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

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

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现代畜牧业中,科学合理的饲草资源开发利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减少饲料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个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每年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

传统上,玉米秸秆多被视为废弃物,往往被焚烧或堆积在农田中,造成环境污染。

然而,科学研究发现,玉米秸秆具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是一种理想的饲料资源。

在山东省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当地农户利用玉米秸秆进行饲料化利用,通过粉碎、发酵、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步骤,将玉米秸秆制作成玉米秸秆饲料。

这种饲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价格低廉,可以替代部分传统饲料,减少饲料成本。

通过该案例的推广应用,不仅解决了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案例二:高产优质饲草的种植与利用高产优质饲草的种植与利用是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通过选育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饲草品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增加饲料的供给,提高畜禽的饲养效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当地农民利用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高产优质饲草品种。

通过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包括适时施肥、科学排水、轮作休耕等措施,成功地提高了饲草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了当地畜牧业的饲料需求。

此外,该案例还通过建立饲草加工厂,将饲草加工成颗粒饲料,延长了饲草的保存期限,降低了饲料的浪费,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通过该案例的推广应用,不仅改善了当地畜牧业的饲料供给问题,还促进了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案例三: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是一种充分利用的饲草资源。

传统上,畜禽粪便多被视为污染源,往往被堆积在农田中,造成环境污染。

然而,科学研究发现,畜禽粪便中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变废为宝。

项目申报 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应用 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 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应用 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应用考核指标嘿,朋友!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实验室里,一群科学家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的目光聚焦在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关乎着咱们畜牧业的未来,也影响着咱们餐桌上的美味。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搞这个项目申报。

你想想,如今咱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那是越来越大,传统的饲料资源可有点跟不上啦。

就像咱们肚子饿了,可家里的存粮不够,那不得想办法找点新的吃食?这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就是给养殖业找新的“粮食”呢!那这新型饲料资源都有啥呢?比如说一些以前被忽略的植物,经过研究加工,说不定就能变成优质的饲料。

还有那些农业废弃物,经过巧妙处理,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动物们的美食。

这就像是把废弃的旧物重新利用,变成宝贝一样,多神奇!再来说说这考核指标。

它就像是一把尺子,衡量着这个项目做得好不好。

要是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那岂不是像没头的苍蝇乱撞?比如说,新开发的饲料得让动物们吃得健康,长得壮实。

这就好比咱们人吃了有营养的东西,身体倍儿棒,干活有力气。

而且呀,这新型饲料还得成本合理。

要是太贵了,养殖户们可承受不起,那这项目不就白搞啦?这就跟咱们买东西,都希望物美价廉是一个道理。

还有呢,开发出来的新型饲料,得容易生产和储存。

总不能今天有,明天没,或者一放就坏了吧?这就像咱们家里的粮食,得能存得住,随时能拿出来吃。

你看,这项目申报中的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应用,是不是特别重要?它关系着动物的成长,养殖户的收益,还有咱们消费者的餐桌。

如果不认真搞,不设定好考核指标,那不是瞎耽误功夫吗?所以啊,咱们得重视这个事儿,用心去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发,用严格的考核指标去衡量。

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型饲料资源真正发挥作用,为咱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根据我国畜禽饲养水平及其饲料情况,苹果渣一般
对幼畜和家禽消化有不良影响,应少饲喂。鲜苹果
渣含水量较大,能量相对较低,因此饲用量不宜过 大,可占日粮的1/3为宜,主要用于奶牛、奶山羊和 肥育猪,同时鲜苹果渣酸度较大,pH值为3.5-4.8, 饲喂前可用食碱进行碱中和、处理(食碱用量为鲜果 渣的0.5%一1.0%),再与混合精料拌在一起饲喂, 以增强其适口性。苹果渣于粉使用较为广泛,但也 应控制饲喂比例,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仔猪日粮 占3%-7%、育肥猪10%-25%、雏鸡日粮占2%-4%、 育成鸡5%-10%,蛋鸡3%-5%、牛羊精料补充料中占 10%-25%。
❖ 主要包括树叶、树籽、嫩枝和木材加工下脚料。且 采摘的槐树叶、榆树叶、松树针等蛋白质含量一般 占干物质的25%~29%,是很好的蛋白质补充料; 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生物激素。树叶可直 接饲喂畜禽,而嫩枝、木材加工下脚料可通过青贮、 发酵、糖化、膨化、水解等处理方式加以利用。
槐树
松树
❖ 槐叶、柳叶、榆叶等多种树叶可直接采来喂牛羊 等反刍家畜,用于喂猪、鸡则需加工成叶粉再配 入饲料中。
农作物秸秆、食品厂的渣液、屠宰厂下脚料、畜禽 粪便等均为常见的非常规饲料。秸秆焚烧一方面污 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火灾带来其他社会损 失。食品厂排出的废渣、废液严重污染了环境。畜 禽粪的过多堆积和处理不当也破坏了环境。
❖ 部分非常规饲料从营养角度来看,有较高的营
养价值,可补充家畜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
元素等。同时,用非常规饲料来代替部分常规饲料, 又可降低饲料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价值。2005年, 河南省安阳市猪肉总产量达155 956.82吨。按料 肉比3:1,用作饲料的粮食占饲料总量的80%计, 当年猪肉生产需要374 296.37吨粮食。若以质量 分数为1%的非常规饲料代替粮食,猪肉生产一项, 全市就可节省3 742.96吨粮食。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畜禽养殖业所需的饲料也随之增加。

然而,我国饲料资源相对短缺,怎样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饲料资源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饲料生产效率、科学利用副产品和加强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解决方法。

一、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地广人多,但饲料资源却并不丰富,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饲料资源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解决。

首先,应该加大对饲料原料的培育研发力度,推动发展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如高产的玉米、大豆等,以满足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例如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蔗渣、秸秆等农副产品,将其转化为饲料资源。

最后,政府可以实施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推动资源共享和协作开发。

二、提高饲料生产效率现今我国的饲料生产工艺大多尚处于传统水平,所以,提高饲料生产效率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加大对饲料生产技术的投入,推广生产效率高、质量好的生产技术和装备。

其次,要优化饲料生产流程,提高饲料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工艺技术,以减少人工劳动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可以通过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和监管,确保饲料生产的安全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科学利用副产品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动物粪便、剩余饲料等,这些副产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科学利用副产品成为解决饲料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可以通过发酵处理动物粪便,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用,提高农田的肥力;其次,可以将剩余饲料等副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制成复合饲料或者肥料,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畜禽养殖企业积极开展副产品的科学利用,推动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清洗去杂 原料槽 破碎
蒸煮法 电裂法 水解法 酶解法

相 压榨、离心
沥水 粗滤
分离(脱 水、脱脂)
液相
油脂
干燥 (各类 干燥 设备)
浓缩
打包
粉碎
该图是一个通式,一般在实际生产中,要根 据特定的原料和产品,视具体的情况作出适 当的组合和取舍
动物性原料生产饲料的一般工艺可以分为5个 部分:
➢ 物料的预处理 ➢ 灭菌分解 ➢ 脱水、脱脂、浓缩、液—固分离 ➢ 干燥 ➢ 粉碎、打包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内容
绪论 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及其加工工艺和
设备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使用管理 玉米乙醇生产工艺 预混合饲料生产技术
一、绪 论
主要内容
非常规饲料的含义与分类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种类 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的意义
1 非常规饲料的含义与分类
含义
指在传统的动物饲养中未作为主要饲料原料使用 过,以及一般在家畜家禽商品日粮中不用的饲料
计水浓缩设备
计水浓缩设备
干燥
➢ 干燥过程的分类
✓ 压力不同
常压干燥 真空干燥
✓ 热能传给湿物的方式
传导干燥 对流干燥 辐射干燥 介电加热干燥
➢ 干燥设备的选择(干燥器)
✓ 选择干燥器的条件 根据被烘干的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 通过对所选的干燥器的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进行 经济核算
动物性原料种类很多,并且性质各异,但是在分析 了各种动物性原料加工的基础上,发现了最终的产 品形态和过程的工艺路线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如浓 缩、过滤、干燥、粉碎等,除了动物性饲料以外, 其它非动物性饲料的生产加工中都要用到以上的设 备。
2.1 动物性蛋白饲料生产的一般工艺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素 的用量 。 5 非常 规饲 料资 源的 开发 利用思 路
多 因素 的影 响 。不 同来 源 、 不 同加工 方 式 的原料 生 产 出的产 品质 量各 不相 同 。 设 立 统一 的质 量标 准相 当困难 。 3 . 4 非 常规 饲料 在 日粮 中的适 宜添加 量 尚未确 定 非常 规 饲料 可 以代替 部 分 常规饲 料 , 已经 获得 确切 的认 识 。而且 在 降低饲 料 成本 、 增 加经 济 效益 等方 面也 得 到公认 。 但 在 日粮 中 以确 保 良好 的饲养 效 益 和经 济 效 益 为 目的 的 添加 量 还 没 有 得 到成 熟 的结 论 。有关 最佳 添加 量 的报道 也各 不相 同。
家畜 家 禽 生 产过 程 的 废弃 物 以及 人 们 消 费食 品 的 加] 二 下 脚料 等 。具 体 可分 为以下几 类 : 2 . 1 农 作物 秸秆 、 秕 壳 这 类 饲料 主要 包 括 水稻 、 小麦 、 高粱 、 谷子 、 玉 米、 花 生等 的秸秆 和秕壳 ,
2 . 2 林 业 副 产 物
要 途 径 . 1 非 常 规 饲 料 的 定 义 及 特 点
主要包 括树 叶 、 树籽、 嫩 枝和 木材加 工下 脚料 。
2 . 3 糟渣、 废 液 类 饲 料
糟 渣 主要包 括酒 糟 、 酱 油糟 、 醋糟 、 玉 米 淀粉 工 业 下脚 料 、 粉 丝尾 水 、 果酒 、 柠檬 酸滤 渣 、 糖蜜、 甜 菜 渣、 甘 蔗渣 、 菌糠 等 : 废 液主 要指 味精 、 造纸 、 淀粉 T 业、 酒精 、 柠檬 酸废 液等 。 2 . 4 非 常规植 物饼 粕 类 主要 有 芝麻 饼 、 花 生饼 、 向 日葵饼 、 胡麻 籽 饼 、 油茶饼 、 菜 籽饼 、 橡胶籽 饼 、 油棕饼 、 椰 子饼等 。

利用十二种非粮饲料可获得养殖高效

利用十二种非粮饲料可获得养殖高效

六 是 残 渣 剩 汁 物 。 酒 店 、 堂 等 饮 食 行 业 的 每 食 天 残 渣 剩 汁 , 可 进 行 分 类 消 毒 , 科 学 加 工 , 制 亦 经 精 畜禽食 用 的营养 型 配合饲 料 。 七是 矿物质 饲料 。矿 物质 饲料 是生 产配 合饲料
质 含 量 均 在 2 %以 上 。目前 仅 我 国 就 有 1 . 亩 森 0 9 1亿
称 蚕 沙 ) 含 干 物 质 2 .% , 蛋 白 质 1 % 一 54 , 中 92 粗 3 1 .%
粗 纤 维 1 .%一1 .% , 溶 性 无 氮 浸 出 物 3 .% , 01 96 可 62 粗
脂 肪 26 。 .%
是 农 副 产 品 代 粮 饲 料 。 如 稻 草 、 秆 、 米 麦 玉
林 面 积 , 产 树 枝 嫩 叶 片 可 达 数 亿 剂 ,它 含 有 畜 禽 类 生 长 所 必 需 的 铁 、 年 如
发利用 大有 可 为 。
硒 、 、 、 、 、 、 等 矿 物 质 元 素 , 有 促 进 畜 锌 硫 钙 磷 钾 锰 还 禽 生 长 发 育 、 化 吸 收 、 止 疾 病 以 及 提 高 生 产 性 消 防 能 等 作 用 。 目前 , 用 于 饲 料 工 业 中 的 矿 物 主 要 有 运 沸 石 、 灰 石 、 炭 、 润 土 、 凸 棒 土 等 数 十 种 。 饲 石 泥 膨 凹 喂沸石 的试验畜禽 品种有猪 、 鸡 、 鸡 、 、 、 肉 蛋 牛 羊 兔 、 等 , 般改 善效 果在 5 鱼 一 %一1 % 以 上 。 大 力 开 发 0 矿 物 质 饲 料 , 工 成 各 种 粉 、 状 , 按 不 同 畜 禽 对 加 粒 再 微 量 元 素 的 需 要 , 学 合 理 地 制 成 全 性 能 混 合 优 质 科 饲 料 , 于 饲 喂畜禽 效果很 好 。 用

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PPT

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PPT

第十三章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饲料资源是饲料工业的物质基础。

将各种饲料资源用于饲喂畜禽的过程为饲料资源的利用。

在正常情况下完全不宜用作饲料或不能被动物有效利用的物质,通过特殊处理使其成为饲料或能被动物有效利用,或者直接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的过程叫饲料资源的开发。

配合饲料工业作为人类食品生产网络中的一条主干线,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越来越突出。

受人口增长和粮食增产潜力的制约,我国的饲料原料相当短缺,必然影响饲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

第一节饲料资源的利用现状了解现有饲料资源的类型、性质、利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是合理利用和开发饲料资源的前提。

我国优质的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利用方式存在不科学的地方;非常规饲料资源和饲草资源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一、饲料资源的类型根据饲料资源的性质,自然界的饲料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再生性饲料资源,二是非再生性饲料资源,三是创生性饲料资源。

(一)再生性饲料资源指能不断产生的资源,是一种不灭的养分来源,主要指三大有机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其生产者为植物及微生物。

植物和大多数微生物属自养型生物,它们能直接利用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据估计(表13-1),地球上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约16.4×1010t,其中,陆地为10.9×1010t,海洋为5.5×1010t。

高等动物是异养型生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只能以自养生物所合成的有机物为食。

表13-1、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生产的有机物总量根据动物对饲料的可利用情况,再生性饲料资源可分为:1、可利用饲料资源也称为常规饲料资源,指能够直接用作饲料的常用饲料资源,如玉米、小麦、豆类等。

该类饲料资源应用普遍,在饲料工业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2、不可利用饲料资源指不能直接利用的饲料资源,即非常规饲料资源,如森林资源、农作物秸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5% 20% 14% 2%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0%
53% 26%
青粗饲料类
农 业 区 划
39.48 40.0
传统畜牧业区
蒙、新 青、藏、甘
524.7 Km2,54.7%;
Percentage of tatol instock animal (%)
35.0 30.0 25.0 19.84 20.0 15.0 10.0 5.0 0.0 大家畜 羊 3.51 7.01

配合饲料总当量
全价配合饲料:7757万吨 浓缩饲料:2498万吨

折全价料:猪料(2498*0.55)/0.2 =6870万吨;蛋 禽料(2498*0.20)/0.30 =1665万吨;肉禽料 (2498*0.15)/0.35 =1070万吨。合9830万吨。
预混料:472万吨,假定10%用于小饲料厂
61.73
368.56 42.92 92.65 37.99
黄淮海
长江中下游 闽浙 华南
4.41
7.83 18.08 6.08
1.77
3.31 3.48 3.07
16.01
28.18 30.90 35.05
10.38
25.81 58.91 30.67
226.29
72.57 58.21 69.56
Subtotal
4.58 4.18
38.39
54.86 44.92
79.28
71.92 74.41
黄土高原
Subtotal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横断山区
18.52
287.92 12.75 22.39 32.64
1.15
73.3% 2.38 1.77 1.38
7.76
26.57 27.41 14.71
23.32
202.99 42.59 48.84 28.69
草原总面积2.9亿 公顷,73%; 7300万人,5.83%。
Percentage of total production (%)
耕地1511万公顷, 11.6%;

粮食
57.90
60.0
50.0
40.0 35.23 30.31 30.0
20.0 13.30 10.0 6.24 3.46 0.0 肉总产 猪肉 牛肉 羊肉 奶 羊毛 2.91 蛋

精饲料需求量-按畜产品产量估计
精饲料需求量 =(畜产品产量/屠宰率)*FCR* 精料比例
猪饲料 (4701.6/0.7)*3.0*0.85 =1.713 (亿吨); 蛋鸡料 2723.7*2.2*0.8 =0.479 (亿吨); 肉鸡料 (1468.0/0.75)*1.8*0.9 =0.317 (亿吨); 水产料 3210.0*1.8*0.8 =0.462 (亿吨); 奶用料 (2368.4/3)*0.70 =0.055 (亿吨); 牛羊料 (844.7/0.65)*3.5*0.6 = 0.273 (亿吨); 合计 3.32*1.3 =4.32 (亿吨)。
饲料资源的类型
1、再生性饲料资源:主要三大有机物(可利用 与不可利用资源); 2、非再生饲料资源:矿物质; 3、创生性饲料资源:人工合成的饲料资源。
我国家畜养殖量
6
Finish Pig Hog Instock Shep & Goat Large Animal
5
Number of Animal (10**9)
1990
1995
2000
2005
Year
我国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
1.58 5.5 1.56 5.0 1.54
Total Yield of Grains (10**9 T)
1.52
Area (10**9 Hc)
4.5
1.50 4.0
1.48
1.46 3.5 1.44
1.42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130
120 26 24 22 20 14 12 10 8 6 4 2 0 1980 1985 1990
Year
Production (M T)
110
100
90
1995
2000
80 2005
34
我国水稻产销变化
200
Sown Area (M Hc) Import (M T) Export (M T) Production (M T)
江苏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学 科
第十二章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Coll. Ani. Sci. & Tech., Nanjing Agri. Univ.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我国饲料资源的现状与生产分 布,掌握如何开发新的饲料资源。
饲料、饲料资源概念
饲料:
指能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并且在合理饲
Ⅰ黄河流域 Ⅱ长江流域
Ⅲ东南沿海 Ⅳ云贵高原
中国水稻区划
Ⅵ西北干燥区 单季稻(0.5%)
Ⅴ东北早 熟单季稻
Ⅳ华北单季稻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
Ⅱ华中双季稻
Ⅰ华南双季稻
我 国 稻 谷 主 产 区
我国玉米产销变化
28 24
Sown Area (M Hc) Import (M T) Export (M T) Production (M T)
天然草场 (M ha) 东北区 19.79
当前产草量 1.24
产草潜力 11.96
理论载畜量 实际载畜量 (M 羊单位) 81.22 41.50
(干草 T/ha.yr) (干草 T/ha.yr) (M 羊单位)
西北区
青藏高原 内蒙-长城
84.83
10.82 62.98
0.68
0.58 0.86
1.29
中国玉米区划
I北方春播玉米区 30%
II黄淮海夏播玉米 40%
VI青藏高原玉米区2% IV南方丘陵区5% III西南山地玉米区20%
我 国 玉 米 主 产 区
I北方春作大豆区
中国大豆区划
II黄淮海夏大 豆区
III南方多作大豆区
我 国 大 豆 主 产 区
II北部春麦区 2.7%(1.2%) IV新彊冬春麦区 III西北春麦区
4
3
2
1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Year
F:6.3亿;H:4.9亿;3.6亿;L:1.6亿
28 26 24 22
我国主要畜产品产量
Milk (M T) Egg (M T) Meat (M T)
70
60 20 18 16 14 12 10 8 30 6 4 2 0 1980 20 40 50

折全价料:猪料(425*0.53)/0.05 =4505万吨;蛋 禽料(425*0.26)/0.08 =1381万吨;肉禽料 (425*0.14)/0.05 =1190万吨。合7606万吨。
稻谷 179.1 玉米 130.3
211.3 209.8
105.7 105.1
薯类 35.6 油料 30.7
23.5 43.8
18.8 19.5
小麦 92.0
大豆 22.3
6
56.5
34.0
47.3
其它 56.8
合计
62.5
712.5
29.8
345.8
精饲料
我国粮食资源分布情况
V西北灌溉玉米区 3%
牧区草原现状
自然条件:
地处干旱和高寒区,地形陡峭,沙化和荒漠化严 重生产力低,可利用率低,生态脆弱。 天然草场不断减少(65~70万公顷0.17%),1/3~1/2 可利用草场严重退化。

利用现状:

利用不当:过牧,“夏饱、秋肥、冬饿、春死”; 保护不力:鼠害、人祸损毁严重; 产草量下降:平均下降18%,<100kg DM/亩; 投入不足:<10元/亩。人工改良3%,围拦4~5%, 灌溉0.3%。
140 130 120
20
Production (M T)
110 16 100 12 90 8 80 70 60 2005
4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Year
32 30 28
我国小麦产销变化
Sown Area (M Hc) Import (M T) Export (M T) Production (M T)
32
30
190
28
Production (M T)
26
180
3 170 2
1
160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Year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80
我国大豆产销变化
Sown Area (M Hc) Production (M T) Import (M T) Export (M T)
中国小麦区划
4.1%(4.4%)
I东北春麦区 8%(6.5%)
4.5%(3.8%)
Ⅵ北部冬麦区 8% (5.7%) Ⅶ黄淮冬麦区 45%(50%) Ⅷ长江中下 游冬麦区 12%(14%) Ⅹ华南冬麦区 1.6%(0.8%)
V青藏春麦冬麦区 0.5% (0.5%) Ⅸ西南冬麦区 12%(12%)
我 国 小 麦 主 产 区
1990 1995 2000 2005
Production (M T)
60 50 40 30 20 10 0
1985
Year
Con.:2498万T;Com.:7757万T;P:472万T;T:1.07亿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