资源的需求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有效解决。

二、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现状1.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种类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主要包括豆粕、鱼粉、酵母、蛋白饲料等。

其中,豆粕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由于国内豆粕供求失衡,价格波动较大,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2.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利用状况我国畜牧业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量大,但目前对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大量的蛋白质饲料资源被浪费或者未能有效利用,这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1.资源供求矛盾由于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蛋白质饲料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目前国内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供给并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导致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2.利用效率低目前我国对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大量资源被浪费,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这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技术体系不完善我国在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技术体系相对滞后,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瓶颈,制约了蛋白质饲料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1.加大科研力度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对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发展新型蛋白质饲料资源,提高资源供给,缓解供求矛盾。

2.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对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资源,推动蛋白质饲料资源利用的技术创新。

3.加强设施建设加强设施建设,提高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加工技术,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4.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结语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我国畜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根据我国畜禽饲养水平及其饲料情况,苹果渣一般
对幼畜和家禽消化有不良影响,应少饲喂。鲜苹果
渣含水量较大,能量相对较低,因此饲用量不宜过 大,可占日粮的1/3为宜,主要用于奶牛、奶山羊和 肥育猪,同时鲜苹果渣酸度较大,pH值为3.5-4.8, 饲喂前可用食碱进行碱中和、处理(食碱用量为鲜果 渣的0.5%一1.0%),再与混合精料拌在一起饲喂, 以增强其适口性。苹果渣于粉使用较为广泛,但也 应控制饲喂比例,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仔猪日粮 占3%-7%、育肥猪10%-25%、雏鸡日粮占2%-4%、 育成鸡5%-10%,蛋鸡3%-5%、牛羊精料补充料中占 10%-25%。
❖ 主要包括树叶、树籽、嫩枝和木材加工下脚料。且 采摘的槐树叶、榆树叶、松树针等蛋白质含量一般 占干物质的25%~29%,是很好的蛋白质补充料; 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生物激素。树叶可直 接饲喂畜禽,而嫩枝、木材加工下脚料可通过青贮、 发酵、糖化、膨化、水解等处理方式加以利用。
槐树
松树
❖ 槐叶、柳叶、榆叶等多种树叶可直接采来喂牛羊 等反刍家畜,用于喂猪、鸡则需加工成叶粉再配 入饲料中。
农作物秸秆、食品厂的渣液、屠宰厂下脚料、畜禽 粪便等均为常见的非常规饲料。秸秆焚烧一方面污 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火灾带来其他社会损 失。食品厂排出的废渣、废液严重污染了环境。畜 禽粪的过多堆积和处理不当也破坏了环境。
❖ 部分非常规饲料从营养角度来看,有较高的营
养价值,可补充家畜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
元素等。同时,用非常规饲料来代替部分常规饲料, 又可降低饲料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价值。2005年, 河南省安阳市猪肉总产量达155 956.82吨。按料 肉比3:1,用作饲料的粮食占饲料总量的80%计, 当年猪肉生产需要374 296.37吨粮食。若以质量 分数为1%的非常规饲料代替粮食,猪肉生产一项, 全市就可节省3 742.96吨粮食。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畜禽养殖业所需的饲料也随之增加。

然而,我国饲料资源相对短缺,怎样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饲料资源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饲料生产效率、科学利用副产品和加强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解决方法。

一、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地广人多,但饲料资源却并不丰富,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饲料资源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解决。

首先,应该加大对饲料原料的培育研发力度,推动发展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如高产的玉米、大豆等,以满足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例如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蔗渣、秸秆等农副产品,将其转化为饲料资源。

最后,政府可以实施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推动资源共享和协作开发。

二、提高饲料生产效率现今我国的饲料生产工艺大多尚处于传统水平,所以,提高饲料生产效率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加大对饲料生产技术的投入,推广生产效率高、质量好的生产技术和装备。

其次,要优化饲料生产流程,提高饲料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工艺技术,以减少人工劳动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可以通过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和监管,确保饲料生产的安全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科学利用副产品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动物粪便、剩余饲料等,这些副产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科学利用副产品成为解决饲料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可以通过发酵处理动物粪便,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用,提高农田的肥力;其次,可以将剩余饲料等副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制成复合饲料或者肥料,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畜禽养殖企业积极开展副产品的科学利用,推动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饲草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饲草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饲草饲料产业进步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一、引言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具备进步饲草饲料产业的优势。

然而,当前内蒙古饲草饲料产业在进步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内蒙古饲草饲料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内蒙古饲草饲料产业现状分析1.产业特点内蒙古拥有宽广的草原资源,饲草饲料产业具备良好的进步基础。

目前,内蒙古的饲草饲料主要以牧草为主,养殖业以牛、羊为主要品种。

2.问题分析(1)生产技术水平有限。

部分养殖场缺乏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导致饲草饲料的质量和产量无法达到抱负水平。

(2)饲草饲料加工设施不足。

内蒙古饲草饲料加工设施相对薄弱,加工能力低下,影响了饲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3)市场开发不足。

目前,内蒙古饲草饲料市场还不够完善,存在市场需求和供应不平衡的状况。

(4)物流运输有待改善。

内蒙古地广人稀,部分地区缺乏成熟的物流和运输体系,导致饲草饲料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三、对策建议1.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针对养殖场生产技术有限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培训和推广,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通过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饲草饲料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加工设施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提升饲草饲料加工设施的水平。

鼓舞企业引入优质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农夫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舞他们在设备升级方面投入更多资金。

3.加强市场调研和开发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依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养殖品种的需求,推出差异化的饲料产品。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展会、研讨会等方式,增进内蒙古饲草饲料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4.优化物流运输加强与物流公司和运输企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政府可以加大饲草饲料物流设施的建设力度,支持饲草饲料产品的遥程销售和运输,提高产品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

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PPT

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PPT

第十三章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饲料资源是饲料工业的物质基础。

将各种饲料资源用于饲喂畜禽的过程为饲料资源的利用。

在正常情况下完全不宜用作饲料或不能被动物有效利用的物质,通过特殊处理使其成为饲料或能被动物有效利用,或者直接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的过程叫饲料资源的开发。

配合饲料工业作为人类食品生产网络中的一条主干线,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越来越突出。

受人口增长和粮食增产潜力的制约,我国的饲料原料相当短缺,必然影响饲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

第一节饲料资源的利用现状了解现有饲料资源的类型、性质、利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是合理利用和开发饲料资源的前提。

我国优质的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利用方式存在不科学的地方;非常规饲料资源和饲草资源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一、饲料资源的类型根据饲料资源的性质,自然界的饲料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再生性饲料资源,二是非再生性饲料资源,三是创生性饲料资源。

(一)再生性饲料资源指能不断产生的资源,是一种不灭的养分来源,主要指三大有机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其生产者为植物及微生物。

植物和大多数微生物属自养型生物,它们能直接利用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据估计(表13-1),地球上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约16.4×1010t,其中,陆地为10.9×1010t,海洋为5.5×1010t。

高等动物是异养型生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只能以自养生物所合成的有机物为食。

表13-1、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生产的有机物总量根据动物对饲料的可利用情况,再生性饲料资源可分为:1、可利用饲料资源也称为常规饲料资源,指能够直接用作饲料的常用饲料资源,如玉米、小麦、豆类等。

该类饲料资源应用普遍,在饲料工业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2、不可利用饲料资源指不能直接利用的饲料资源,即非常规饲料资源,如森林资源、农作物秸杆等。

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国内饲料原料缺口扩大,原料高成本运行2021年国内饲料原料缺口进一步扩大,进口原料从以大豆为主的蛋白原料扩大至谷物原料。

饲用谷物进口量连续2年大幅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增加。

大豆等蛋白原料全球贸易量占全球产量的44%,主要出口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国际供应链保障程度相对较高;玉米、小麦等谷物贸易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为16%,主要谷物进口来源国为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出口量占其国内消费比例较小,出口依赖度较低,谷物进口受制于人的风险大大增加。

包含饲料原料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饲料原料成本上涨制约了国内养殖业健康发展,其影响因素包含诸多方面:一是主要农产品国际贸易定价权缺失,粮食贸易渠道主要掌控在国际粮商手中,通过期货市场和资本杠杆针对中国需求炒作价格,抬高我国进口粮食成本;二是通货膨胀因素,美元仍是国际贸易的定价和结算货币,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造成美元贬值,进一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传导至国内市场;三是航运价格上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口装卸延迟,运输船只在各国港口大量阻滞,国际航运运力紧张,航运物流价格大幅上涨。

玉米流通标准不一,粮源有效供应不足国内玉米市场交易效率低下,玉米产业链生产、加工、仓储和运输各个环节执行的标准不相匹配。

以玉米收购标准为例,基层粮库收购玉米的标准依照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标准《GB 1353 玉米》,规定了容重指标和霉变粒比例。

而饲料企业采购玉米原料的标准需要遵循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玉米的霉菌毒素、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最高限额。

粮库为了达到收购的数量甚至降低收购标准,不同指标等级的粮源无法做到分类存放,造成优劣掺混,粮食的整体质量下降,更难以达到饲用标准。

农业农村部发布养殖“自配料”规定后,要求养殖户使用原料需达到饲料标准,市场上对合规原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答案:1、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措施:增加作物的种植面积,科学调整种植计划,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工厂化产品的生产规模,改善加工、贮存条件,减少饲料浪费等。

2、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培育优质的饲料资源。

3、推广全价配合饲料避免单一使用养分不平衡的饲料原料。

4、应用现代营养学知识如理想蛋白质模式等,提高配方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5、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消化和利用率已成功应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等)、有机微量元素化合物、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等。

6、科学加工饲料。

扩展:一、饲料短缺背景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饲料短缺成为困扰养殖业的一个严峻问题。

饲料短缺不仅导致饲料价格上涨,给养殖户带来经济压力,而且会造成养殖业生产能力的下降,给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饲料短缺的原因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农作物生产下降,影响饲料生产。

2.土地资源减少: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农业用地面临壮大的压力。

3.粮食用途转换:粮食直接用来人类食用,使得饲料生产数量不断减少,饲料价格不断上涨。

三、解决饲料短缺的有效方法1.饲料替代品的使用:可以使用低成本的饲料替代高成本或者稀缺的谷物饲料,如豆腐渣、玉米秸秆、稻草等。

2.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如对饲料进行适当加工后喂养、合理制定饲料配合等。

3.改善种植结构:可以强化对饲料作物的优势予以发挥,如开发优质饲用谷物、加强粗饲料生产等。

4.推广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一种绿色的养殖方式,其特点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

5.加强监管:通过监督和规范饲料生产过程,可以确保饲料生产的质量和数量,稳定饲料市场价格,防止出现短缺的情况。

总之,解决饲料短缺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探索新的饲料替代品,实现饲料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最高峰16亿时,粮食的总 需求量为7.43亿吨,超过目前生产能力的50%。同时耕 地面积进一步缩小,大约只有现在的80%。虽然有关专家 指出,通过增加复种指数和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单产,我国 粮食产量在2030年可望达到7.1亿吨,但这仍存有明显 变数。
高效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提供有力的帮助。
近些年来的饲料经济实践中,技术创新掀起产 品效能不断提高与优化,市场竞争推动饲料营销服务 手段不断升级,加速了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和企业重 组整合的进程,使行业企业对有关各类专业人才需求 急增。 国内真正了解和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非常少。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能力的人们的总和。技术也好,采购也好,营销也好, 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都离不开人。没有人力资源, 企业一切活动都不存在。
政策不完善,造成资源分散,影响科学加工利用 我国现行的榨油返饼政策,使大量饼粕分 散在农民手中,不能科学利用。大部分农区仍用 饼粕肥田;即使用做饲料,也是单一喂饲,造成 极大浪费。 缺乏切实可行的技术政策和饼粕监测措施 榨油不能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的饼粕质量 低,又没有监测措施,限制了饼粕的科学利用。 许多新工艺研究虽多次得到验证,但在推广应用 上还存在很大问题,覆盖率也很小。其它榨油新 工艺、“过腹还田” 、配合饲料等技术政策都不 能切实实施。据调查,由于饼粕价格不合理,饲 料监测制度不严,使70%以上的配合饲料都达不 到营养标准,从而严重影响配合饲料的推广、普 及,使蛋白质饲料也不能得到科学合理使用。
我国的发酵工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微生物发酵及微3.
生物发酵产物对大豆、棉子及菜子饼粕中的有毒有害44物质及抗 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明显.
随着我国粮油加工、轻工食品发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 加工副产品和发酵副产品.

术.
对于大宗饼粕饲料资源,将进一步完善制油工艺过程中饲用效价的提高技
四.人力资源问题
能量饲料及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价格和质 量变化不定是影响饲料和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 因素。我国饲料谷物资源短缺,能量饲料供应 不足;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匮乏,蛋白质饲料 自给率低下;优质牧草资源有限,草原牧草还 难以满足牧区养殖需要。近年以来国的饲料生 产成本居高不下,原料涨价使饲料生产企业处 于亏损的边缘、养殖业经济效益难以保障,影 响到了农民的生计问题。
我国在饲料资源开发方面存 在的问题主要是::
1、潜在饲料资源数量严重不清,技术开发落后。
2、低质饼粕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3、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不足。
二. 制约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
缺乏统一领导,各部门不够协调, 致使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 发不能有效地开展
蛋白质饲料资源来源于农业、商业、外贸、供销、轻工、医 药及农牧场、农户,其加工利用归口于各主管部门,资源 分散,没有形成体系,互相争原料、争市场,饼粕外流严 重。由于缺乏资金,所以,对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困 难较多,成效较小。
五. 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 • • (一)对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二)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还不成熟 (三)非常规饲料产品难以设立标准 (四)非常规饲料在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尚未确定
六. 中国饲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技术壁垒(饲料技术主要体现在配方技术,饲 料配方技术是指通过研究动物营养需求) 2、规模和资金壁垒(饲料产品存在运输半径的限 制,多采取属地经营的模式。) 3、人才壁垒( 饲料行业的特点是毛利率低,周 转率比较高) 4、品牌壁垒(品牌是企业技术、规模、营销等方 面的综合外在体现。) 5、管理壁垒( 饲料行业竞争的成败,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外部市场的高速度扩展能力和内部管 理的低成本运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