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探索宇宙》宇宙PPT课件

古天文台遗迹 ——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 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 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制作出 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使人们看到 了更远的天空。
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中国月球探测计 划分3个阶段,可以用“绕、落、回”3个字分别概括:
绕:在2007年发射一 颗月球卫星“嫦娥一 号”,绕月工作1年, 获取一些科学数据。
落:在2010年之前 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 月球。
回:在2020年之前 登月机器人在采集月 球表面的一些样本后 返回地球。
01 膨胀的宇宙
天空中的星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01 膨胀的宇宙
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01 膨胀的宇宙
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恒星
集团。。 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颗以上。 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银河星云、星际气体和 尘埃。
01 膨胀的宇宙
人们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而且科学家还发 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教 科 版 六 年 级 下 册 科 学 课 件 ·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 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制作出 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使人们看到 了更远的天空。
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中国月球探测计 划分3个阶段,可以用“绕、落、回”3个字分别概括:
绕:在2007年发射一 颗月球卫星“嫦娥一 号”,绕月工作1年, 获取一些科学数据。
落:在2010年之前 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 月球。
回:在2020年之前 登月机器人在采集月 球表面的一些样本后 返回地球。
01 膨胀的宇宙
天空中的星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01 膨胀的宇宙
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01 膨胀的宇宙
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恒星
集团。。 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颗以上。 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银河星云、星际气体和 尘埃。
01 膨胀的宇宙
人们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而且科学家还发 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教 科 版 六 年 级 下 册 科 学 课 件 ·
探索宇宙ppt课件

国际空间站与载人航天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多国合作的空间实验 室,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驻留的重要设 施。它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宇宙和 地球的独特平台,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 技术试验。
VS
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并 在太空中进行活动。自从苏联首次实现载 人航天以来,人类已经进行了多次载人航 天飞行,包括登月任务和国际空间站的组 装和维护。
太阳系探索
太阳系的构成与特征
总结词
太阳系的构成与特征
详细描述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其周围的八大行星、数百颗卫星以及一些小天体组成的天体 系统。太阳占据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的中心。
行星与卫星的探索
总结词
行星与卫星的探索
详细描述
人类对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探索始于17世纪,通过望远镜观测和探测器近距离探 测,我们逐渐揭示了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奥秘。
小行星带与彗星的奥秘
总结词
小行星带与彗星的奥秘
详细描述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是太阳系内的一个小天体密集区域。彗星则是一类长周期轨道的天体,它们的轨 道非常长,有些彗星需要数百年才能绕行一周。
CHAPTER 03
恒星与星系
恒星的诞生与演化
01
02
03
恒星的形成
在宇宙大爆炸后,气体和 尘埃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 开始收缩,最终形成恒星 。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 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被称为大爆炸 。
宇宙的膨胀与演化
宇宙自从大爆炸以来一直在膨胀 ,这意味着宇宙中的距离在不断
增大。
宇宙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星系的形成、恒星演化、 物质和反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多种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4 探索宇宙 |冀教版 (共19张PPT)

!!!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 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望远镜是怎样帮助天文 学家提高宇宙探索能力 的?
2.科学技术是怎样影响 望远镜发展的?
环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
月球探测器
“火星”探测器
前苏联“礼炮”4号空间站
பைடு நூலகம்
东方红一号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你还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 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 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根据这些探测器的功 能进行分类,然后把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告诉 大家。
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
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
中国航天
浑天仪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星空
牛 顿 的 反 射 望 远 镜
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
哈 勃 望 远 镜
最 大 的 空 间 望 远 镜
美 国 的 “ 钱 德 拉 ” 射 线 空 间 望 远 镜
X
叶 凯 士 天 文 台 望 远 镜
《探索宇宙》课件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黑洞的特点
黑洞的特点包括无法观测、引力异常强大和 时空弯曲等,它们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之 一。
4 黑洞的作用
黑洞对宇宙中的星系和其他天体有着重要的 影响,它们参与了宇宙演化的过程。
宇宙探测器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制 造并发射到太空的装 置,用于进行地球和 宇宙的观测与研究。
火箭
火箭是用于将载荷送 入太空的交通工具, 它们扮演着宇宙探索 的重要角色。
星际探测器
星际探测器是用于探 索其他星球和星系的 无人飞行器,帮助我 们了解更多宇宙的奥 秘。
无人空间站
无人空间站是在太空 中建立的科学实验站 点,为科学家提供了 进行宇宙研究和实验 的场所。
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索宇宙正在进行中
科学家在不断发掘宇宙奥秘,追求未知的领域和答 案。
人类的未来在于探索宇宙
通过探索宇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以及 与其他星球和生物的关系。
行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它们有不同的大 小、质量和特征,如地球、火星和木星。
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一带小行星组成 的区域,它们是太阳系中未能形成成熟行星的残余
彗星
彗星是太阳系中的冰冷天体,它们在接近太阳时产 生亮丽的彗尾,给我们带来壮观的天文表演。
星座
北极星
北极星是位于北极点附近的 恒星,帮助人们导航和识别 其他星座。
猎户座、天琴座、仙女 座等
这些星座都有自己独特的形 状和寓意,每个星座都有着 神话或历史背后的故事。
星座的形状和意义
星座的形状是人们通过连接 星星形成的图案。每个星座 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 意义。
黑洞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 探索宇宙|苏教版 (共26张PPT)

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 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 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经过 400多年的发展,望远镜的功能越来 越强大,观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 利略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 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 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 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 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 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 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 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 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 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 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 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 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同学们,你们心中 理想的职业是什么?
让我们了解一下宇航员?
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 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 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 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 (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 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 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 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 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 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 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 亦称太空人。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 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 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经过 400多年的发展,望远镜的功能越来 越强大,观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 利略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 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 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 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 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 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 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 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 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 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 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 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 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同学们,你们心中 理想的职业是什么?
让我们了解一下宇航员?
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 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 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 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 (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 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 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 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 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 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 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 亦称太空人。
《探索宇宙》PPT课件

你知道吗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 000亿~4 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4.宇宙的结构层次
5.人类对宇宙的探测从古代起,人们就幻想穿过地球大气层,飞上太空。
(1)1957年10月,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标志着人类打开了航天的大门。
大小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光年为长度单位,1光年约94 607亿千米),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形状
从侧视图看,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又像一个大漩涡,下图中的光点是一颗颗恒星
图示
秋季的星空
飞马座和仙女座组成“秋季四边形”, <m></m> 形的仙后座在银河的中间
冬季的星空
冬季的星空亮星最多。在东南天空有醒目的猎户座,再往东南有全天空最亮的恒星大犬座 <m></m> 星(天狼星)
知识点2 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
组成
由众多恒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题型1 星座
典例4 下列有关星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国际上把星空划分为88个区域 B.每个星座中发光的亮星都是行星C.星座中连接各亮星的线是实际存在的 D.北极星所在的星座是大熊座
A
[解析] 星座中的亮星都是恒星。星座中连接亮星的线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星星而假想出来的,实际上不存在。北极星所在的星座是小熊座,北斗星所在的星座是大熊座。
1.星座的由来及概念据统计,全天用肉眼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星星大概有6 000多颗。
由来
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早在5 000年前,古代巴比伦人把天空中的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称之为星座
4.宇宙的结构层次
5.人类对宇宙的探测从古代起,人们就幻想穿过地球大气层,飞上太空。
(1)1957年10月,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标志着人类打开了航天的大门。
大小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光年为长度单位,1光年约94 607亿千米),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形状
从侧视图看,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又像一个大漩涡,下图中的光点是一颗颗恒星
图示
秋季的星空
飞马座和仙女座组成“秋季四边形”, <m></m> 形的仙后座在银河的中间
冬季的星空
冬季的星空亮星最多。在东南天空有醒目的猎户座,再往东南有全天空最亮的恒星大犬座 <m></m> 星(天狼星)
知识点2 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
组成
由众多恒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题型1 星座
典例4 下列有关星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国际上把星空划分为88个区域 B.每个星座中发光的亮星都是行星C.星座中连接各亮星的线是实际存在的 D.北极星所在的星座是大熊座
A
[解析] 星座中的亮星都是恒星。星座中连接亮星的线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星星而假想出来的,实际上不存在。北极星所在的星座是小熊座,北斗星所在的星座是大熊座。
1.星座的由来及概念据统计,全天用肉眼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星星大概有6 000多颗。
由来
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早在5 000年前,古代巴比伦人把天空中的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称之为星座
探索宇宙ppt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

大尺度结构研究
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研究大尺度结构 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间的关系,揭示宇宙早期的演化历史。
04 天文观测技术与手段
望远镜类型及使用原理
折射望远镜
折反射望远镜
利用透镜折射原理,将光线汇聚到焦 点成像。具有色差小、成像清晰等优 点,适合观测行星、月球等天体。
02 太阳系与地球关系
太阳系构成及特点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 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的特点
太阳系是一个宏大的星系,其中太阳 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 转。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具有共面性 、同向性和近圆性。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的位置
恒星类型及演化过程
M型星
质量最小的恒星,表面温度最低,燃 烧缓慢,寿命很长。
恒星演化过程
包括主序阶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 阶段、超新星爆发等。
星系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04
旋涡星系
具有明显的旋涡结构,由中心 向外延伸出多条旋臂,如银河
系。
椭圆星系
外形呈椭圆形或圆形,没有明 显的旋臂结构,如仙女座星系
结合折射和反射原理,既有折射望远 镜的清晰成像,又有反射望远镜的大 口径优点。适合多种天文观测需求。
反射望远镜
利用反射镜反射原理,将光线反射到 焦点成像。具有口径大、焦距长、无 色差等优点,适合观测深空天体。
天文观测方法和技术
目视观测
通过肉眼或望远镜直接观测天体。 可观测到天体的亮度、颜色、形 状等信息。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它们没有自己的光源,靠反射 恒星的光而发亮。行星的大小 、质量和轨道各不相同,其中
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研究大尺度结构 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间的关系,揭示宇宙早期的演化历史。
04 天文观测技术与手段
望远镜类型及使用原理
折射望远镜
折反射望远镜
利用透镜折射原理,将光线汇聚到焦 点成像。具有色差小、成像清晰等优 点,适合观测行星、月球等天体。
02 太阳系与地球关系
太阳系构成及特点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 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的特点
太阳系是一个宏大的星系,其中太阳 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 转。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具有共面性 、同向性和近圆性。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的位置
恒星类型及演化过程
M型星
质量最小的恒星,表面温度最低,燃 烧缓慢,寿命很长。
恒星演化过程
包括主序阶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 阶段、超新星爆发等。
星系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04
旋涡星系
具有明显的旋涡结构,由中心 向外延伸出多条旋臂,如银河
系。
椭圆星系
外形呈椭圆形或圆形,没有明 显的旋臂结构,如仙女座星系
结合折射和反射原理,既有折射望远 镜的清晰成像,又有反射望远镜的大 口径优点。适合多种天文观测需求。
反射望远镜
利用反射镜反射原理,将光线反射到 焦点成像。具有口径大、焦距长、无 色差等优点,适合观测深空天体。
天文观测方法和技术
目视观测
通过肉眼或望远镜直接观测天体。 可观测到天体的亮度、颜色、形 状等信息。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它们没有自己的光源,靠反射 恒星的光而发亮。行星的大小 、质量和轨道各不相同,其中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7.《探索宇宙》(课件)(共26张PPT)

河南登封 观星台
河南登封观星台 北京古观象天文台
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可放大一千倍的天文望远镜。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 星的四颗卫星,借助于望远镜,伽利 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 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是由 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
中国航天之父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成立
钱学森
聚焦:人类是人怎造样卫探星索宇宙的呢?
“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返回式卫星 1975年11月26日发射成功
目前, 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 箭的顺利发射,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 天梦想。“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 不久的将来, 我国宇航 员还将登月考察。
2005.10
神舟六号
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 并参与空间实验
2007.10
“嫦娥” 一号
中国探月工程
2008.09
神舟七号
宇航员在太空首次出舱 活动
2010.10
“嫦娥” 二号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 技术先导星
2011.11
神舟八号
在太空与“天宫一号” 成功对接两次
2013.12
“玉兔” 号月球车
驶抵月球表面,绕嫦 娥三号拍照传回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
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
费俊龙和聂海胜
。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天宫”空间站
“天宫”号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完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