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9第八章脂类的测定
9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ppt课件

一、酸价的测定
❖ 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பைடு நூலகம்氧化钾的质量(mg)。 ❖ (一)原理:利用游离脂肪酸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用中性乙醚和乙醇
混合液溶解油样及其中的游离脂肪酸,然后用碱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游 离脂肪酸,根据油样质量和消耗碱液的量计算出油脂酸价。 ❖ (二)测定方法:称取混匀试样3.00~5.00g于锥形瓶中,加乙醚-95%乙 醇混合液50 m1,摇动使试样溶解。加3滴酚酞指示剂,用0.0500 mol/L 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内不消失,记录消耗的标准溶液 体积(V)。结果计算:
❖ 七、特卡托脂肪自动测定仪 ❖ 原理:将试样先浸泡在沸腾的溶剂中,提取出大部分脂肪,再把试样提
出至溶剂液面上,用溶剂淋洗,提取试样中残余的脂肪,提取完成后, 蒸去溶剂,将抽提杯烘干、称重,计算试样的粗脂肪。
第三节 食用油脂理化指标的测定
❖ 一、酸价的测定 ❖ 二、碘价的测定 ❖ 三、过氧化值的测定 ❖ 四、皂化价的测定 ❖ 五、羰基价的测定
❖ (一)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Wijs试剂(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 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加成反应,再加入过量的碘化钾,与剩余的氯化碘作用并 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从而计算出试样加成的氯化碘 (以碘计)的量。
❖ (二)测定方法:将称好的试样放入500 mL锥形瓶中,加20 mL环己烷和冰乙酸 等体积混合液溶解试样,准确加入25.00mL韦氏试剂,盖好塞子,摇匀后置于暗 处。反应结束后,加20mL碘化钾溶液和150mL水。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至浅 黄色,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剧烈摇动后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消耗的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V1。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做空白试验。结果计算:
食品分析思考题.

食品分析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2.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正确实施哪些步骤?3.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2.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1.说明感官检验的特点,感官检验有哪些类型?2.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3.如何选择、培训和考核感官检验评价员?感官检验评价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4.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5.举例说明各类感官检验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1.简述密度瓶法测定样液相对密度的基本原理?试说明密度瓶上的小帽起什么作用?2.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简述阿贝折光仪利用反射光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试用其光路图表示之。
4.简述旋光法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
5.测定水及样液色度的意义。
6.黏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7.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食品物性的量化与食品分析的关系。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1. 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品水分测定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2.为什么要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测定水分含量?3.在水分含量的分析中,采用真空干燥法比强制对流干燥法具有哪些优势。
4.在下列情况下,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烘箱干燥法:样品粉碎不充分;样品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脂肪的氧化;样品的吸湿性较强;美拉德反应;样品表面结了硬皮;装有样品的干燥器未密封好;干燥器中硅胶已受潮。
食品分析复习题(1)

食品分析复习题(1)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选择题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 )。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3 )。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 )。
(1)浸提 (2)抽提(3)萃取 (4)抽取二、填空题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从样品的上、中、下分别取样混合均匀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
消除干扰因素、使被测组分浓缩、完整保留被测组分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
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四、简答题1.简述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⑵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⑶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高潮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⑷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⑸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
6.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答:在食品分析中,由于食品或食品原料种类繁多,组分复杂,而组分之间往往又以复杂的结合形式存在,常对直接分析带来干扰,这就需要在正式测定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将干扰物除去。
有的被测组分由于浓度太低或含量太少,直接测有困难,这就需要对被测组分进行浓缩,这些过程称为样品的预处理。
而且,食品中有些预测组分常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需要经过样品的预处理才能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是:(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一、选择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
脂肪及油脂理化指标的测定

(四)讨论与说明
(1)硫酸的浓度要严格遵守规定的要求,如过 浓会使乳炭化呈黑色溶液而影响读数;过稀则不 能使酪蛋白完全溶解,会使测定值偏低或使脂肪 层混浊。 (2)硫酸除可破坏脂肪球膜,使脂肪游离出来 外,还可增加液体相对密度,使脂肪容易浮出。 (3)盖勃法中所用异戊醇的作用是促使脂肪析 出,并能降低脂肪球的表面张力,以利于形成连 续的脂肪层。 (4)加热(65~70º C水浴中)和离心的目的是促 使脂肪离析。
第八章 脂肪及油脂理化指标的测定
目录
第一节 脂类总量的测定
一、概述 二、索氏提取法 三、酸水解法 四、罗斯-可特里氏法 五、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 六、氯仿-甲醇提取法 一、酸价的测定 二、碘价的测定 三、过氧化物值的测定
第二节 油脂理化性质的检验
第一节
脂类总量的测定
挥发溶剂
残留物(脂肪)
烘干
称重
(三)计算
m1 m0 100 脂肪(%)= m2
式中:
m1——锥形瓶和脂肪的质量,g; m0——锥形瓶的质量,g; m2——样品的质量(如是测定水分后的样品,按测定 水分前的质量计),g。
(四)讨论与说明
酸水解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总脂肪,包括游离 脂肪和结合脂肪。
食品分析复习题(较全面)

食品分析复习题专业年级: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2、3班任课教师:李国胜第一章绪论1、食品分析检验所包括的内容是什么①食品安全性检测②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③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2、食品分析检验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感官检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特点:感官检验法直观方便,比较依赖检验人员的主观分析。
仪器分析法方便准确,精确度高,但成本也高。
化学分析法一般精确度没有仪器分析法高,且一般操作起来不那么方便。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名词解释: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
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
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样品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精确度:精确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n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互符合的程度。
精确度的好坏常用偏差表示,偏差小说明精确度好。
(精确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某一样品时,所得测定值的离散程度。
精确度通常用标准差或相对标准差来表示)准确度:准确度指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其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准确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准确度通常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灵敏度:2.采样的原则是什么?采样的步骤有哪些?采样的原则:代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采样的步骤: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检验样品,复检样品,仲裁样品)3.样品预处理的原则。
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有机物破碎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5.提高分析精确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减少测定误差(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4)、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5)、标准曲线的回归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1.感官检验的种类;2.感官检验常用的方法;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1常用的物理检验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测定;2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最新脂类的测定复习题

脂类的分析测定一、填空题:1.常用的测定脂肪的方法有:索氏提取法、酸分解法、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和氯仿-甲醇提取法(其中任选三种)等。
2.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所用的有机溶剂是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测脂肪时,乙醚中不能含有过氧化物的原因是防止脂肪氧化、防止烘烤时爆炸;用_ KI溶液_可检查乙醚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
用于粗脂肪测定的样品,其水分必须烘干;3.索氏提取法所使用的抽提装置是索氏提取器;索氏提取器由冷凝管、抽提管和接收瓶三部分组成。
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食品种脂肪含量时,若滤纸筒超过回流弯管,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对于易结块的样品需加入海砂,其目的是增加样品的表面积。
4.脂肪测定过程中,使用的加热装置是水浴锅;所使用的加热温度是75~85℃;脂肪测定时,样品包的高度应以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以便于脂肪的抽提;测定脂肪抽提是否完全,可用滤纸检查,将抽提管下口滴下的石油醚滴在滤纸上。
5. 罗斯-哥特里氏法又叫碱性乙醚提取法,是测定乳及乳制品脂肪含量的国际标准法。
6.测午餐肉中脂肪含量可用____酸水解__和____ 索氏提取 __法;测鲜鱼中脂肪含量可用____氯仿-甲醇______法。
二、判断:1.(√)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而结合态脂肪测不出来。
2.(×)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时所用的乙醚必须是无水的,否则使测定值较低。
3.(×)索氏提取法测食品脂肪含量时,对样品的含水量高低没有要求。
三、选择题1.(B )用罗斯-哥特里氏法测定食品脂肪含量时,加入氨水的作用是。
A. 降低乙醚极性B. 使酪蛋白钙盐溶解C. 降低乙醇极性D. 防止脂肪分解四、简答题1.简述索氏提取法测脂肪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答:索氏提取法的原理是将粉碎或经前处理而分散的试样,放入圆筒滤纸内,将滤纸筒置于索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在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试样中的脂类于接受烧瓶中,经蒸发去除乙醚,再称出烧瓶中残留物质量,即为试样中脂肪含量。
脂类物质的测定

碘价越高,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油脂越不稳定,易氧化和分解。 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假。
定义:
物理意义:
碘价测定
测定方法
原理:不饱和双键与碘发生加成反应。 CH3…CH2=CH-COOH + ICl - …CHI-CHCl… Excessive KI was added to act with residual ICl, KI + ICl =KCl +I I2 was titrated by Na2S2O3 I2 + 2Na2S2O3—Na2S4O6 +2NaI
23.8
71.10
41.2
13.1
亚油酸(C18:2, ω-6 )
52.22
53.02
54.56
14.6
10.0
43.3
77.7
α-亚麻酸(C18:3, ω-3) )
5.9
7.3
01
气相色谱检测法
02
油样品
03
甲酯化
04
NaOH的甲醇溶液、BF3-乙醚溶液
脂肪酸组成
大豆油 橄榄油
芝麻油
红花油
棕榈酸(C16:0)
10.32
5.5
12.10
2.8
13.7
11.0
6.5
硬脂酸(C18:0)
4.19
4.1
1.90
1.3
2.50
5.2
2.4
油酸(C18:1,ω-9)
22.95
34.1
29.90
抽提 乙醇 ,乙醚, 石油醚
血清脂类测定

血清脂类测定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甘油三酯、磷脂和非酯化脂肪酸等。
目前,对有关脂类代谢疾患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均必须检测血浆(清)中的脂类,通过其含量的变化,对临床疾患提供协助诊断的依据。
有关医学科研工作,脂类的定量检测也是一项必备的研究项目。
1.胆固醇测定血浆中胆固醇及其酯的含量检测,从方法学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法包括抽提法和直接测定法,这类方法目前仍在沿用;另一类是酶法测定,方法敏感特异快速,并能自动化分析,已常规应用。
化学测定法种类多,由于显色反应的特异性不同,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是Abell-Kendall(L-B反应)法。
另外,三氯化铁-硫酸反应法(Zak法)具有显色稳定法、操作简便、灵敏度约5倍于L-B反应法,胆固醇酯与游离胆固醇显色程度比较接近等优点,缺点是特异性差,干扰因素比L-B法多,如冰醋酸中含有的乙醛酸,血清样品中的血红蛋白,胆红素以及硫酸的质量等因素均可影响Zak方法的准确性,Zak法更适合于科研使用。
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国产试剂已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胆固醇测定用的标准品,按美国国家标准局(NBS)出品纯度达99.8%,是国际公认的参考物,国内李健斋等已纯化制成符合这一要求的胆固醇纯品,已供临床检测血清胆固醇使用。
2.甘油三酯测定血浆甘油三酯的测定,目前多以化学法和酶法定量。
化学法测定甘油三酯是以脂蛋白变性,水解成甘油,并以甘油为计算依据。
酶法是以特异酶水解甘油三酯,除去脂肪酸,再测定甘油,方法特异,准确而快速,临床广为应用。
目前甘油三酯测定的方法主要以定量甘油为依据,然而血清样品中存在有游离甘油,如何从反应过程中的总甘油中减去游离甘油,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讨论这一问题。
若不减去,其测定值将会高于血清样品中的真值,如果要减去,就必须先测出血清样品中的游离甘油,甘油三酯的测定方法将增加一个繁杂的步骤,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
有报道血清样品中的游离甘油实际量是0.07~0.13mmol/L,相当于甘油三酯的0.5~6.0mmol/L,为此建议,实测的甘油三酯量减去一个校正系数即:甘油三酯(mmol/L)=[0.98×总甘油(mmol/L)]-0.07(m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酸价的测定
❖ 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 (一)原理:利用游离脂肪酸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用中性乙醚和乙醇
混合液溶解油样及其中的游离脂肪酸,然后用碱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游 离脂肪酸,根据油样质量和消耗碱液的量计算出油脂酸价。 ❖ (二)测定方法:称取混匀试样3.00~5.00g于锥形瓶中,加乙醚-95%乙 醇混合液50 m1,摇动使试样溶解。加3滴酚酞指示剂,用0.0500 mol/L 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内不消失,记录消耗的标准溶液 体积(V)。结果计算:
❖ 五、罗紫-哥特里法 ❖ 原理:利用氨-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
于氨-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 去除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 六、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 ❖ 原理: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等非脂成分,将牛奶中的酪蛋 白钙盐转变成可溶性的重硫酸酪蛋白,脂肪球膜被破坏,脂肪游离出来, 再利用加热离心,使脂肪完全迅速分离,直接读取脂肪层便可知被测乳 的含脂率。
X=
(V1V0)c5.611 m
❖ 式中 X—样品的皂化价,mg/g; ❖ V1—滴定试样用去的盐酸溶液体积,mL ; ❖ V0—滴定空白用去的盐酸溶液体积,mL ; ❖ c —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 ❖ m—试样质量,g; ❖ 56.1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g/mol。
式中
X = (V1 V0 ) c 0.1269 100
m
X—样品的碘价,g/100g; V1—试样所用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所用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Na2S2O3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
0.1269— 1 I2 的毫摩尔质量,g/mmol。 2
式中
X = (V1 V0 ) c 1000 m
X—样品的过氧化值,m mol /kg; V1—试样所用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0—空白试验所用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Na2S2O3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
四、皂化价的测定
式中
X = V c 56.11 m
X—样品的酸价,mg/g; V—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 c—KOH 溶液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56.11—KOH 的摩尔质量,g/mol。
二、碘价的测定
❖ 碘价(亦称碘值)是指100g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的碘的质量 (g)。碘价越高,说明油脂中脂肪酸的双键愈多,油脂愈不稳定。
❖ 七、特卡托脂肪自动测定仪 ❖ 原理:将试样先浸泡在沸腾的溶剂中,提取出大部分脂肪,再把试样提
出至溶剂液面上,用溶剂淋洗,提取试样中残余的脂肪,提取完成后, 蒸去溶剂,将抽提杯烘干、称重,计算试样的粗脂肪。
第三节 食用油脂理化指标的测定
❖ 一、酸价的测定 ❖ 二、碘价的测定 ❖ 三、过氧化值的测定 ❖ 四、皂化价的测定 ❖ 五、羰基价的测定
❖ 皂化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甘油酯) 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 (一)原理:在回流条件下,油脂与过量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共热皂化, 待皂化完全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钾,同时做空白试验, 由所消耗碱液量计算出皂化价。
❖ (二)测定方法:称取混匀试样2.00g于锥形瓶中,加入0.5mo1/L氢氧化 钾-乙醇溶液25. 00 mL,在水浴上回流加热煮沸,不时摇动,维持沸腾 1h。难于皂化的需煮沸2 h。加入酚酞指示剂0.5 mL,趁热用0.5mo1/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同时进行空白试验。结果计算:
❖ (一)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Wijs试剂(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 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加成反应,再加入过量的碘化钾,与剩余的氯化碘作用并 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从而计算出试样加成的氯化碘 (以碘计)的量。
❖ (二)测定方法:将称好的试样放入500 mL锥形瓶中,加20 mL环己烷和冰乙酸 等体积混合液溶解试样,准确加入25.00mL韦氏试剂,盖好塞子,摇匀后置于暗 处。反应结束后,加20mL碘化钾溶液和150mL水。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至浅 黄色,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剧烈摇动后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消耗的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V1。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做空白试验。结果计算:
9第八章脂类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 一、食品中的脂类 ❖ 二、脂类测定的意义
X m1 m0 100 m2
式中 X—样品中脂肪的含量,g/100g(湿基); m1—接受瓶和脂肪的质量,g; m0—接受瓶的质量,g; m2—样品的质量(如是测定水分后的干样品,按测定水分前的质量计),g。
❖ 三、酸水解法 ❖ 原理:样品经盐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脂肪,除去溶剂即得游离和结合
的脂肪总量。 ❖ 四、氯仿-甲醇提取法 ❖ 原理:用极性甲醇和非极性氯仿作溶剂,与样品中水分形成三元抽取体
系,可以把包括结合态脂类在内的全部脂类提取出来。经过滤除去非脂 成分,回收溶剂,残留的脂类用石油醚提取,蒸馏除去的指标之一。过氧化值高油脂不能食用。 ❖ (一)原理:油脂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很不稳定,氧化能力较
强,能氧化碘化钾成为游离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析出 的碘量计算过氧化值。 ❖ (二)测定方法:根据不同样品的过氧化值范围称取2.00~3.00g样品, 置于碘量瓶中。加入10 mL三氯甲烷溶解试样,再加入15mL乙酸和1.00 mL饱和碘化钾溶液,迅速盖好,摇匀0.5 min,避光静置反应3 min。 ❖ 加入蒸馏水100 mL,用0.002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 时加入1 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结果计算: